(高职)第3章 变动成本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14912839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第3章 变动成本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职)第3章 变动成本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第3章 变动成本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第3章 变动成本法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3章 变动成本法第三章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概述变动成本法概述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2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32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变动成本法的定义。了解变动成本法的定义。2.理解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和贡献式损益确定程理解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和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序。技能目标技能目标1会运用利润差额简算法。会运用利润差额简算法。2会运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企业的营业会运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企业的营业利润。利润。态度目标态度目标1正确认识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在成本和损益正确认识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在成本和

2、损益的确定上的区别,理解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变动的确定上的区别,理解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变动的规律。的规律。2培养认知和运用变动成本法的能力。培养认知和运用变动成本法的能力。第三章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第三章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3.1 3.1 变动成本法概述变动成本法概述 变动成本法起源于变动成本法起源于20世纪世纪30年代的美国。第二年代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市场竞争不断激化,企业管理层要次世界大战以后,市场竞争不断激化,企业管理层要求会计能提供更科学、更有用的管理信息,以便于加求会计能提供更科学、更有用的管理信息,以便于加强经济活动的规划和控制。于是变动成本法得到

3、广泛强经济活动的规划和控制。于是变动成本法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应用,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三、变动成本法的意义三、变动成本法的意义第三章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销货成本与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销货成本与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

4、损益确定的程序不同损益确定的程序不同3.2 3.2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完全成本计算法: 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把全部成本分为产品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变动成本计算法:按成本性态分类,把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成本按性态 分类为前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变动非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变动财务费用固定非生产成本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固定财务费用 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成本按经济 用途分类为 前提)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

5、接人工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内容包括全部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与全部制造费用三项构成;只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二、产品成本与期间二、产品成本与期间 成本的构成不同成本的构成不同 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内容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与变动性制造费用三项构成;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期间成本产品成本全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固定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期间成本产品成本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

6、工固定生产成本变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非生产成本【例1】恒通公司只产销甲产品,2018年年初甲产品的存货量为0,全年产量2 000件,销售1 600件,期末存货量为400件,每件售价100元。当期发生的成本资料如下:费用项目费用项目金额金额费用项目费用项目金额金额直接材料 60 000变动销售费用 2 400直接人工 30 000固定销售费用 3 000变动制造费用 10 000变动管理费用 800固定制造费用 40 000固定管理费用 1 800(1)变动成本法下:当期产品总成本=60 00030 00010 000=100 000 (元)单位产品成本=100 0002 000=

7、50(元/ 件)期间成本=40 0002 4003 0008001 800=48 000 (元)(2)完全成本法下:当期产品总成本=60 00030 00010 00040 000=140 000(元)单位产品成本=140 0002 000=70(元/ 件)期间成本=2 4003 0008001 800=8 000 (元) 采用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则包括含固定生产成本在内的全部生产成本。三、销货成本及存三、销货成本及存 货成本的水平不同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采用变动成本法:产品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只包含变动生产成本,不包含固定生产成本。产品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8、计入期间成本)产品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将生产中与产量相关耗费计入产品成本 将生产中的所有耗费计入产品成本三、销货成本及存货成三、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本的水平不同【例2】依【例1】所列数据,按两种成本计算法分别计算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1)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100 0002 000=50(元/ 件)销货成本=1 60050=80 000(元)存货成本=40050=20 000(元)(2)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140 0002 000=70(元/ 件)销货成本=1 60070=112 000(元)存货成本=40070=28 000(

9、元)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不仅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还包括固定生产成本。本期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四、销货成本的计算四、销货成本的计算 公式不完全相同公式不完全相同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是由变动生产成本构成的。本期销货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本期销售量在完全成本法下,要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营业利润。即首先用营业收入补偿本期实现销售产品的营业成本,得到营业毛利,然后再用营业毛利补偿营业费用以确定当期营业利润。五、损益确定的程序不同五、损益确定的程序不同变动成本法下,要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营业利润。即首先用营业收入补偿本期实现销售产品的变动成本,得到贡献毛益,然后

