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校科研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学校科研工作计划.docx(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学校科研工作计划学校科研工作安排时间在消逝,从不停留,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安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安排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学校科研工作安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校科研工作安排1依据学校工作安排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科研处制定以下工作安排。一、主动开展新课改试验新课题探讨活动,努力实现课堂效果最大化。1、和教务处一起,组织老师探究新课改,提高课堂效率。推广胜利阅历,立项出现的问题。2、加强对立项课题的监督、管理,抓落实、重实效。组织开展“十一五”传美规划课题的深化探讨工作。3、每一个教研组一年要完成课题立项校级2个以上,争取省级以上课题1个,一年内必需
2、有1个课题在学校示范推广。4、组织老师参与全区试验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和科技竞赛制作活动。二、接着加强电教科研工作,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一)协作学校主动完善和利用现有的办公条件、教学设施,为师生们创设良好的电教科研环境,促进学校教化教学的发展。1、 加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试验室和图书阅览室及广播室的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为教学科研服务。2、充分利用学校办公电脑、课件制作室等硬件资源,加强软件建设,促进现代化办公。3、进一步完善“项城一高网站”。充分利用网络更好地宣扬一高形象,提升老师品位。4、激励老师踊跃申请省资源中心学科版主,对主动上传、下载教化资源的老师,在学期结束时将赐予肯定
3、表彰。(二)主动组织老师参与各项电教科研活动,促进老师快速成长。1、组织老师参与省市多媒体教化软件大奖赛活动。2、组织老师主动参与20xx年周口地区“科研成果奖”评比活动。3、组织老师参与市老师课件制作评比活动 。4、组织老师参与全区教学技能大赛活动。三、进一步搞好老师培训活动1、协作办公室接着组织老师参与每年一度的全国接着教化网网上培训活动和探讨生网上学习活动。2、组织开展一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培训,促使广阔老师学好、懂好、用好网络平台,如学会利用网络空间、博客及论坛进行资源存储、共享与沟通。3、科研处将接着牵头办好校报求真,办好广播室为宣扬学校的各项工作起到主动作用,这是学校科研处工作安排
4、范文。4、学校邀请校外的专家和名师来校作学术报告,引领老师教化教学理念的发展。学术报告的内容有学校管理理念、教学实践的体验、名师成长的体会、新课程改革、学生学法指导、心理健康教化、校本探讨、课程改革和学校文化重建、中学战略管理等。四、做好论文撰写工作的统计和嘉奖。提倡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教化教学论文,激励老师多发表论文和多参与论文沟通活动。要求45岁以上(含45岁)老师一年至少有一篇论文在市级以上的刊物或报纸上发表或获奖,45岁以下的老师一年有两篇论文在市级以上的刊物或报纸上发表或获奖;三年内至少有一篇论文能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用之进行个案分析,将它刊登求真上,作为一种展示。学校将我
5、校在市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汇编成论文集。五、建立老师科研成果档案,实行科研成果月通报制度。每一个月的月底将各个教研组的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公布,实行阳光工程。一年的结果将和教研组、老师的评优评先结合起来。学校科研工作安排2一、指导思想围绕学校新学年工作思路,坚持服务教化教学的工作原则,以引领老师专业化发展和全面提高教化教学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行行动探讨,注意过程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教科研实践性和实效性,主动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教学诊改和老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建设。二、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一)工作目标:进一步规范教科研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加德育实效,促进教化教学质量提
6、升;营造良好教科研氛围,培育骨干力气,提升整体素养,促进老师专业化发展。(二)工作思路:围绕“三抓一注意”开展教科研工作即主抓课题探讨工作(“十三五”课题的申报与管理),狠抓常规教研活动(加强日常教研活动的检查,启动“四个一”活动),抓好教学资源库建设(各专业、各学科题库建设与日常老师视频、课件的收集与整理),注意老师培育,尤其是青年老师培育工作(内外培训的规范,老师岗位工作过程学问大赛)三、工作措施(一)精细管理抓常规1.抓好源头。重视学期初教研安排的制订和学期末总结的撰写,力求能相互印证,推动教研工作进步。2.强化管理。加强对教研活动的检查,刚好指出问题,定期不定期抽查各专业和各学科教研活
7、动例会。加强听评课管理,使之成为真正促进老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3.规范档案。刚好收集、整理老师教科研培训档案,课题探讨档案以及各项教科研成果的收集归档(二)研读学习促提高1.读书沟通:与工会协同,发挥咖啡书屋功能,主动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或读书讲堂活动,沟通读书心得体会,互促互进。2.编印资料:教科室将整理上学期收录的教科研成果(获奖论文、案例等),编印成册。3.媒介沟通:充分发挥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利用各种有效媒介开展教学研讨(教研活动之集体备课录像,学带优青示范课录播等)。(三)强化培训促成长1.沟通提升:加强校际沟通和校内沟通,邀请兄弟学校与我校开展教研活动,同时,提倡专业组和学科组之间
