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1).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12401589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1).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登鹳雀楼教案设计一、教材简析: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五言绝句,前两句以白日渐落、黄河奔流写出了登上鹳雀楼之后看到的雄浑之景,后两句则寓理于诗,写出了登高望远的道理,同时以“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作者奋发向上的志向。二、学情分析:学生刚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对古诗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在学生的疑难处,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争取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学习当中来,随文学习字词,注重字理教学,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识字。并用师生,生生互评打星的方式对学生的读、写进行评价。三、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楼、依等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3.展开想象,用

2、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四、教学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古诗的要求是能展开想象,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再根据本诗的特点和学生情况,我确定教学重点为想象诗句画面,理解诗句含义。确定教学难点为初步体会诗人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五、教法:朗读法、想象法六、 学法:交流讨论七、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田字格七、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欣赏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了解与之相关的诗文名句。【设计意图:引入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及其相关名篇佳作的了解,既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用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又激发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审美情

3、趣。】二、创境导入1.以朋友要买江景房导入,引出诗人王之涣,简单了解诗人。2.认识鹳雀,叫准这种鸟的名字,读鹳雀楼的名字,介绍它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3.学习“楼”字,知道它是形声字,并带出搂、篓等带有娄的一串字,让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学习。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5.理解题目意思,再读课题。【设计意图:以朋友买江景房让学生出主意,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认识了诗人,并为下文学习“登高望远”进行铺垫。利用“楼”字的学习带出与它相似的一串形声字,既巩固了生字,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形声字的特点。本首诗的题目学生极容易因为两字一顿的习惯读成“登鹳/雀楼”,因此,先让学生知道鹳雀这种鸟,再让学生

4、读好鹳雀楼的名字,最后读题目就容易了。】三、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这是古代人写的诗,小朋友们能把它读正确吗?请先练习读一读。2.多媒体出示容易读错的字:依、尽、黄、入、欲、穷、更、层抽生读。3.抽生读整首诗,注意读正确。4.出示带节奏的诗,通过范读,合作读,评价,让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停顿,为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理解诗句奠定基础,并通过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促进学生读诗的提升。】四、品读古诗,想象画面。(画面、和句子的顺序可以打乱。)1.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鹳雀楼的二楼,你看到了什么?2.依据生的回答:通过理解“依、尽”的意思来学

5、习白日依山尽的意思,并抽生板写“尽”字,其余学生练写。3.把画面送回诗中去读一读,利用评价语,让学生读好依、尽的韵味。4.抓住“入、流”,并出示黄河奔腾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黄河奔流的雄浑壮阔之景。5.用字理识字的方式学习“黄”字,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出头的绳子。6.比较“黄河入海流”,“黄河流入海”两个句子,进行品读,进一步感知黄河奔流的气势,指导学生读出意境。7.学生想象着画面,齐读前两句诗。【通过品味诗句,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象什么样的日,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黄河。接着利用图画引导学生入境,学生脑海中不知不觉就有了这些景物的形象,再不断引导学生换词进行想象,让学生脑海里黄河的景象会越

6、来越明晰,在这样的感悟内化下,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五、读诗悟理1.你还想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吗?怎么办呢?2.理解“更”的意思再读。3.理解“欲”、“穷”的意思,指导读这句诗。4.抽生背诵全诗。5.配乐齐背。6.多媒体出示:要想看得远,就得,如果站在原地,就不能所以要登高才能。7.把这个道理迁移到学习上,让学生知道要想看到成功的美景,必须不断学习。【设计意图:引入诗境之后,加上上课开始所做的铺垫,学生很自然地明白想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需要再登上一层楼。然后顺理成章引出“登高望远”,再联系生活实际明白,要想在人生中看得更远,就得不断努力学习,不断登上新的顶峰。】六、拓展1.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到美景吗?2.出示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让学生思考,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去看黄河的。【设计意图:李白的诗句是处在黄河的中游,往上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往前看,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的诗句是站在地势较低之处,看黄河远上的壮观景象,以期由这两句诗拓宽学生思维的角度,登高望远固然可喜,然而,身处低处,仍然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景致,人生处处皆美,学会在不同的情景下欣赏不同的美。】七、作业:背诵古诗。积累相关古诗。板书设计:登鹳雀楼白日尽黄河流欲穷目上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