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3004651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元谋人: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1965年发现于元谋,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元谋人不仅会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狞猎及采集活动,而且还学会用火,元谋人的发现,对于提醒人类演化和开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2.人:生活在距今约7123万年,是猿人时期的代表,1927年发现与房山县店龙骨山。身体特征:根本具备人的特征四肢,但仍保存了浓厚的猿的痕迹头部,经济活动以采集或狩猎为主,能使用天然火。社会组织为原始人群,属于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为打制石器,婚姻形态为乱婚制。猿人遗址是猿人阶段资料最丰富的。3.原始人群:人类(或原始社会)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具体表现为

2、:在原始社会的早期阶段,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开展水平的需要,猿人经常几十人在一起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制造使用工具,收获物共享,原始人群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开展,提高了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生存能力4.乱婚制:出现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指男女之间性关系无束缚动物性的结合5.氏族公社:原始社会的根本单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根底、以血缘纽带和血统联结的社会组织形式。世系相母系氏族公社经蒙昧时代高级阶段继续开展,到野蛮时代低级阶段臻于全盛。到野蛮时代中高级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劳动分工的开展,母系氏族公社渐为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联结的社会组织形式。氏族公社经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

3、公社两个阶段。6.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1.8万年的中国大陆上的一种原始人,属于人类学中的晚期智人。其身体特征与现代人十分接近,而且有,梦想,观念。社会组织形式为母系氏族公社,使用工具为打制石器有钻孔技术社会经济为采集,狩猎,渔猎,婚姻制度为族外婚。7.禅让制: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制度。是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们需要选举出贤能、公正的人当首领,以带着大家抵御外来的侵袭,进展生产劳动和平均分配食物。简答1. 简述原始社会人类身体进

4、化不同阶段的文化代表?猿人时期:元谋人,蓝田人,人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人,其身体特征:已经具备人的根本特征,但仍有猿的痕迹,以打刮石器为主,类型单一,能使用天然火。社会经济为采集经济,狩猎经济。古人时期早期智人: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 其身体特征:从猿向新人和真人过度的中间环节具备一定的原始性,接近现代人的特征,体制特征较猿人的显进步。社会经济为渔猎兼采集,社会组织为血缘家族 2.简述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代表?社会经济:农业产生,开场定居生活。狩猎经济产生了家畜业,学会了石器的磨制和钻孔技术,但采集和渔猎仍有重要地位。婚姻状态为对偶婚。 文化代表:县裴岗文化,武安县磁山文化

5、,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 3. 简述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代表? 社会经济:锄耕农业,畜牧业成独立局部,手工业从农业中别离,制业,金属冶炼。婚姻状态为一夫一妻制。 文化代表: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良渚文化4. 将父系氏族公社与母系氏族公社进展比拟?父系母系财产占有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政治地位氏族贵族,特权平等婚姻形态一夫一妻对偶婚社会根本组织家庭氏族生产单位家庭集体劳动男女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不同血缘确定不同1. 鸣条之战: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在鸣条灭亡夏朝的战争。商汤兴兵伐夏, 联合各方国军队,以西突袭夏都,夏桀仓促应战,同商汤军在鸣条

6、展开决战。商汤军奋勇作战, 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败退后归依于属国。商汤乘胜攻击,夏桀逃往南巢,不久病死。商汤回师西亳,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之主地位,夏朝正式宣告灭亡。鸣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以暴力形式推翻没落王朝的战争,后人将这种战争称为“汤武革命。对于后世战争的开展、军事理论的构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二里头文化:因发现于偃师二里头而得名。其时代介于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时间月在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500年,分布在夏活动地带。二里头遗址发现了铜作坊遗址,说明该地区进入青铜器时代。发现的宫殿遗址是奴隶主贵族进展各种政治活动的场所,统治