8、相互观摩教研活动,开阔老师视野,拓展教化教学思路,促进队伍素养提升。2.落实培训。主动选派老师参与市区以上专业培训,规范参训要求,促进老师教化教学实力和水平的提高。3.校本培训: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加强教化科研理论和教化科研方法的培训,进一步关注老师科研素养的提高,促使更多的老师成为“科研型老师”,为促进老师专业化发展与科研群体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主动动员教研组从老师实际培训须要动身,申报“量身裁衣”式的校本培训项目,满意老师多元化、特性化发展要求。4.任务驱动:激励中青年老师参与各种教学竞赛和评比活动、教科研课题探讨活动。如教坛新秀评比、骨干老师或学科带头人评比、教化教学技能竞赛、申报个人科研
9、课题等。(四)科研活动讲实效1.论文指导。组织老师主动参加本学年的教化课题申报和各级各类论文(含教学设计、教化教学案例、说课、微课设计等,下同)评比,指导老师撰写论文,努力提高送审论文获奖率、获奖数以及获奖等级,促进老师在不断的总结、反思和探究中提升自己的教化教学实效。2.课题管理。加强对“十三五”市级课题探讨过程的监管,激励和帮助各课题组或个人切实有效开展教化科研工作,增加课题探讨的规范性和实效性。3.课程开发。依据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校企联盟平台作用,深化“产结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改革,主动探究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原有基础上,加快校企联合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逐步形成学校特色课程
10、。4.专业比拼。以组织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学问竞赛为载体,提高老师对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认知,促进老师专业发展。(五)依托诊改促发展1.强化培训。以中等职业教化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为契机,加强诊改培训,协作各职能部门重新梳理学校制度,建立新的标准并强化执行。2.数据监控。与信息装备中心通力合作,强化数据的源头收集与分析,并结合学校实际撰写年度质量报告,填报人才培育状态数据。学校科研工作安排3“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育师”的办学思想已成为我们教化管理者的极力打造“创新教化”品牌,探究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化科研之路,也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关键。现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状况,谈谈如何在“提高教
11、学质量年”活动中开展学校的教化科研工作。一、强化学习 创新观念 优化科研队伍打造一支高素养的科研队伍是优化学校教化科研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了强化全体老师的科研意识、创新探讨观念,学校以校本培训为突破口,主动提倡全体教职工“在学习中思索,在思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教学,在教学中探讨”。(一)强化学习,丰富底蕴。任何人从事课题探讨假如没有肯定的理论作指导,探讨就会浅薄无力,不行能向纵深发展。“集中辅导为辅,自学自练为主”是我校老师主要的学习形式。并出台了老师学习制度,确保学习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同时也从制度上强化老师学习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老师教化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二)供应舞台,促进沟通1
12、、沟通活动主题化学校课题组要依据每学期的探讨重点和每个月老师探讨的活动特征,推出探讨系列主题活动。每月一个活动主题,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召开课题探讨沟通会,组织开展“科研课题阶段成果展评”,编辑出刊“课题探讨专集”等多中方式,为老师供应大量展示和沟通机会,让老师们在学习中沟通、在沟通中学习。2、探讨项目校本化学校搞教化科研必需立足本校实际才能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有效促进学校发展。因此,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一目标,确定了校本探讨内容。这样就会使老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刚好解决老师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二、理清脉络 建立体系 强化科研管
13、理教化科研的有效开展须要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运行机制。“理清脉络、建立体系、整体规划、板块探讨、分类指导”是我校初步形成的新的教化科研管理模式。1、建立体系,层级管理。根据常规教研与教化科研并行的工作思路,我校设计了“层级管理”运行组织。层级管理就是分级管理、分层落实的管理体系。(1)组建探讨领导小组 该组由校长和分管教学人员组成,属于决策层,负责确定教改、教科研、学校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统筹支配、机构设置、人事支配、经费预算和部门协调。(2) 成立教研员组。学校从老师中聘请一批师德高尚、业务实力强、有丰富教化教学阅历的老师担当教研员,每学科由12名组成全校教研员组。其任务就是帮助教科室视
14、导、督导、指导全校各学科的教研教改、师资建设、资源库建设、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命题审定等有关工作。(3)组建教研组。负责本学科各个探讨项目的详细落实。以上四个层次,职责分明。决策安排层、指导层、落实层各负其责,构成一个整体。各层之间人员有交叉,便于各层的连贯与沟通,决策与管理、管理与落实的连接与协调。除决策层外,其余各组分工不分家,相互渗透、相互协作、构成一个整体,凝成一种合力,为优化学校教化教学做了组织和机构上的保证。2、完善制度,目标导向(1)建立管理机制 本着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统筹规划,动态调整的原则,我校制定了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教研员、试验老师工作职责几十项。建立了定期检查、分析、
