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佛** 文档编号:2330146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1.旧石器时代人类历史的最早阶段,时间大体与地质上的更新世相当。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于大约250万年以前,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结束。其主要特征是人类的生产工具主要为打制石器。这一时期经济上主要是采集和渔猎。在婚姻形态方面还是杂婚。中国普遍发现有这一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如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和西侯度遗址文化。这一时代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时代,现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有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证明中国是人类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2.新石器时代一般来说,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于一万四千年以前,到大约五千年前结束。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另一重要特征是,这一时期的开始出现磨光石、陶

2、器、纺织、玉器,手工业也逐渐专业化。婚姻形态方面,由杂婚转变为一夫一妻制;人类群体由小规模的人群发展为规模较大的氏族社会,定居农业生活开始,临潼姜寨的村落遗址就是最好的见证。( 经济-婚姻,或可答上社会政治,如氏族形态)3、六大文化区系说(满天星斗说)1981年,苏秉琦发表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把中国大地上的史前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1)、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北方;(2)、以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3)、以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大溪文化为代表的西南;(4)、以山东为中心、北辛-大汶口-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方;(5)、以太湖为中心、良渚文化为代表的东南;

3、(6)、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主轴、石峡文化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六大区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主要着眼于其间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且各类型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六大文明区系说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论”和“黄河中心说”,以此确立了中国史前文化发展演进大致的时空框架。 4.元谋人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属直立人。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的有元谋人侧门齿,是中国早期直立人的代表。其基本形态与北京人相似,但也具有一些原始性质。元谋人已会制作和使用石器,如刮削器。另外,还发现一些木炭和两块烧骨,说明元谋人已会用火,此外还发现二十九种哺乳动物化石。时代

4、为早更新世晚期,据古地磁测定,距今约170万年。1986-1987年,考古学家再于元谋县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估计距今约250万年。5.蓝田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骨壁厚,脑量小,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共生的动物群有四十一种,其中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毛冠鹿,带有强烈的南方动物群的色彩。陈家窝的蓝田人化石有下颌骨,属于一个老

5、年女性。公王岭蓝田人距今大约8075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53万年。 6.北京人 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堆积中,属中更新世直立人,年代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同时出土大量石制品、骨器和用火遗迹。北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脑量平均为1043 毫升,大于猿人,牙齿较猿人弱小简单,说明它们比猿人进步。但头盖骨较厚,眉脊粗壮,向前突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牙齿比现代人粗大,说明它们保存有浓厚的原始形态。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以后,特别是随后又发现了石器和用火遗迹,使直立人的存在得到肯定,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

6、的证据。7.山顶洞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是晚期智人的主要代表。发现于1930年的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各方面特征已经基本上接近于现代人。考古学家在此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少量石器、灰烬和许多完整的动物骨架。石器有砍斫器,骨角器比较多,骨针是发现的最有代表性的器具,还发现了许多原始装饰品,说明人们已经有爱美的观念。有人认为,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洞内,以及在尸体周围洒上赤铁矿粉末,意味着山顶洞人可能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8.马家浜文化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59年在浙江嘉兴马家浜首先发现而得名,其年代约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和上海市,重要遗址是马

7、家浜、青浦崧泽、常州圩墩、吴兴邱城和钱山漾等。陶器以夹沙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未见彩陶。早期有釜,晚期多鼎。石器磨制较精。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9.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下游的一种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300前2400。因1959年首先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鲁南。根据大汶口文化内涵的不同特点,一般分为早、中、晚三期。生活用品主要是陶器,盛行三足和圈足器,早期全系手制,多红色,晚期出现轮制。早期只见单色黑彩,中期彩陶增多。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早期制造粗槽,中期以后磨制精致。装饰品做工精致。葬式以俯身直肢为主,所土坑竖穴,晚期流行二层台结构。早期为母系氏族社会,

8、晚期确立父系家长制,出现贫富分化。大汶口文化的前身是以滕州北辛遗址为代表的文化,到约公元前2400年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10河姆渡文化11大溪文化12红山文化1 是彩陶和细石器共存的一种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距今约60005000年,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省西部、河北省北部。陶器种类不多,但很有特色。器物外壁拍印一些之字形纹和直线纹,是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所没有的。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河梁的女神庙和中国最早的女神像。在女神庙东南方向,有一个土坑,是祭祀女神的地方。红山文化遗物还有积石冢、大型祭坛和动物形玉器等。所有这些反映了此时人类信仰的高度发达。 13.龙山文化:新石

