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教案(doc 16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教案(doc 164).docx(1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际经济学教案1 绪论1.1 学习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通过国际贸易、投资及劳动力流动等途经,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在不断加强。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经济上孤立存在。有句俗语:美国打喷嚏,欧洲就发烧,全世界就感冒。人们还用“蝴蝶效应”来比喻各国经济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一句话可以使世界股市剧烈波动。生活中我们也能真切的感受到这一点:比如当一个人购买一台东芝笔记本、一台松下电视机、一辆宝马轿车、或者一瓶XO、一件法国名牌时装、一块瑞士劳力士等等,他或她显然买的是外
2、国货。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所使用产品的零部件是国外生产的。电脑芯片、显示器、内存条,电视机的显象管、衣服的面料(南韩丝、奥毛),汽车发动机等都来自国外,许多产品我们现在很难分辨清是进口还是国产(生产国际化)。作为旅行者,我们需要把¥兑换成、法郎、里拉或者日元等外币以支付住宿、观光和购买纪念品的费用。国际经济事件几乎每天都见诸于各种媒体的报道。例如中国取消对韩国电信产品报复性关税,欧盟缺乏理性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何时终结,欧盟共同的农业政策有违公平竞争,美国抱怨日本不允许美国出品在日本市场上像日本产品在美国市场上那样自由的销售,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直接和间接与国际经济学有关。经济
3、学家用“经济全球化”来概括各国之间这种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在学习国际经济学之前,你可能有以下迷惑: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贸易双方如何从中受益及如何分配?为什么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为什么又要主张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什么中国要加入WTO?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是如何传递又是如何得以有效控制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的自由流动会对相关国家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你的问题可能比这些多得多。学习国际经济学虽然不确保能对所有的国际经济学问题都找到正确答案,但有助于你掌握分析和理解国际经济问题的工具和框架。提供判断和理解的依据。学习国际经济学的
4、重要意义:(1)学习国际经济学是为了掌握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运行的一般理论和政策,为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开放服务。(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以前我们是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断加强同世界的联系。因此我们需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运行的理论和政策进行了解,以便我们制定经济政策,建立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国际经济理论有许多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地方。(2)学习国际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经济现象。二战后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理论的新的国际经济现象,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理论的新的思考。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德国经济学家松巴特提出一个观点,随
5、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接近,各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会递减。但这只是一种直观看法,据资料统计,二战后,伴随着各国经济的增长,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并且其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的增长速度。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据统计,当今跨国公司的产值已经占到世界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其子公司遍布全世界。传统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发展中国家。但是近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远远超过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传统的贸易理论告诉我们,自由贸易政策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所采取的贸易政策,而实力较弱的国家则倾向于采取保护贸易政策。近年来,一直主张自由贸易的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手段保护本国市场,同时要求别国开放市场。相反
6、,发展中国家相继采取了自由贸易政策。过去的理论一直认为,伴随着一国经济的开放,其金融市场也应该开放,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危机,其波及面和波及程度是许多经济学家和政府领导人所没有料到的。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市场化、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关系的重新思考。以上是二战后出现的主要的国际经济新现象,学好国际经济学有助于我们对这些新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3)学习国际经济学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外企业和国家制定的经营战略和对外经济政策,以便知己知彼,在国际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各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都是以本国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我们学习国际经济学就是要以此为线索,更好地理解各国制定
7、的对外经济政策,抓住问题的实质,从而也使我们自己的政策有的放矢。1.2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新兴科,其研究对象使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即主权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国际经济关系是指一国同其它国家的经济联系,是世界范围内超越国家界线的国家间的诸经济关系的总和。国际经济关系不仅涉及各国的经济利益,而且深深影响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与经济福利,健全而稳定的国际经济关系,有助于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事实上,国际经济关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早已开始,例如:国际贸易资料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英国1355年就有外贸统计资料了。到了15