7、奴隶和平民的中心。出土的墓葬展示了当时阶级的对立。该文化从年代,地区,开展的连续性和性质来看,极有可能是夏文化。3. 禹刑汤刑:夏朝制定了?禹刑?在的一系列刑法,如刖刑,剕刑,膑刑,?禹刑?是维护夏朝充值的法律,同时也规了夏朝的社会秩序。商朝?汤刑?较之夏朝复杂得多,而且比夏朝更加完善,但是它是残害人们的肉体,非常严酷,例如,砍头,割鼻等。4. 殷墟:今,商王盘庚于商朝中期因统治危机等一系列原因迁都于此。 殷成为商朝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随着商灭亡而衰落。殷墟即当时商朝都城遗址,是商王朝的文化代表。在近代考古中被挖出了大量商代宫殿建筑遗址以及甲骨文,精巧青铜器,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状况。4

8、. 甲骨文:商代的主要文字,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可在龟甲或兽骨上。最早于清朝末年发现与。甲骨文4500个单字中,目前已辨识2000字,得到公认的仅1000余字,容涉及商代的经济,政治,军事,天文历法等方面,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献记录。构造以象形为主,语法和修辞有叫严格的规律,一是一种比拟成熟的文字。5. 武丁中兴:公元前1251年小乙死去,其子武丁继位。武丁统治的59年是商王朝最强盛的时期。武丁即位后,重用贤人,提拔傅说为相,大力改革政治,“修政行德,是殷道复兴,死后称为“高宗。武丁时期,商王朝面临最大的威胁是西北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阴都的平安,武丁于是建

9、立军事据点,还开展一局部属国和建立城邑,对江淮一带的群舒用兵,取得了不少胜利,开拓了疆土。武丁时期是商代后期极鼎盛时期,称“武丁中兴1. 简述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形成?(1)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 都城为其统治中心(3) 官僚机构的初步形成(4) 军队,监狱,刑法的出现(5) 税收制度(6) 地域划分国民(7) 出现典章制度2.简述商朝奴隶制国家的开展? 1世袭制等完善,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2中央和地方的官僚机构 a.君主专制 b.神权色彩 3商朝的行政区划 a.建立贵族的等级制度 b.方国地方行政的职能比拟完善 c.方国王畿关系 4商朝的军队变强大 5商朝的法律严苛3.简述盘庚迁都的原因和评价?

10、原因: 政治说 1王室不稳,政治混乱 2贵族间矛盾加剧 3贵族和平民的矛盾锋利,奴隶和平民起义 游农说 地广人稀,土地充足,休耕农业 水患说 躲避水灾 方国联盟说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评价 1加强了王室的统治,扭转九世之乱的情况 2为商朝的开展奠定根底,成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3为奴隶制开展奠定根底,是商朝的历史的转折点1.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根本的一项原那么,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个重要的战略地位。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可以确保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于嫡子的大宗来说就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又是

11、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2.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展的决战。周武王庄严誓师,历数帝辛的种种暴行后,联军进至牧野。商军主力在东南地区,无法即时征调,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商军迅速崩溃。商朝正式灭亡。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

12、辟了道路。3. 管蔡以武庚叛:周灭商后,封纣子武庚于商都,利用他统治殷遗民。又把商的王畿分给管叔、蔡叔、霍叔去统治,以监视武庚。武王死后, 由于王位继承问题,周统治阶级部发生了矛盾。武庚等奴隶主贵族便利用这个时机和管、蔡勾结,举行大规模的武装叛乱,最后以周公东征,平定叛乱告终4. 行政国人暴动:周厉王残暴不仁,不但不听劝谏,甚至开创了特务制度,设立卫巫监察国人,垄断了山泽的一切利益,制止平民采樵渔猎,任意兴师动众屡次南征荆楚,皆以失败告终。其横征暴敛,虐待人民的暴行激起广阔国人的愤慨,出现“国人谤王的情况。于是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群众暴动。周厉王被赶走,最终死于彘,周公、召公二相共同执政5.