9、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先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区。龙山文化经历时间长,分布辽阔,各地区有不同特点与类型,一般分为山东龙山文化(约前2500约前2000)、河南龙山文化(约前2600约前2000)、陕西龙山文化(约前2300约前2000)等,又各分为若干类型。陶器多是轮制,黑陶是最早发现的龙山文化的典型陶器,有“黑陶文化”之称。器形复杂,种类繁多,盛行三足、圈足或平底,常见器有盆、豆、杯、盘、罐、鼎、鬲等。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有孔半月形石刀和石铲是此文化中出现的新工具。居住主要是半地穴式的圆形房屋。墓地多在住地附近。龙山文化的人们已处于

10、父系氏族社会,已出现城堡,到晚期又出现铜器。(城堡与铜器都是文明社会的物质标志) (地点、时代、分类、陶器、工具、居住、墓地、政治、承袭关系)(新石器时代必然要涉及到陶器的发展,工具可以考虑石器、骨器、铜器、玉器)14.良渚文化: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36年最先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阵而得名。距今约四、五千年左右。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还有杭州水田畈、吴兴钱山漾和邱城、嘉兴双桥等。陶器以夹沙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普遍采用轮制。种类繁复,圈足器、三角器和平底器较多,常见有簋、鬶、豆、盆、盘、罐、碗、壶等,器表有时施以种种刻划纹饰,还有少数漆绘陶器。生产工具有

11、石、骨、木等制作的。石质工具种类多,制作细,专用性强,主要有磨制精细的大型三角犁形器、扁薄长方形穿孔石斧、半月形石刀和石镰、有段石锛和石镞等。玉器种类很多,工艺水平甚高形较大的有玉琮、玉璧等礼器。手工编织发达,出土有竹编和丝、麻织品。据研究,良渚文化应是马家浜文化的继续和发展。 15.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故名。它的年代约是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年,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一带,包括陕西的关中、山西南部和河南大部。主要的代表有将姜寨、半坡遗址和庙头沟类型。仰韶文化前期的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开始出现轮制的。多是夹砂陶或泥质红陶,彩陶都是红陶黑绘,纹饰丰富,制作精美。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

12、多数是粗陶。这是当作同系统文化的代表名称。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有或大或小的村落,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村落外为墓葬区。仰韶文化的农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磨盘等,除此之外还有骨器。还有有编织和织布的手工业。在发掘的动物骨头中除猎取的野生动物外还有大量狗和猪的骨格,羊比较少。仰韶文化是在裴李岗、磁山、老官台等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承河南龙山文化。 16.世袭制:王朝世代承袭的王朝。自从夏启开始破坏禅让制,实行传子制度之后,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所以这些王朝,都是世袭王朝。各个朝代的世袭制均以父死子继为其特点,一般都是传于嫡长子,在特定情况下,

13、辅以兄终弟及的办法。但都严格限定在同一血统范围内选定继承人。17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的提出的关于中国古史的一个观点。他认为: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我们“即使不知道某件事情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件事情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和由此兴起的疑古辨伪运动,打破了两千多年来形成的“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的体系,掀起了史学观念、史学方法的大革命。18.夏朝二里头文化:介于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二里岗期之间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1952年发现于河南登封玉村,因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较为

14、典型,故名。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因有一定差异,又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在河南东南部、湖北北部、河北南部及陕西东部等地也陆续有所发现。二里头类型:20世纪50年代发现于河南偃师县洛水南岸二里头村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面积约9万。年代均比郑州二里岗商文化要早,初步测定时间约在公元前2395-公元前162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分四期。一、二期由河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来,三、四期又带有一定的商代文化特征,有实足鼎和夹砂罐、陶器、小型青铜器等的发现。遗存中还发现了大规模的宫殿遗址和各式墓葬。目前,学者们对二里头文化的时代划分看法尚不统一。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龙山文化与商代青铜