8、世纪,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对国际贸易问题开始感兴趣,对国际经济的初期理论研究是古典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理论。所以,人们从事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历史悠久,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约是从20世纪40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开始的,至今,国际经济学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统一的体系,其基本的理论框架已大致形成,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也已基本明确。随着国际经济实践的发展,其理论内容会不断充实和扩大。但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专家们对其研究对象的表达尚不统一。在各类国外的教科书中,有的称之为“对外贸易论”(如日本学者小岛清,著作为对外贸易论)。有的称之为“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有的称之为“世界贸易
9、与收支”。比较规范的提法仍然是“国际经济学”,这种差异主要是各位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在内容上的差异是问题取舍上的不同。他们的研究都没有离开这样两个基本问题: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研究国际间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前者体现了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即世界范围的问题,后者则是具体的载体或内容。所以,国际经济学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分析经济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及其产生的效应,以及约束这种流动的国内政策和这些政策对国家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现在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国
10、内经济学或一般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何区别,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将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分析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联系国际经济学与国内经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国际经济学是国内经济学的进一步引申。一般经济学主要是以国内经济学的研究为基础的,而国际经济学则反映了一般经济学原理在国际经济这一特殊领域的发挥和运用。另一方面,对开放条件下的国内经济的考察,又必须考虑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开放的国内经济本身就是国际经济,因此,对国际经济的研究,又构成了一般经济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看到,在许多方面,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有着明显
11、的类似和密切的联系。就国际经济的内容而言,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劳务提供以及其他形式的资金转移等等。国内经济活动也包含这些内容,只不过活动范围由国际的变成区际的或部门间的而已。就经济运行过程及其所带来的问题而言,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在一国经济中,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是否合理决定了一国经济的效率;而在国际经济中,资源的替代和转换的合理性同样影响到一国或世界经济整体的效率。又如,在一国经济中,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影响到地区与地区、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福利和平等;而在国际经济中,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会在国家间经济关系中造成同样的问题。再如,在一国经济中,经济的增长是
12、一个伴随着解决发展速度、均衡、稳定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而同样的问题在国际经济中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奥地利血统的美籍经济学家哈泊勒曾这样写道:“严格说来,要在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之间划出一道鸿沟,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一旦我们考察所谓对外贸易的特质,就会发现,我们所论及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非本质上的、能造成严格的理论分界的基本差别”。所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指出,作为传统理论的一个分支,国际经济学与国内的区际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存在着程度上的不同。正是在上述意义上,S.J. 威尔斯(Sidney J.Wells)如是
13、说:“对一般经济理论与国际经济学这一特殊学科之间的联系,发现得越多,对后者的理解就越好”。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区别国际经济学与国内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又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说国际经济学是国内经济的引申,但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引申,即在国际经济领域内,国内经济的一般原理得到了特殊的表现,并从而形成了国际经济运动的一些特有规律。研究并揭示这些规律,对各国在实践中所采取的国际经济政策加以分析、估计和评价,正是国际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古典经济学家在阐述他们的国际贸易理论时,有一个最基本的假定,那就是:生产要素在国内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劳动力可以自由迁徙,资本可以自由转移,土地可以自由选择使用;相反,生产要
14、素在国家间是不能流动的。从这一点出发,古典经济学家阐述了国际贸易的特殊过程和特有规律。在现代经济学者们看来,古典经济学家们的上述假设未免有些过于极端了。事实上,生产要素在国家间并不是完全不可流动的,劳动力的国际迁徙、资本的国际流动、各国间的相互投资等等,都是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移动的表现。另外,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的流动性也不是绝对的,由于种种原因,要素的流动也会受到某种限制。尽管如此,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差别依然存在。因为,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运行范围和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就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而言,国际生产要素的流动要比国内生产要素的流动面临更严重的障碍,无论从
15、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和社会各方面看都是如此。例如,商品的国际流动要受到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劳动力的国际迁徙要受到各国间工资差别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等的影响;资本的流动则要受到各国利率政策、外汇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经济环境的约束。可见,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即使不象古典经济学家们假定的那样不可能,但也比它们在国内流动要困难并且有限得多。就经济运行环境和条件而言,国际经济与一国之内的区际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没有一个统一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因而也没有总的计划、总的预算和总的经济协调、调节手段,与此同时,各国的经济条件和运行状况以及由此而提出的经济政策要求也不同。这就使得国际经济关系比国内经济关