13、 宣王中兴:周宣王即位后,取消厉王专利政策,打击贪官污吏,重用贤臣,开疆拓土,当面临严狁及其他部落的威胁,周宣王集中力量抗击俨狁,并且在南征荆楚时取得一些胜利,暂时控制了东南,这些胜利被历史学家誉为“中兴。6. 平王东征:幽王死后,宜臼即位,为平王。平王即位时,关中地区经济破坏,人口减少,镐京被犬戎洗掠一空,而且时时处于犬戎的威胁之中,这种情况下,周平王被迫放弃镐京,与公元前770年,在,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都城迁到洛邑,史称“平王东迁,东迁后的周朝为东周,东周时期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周王室衰微。7. 贡助彻:夏商周时期的赋税制度。所谓“贡,即统治者按假设干年的平均产量征收十分之一的实物。

14、所谓“助,即借民力以耕公田,公田的收获,全部归统治者所有。所谓“彻,即“贡和“助兼行。有人认为,从贡助彻的逐步变化,可以推断出封建生产关系在逐步开展。1. 简述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评价?容+评价分封制容: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封藩建卫,授民授疆土 评价:正面a 分封制是历史开展的必然趋势,是适应当时经济开展的产物 b在广阔的疆域,通过分封,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周人势力围不断扩大,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负面 诸侯王的权力过大

15、,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宗法制容:是在父权家长制的根底上不断扩大和开展起来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 它构成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等级阶梯。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全国围形成以天子为根基的宗法系统评价: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系统,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部的继承权争端,成为稳固分封制的手段。2. 西周的礼制的评价? 容:在西周的社会,依照血缘的亲疏远近分为许多等级,维持这种关系的就是礼制。礼制容广泛:有关政刑的各种制度;吉、凶、军、宾、嘉五礼,有关祭祀,丧葬,军族,朝觐盟会和婚礼等各种典礼仪式,以及宫室,衣服,车马等礼仪规定。 评价:一方面在于维系等级制度

16、,规各级贵族的行为,另一方面在于加强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1. 作爰田作州兵:,晋原之战以后,晋国为了挽回局势,把土地赏赐给人民 即“作爰田,这就废除了周初哟开土地定期分授的制度,等于成认土地的私有。同时“作州兵出现,征发州人服兵役缴军赋,从此晋国兵员陡增。以“作爰田为手段,到达扩大军力的目的。2. 初祖禾:相当于鲁国“初税亩性质的“初租禾,就是在法律上成认了土地占有者对所占土地拥有所有权,使大批占有私垦田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成为土地的合法主人。初行为市:明令允许在国国都围进展商业活动。“初行为市是为扩大市集规模、规市集秩序制定的政策,其措施可能包括:规定市场位置、指定交易时间、明确交易原那么、规度量

17、衡以及宣布税率和征收方式。献公的“初行为市政策维护了市场交易的秩序,增加了国的财政收入。3. 葵丘会盟:公元前655年,周王室讧,齐桓公联合诸侯保住太子的地位。不久,又拥立太子为王,即周襄王。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许、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竭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屡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到达顶峰,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4. 弭兵之会:在各诸侯国势力均衡情况下,诸侯国的国君与卿的矛盾加重,各国人民皆厌战等原因的促使下,出现了消除战争争取和平的运动。先后召开过两次弭兵会议。第一次是前579年,宋大夫华元倡导,

18、晋楚订盟,规定户不交兵等,三年后,晋毁约,战争又起。第二次是前546年,宋大夫向戍倡导,在宋都盟会,决定晋和楚同位盟主,小国向其纳贡。5. 城濮之战:它是一场大国间的争霸战争。公元前633年宋背楚归晋,楚出兵攻宋,宋向晋求救。前632年,晋联合宋齐等国与楚国大战于城濮。战前,晋军成心“退避三舍,外表上是报答晋文公所给的礼遇,实那么以避开楚军凌厉攻势,选择有利时机集中兵力,予以出击。结果晋军以少胜多,楚军大败。战后,晋文公在践土大会诸侯,成为中原的霸主。6. 穆公: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时代国国君。他任用百里奚等为谋臣,扶持晋文公,实现晋联盟。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晋对抗。先后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