15、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东下冯类型:20世纪50年代东方冯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东下冯村,面积约25万。东下冯类型的绝对一年代大致为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纪。东下冯遗址的重要发现为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可分为六期并且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一至四期被称为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与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相同;五期和六期与郑州二里冈遗址的下层和上层基本相同。已发现的东下冯类型的遗迹有半地穴式、窑洞式和地面建筑三种房屋、灰坑、水井、陶窑、壕沟和墓葬。其次,还有铜炼渣、碎陶范、石范、凿、镞 等文化遗物。陶器方面,灰陶逐渐增多。东下冯类型遗址的发现,对于了解晋南地区的二里头文

16、化的内涵,以及探索夏文化和研究商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19、甲骨五期: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20、先商文化:(1)漳河型 (2)辉卫型 (3)南光外型早商文化:(1)台西型 (2)盘龙城型 (3)京当型 (4)二里岗型二里岗文化:20世纪50年发现的距今约3620年左右河南郑州岗的早商青铜文化。以二里岗为代表,其范围包括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安徽的大部或全部的中原地区。发掘的文化遗址包括夯土版筑建筑、小型房基、烧土台、木椁墓等,其中二层台木椁墓墓底有腰坑,腰坑内殉狗。另外,文化遗址方面,出土了大量含有云雷纹和饕餮纹的青铜礼器、兵器和工具。二里头文化遗址填补了商代

17、前期文化的空白,为早商文化和夏文化的研究开阔了视野,也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21.宗法制宗法制是古代贵族凭借血缘对族人进行统辖管理的制度,也成为统治者维护社会和政治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在商朝后期已经存在,到周朝变得更为典型和系统。宗法关系的基本内容,实质上就是大宗和小宗依据自己的特殊身份,对不同范围内,包括直系和旁系亲属族人的管辖统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又与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有利于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有效地起到了维系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这就

18、是周朝有别于后世的一个重要特征。春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复杂化,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度难以维持,至战国最终瓦解。尽管宗法制已经崩溃,但宗法观念仍影响后世。22.井田制: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因为土地区划形同井,故名。所谓“井田”,就是具有一定规划亩积和疆界的方块田。诸侯和百官从周王那儿直接得到的土地及耕种井田的农业奴隶依附于土地的生产者,只能世袭,无权买卖。井田制度下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是由氏族社会公有土地演化而来的,保留公有的名义,实质上是贵族剥削农业劳动者的一种方式,公田上的收获全部交归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公社成员必须按照制度定期交换份地,并跟着份地的变化而迁居

19、,这说明劳动者对私田只有使用权、占有权,它和公田一样都归属于国家。后来,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提高,共耕公田和定期重新授田之制废止,出现了土地转让或买卖,战国时土地私有权的确立,井田制最终瓦解。这种大使用奴隶规模耕作的土地经营方式,初期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作为商周时期分封制的经济基础,对于维系周王及诸侯公室的统治具有重要作用。23有周一代血缘家族的发展24春秋五霸的变换过程25管仲改革26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兴起与发展27私家对公室的斗争:主要表现为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两个大的政治变动事件 1、田氏代齐 春秋初陈国内乱,公子完惧祸奔齐,后陈完改姓氏为田氏。经过田桓子、田乞、田常等人几代的

20、努力,终于收得民心,控制朝政。前386年,田和自立为国君。前386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列于周室。2、三家分晋:韩、赵、魏灭智氏后,又三分晋公室领地,并于公元前420年暗杀了形同虚设的晋幽公。由此韩、赵、魏分别建立了独立的政权。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晋侯沦为附庸,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复又三分其残余领地,晋灭。这反映了中原各诸侯权力逐渐衰落,各国卿大夫权力日趋强大,政权下移的状况,出现了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向“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再向“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乃至“陪臣执国命”的局面;同时,它又为战国七雄的争霸奠定

21、了基础。28.李悝变法:战国初期魏国实行的一次改革。魏文侯时,任用李悝为相,主持变法。其主要内容为: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选拔官吏。又制定法经六篇,以加强法制。李悝变法增加了魏国的国力,使之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 29吴起变法30.商鞅变法战国时秦国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一)编造户籍,五家为“伍”,十家为“什”;颁发法律,制