16、系更为复杂化了。总体看,国家间经济的均衡、稳定、协调和传递方式及其过程都与国内经济有很大的不同。就世界货币制度而言,不同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货币金融体系,这就给国际经济交流带来许多复杂的问题。例如,货币的兑换、汇率的调整、国际收支的平衡、失衡及其补偿,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国内经济所不会遇到的。总之,国际经济学是从一般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分支学科。作为一门系统的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虽然国际经济学在西方形成的历史不长,但其理论渊源却相当久远,它所论及的许多问题早就引起了各派经济学家的注意和研究。几十年来,有关国际经济学的著作大量出版,所研究的内容和问题
17、不断得到扩充和加深。至今,国际经济学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统一的体系,其基本的理论框架已大致形成,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也已基本明确。随着国际经济实践的发展,其理论内容会不断充实和扩大。1.3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贸易基础贸易理论 贸易结构贸易利益分配政策措施国际贸易(微观)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的福利影响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资本的国际流动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国际经济学 外汇和外汇市场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宏观)汇率决定理论国际金融理论国际收支调整理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的思想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The Mercantilism)时代。重
18、商主义者以其错误的财富观为基础,推论出“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1766年,亚当。斯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其划时代著作国富论中系统阐述了分工和自由经济的观点,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和贸易观,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性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理论,正确地提出和论证了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确立了其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关于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李嘉图强调的是劳动生产率差异的重要性,认为各国之间只要相对劳动生产率水平不一致,就存在比较利益和相互贸易的动机。其后的一些学者,如穆勒、马歇尔和艾奇沃思等,集中研究了贸易条件的决定
19、问题。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时期,关于比较优势的研究出现了重大进展。1919年,赫克歇尔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中,首先提出了要素禀赋差异是决定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的观点。其后,他的学生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进一步阐述和发挥了赫克歇尔的要素禀赋理论。因而后来人们又称要素禀赋理论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1936年,哈伯勒在国际贸易理论一书中,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在贸易理论模型化方面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哈伯勒、勒纳、里昂惕夫、米德等人将一般均衡分析的新古典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再
20、20世纪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新古典模型为表达形式的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虽然这期间曾出现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迷和围绕解破此迷的研究而提出了不同于比较优势的新的贸易理论,但要素禀赋理论并未受到真正的挑战。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才真正出现了一次重大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除了要素禀赋差异外,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的原因和贸易利益的另一个独立决定因素。即使在没有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的情况下,规模经济也能引导各国开展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新贸易理论引入规模经济的假设,
21、打破了新古典贸易理论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使得关于贸易理论研究的重心由国家间的差异转向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方面,使研究更加深入。新贸易理论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历史背景。首先,随着时间的发展,传统的贸易理论已不能解释许多重要的贸易现象。为什么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贸易绝大部分是在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比较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为什么国际贸易流量中,产业内贸易,即发生在同一产业类别中的双向贸易,已成为主流?实践要求发展一种新的贸易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其次,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为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 世纪40年代兴起的产业组织理论主要以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考察对象,分析市
22、场结构、厂商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业组织理论出现了一次大的突破,特别是博弈论方法被引入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之后,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主要是寡头市场)厂商行为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大丰富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978年,克鲁格曼在其博士论文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中首次将差异产品和(内部)规模经济考虑在内的垄断竞争模型(又称“新张伯论模型”)推广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从模型上首次证明了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另一起因,以及差异性产品决定了贸易形态为产业内贸易。由于不完全竞争理论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模式,所以新贸易理论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实际上,新贸易理论