19、,前625年衙之战中两次被晋军大败,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7. 三桓治鲁:鲁国的新兴地主阶级像奴隶主夺权的斗争。“三桓是鲁襄公的后裔,季,叔和孟三氏,他们是鲁国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代表。前609年,鲁文公死后出现了杀嫡立庶的权位之争。“三桓趁机开展势力,出现了“公臣卑,三桓强的局面,经过前562年的“三分公室,前537年的“四分公室,以及前517年三家联合战胜鲁昭公为首的旧势力。从此,鲁公室更为衰落,以季氏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掌握了鲁国的政权。到前483年,康子在国“用田赋,标志封建势力在鲁国的胜利。至此,历史跨入了战国时代。1.论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性质,影响?原因: (1)王权衰落,周

20、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诸侯国之间政治经济开展不平衡 (3) 蛮夷,戎狄入主中原为大国争霸提供借口 性质:奴隶主之间的争霸战争是各国统治阶级为争夺天子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 进一步扩大统治围,掠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和财物所进展的不义战争。 评价:正面1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集权趋势的加强,为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建立奠定根底 2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3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开展 4改变了阶级力量的比照,削弱了奴隶主阶级,促进了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卿大夫势力崛起 反面 争霸战争不可防止地带来种种惨祸,灾难和痛苦2. 管仲向齐的容和评价?容:1赋税改革,“相地而衰

21、征 2实行对士农工商的严格管理 3加强了对军队的建立,寓兵于农评价:1收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效果,增强了齐国的实力 2帮助齐桓公完成霸业3. 简述春秋各诸侯国的赋税改革? 国家时间容齐国前685年相地而衰征晋国前594年作爰田作州兵鲁国前594年初税亩前590年作丘甲前483年用田赋楚国前548年书土田量入修赋国前538年作丘赋国前408年初祖禾3. 春秋时期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田氏代齐: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于齐地建立了齐国。春秋末,吕氏政权被田氏所取代,从此,齐国的主人由姓吕氏演化成妫姓田氏。史称“田氏代齐。 公元前386年齐国田和列为诸侯,废吕氏最后一位国君齐康公。代表新兴地主阶级

22、的田氏完全控制了齐国政权,完成了齐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转变。因此田氏代齐不仅是齐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这一历史大变革中的一件大事。三家分晋: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三家瓜分的事件。“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战国即由此起始,也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确实立。1. 军功爵制:商鞅变法规定军功以在前线斩得敌人的多少来计算,杀敌越多,赏 赐越厚。按爵位上下授予种种封建特权,包括占有耕地,住宅和担任一定的官职等,还规定国君的宗族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公族的属籍,不能享受贵族的特权。人的政治地位要由有无军功来决定,这对旧贵族是个沉重的

23、打击;而对于当时新型的地主互阶级来说,是个鼓励,就是下级士兵也可以通过军功在政治上获得一点优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2. 齐威王改革:1尊重人才,重用人才(2)严刑重赏以法治国(3)广开言路奖励进谏 (4) 制定稳固封建秩序的法律 5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视 6招收流民开荒3.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拟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它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悝。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很多,悝也在国文侯的支持下进展变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经?。它有?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盗法?、?贼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平安、危害他人

24、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4. 会相王:齐马陵之战,败,前340年,大破军,国由于损失重而国力削弱,不仅丧失了霸主地位反而向齐国屈膝,前334年惠王到齐国朝见齐威王,惠王与齐威王同时称王,国地位下降,齐国地位上升。5.合纵联横: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兼并。连横即“事一强而攻众弱依靠一个强国从中捞取好处。起初,“合纵可以对也可以对齐。“连横可以联也可以联齐。长平之战后,“合纵是六国军事联盟抵抗强,“连横是利用六国间的矛盾,拉拢一些国家,攻击一些国家,以拆散六盟国,各个击破。6. 长乐之战:前262年,攻打国,国想献出上党郡求和,上党郡不愿降,请国发兵攻取上党。廉颇带兵进驻长平,双方相持三年

