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青岛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青岛版 (1).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 (1)课时:2课时(2)学科: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627页。(3)学生准备:点子图。二、教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627页。【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其算理。2.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乘的顺序与口算
2、算理。2、第二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三、设计理念计算教学的核心是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1)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算法主要解决“怎样计算”的问题,算理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是算法的基础,而算法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计算方法和规则,它是算理的具体体现。算理和算法是计算教学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2)要正确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就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主地生成算法,在算法形成与巩固的过程中进一步明晰算理。算法的形成不能依赖形式上的模仿,而要依靠算理的透彻理解,只有在真正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才能算是找到
3、了算理与算法的平衡点。四、教学过程一、复习:24X10 是怎样口算的?二、新课:(一)出示问题师出示情境图,学生找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重点研究“保护环境”花坛一共有多少盆花。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简单说一说列式的根据要求一共有多少盆花,就是求12个23是多少。(板书:2312)找该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知识的发展点。)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二)理解算理,探索算法出示课件:点子图,让学生数出12个231.估算让学生先估一估2312的得数。(学生估算的结果可能是200、230或者240。)引导学生想一想:2312的实际得数比估算出来的数大还是小?为什么?(设计意图
4、:在试算之前,先让学生进行估算,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来分析23乘12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从而为他们准确计算提供依据在估算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把12看成10,估算出的得数230,是10个23的和,还有2个23没算在里面,为下面口算准确得数渗透一些方法,实际上这也是新知识的一个生长点。用估算的方法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计算的结果,培养学生用估算验证的意识。)2.口算师:这道题的准确得数到底是多少?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这道题的得数?把计算的过程简要写到练习本上,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点子图圈一圈、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师巡视
5、指导。(个别学生可能想不出如何转化,老师可个别启发引导:2312表示12个23,我们能不能把12个23分开来算呢?先算10个23再算2个23,然后再合起来)全班展示,交流算法。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A:2310=230 232=46 230+46=276B:2012=240 312=36 240+36=276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圈一圈,每个算式算的是哪部分?找算法的共同点,初步理解算理。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算法的共同点。(实际都是把12个23或23个12分开来求,因为分开之后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算式)小结:我们遇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新知识,就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
6、乘整十数的算式,并且将所得的结果进行相加,从而解决了新的问题。看来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3.笔算引导学生将口算的三个横式简化2310=230 46 232=46 2 3 X 1 2=2 7 6 230+46=276 230请学生大胆想象,将横式竖过来变成竖式,遇到困难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商量。学生试做,师巡视指导。展示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1): 2 3 1 24 6+2 3 02 7 62):2 31 2 4 6 2 32 7 6(这时老师加以启发引导:第一个竖式中哪些地方是可以省略的?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230
7、的个位上的0可不可以不写?如果擦去0,大家会不会把它当成23,为什么?如果不写0除了少写一个数字,还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看竖式发现:乘完个位乘十位,十位上的1乘3得3,对齐4的下面写3,1乘2得2,在4的前面写2。这样算的时候不写0,可以简便我们的计算过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将口算的横式写成竖式的形式,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很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来龙去脉,更容易的理解算理。)4.进一步明确算理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46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23表示什么?怎么来的?尤其要明确23写在百位和十位上就是表示23个十,也就是230。(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进一步明晰算理。)5
8、.规范计算过程,形成算法师生共同梳理计算的过程。 2 31 2师:先用23和个位上的2 相乘。(板书) 2 3 1 2 4 6师:再用23和十位上的1相乘。一三得三,3写在哪里?为什么?师:在十位下面写3就表示3个十了。一二得二,2写在哪?为什么?2 3 1 2 4 6 2 3 2 7 6师:竖式中的46是怎么来的?23实际上是多少?它是怎么来的?(板书:232和2310) 2 3 1 24 6 232 2 3 2310 2 7 646和230的和(设计意图:清晰再现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算法。)6.比较、发现比较两张不同的点子图圈法,发现不同之处:2312和1223,两张圈法不同但道理都对,结果也相同,启发学生发现乘法的验算方法:交换因数的位置。(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自主发现验算方法。)三、巩固练习1.独立计算课本76页第一个绿点问题并验算。2.独立解决课本28页自主练习第一题并验算。四、课堂总结师:你觉得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师:在用个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就要和十位对齐。师:你还有哪些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