23、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能代替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首先,从解释现象上看,两种理论分别解释不同的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主要解释产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而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其次,从理论基础上看,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性差异;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一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国家间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观点不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相反是互补性的,共同丰富和完善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是“外部平衡”(External Balance)问题。早在李嘉图提出比较优
24、势理论之前,历史上就已经产生了关于外部调节的问题。1752年,大卫。休谟在论贸易差额一书中,论证了著名的“物价-铸币-流动机制”,他从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在金币本位制条件下,可以通过货币贵金属的输出、输入来完全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即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可以通过市场的力量自动恢复平衡,而不需要外部的人为干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休谟的理论一直主导着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时期的事件,使得国际金融理论明显避开了对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关注,而将重心转移到国际收支平衡与国内经济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对国际金融理论的
25、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也在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说明了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对国际收支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期,蒙代尔在其一系列论文中更新了国际收支调整的传统观点。在蒙代尔模型中,货币政策被放到了国际收支调整的首要位置,国际资本流动占据了国际收支的重要地位。他提出,当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目标发生冲突时由于资本流动性的存在,使得在固定汇率制条件下,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资本流出,而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资本流入,这样,借助于针对外部平衡的货币政策和针对内部平衡的财政政策这两个独立的政策工具,就能同时达到内外平衡的目标,从而解决了固定
26、汇率条件下政策选择的两难问题。这种把货币政策分配给外部平衡,而把财政政策分配给内部平衡的观点,被称为“蒙代尔分配法则”。1960年,特里芬提出著名的“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的存在,使得金币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一大批经济学家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其基本论点是浮动汇率可以使政府免受国际收支的限制,并允许政府不需要运用货币政策去被动地稳定汇率,从而获得利用货币政策工具的主动权;同时浮动汇率也像一堵防火墙,把国内经济与外界隔离开,使国内经济免受外界因素的冲击。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的兴起,产生了一些极具价值的开放经济动态模型。其中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方法强
27、调实际平衡效果和长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资产组合平衡模型则阐明了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了财富积累中资产的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区别,并吸收了理性预期理论的一些基本思想。20 世纪80年代,借助储蓄和投资理论中的跨时分析方法,对开放经济动态变化过程的分析已变得日益普遍。除了上述关于外部平衡这一核心问题外,国际金融理论在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研究方面,也有极为丰富的理论进展。 1.4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国际经济的初期理论研究是古典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古典经济学者关于比较利益的思想,成为现代国际经济分析的起点。古典经济学之后的资产阶级庸俗经
28、济学,以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劳动价值论,它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国际经济分析提供了基础。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国际经济理论的基本着眼点是价格、交换、均衡、效益和福利,因而还只是局限在微观分析范围内。国际经济学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臻于完成,其原因除国际经济实践发展的需要外,还直接与凯恩斯经济学的出现有关。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凯恩斯在经济分析中运用了总量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正是在这一理论之上,关于国际收支均衡的各种宏观调整机制的分析才得以完成。关于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
29、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则要考虑到所有各个市场、所有各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一般均衡分析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国际经济学中经常采用的最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是假定只有两种商品存在的市场模型。(2)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国际经济学中的微观分析主要考察的是国际市场的交易行为,研究国际市场的价格、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效率和福利等问题;宏观分析主要研究的则是国际收支的均衡过程、国际收支的调整机制以及它们同国民收入的相互影响等。(3)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在研究某一因素对过程的影响时,假定其他变量
30、固定不变的一种分析方法。动态分析则要求对事物变化的过程以及变动中的各个变量对过程的影响加以分析。大多数国际经济学者经常采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是介于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之间的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它既不假定影响研究对象的诸条件是稳定不变的,也不对变量与过程的变动和调整本身加以研究,而是对变化的不同阶段的一些既定结果加以比较分析。(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侧重于对数量关系的变化进行考察,需要运用数学原理与公式,形成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说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中所有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定性分析则旨在揭示事物和过程的质的、结构性的联系,强调用逻辑推理方法阐述事物性质与发展趋势。在国际经济分析中,学者们