22、定连坐法,告奸者赏,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轻罪用重刑;(二)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定秦爵二十级,凡斩敌首一个,赐爵一级;禁止私斗,违者重罚;(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生产粟帛多者可免除徭役;(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到了公元前350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内容包括:(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买卖;(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在全国设四十一县;(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五)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23、。商鞅先后两次变法,使秦国为战国时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31.胡服骑射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吸取了北方少数民族骑马作战的优点,进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穿胡服,发展骑兵,开拓北地。胡服骑射虽然引起贵族的不满,却使赵国的军事力量强大起来。赵惠文王(前298-前266)继位后整顿内政,于是民富而府库实。当时楚、齐相继衰弱,赵国因此成为唯一能与秦国争雄的强国。 32三公九卿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九卿对丞相负责,

24、按其职能,行使权利,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物;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封建中央官制约达700年。可以说,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对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33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形成于

25、战国时期,秦朝统一后推行到全国。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34秦朝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确立 秦王统一六国后,在秦国原有政权机构的基础

26、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机构和封建专制主义制度。1、确立皇帝制度,并使用五德始终说神话皇权;2、采纳李斯意见,不再分封,实行郡县制;3、官僚制度上,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郡县行政、军事和司法分别由三官掌握,乡有乡吏,里有里典;各级官吏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任免;4、制定细密严苛的秦律,轻罪重刑。通过以上制度的确立,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又高度集中于皇帝,中央集权的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确立起来。35、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中央机构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

27、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汉初诸侯王国地位远在汉郡之上。景帝三年(前154)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以后,诸侯王国支郡逐渐被削,诸侯王特权被夺,王国地位降格,与郡同为一级行政区划。汉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遂行郡(国)县两级制。36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37黄老之术38文景之治39、汉武帝的内外政策40刺史制度古代官名。武帝元封(110BC-106BC)初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巡行郡县,负责监察高官和诸侯王。东汉刺史权力逐渐扩大,实际已为一州军政首长。汉代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史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

28、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刺史制度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地方官化。41推恩令西汉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重要法令。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于元朔二年(前127)采纳主父偃建议,颁行此令。规定诸侯王得推恩将其封地分封给继承王位的嫡长子以外的子孙,并上报朝廷,由皇帝制定列候封号,诸侯王无权废除或更改。所分王子候其过归郡统辖,不得过问政事,仅收纳封地内租税。此后诸侯王权势、封地俞益俞减,名存实亡。彻底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42察举制与征辟制4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4五铢钱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

29、,五铢钱一直流通到隋朝,唐朝开始被开元通宝代替。武帝时,在桑弘羊的主持下,进行彻底的币制改革,货币混乱的问题终于获致解决币值得以长期保持稳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货币统一以后,封建国家的经济力量得到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也进一步获得了经济上的保证。45均输与平准均输,西汉时为克服贡物运输征用大量农民从事劳役,妨碍农业生产等弊端,桑弘羊主持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吏,一般贡品则按当地市场价格,折合成当地丰饶而价廉的土特产品,交给均输官,由他负责运到其他价高地区销售。既可免除各郡国输送贡物入京的烦难,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又可避免贡物在运输中损坏和变质,使国家财政也能增加收入。平准是

30、封建国家运用手中掌握的大量物资和经济力量,贵时抛售,贱时收买,以稳定市场物价的一种经济活动。46.限民名田: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额的主张。汉武帝时,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大地主和广大农民间的阶级矛盾极为尖锐,为巩固封建统治,安定社会秩序,董仲舒提出限田主张。他认为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土地允许自由买卖,地主和官僚贵族垄断了山林川泽之利,加以财政赋税过重,贪官污吏的克扣残暴,致使“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大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而对此状况,他主张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最高数额,即“限民名田”。但董仲舒并未说明限田的亩数以及具体实行的办法,

31、只是强调应当限制私人占田(“名田”)。所以,董仲舒此主张,并未付之实行。 47、西域都护汉代官名。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西汉宣帝60BC开始任命侍郎郑吉为西域都护,负责管理洗浴军政事务,保护商人和使者往来,此后“都护”就成为西汉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的正式官名。王莽时期撤除,东汉或设或撤,安帝永初元年(107年)撤除,公元123年以西域长史代替西域都护。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同时,因其在当地实行屯田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48、巫蛊之祸 是前91年汉武帝朝时发生的宫廷惨案,当时方士及众神巫聚集京城,用