25、,不分胜负,军消耗很大。后中了的反间计,用拓代替廉颇,军被军歼灭。长平之战,使国主力损失殆尽,从此六国无一可以与相抗衡,是战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7. 乐毅伐齐: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四国共同伐齐。 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国至此到达鼎盛时期。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乐毅围城,三年不下。昭王死后,撤掉乐毅。齐国趁势收复所有失地,乐毅伐齐之功尽失 。 8.重农抑商:商鞅认为农业是“本业,是国家富强的根底;而把商业和手工业称为“末业。由于商品经济的开展,农民中已有一局部

26、弃农从商,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商鞅规定:但凡努力经营农业生产,多缴纳租税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但凡弃农经商或怠惰以至贫穷而交不起租税的农民,没收为官府的奴婢。商鞅还加重关市的商品税,不许商人贩卖粮食等措施,迫使商人弃商归农。鼓励一家一户的生产,以促进封建性的小农经济的开展。1. 简述国和国的改革?国 国在烈侯时一面采取牛畜的建议,倡“仁义,行“王道;一面采纳荀欣和徐越的建议,在用人上“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在财政上“节财俭用,察度功德。经过这些改革,是国封建政权得以逐渐稳固。国 公元前355年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建立了“循功绩,视次第的因功行赏制度。申强调“术的作用。术是专制君主任免,

27、考核,赏罚各级官吏的方法。申不害要国君“独断,操纵最高的权力;平常不动声色,让人摸不透内幕;任用官吏要使其称职,不许官吏越职办事,要经常监视和考核官吏。这是一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方法。2. 简述吴起的改革?背景 战国初期,楚国是领土最大的国家,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楚悼王很想进展政治改革以振兴国势。此时,吴起因在国遭到排斥而来到楚国,楚悼王很赏识吴起的才干,前382年任命吴起主持变法。容 1但凡封君传到第三代的就收回其爵禄,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旧贵族迁到荒凉的地区,这就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 2精简官职,削减过高官吏的俸禄,把削减下来的经费用于训练战

28、士 3整顿吏治作用 吴起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楚国的旧贵族,加速了楚国封建的进程,使其国 力迅速强盛3. 论述商鞅变法的容?背景 1政治:战国初期,关东各国对十分鄙视2军事:战斗力弱,平安受到很大的威胁 3经济:虽取得较大开展,但总体上还落后于诸国 (4)文化:相对落后,风俗极其野蛮 (5)其它:其他国家相继变法,逐渐变强容 第一次 1公布法律,制定连坐法 2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制止宗族势力的增长 3奖励军功 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5燃烧诗书,申明法令 第二次1废井田,开阡陌,成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2推行郡县制 3统一度量衡 4改革赋税制度 5迁都意义 1战国世最彻底最成功的变法 2废除了井

29、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 3变法使封建经济得到开展,一跃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中国奠定根底 4确立了以“法治国的思想,对历代产生了深远影响1. 使黔首自实田:即命令土地私有者向政府呈报占有土地的数额,政府根据呈报 的数额,政府根据呈报的数额,征收田租。这就意味着私有土地受到统一的封建政权的保护,意味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全国围正式得到确认。这在当时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同时这也使地主阶级利用土地剥削人民成为合法,压在农民身上的地租,赋税以及各种徭役也愈来愈重。2. 郡县制:统一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设立的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 郡,郡设郡守为一郡的最高长官,掌管全郡,直

30、承受中央政府管辖。一郡之设县令或县长,县下设乡、亭、里,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统治网络。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对历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谥法: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事迹和品德,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表彰,即称为“谥法。始于西周中叶稍后。天子及诸侯死后,由卿大夫议定谥号。始皇废不用。3. 睡虎地云梦简:写于战国晚期及始皇时期,据1975年12月在云梦睡虎地出土的?云梦简?所载,律不仅有?法经?六篇的容,而且还有?田律?、?效律?、?置吏律?、?仓律?、?工律?、?金布律?等容。律有调整封建经济的作用,并且根本上是镇压农民的对抗,稳固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从?律?中可以

