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14.15减几 ︳西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14.15减几 ︳西师大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4、15减几教学目标:1掌握14、15减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口算14、15减几的计算题。2经历探究14、15减几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3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探讨14、15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14、15减几。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孩子们,我们班今天迎来了好多老师、好多领导,你们欢迎吗?那就以最好的坐姿来欢迎吧,充满自信的坐着!小手拿出来,跟着音乐一起律动。青蛙数得真高兴,你们能不能将这样的激情带到今天的课堂!上课问好。2.复习,数的组成和11减几,12、13减几,学生答并说算法。帮助学生对新知的
2、解决。3.你们表现这么棒,老师要到你们去爬山,但途中会遇到一些难题,比比哪些小朋友能够解决难题,爬到山顶,最先夺到红旗,有没有信心?准备好了就出发(出示汽车图),车子开到了山脚下,我们今天分成男生女生组比赛(出示男生女生图)。二、互动教授(一)教学例一1.请看图,下了几个小朋友?原来由多少个?根据这两个条件谁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要求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谁能来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原来的人数-下车的人数=现在车上的人数怎样列算式呢?14-6= (人)2.小组活动交流。(1)活动要求:请四个同学一组商量一下、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我们比比哪些组之前的知识学得最扎实,清楚了吗?好,开始。(
3、2)点评活动情况。(表扬活动开展的好的小组和组内合作好的成员)3.全班交流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自己的计算方法,也听了别人的计算方法,下面请小组发言人来汇报你们组的情况,其余同学认真倾听。组1:破十法:10-6=4,4+4=8组2:想加法算减法:因为6+8=14,所以14-6=8组3:连减法:14-4-2=8(老师板书)我们又巩固了这三种主要的算法,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大家各有各的说法,那就用你喜欢的方法继续解决问题吧!4.老师把题目变了,想一想,如果已经知道现在车上有8人,原来有14人,现在要求什么呢?对,要求下车的人数,这个问题又怎样解决呢?原来的人数-现在车上的人数=下车的人数列式:
4、14-8= (人)现在这个算式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快呢,(优化想加法算减法)5大家的计算能力真强,我们来比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完成教材第92页的“试一试”(一) 教学例二1出示教材第92页例二图师:孩子们都迫不及待要爬山了,爬呀爬,爬到半山腰,来到了书报亭,我们要休息休息,咦,我们班两个爱看书的孩子在这里遇到了一点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吧,看图,小女孩说:如果拿走9本,从哪里拿?去数出来,谁又来提一个数学问题,还剩多少本?解决问题:书架上的书-拿走的书=剩下的书列式:15-9= (本)3挑战自己,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学生回答并说算法。4老师又把题目变了,想一想知道原来有15本书,还知道
5、剩下了6本,现在要求什么呢?对,拿走了多少本?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原来的书-剩下的书=拿走的书列式:15-6= (本)现在这个算式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快呢,(优化想加法算减法)5 孩子们的计算能比不分上下,我又来比比看这次是谁算得又快又准?完成书上例2试一试。一、 巩固练习1、 这样的题能不能难倒你们?那这样的呢?快速完成练习十九第一题。仔细观察,每一组先算出了一个加法算式,下面两个减法算式都能通过哪一种方法快速计算出来?(想加法算减法)所以老师也喜欢这种方法,算得又快又准!2、 大家都不甘落后,我们来比比谁爬得最快?用你们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大,差变小.)3、 看
6、来这样的题都难不倒你们,敢不敢挑战最高峰?真是些勇敢的孩子!4、 过了一关又一关,我们相互帮助,终于都登上的山顶,山顶的风景真漂亮!我们回忆一下,刚刚登山途中所遇到的难题是用哪些方法解决的呢?(破十法、连减法、想加法算减法)只要学会了这些方法,什么样的困难都难不倒我们。最后我们放松放松,玩个小游戏,抢答,答对的孩子都能收到老师的表扬信,准备好了吗?好开始!下课,孩子们休息!板书设计:14、15减几破十法 想加法算减法 连减法14-6=8(人) 6+8=14 14-4-2=8(人)10-6=4 14-6=8(人)4+4=8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参照例题适当的创设情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理解算法。由于有前面11,12,13减几的学习,所以在算法的探讨上没有做过多的引导,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图直接说出算法,这样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有别于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在教学15减几时,主要抓住了两个方面:第一是借鉴了14减几的算法来计算15减几的题目;第二是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两道题的联系,从中强化“想加法做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要总是代替学生进行思考,这样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留下学生独立思考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