10、再用贡献毛益补偿固定成本以确定当期营业利润。(一)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不同p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盈亏的公式为: 贡献毛益=营业收入变动成本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p完全成本法下,计算盈亏的公式为: 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利润=营业毛利营业费用=销售产品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变动财务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固定财务费用销货中的全部生产成本当期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例3】仍沿用【例1】所列数据,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该企业营业利润。(1)变动成本法下:贡献毛益=1001 600 (501 6002 400800)=76 800(

11、元)营业利润=76 800 (40 0003 0001 800)=32 000(元)(2)完全成本法下:营业毛利=1001 600701 600=48 000(元)营业利润=48 000 (2 4003 0008001 800)=40 000(元) (二)编制利润表的格式不同p变动成本法使用贡献式利润表: 是按成本性态排列的成本项目,主要是为了便于取得贡献毛益信息,适应企业内部管理部门规划与控制经济活动的需要而编制的。p完全成本法使用传统的职能式利润表: 是按成本职能、用途排列的成本项目,主要是为了适应企业外部有经济关系的团体或部门的需要而编制的。【例4】沿用【例1】数据,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法

12、编制利润表。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完全成本法(职能式)完全成本法(职能式)项目项目借方金额借方金额贷方金额贷方金额项目项目借方金额借方金额贷方金额贷方金额营业收入160 000营业收入160 000变动成本营业成本销货中的变动生产成本80 000期初存货成本0变动销售费用2 400本期生产成本140 000变动管理费用800可供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140 000变动成本合计83 200期末存货成本28 000贡献毛益76 800营业成本合计112 000固定成本营业毛利48 000固定制造费用40 000营业费用固定销售费用3 000销售费用5 400固定管理费用1 800管理

13、费用2 600固定成本合计44 800营业费用合计8 000营业利润32 000营业利润40 000(三)计算出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p变动成本法下, 固定制造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p完全成本法下, 固定制造费用一部分作为销货成本在计算营业毛利前被扣除,一部分作为存货成本递延到下期。【例5】恒通公司最近4年只产销乙产品,每年的产销量如下。 乙产品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10元/件,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为3元/件,固定生产成本为45 000元,固定非生产成本为20 000元,产品单价为28元/件。产品的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分别编制各期的利润表。产销数量产销数量第第1年年第第

14、2年年第第3年年第第4年年生产量10 0009 00010 0009 000销售量10 0007 00011 00010 000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 利润表(变动成本法利润表(变动成本法 ) 单位:元单位:元项目项目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二年第三年第三年第四年第四年营业收入营业收入280 000196 000308 000280 000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100 00070 000110 000100 000 变动非生产成本30 00021 00033 00030 000变动成本合计变动成本合计130 00091 000143 000130 000贡

15、献毛益贡献毛益150 000105 000165 000150 000固定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45 00045 00045 00045 000 固定非生产成本20 00020 00020 00020 000固定成本合计固定成本合计65 00065 00065 00065 000营业利润营业利润85 00040 000100 00085 000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 利润表(完全成本法利润表(完全成本法 ) 单位:元单位:元项目项目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二年第三年第三年第四年第四年营业收入营业收入280 000196 000308 000280 000营业成

16、本 期初存货成本0030 00014 500 本期生产成本145 000135 000145 000135 000 期末存货成本030 00014 5000 营业成本合计营业成本合计145 000105 000160 500149 500营业毛利营业毛利135 00091 000147 500130 500营业费用营业费用50 00041 00053 00050 000营业利润营业利润85 00050 00094 50080 500v 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的基本变动规律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的基本变动规律 1.若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成本

17、法下的营业利润必然相等。 2.若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大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3.若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小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v 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的差额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的差额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完全成 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 =期末存货量期末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期初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第三章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一)能提

18、供最有用的管理信息,为预测(一)能提供最有用的管理信息,为预测前景、参与决策和规划未来服务。前景、参与决策和规划未来服务。(二)促使企业管理层重视市场销售,做到(二)促使企业管理层重视市场销售,做到以销定产,防止盲目生产。以销定产,防止盲目生产。(三)便于分清各部门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三)便于分清各部门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控制与业绩评价。(四)利于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四)利于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一)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以及对外(一)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以及对外报告的要求。报告的要求。(二)不适应长期决策和定价决策的需要。(二)不适应长期决策和定价决策的需要。二、变动成本法的缺点二、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