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认识除法丨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认识除法丨苏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认识除法一、教材分析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幕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建立在“平均分”的从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设计了多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几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二、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种平均分的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均
2、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解决,学生对除法的含义理解也更加深刻了。学生在上一单元学习的乘法算式以及几个几的意义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写出简单除法算式的得数。平均分的两种方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学生除法意义的建构就是建立在平均分东西的基础上的。三、 教法分析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讲练法,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并让他们通过观察、讨论,形成知识,然后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会正
3、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在联系平均分的情境认识除法的活动中,体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数学式子的过程,能联系具体情境写出除法算式,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五、 教学重难点:认识除法的含义六、教学准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新知(一):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写除法算式。1.教学例5。(1)出示例5情境和问题。谈话:周二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了拈花湾秋游,今天小明也带着他的小伙伴来到景区游玩,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顶看风景。让我们
4、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读题)(2)引导思考、解决。启发思考:怎样才能知道6个小朋友要做几辆车呢?你打算怎么办?预设学生能直接说出答案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要坐3辆车的?启发:要知道是不是3车,我们也可以借助圆片摆一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圆片,请大家从篮筐中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小朋友,自己动手来分一分,谁愿意上讲台来摆一摆交流:你是怎么摆的?(引导孩子说出6个圆片,每份分2个,可以分成3份)。 (3)引入除法。交流:刚才的问题,通过摆圆片,我们发现把6个小朋友按每2人一组地分,结果得到坐3辆车。像这样把6按每2个一份平均分,结果是3份的可以用一除法算式来表示,写成“62=3”, 今天我们一起来
5、认识除法说明:这个符号叫除号,(在“ ”下面贴上:除号)小朋友们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除号:先写中间一小横,然后上面写一点,下面写一点,这样一个除号就写好了。这道算式我们读作:六除以二等于三,大家齐读两遍。提问:谁能看着自己分的圆片说一说算式的含义?预设第一位小朋友说的不完整引导:62=3表示把6个圆片,每2个一份平均分,分成3份交流:谁再来重复一遍? 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上面的环节是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更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又十分强调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或操作,或思考,体现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与运用。后两个环节是引领学生把已经积累
6、起来的对平均分的认识进一步抽象,并揭示除法的概念。2.教学例5后的“试一试”。谈话: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帮小熊分一分苹果么出示“试一试”的题目和图要求:每只小熊分3个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分的过程写成一道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呢?只要想12里面有几个3?所以可以分给几只小熊?追能:谁能说一说算式123=4表示什么意思呢?谁能说得比他流利?再和同桌说一说回顾:回顾刚才的两道题,虽然分的东西不一样,但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这两道题都是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平均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二)按几份平均分写除法算式。1.教学例6。(1)出示例6情境和问题。谈
7、话:坐完缆车小朋友们去植物园植树了(出示情境),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出示问题),读题,谁能帮他们解决的?(2)引导思考、解决。引导:谁能直接说出答案预设学生说出每组2人追问:你怎样知道的?引导:那这个结果对不对呢,小朋友们可以用小棒分一分交流: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用小棒摆一摆?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交流演示,得出每组2人)引导:有的小朋友看图直接想,有的小朋友摆小棒。但都是把6人怎样分的,结果每组几人?预设学生说出,都是把6人平均分成3组,结果每组2人。(3)引入除法算式。说明:像这样“把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求每组有几人”的平均分分法也可以用除法表示,写成除法算式(板贴
8、:63=2)学生齐读两遍算式。说明: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除法算式的得数是商(贴板贴),现在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道算式中的(指着62=3)被除数,除数,商分别是多少。追问: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商分别表示什么?那么谁可以完整得说一说63=2表示什么?明确:这里的63=2表示把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注意是平均分),每组2人【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在例5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到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因此,例6的教学进一步加大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问题后,没做提示直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同事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9、。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简洁又突出除法含义的本质。2.教学例6后的“试一试”。出示“试一试”的题目和图提出要求:大家是不是也想试一试解决这类问题,齐读题目,自主在书本列算式(开始)指名学生回答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只要想8里面有几个2?追问:这里的82=4表示什么呢?3、回顾小结。回顾:请小朋友回顾刚才两道题,虽然分的东西不同?但都是用了平均分的哪一种分法?小结:像这样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三) 比较例5,例6和相应的试一试提问:这四道题我们分的东西不同,分法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呢?交流:因为都是平均分,所以我们只要是平均分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追问
10、:观察这四道除法算式,你能发现被除数都表示了什么?(总数)除数呢?(怎么分/分的方法)商?(分的结果)评价:看来小朋友们对除法都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就让我们用除法的知识帮助小明抵达城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例5和例6进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虽然例5和例6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不同,但都可以用除法计算,进一步沟通了平均分和除法的内在联系,突出了除法概念的本质内涵,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除法的概念。二、 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谈话:到达城堡必须要闯过三位小动物所设的关卡,拿到三张通行证,让我们现在开始吧!1、做“想想做做”第1题。”提出要求:河马阿姨请小朋友们帮男孩算一算几次能搬完10块砖头,打开书本5
11、0页,填好算式(开始)。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呢?追问: 10里面有几个2?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分别是多少,各表示什么?说明:被除数是10,表示有10块砖头;除数是2,表示每次搬2块,就是按每2个一组平均分;商是5,表示分成5份,所以5次能搬完.评价:你回答得真流利,河马阿姨给你发了通行证2. 做“想想做做”第2题。谈话:一起看看长颈鹿叔叔遇到了什么问题?(读题)提问:平均放在3个筐里表示什么?那么这种分法应该如何列式,自己动手写一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提问:有没有小朋友可以说说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多少?追问:除数和商都是3,这两个3一样么?(不一样)
12、那你能说说两个3各表示什么么?说明:除数3,表示我们把南瓜平均分的份数,是3份;商是3,表示每份分得的个数,每份是3个。追问:完整的算式表示什么你会说一说么?(谁可以说得更完整)评价:小朋友真是太棒了,通行证送给你们3. 做“想想做做”第3题。谈话:瞧,小兔子在城堡前等我们呢,还剩最后一张通行证啦,一起来看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一道题让我们根据一幅图完成两个问题,小朋友们动手试一试,看看谁最快解决这两个问题。指明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交流:153=5 表示把15本书按几本一堆平均分,分成了几堆?指明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追问:155=3表示什么谁会说一说?说明:155=3表示把15本书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本小结:这两道题的分法不同,但都是把15本书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计算。评价:恭喜小朋友们收齐了三张通行证,城堡打开啦,里面原来是我们秋游留下的珍贵合影呀!【设计意图】由于“想想做做”中的题型与“试一试”相仿,因此完成方式基本上是“先练后说”,说的重点主要关注由于平均分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算出的结果也不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三、全课总结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都认识了哪些知识?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