32、妖术迷惑众人。征和二年七月,与太子刘据结怨的武帝宠臣江充指使胡巫说官中有蛊气。武帝命江充与按道侯韩说等入官追查,江充诬告太子官中埋的木人最多,又有帛书,所言不守道法。太子得知后非常恐惧,就听从少傅石德的计策,派人诈称武帝使者,捕杀江充等人。汉武帝命丞相刘屈耗派兵击太子,太子举兵对抗。激战五日,太子兵败逃亡,被迫自杀。 征和三年,此一冤案真相渐明,武帝感悟,令族灭江充家;腰斩刘屈耗,其妻枭首49、轮台罪己诏西汉汉武帝中后期,由于好大喜功,连年战争与赋敛压迫沉重,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又因巫蛊之祸造成父子相残、太子刘据自杀,种种打击使武帝心灰意懒,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公元前89年,在拒

33、绝桑弘羊在轮台屯田的提议后下轮台罪己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表示要回到与民休息、重视发展经济的轨道。轮台罪己诏是古代帝王以罪己以收民心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它澄清了纷乱局面,稳定了统治秩序,导致了所谓的“宣昭中兴”,使得西汉统治得以再延续百年之久。50盐铁会议51昭宣中兴: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时期的兴师暴众和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的烽火四处燃烧。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罪己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表示与民更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汉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西汉历史进入昭、室时期。这一时期,统治者采取了以下三个主要政策:(一)轻

34、摇薄赋,发展生产;(二)重视吏治;(三)平理刑狱。通过这些措施,改变了武帝末年人人自危,大臣安危不可知的恐怖局面,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昭、宣时期这些政治、经济措施的实行,使一度风雨飘摇的西汉王朝又兴盛起来。52、汉光武帝的统治政策53度田事件、东汉初年光武帝为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与劳动力的控制,增加政府租税与赋役收入而采取的政策。建武十五年(39),汉光武帝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名为“度田”。州郡官吏多为豪强地主,不愿如实丈量土地,呈报户口,损害自身的经济利益。特别是对河南、南阳地区那些“近臣”和“帝亲”的豪强地主,度田官更是不敢对之度田。一般豪强地主,也凭借财势与度田官相勾结,大量隐

35、瞒土地。度田官则借度田之名蹂躏百姓,不仅丈量农民的小块耕地,而且连住宅村落都丈量在内,把地主的租税负担转嫁到农民头上,引起农民的反抗。汉光武帝知悉度田不实的情况后,对舞弊官吏进行严厉惩罚,并重申严格检查田亩和人口。这更引起豪强地主的普遍不满,“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予东汉王朝以极大威胁,光武帝最终也不得不取消度田令。事件表明,东汉政权建立伊始,各地豪族、郡国大姓势力即十分强大。54党锢之祸: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东汉后期,清议盛行,对时政有很大影响。由于宦官专权垄断了仕途,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

36、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人物为浊流,对宦官进行猛烈地抨击,兴起清议之风。桓帝时期,以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王畅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贾彪为首的三万余太学生联合起来,猛烈抨击宦官专权的黑暗统治。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迫害活动,致使官僚集团被禁止仕宦或参与政治活动史称“党锢之祸”。党锢之祸,不仅使许多官僚士大夫与儒生身体受到严重迫害,也使儒家学说与清议之风受到严重打压。55.屯田:亦称屯垦,即对土地所行之有组织垦种。西汉以来,历代为解决军粮供给、军费开支及补充国库储备,多组织兵士、利用人犯或招募农户垦种。主要采取军屯和民屯两类形式。

37、军屯即以军事组织形式由军兵及其家属进行屯种,民屯即以民户为主体之有组织屯种,其中包括一般民户屯种及罪犯屯种。此外明代尚有商屯记录,即由山人招募农户所行之屯种。为了解决军队的粮食问题,建安元年(196),曹操接受了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实行屯田。一开始在许下实验,后来逐渐推广到整个北方。屯田可大致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类。民屯由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屯田都尉负责;军屯由司农、度支校尉、度支都尉负责。民屯招徕战乱流,称屯田客或典农部民。军屯由军士负责,称屯田兵或田卒。三国魏文帝以后,屯田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到西晋建立初被废除。屯田制度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也为曹操的崛起和统一北方奠定了经济基础。

