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古诗词解读:悯农 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古诗词解读:悯农 部编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悯农(唐)李绅(shn)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太阳正当午的时候,农民还在锄草。汗水一滴滴地落进了禾苗下的土里。想不到这饭菜得来如此不易,每一粒米里都含着农民的辛苦。作者介绍:悯农这首诗的作者名叫李绅,生于772年,跟著名诗人白居易是一个时代的人,那时候是唐朝。如果李绅活到今天,就有1243岁了。李绅在朝廷里做官,官职是国子助教,也就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工作内容是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这两种官一起教授学生。李绅酷爱诗歌,不仅自己喜欢写诗,还号召大家要用真情实感来写诗。创作背景:悯农这首诗啊,能够流传到今天,还有一个值得人好好去想一想的故事呢。现在我给大家讲一讲啊
2、!话说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刚好遇到浙东节度使李逢吉。李逢吉正要回朝廷里向皇帝汇报工作,路过了亳州,两个人是一起考上进士的,又都喜欢写文章写诗,久别重逢,非常高兴。这天,李绅和李逢吉一起登上了城东的观稼台。稼,就是庄稼,禾苗、水稻、玉米等等。望着台下绵延百里的庄稼地,两个人都心潮起伏。李逢吉吟了这样一首诗,最后两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意思是说,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嗖嗖嗖”几下就登到了台子上。他心里只想着自己,希望快快地升官,他一点也没看到眼下的庄稼地里勤苦的农夫。李绅呢,却被地里的景象感动了。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觉得他们的生活太不容易
3、了,就吟出了我们前边读的那首千古流传的悯农。李逢吉听了,连连点头赞和,说:“好,好,好呀!这诗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的确得来不易呀!”可是他刚才怎么没有注意到农民们很不容易,却在李绅作诗之后才感受到呢?他是真感觉到了还是假装感到农民很苦呢?这段故事暂且说到这里,故事还没完。等我跟大家一起学习悯农二时,再分享后边的故事。你能猜出后边的故事内容吗?反正,听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觉察到李逢吉和李绅是两种不同的人了。一个只为自己着想,一个却心怀天下。赏析:下面,就让我们再回过头来品味一下这首悯农吧!诗的题目叫悯农,“悯”,就是怜悯的意思。“悯农”,就是说可怜、同情农民。为什么要可怜农民呢?我们来看看。第一句,“锄禾日当午”。太阳升起来很高了,已经是正午了,正午的阳光最毒辣了,对吗?可是这个时候,农民还在地里锄草。要把禾苗边上的杂草除掉,禾苗才能长得更好。第二句,“汗滴禾下土”。汗水一滴滴地落在禾苗下的土壤里。那得流多少汗啊!可以想象那天有多热,农民们干了多久的活儿。最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话,连在一起,不用解释,小朋友们就能明白,是在说,我们的粮食得来不易,每一粒都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粮食,不要浪费。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行为。诵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