31、看出的刑罚是非常残酷的。1. 统一中国的原因、条件、评价?原因 1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根底。 2春秋战国长期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国变法较为彻底,国富兵强,具备了进展统一战争的条件 4嬴政掌权后,任用人才,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策略 5战国时期,经济开展,各地间的联系加强要求统一评价 1完毕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人民可以有一个比拟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 3推行了许多法律加强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4的统一为我国历史的开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得我国封建社会在一定时间

32、以高度开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2. 中央集权制度的容和评价? 容:1专制皇权 a.议号皇帝 b.皇权之上 c.朝议 d.废除谥法 2三公九卿制 3地方:废分封 行郡县 4?律?:细密 严苛 评价 1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总揽一切大权,皇位世袭 2建立了一套官僚机构,三公九卿制,此制度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3在地方行政机构上,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公布了通行全国的?律? 5扩大军队,实行普遍征兵制,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3.稳固统一的措施? (1)实行郡县制

33、2统一制度、法令、刑罚 3收缴民间兵器,集中到销毁 4征讨越族 5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6确认土地私有 7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文字 8焚书坑儒 9修建驰道,五尺道 10修建河渠,开发岭南1. 楚汉战争:它是一场地主阶级的争霸战争。之后,项羽分封了18个王。但 是,引起了一些握有重兵的将领的不满,其中尤以先入关中,理应为王的邦最为突出,于是在前206前202年间,邦与项羽为争夺天下而开战,最后项羽战败自杀。此役促进了统一和民族融合,邦建立了汉朝。2.黄老政治:西汉初年为恢复封建经济稳定封建统治而实行的“无为而治的方针政策。重农抑商,恢复并开展生产;对商人实行抑制政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除苛法

34、。黄老政治使社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开展,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西汉封建统治得到稳定。同时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迅速开展起来。但在太平盛世的反面,也存在着农民破产失业的现象。3.算缗和告缗: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进展的经济改革之一。算缗就是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并鼓励知情者检举揭露,规定凡揭露者,奖给所没收财产之一半,叫做“告缗。这项措施的实施,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展示解决了由于战争金额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实力。4.贵粟政策:为了保证农民的收入,吸引农民重视农业生产,汉文帝君臣认为惟一途径就是提高粮食价格,对能够提供粮食者实

35、行奖励。他们采取的策略是鼓励有钱人家购置农民的粮食,捐献给国家。在这样政策的鼓励下,农民的收入保障了,负担减轻了,国家的储藏也充足了。5.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面对中央和地方的锋利矛盾,贾谊提出了此项主,即多分封诸侯,从而削弱每个诸侯的实力。文帝按照这个建议将一些王国分小,又把自己的儿子封在梁国,作为屏障。6.左官律:汉代专门法律。汉武帝规定在诸侯国任职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官吏违犯规定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左官罪,依?左官律?追究刑事责任。左官罪即危害专制集权统治的罪名,表达了尊君抑臣的思想。7.郡国并行制:

36、汉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封国制的存在。同姓王在封国是国君,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根本一样,还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史称郡国并行制。它增强了各国开展地方经济的积极主动性 ;便于各国因地制宜地开展地方生产汉初诸侯王国政治、经济权力的扩大,也利于各国因地制宜开展生产,充分开发各地的自然资源。各国经济的迅速开展由于实行郡国并行制为地方经济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地方王国的经济迅速开展起来。1.西汉初年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容和评价? 背景:经济 劳动力缺乏,生产萎缩,粮食缺乏,物价上涨 政治 异姓王权力过大;民族问题锋利 其它 汉王朝是在推翻的残暴统治而建立起来的,汉初统治都是起义参加者,吸取亡教训

37、 容:1组织军队复员 2赐军吏卒以爵位 3招抚流亡 4释放奴婢 5减轻赋税徭役 6重农抑商 评价: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对生产的恢复和开展起了 促进作用2.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 1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2削弱相权,建立中朝 3公布新的选官制度,加强军队和法律建立 4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控制,设立监察区 经济 1改革币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2算缗和告缗 3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文化 独尊儒术外交 1抗击匈奴 2和亲政策 3骞通西域3. 简述吴楚七国之乱原因、过程、意义?原因 1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 2诸王的势力日益膨胀,甚至想夺取皇位过程 文帝采纳贾谊