31、常常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5) (5)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是用假说、定义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其特点是要研究和说明经济过程本身,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因而也叫做“客观的”研究。而规范研究则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社会经济现象的标准,并研究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偏重于“纯理论”研究,而规范研究则有很强的政策倾向性。普遍认为,马歇尔以前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一种“纯理论”,因而具有实证研究的特色。而在当代西方国际经济学者中,许多人致力于“政策探讨”,偏重于政策分析和评价,似乎具有较强的规范研究特色。但在国际经济的实际研究中,这两者往往是无法分
32、清的。这是因为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中,往往既要说明某些事物是怎样,也要说明应该怎样。前者说明某种理论,后者又是用已叙述的理论来为其提出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例如,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既可以说是在客观地阐述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过程,当属于实证研究之列,也可以说是在论证自由贸易的好处,为当时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又有规范研究的色彩。2、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方法首先,学好国际经济学必须有扎实的西方经济学基础。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西和宏观经济学。要很好地理解国际经济学,必须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其次,学习国际经济学除了要理解各种原理,还要对各原理的说明方法给予特
33、别的关注。为了说明问题,国际经济学中要使用一些图形、公式或数学的推导。即把理论量化,使之更精确。第三,学习国际经济学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种联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一种理论观点从抽象推理方面看是合理的,但是可能与现实相矛盾。因此需要用现实的材料去证明理论的适应性。另一种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当我们学习了理论后,要养成结合现实加以思考的习惯。学会用理论去分析、解决现实中发生的经济问题。避免形而上学的、空洞的、脱离实际的方法。第四,学习国际经济学要吸收与评价相结合。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西经的普遍特点,如对于生产关系并不愿意进行研究,未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经济
34、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从而引发了激进经济学派的批判。国际经济学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调节国际经济关系的政策手段,国际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故学习国际经济学一定要评价与吸收相结合。第一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由于假设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因此生产技术差异就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差异。由于重商主义是古典贸易理论的前身和批判对象,因而在阐述古典贸易理论之前,我们要对重商主义做
35、一简要介绍。 2.1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所处的时代是15世纪至18世纪中叶,重商主义经历了早期和晚期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15541612)。晚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曼(Thomas Mun,15711641)。 2.1.1 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 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标准。在一国范围内这种财富不会增加,因为在一国范围内,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因此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进行国际贸易,并且
36、要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在增加货币财富的方法和手段上,早、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有所不同。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应该把货币以贮藏货币的形式积累起来,主张国家采取行政措施,禁止货币输出,同时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当时,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曾颁布过各种法令,规定严厉的刑法,禁止金银出口。与早期重商主义者不同,晚期重商主义者逐步认识到货币运动和商品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再强调每一笔交易都必须保持顺差,只要记住如下原则: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不能多于出售本国商品所获得的货币总额,这样最终贸易总量是顺差,金银总量增加。因为按照重商主义的观点各国都希望创造贸易顺
37、差,那么顺差从何而来?因此,重商主义发展到后期,从实践中认识到:一味追求顺差不仅徒劳无益,而且是有害的。正如托马斯曼所说:“凡是我们将在本国加之于外人身上的,也会立即在他们国内制成法令而加之于我们身上因此,首先我们将丧失我们现在所享有的可以将现金带回本国的自由和便利,并且因此我们还要失掉我们输往各地许多货物的销路,而我们的贸易和我们的现金将一块儿消失。”同时,重商主义还认识到,国内金银太多还会造成物价上涨,从而导致消费下降,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因此认为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用来从事更多的国际贸易。这不但不会使金银消失,而且使金银增加。现在的输出是为了将来更多的输入,这就是晚期重商主
38、义“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的精辟结论。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即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你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因此重商主义者鼓吹经济民族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这一观点,反映了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 2.1.2 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重商主义者主张实行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保护主义政策,其政策主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货币政策。早期的货币差额论主张通过立法禁止金银输出;晚期的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有所放松,主张通过追求贸易顺差来增加货币财富,同时重商主义主张吸引国外货币留在本国,如英国政府曾规定,外国商人必须
39、将出售货物所得的全部货币,用于购买当地商品。.2. 2.保护关税政策。关税制度在重商主义以前主要用于财政目的,到了重商主义时期,关税成了贸易保护政策的一种手段。具体做法是:对进口的制成品课以重税,对进口的原材料免税,对出口的制成品减免关税。3. 3.限入奖出政策。在进口方面,重商主义者反对昂贵奢侈品的输入,对一般制成品的进口也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在进口方面,重商主义鼓励制成品的大量出口,同时阻止原料和半成品的输出。他们认为,出口廉价原材料和进口高级制成品一样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并用现金奖励在国外市场上出售本国商品的商人。4. 4.鼓励发展本国工业。为了实现贸易顺差,必须多卖出商品,这就需要大力发