38、56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将士人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是指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起初要求品状兼备,后逐渐以门第定高下,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57.门阀:门即门第,指家世族望;阀即阀阅,指功绩资历。门阀初指累世显贵之家,其后形成为以门第阀阅为依据的等级制度和观念。自秦至西汉,封建官僚的仕进尚不受门第阀阅所限制,不少公卿出自于寒素之家。东汉时,由于世家大

39、族垄断察举征辟,操纵乡闾清议,门阀观念逐渐形成。在东汉末已习以为俗。但门阀成为一种政治制度,则是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就是指由士族所运转的东晋政治,是一定条件下皇权政治的变态,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 58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的发展 (1)演变 1)萌芽(东汉) 政治: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 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 经济: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

40、,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2)形成(曹魏、西晋) 士族制度的形成,是指统治阶级颁行各项法令,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3)巩固(西晋) 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4)鼎盛(东晋)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

41、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士族在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崇尚清谈玄学,擅长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

42、 5)渐衰(南朝) 东晋后期到南朝时期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于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级官职。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加之士族是近亲联姻,身体素质极差,丧失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统治能力;社会阶级矛盾的冲突和激化,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进而典掌机要,控制地方,统帅军队,以武功 称帝,如刘裕、萧道成等,打破了门阀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南朝帝王虽无法改变高级士族垄断高官的局面,但却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却握有实权的职务,在实际执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权

43、。后经侯景之乱、隋灭陈等变化,门阀等级制已奄奄一息,庶族地主跃居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终于使产生于魏,盛行于晋的门阀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终消亡。 6)消亡(唐末) 隋唐时期士族制度走向消亡。原因一是隋唐科举制(政治上)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上)的推行使一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其禁止无限占田和随意买卖土地的规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和保护自耕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二是唐朝

44、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如武则天时对士族的大加诛戮,士族成为斗争的牺牲品。三是农民战争(黄巢起义)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从此,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终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2)形成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3)保障:九品中正制、占田制、荫客制是士族制度的保障。 (3)、衰落原因 1)自身腐朽:腐朽奢华的生活、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2)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庶族乘机逐渐典掌机要; 3)侯景之乱的冲击。晋朝南渡士族“寝略殆尽”; 4)隋唐科举制的实行

45、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5)唐末黄巢起义,彻底扫荡了士族制度。 (4)、影响 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也是西晋政治腐败黑暗的表现,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消极作用: 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是一群社会寄生虫。 客观上的积极作用:1经济上,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在魏晋动荡的

46、政治局势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有较为保障的生产条件,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客观形势使得他们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他们在南方建立的田庄、山墅,毕竟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2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59.士族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

47、的特权阶层,是南北朝、隋唐时身份性地主。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要官清官,;经济上, 建立佃客部曲制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上,与庶族严格分离,注重郡望,盛行谱牒之学,生活腐化;文化上, 崇尚清谈。士族在东汉曹魏时逐渐形成,两晋时达到极盛,南朝隋唐时衰落下去,宋代之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是一群社会寄生虫。但在客观上强化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推动了少数民族的汉化,也在科技文化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60侨州郡制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应付大量南下移民,东晋南朝政权利用侨寄的方法,设立了众多的侨州、侨郡和侨县,以安置北方南迁来的移民

48、。政府在流民聚居之地,按流民原籍之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地方行政机构,著籍者可享受免除徭役的优待,并任用流民中的大族管理。各州侨人既和原来的江南土著百姓杂处,又彼此相互混居,却分属于不同的州、郡、县管理。后来为解决了行政区划混乱的问题,东晋南朝曾多次实行土断,裁撤或合并了侨州郡县。但在省并的过程中,一些江南的县邑却被转移给侨州郡管辖,使得侨州郡有了实际辖地,这样不仅没有彻底消除侨州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搞乱了长江中下游固有的地方行政系统。 61白籍:东晋、南朝侨寓户之册籍。因书以白纸,故名。时侨人著白籍,属不定居、无实土之虚悬流寓户口,皆无赋役。东晋南朝数度核实编户,王公以下皆正土断白籍。 黄籍:两晋南北朝郡县正式户口册籍。因书以黄纸,故名。西晋郡国诸户口为黄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东晋南朝黄籍为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