38、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引起诸王的不满,相继发动武装叛乱,景帝派周亚夫讨平,三个月就平定了下来。意义 七国之乱反响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王国势力威胁根本去除,大大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稳固了国家统一,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复和开展。4. 昭宣中兴?原因 (1)阶级矛盾日益锋利 (2)农民起义不断容 1轻徭薄赋 2重视吏治 3平理刑狱意义 这些政策的实行使一度风雨飘摇的西汉王朝又兴盛起来,大汉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的景象。5. 王莽改制?容: 1实行“王田“私属制,解决土地和奴婢的问题 2实行五均,赊贷及六莞 3改革币制

39、4统一度量衡 5改革地名官评价 他的改制并没有挽救社会危机,相反,频繁的战争、沉重的赋税、残的刑罚是的民不聊生,终于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1. 尚书台:尚书在和汉初年间,仅是九卿少府的属官“掌通章奏而已,地位 待遇较低,东汉秀加大尚书的权力,正式成立尚书台。由事务官渐 变为政务官。在东汉尚书台诗集成了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大大削弱了三公的权力。2. 田庄经济:特点:规模大,多种经营;聚族而居,宾客相附;有浓厚的色 彩;拥有私人武装;有很强的生存和开展能力。评价:生产生活资料都能自给;阶级矛盾对抗相对缓和,显示了较强的凝聚力;可以组织大规模得农业生产。但是拥兵自重,形成独霸一方的

40、分裂割据势力,不利于社会安定和政权稳固。3. 光武中兴:公元25年,秀称帝,建立东汉。为恢复全国统一的局面,他进 了为期15年的战争。统一全国后,他采取了一些稳固王朝的措施 退功臣进文吏;以柔道治国;倡导儒学宣布图谶于天下;释放囚奴,减轻刑罚;削弱诸侯王势力;安置流民,赈济贫民;轻徭薄赋;赋民和假民公田;选用循吏,教民耕织;度田和屯田。这些措施稳固了东汉王朝,是社会经济得到开展,生活安定,史称“光武中兴。4. 党锢之祸:指中国古代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但两次党锢之祸后,清正的官员不

41、是被害就是被禁锢,宦官更加为所欲为,残害百姓,因而激起民变,酿成黄巾之乱。士大夫、豪强离心,于是黄巾之乱以后群雄并起,东汉最终走向了灭亡。1. 东汉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 防功臣、宗室、诸王、外戚即退功臣进文吏(2) 加强尚书台,削弱三公的权力(3) 加强监视机构,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4) 确立州郡县地方行政机构,皇帝直接控制(5) 改革军事(6) 提倡谶纬。神化皇权2. 东汉恢复和开展经济的措施?(1) 屡次发布诏令,解放奴隶,制止残害奴婢(2) 安置流民,赈济贫民 增加赋税和财政收入,稳定社会秩序(3) 轻徭薄赋 增加了财富,为后期的开展打下根底(4) 赋民和假民公田

42、解决破产农民无地耕种的问题(5) 选用循吏,教民耕织 对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了推动作用(6) 度田和屯田 到达了将土地和劳动力从新组合的目的3. 豪强地主的形成? 东汉王朝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西期以来不断积累开展壮大起来的豪强地主的胜利。东汉豪强地主依靠官爵世袭的特权、立军功或以显赫的政治而获得名分和土地,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东汉王朝,使其在东汉一带不受限制的开展,形成了对社会与政治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的豪强和地主。4. 度田政策的实施和影响?实施 建武十五年,汉光武帝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名为“度田。度田对象涉及自耕农和豪强地主。由于它触及了豪强地主的既得利益,一开场就存在度田不实、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等问题。由于度田官员惧怕或偏护豪右,没有具体检验田亩和户口数,而对于贫民那么严苛以待,于是激起了百姓的哀怨。秀严惩度田不实的官员,直接危机先前得到庇护的豪强地主,引起叛乱和民变,秀以“徙其魁帅于他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而不了了之。 影响 以度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设计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