40、展本国工业。为此各国都制定了鼓励发展工业的政策措施,如高新聘请外国工匠,禁止熟练工人外流和机械设备输出,向生产者发放贷款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等等。 2.1.3 对重商主义的评价重商主义理论和政策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当时国际贸易和商业运输业的发展。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积极发展出口产业,实行关税保护措施,通过贸易差额从国外取得货币的观点,对各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是有参考价值的。但重商主义也有严重缺陷,主要表现为:1. 1.重商主义的财富观是错误的。财富不是金银,金银也不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贵金属只是获得物质财富的手段或媒介,真正的财富是该国国民所能
41、消费的本国和外国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种类。2. 2.重商主义是经商致富论,。它认为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特别认为国际贸易是财富增殖的源泉,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其实财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流通中纯商业活动并不创造财富。3. 3.重商主义只研究如何从贸易中获得金银,而没有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重商主义认为一国只有在他国损失的前提下才能获利,而没有认识到国际贸易有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如果一个国家无力可得或者只有损失,那他就会拒绝贸易,这样国际贸易就不会发生。只有各国都能从贸易中获利,两国才会自愿进行贸易。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重商主义不适合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需要,但重商主义的影响从来
42、没有消失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被高失业控制的国家试图通过限制进口来刺激国内生产,新重商主义有卷土重来的势头。事实上,除了1815年至1914年间的英国,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曾彻底摆脱过重商主义的观点。 2.2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书中对重商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竟争和自由贸易。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利
43、益和政治主张的反映。 2.2.1 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绝对优势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的,这些严格的假设是为了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分析更加严谨,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逐步放松这些假设,以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主要有:1.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只有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2. 2.劳动力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且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3. 3.劳动力在一国之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4. 4.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5. 5.商品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6. 6.国家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
44、;7. 7.不考滤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 2.2.2 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所谓绝对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 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来度量,如果一国生产某单位产品所需投入的劳动更少,或者投入单位劳动所获得的产出更多,则表明该国在生产这一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因此,绝对优势产生于国家间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每个国家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条件不同,都会在某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都集中
45、到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上来,然后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产品的一部分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的。因此,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斯密认为,国家为了保护某一产业,限制某种外国产品的进口,这说明该产业没有国际竞争力,生产效率较低。这种保护表面上看保护了本国的产业,但实质上是使本国的资源从效率高的部门转移至效率低的部门,从而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下面,我们
46、看一个关于绝对优势的例子。根据前面的假定,我们进一步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都只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两国的劳动力投入和产出情况如表2.1所示:小 麦布劳动投入量产 出 量劳动投入量产 出 量英 国151205100美 国1012010100表2.1 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从表2.1可以看出英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量)为8,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为20,;美国生产小麦和布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2和10,英国在布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英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布,而美国应把全部生
47、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小麦。这种国际分工将导致两国的产出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如表2.2所示:小 麦布劳动投入量产 出 量劳动投入量产 出 量英 国0020400美 国2024000表2.2 国际分工之后各国的劳动投入和产出从表2.2可以看出,进行国际分工之后,整个世界小麦的产出量仍是240,没有变化,但是布的产量增加到400,比分工前增加了200个单位。这说明,国际分工使两国的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假定英国用200单位布与美国120单位小麦进行交换,交换的结果如表2.3所示。与没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相比,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之后,英国和美国的消费量各增加了100单位布。这说明贸易双方开展国际贸易后【两国都从中得到了利益。小麦消费量布消费量英 国120200美 国120200表2.3 国际贸易后各国的消费量绝对优势理论具有开创意义,它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从中获利。然而,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