15、回报制度和课题探讨例会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使教化科研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显著的提高了科研管理效率。(2)实施激励机制 学校坚持内外相结合的激励原则,一方面选择科研实力强和热心教化科研的老师为教化科研试验老师,使试验老师产生荣誉感,另一方面对试验老师实行嘉奖:学校推行的校内“职级制”明确要求:凡是未担当课题探讨的老师实行一票推翻。此外,学校给试验老师人平每期100元的嘉奖金费,用于考核老师们的阶段探讨成果。“科研兴校”是我校亘古不变的办学方略,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了打造我校的品牌科研,学校正在设施、经费、人事支配、图书资料、政策导向上进行新一轮的策划,目的是营造一个宽松、和谐、优化
16、的教化科研环境,使我校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学校科研工作安排4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宗旨,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主线,深化开展课题探讨,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主动探讨评价改革,着力夯实常规管理,坚持求新务实作风,强化指导服务职能,促进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保障学校教化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一、抓学习,强探讨,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1、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工作安排课程改革是进一步深化教化教学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化的重要举措,全体老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切实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用先进的
17、教化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本学期学习内容分为学校举荐必读学习文章和老师自选文章两部分。老师要结合学习内容和教学实际撰写较深刻的学习体会,以加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每一个老师一学期要写5000字的学习笔记。学校将定期对学习体会和学习笔记的质量进行重点检查评估。2、接着开展撰写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化故事、教学反思活动,不断提高老师教学教研水平。新的教化形势要求老师不能墨守陈规。要成为一个探讨型的老师,就要对任何问题都不能熟视无睹,要有思索,要有调查分析,要进行刚好的总结。思索怎样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教化的主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华蜜的人。本学期要求每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
18、际写教学反思。每周至少1篇,每学期不少于15篇。学期末每位老师要整理出12篇优质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化故事、教学反思参与学校展评。学校举荐优秀教学案例、论文和教化故事、教学反思参与市教研室组织的评比活动,期末获奖状况纳入老师积分,望全体老师主动参与,并力争取得好成果。二、优化教研常规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1、教研组教学教研安排。学校各年级分区设立两个综合教研组,级主任担当教研组长,下设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心理、史地政、体音美备课组,各教研组依据学校要求制订本组教学教研安排。安排每学期制订一次。老师个人应依据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教研安排和进行教研总结,老师个人的教研工作安排和总结应纳
19、入教学工作安排和总结之中。2、定期召开教研会议(1)教科室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听取并检查教研组长汇报的有关材料、指导支配教研工作。(2)教研组要定期召开日常工作会议,要求定时定点。活动内容要具体记录并上报教科室。3、坚持集体教研活动。教研组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教研活动,要求定时定点。内容可以是集体研讨、分析学情、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集体备课活动和各种专题研讨沟通及理论学习。教研组长须依据事前安排,确立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确立中心发言人并使之做好充分打算。活动过程要围绕主题,除中心发言人外,全体人员都应主动参加和发表见解并作好记录,做到每次活动有效果,人人有收获。活动内容记录
20、刚好上报教科室。4、学校充分发挥骨干老师在教科研中的带头作用,县级骨干老师每人必需有一个教研专题或参加一项课题探讨,每年至少写一篇教研论文或优秀案例,主讲一节探讨课。市级以上(含市级)骨干老师每人必需主持一个教研专题,每期至少写一篇教研论文或优秀案例,主讲一节探讨课或学术报告。县级以上(含县级)骨干老师每年必需有一篇文章在县级以上教科研部门评奖,或在全校会议上沟通。其余老师必需依据学校要求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总结教学阅历,争当骨干老师。长期没履行义务的骨干老师,将依据有关规定,取消骨干老师资格。5、组织教研组长赴重点中学参观。三、进一步做好教科研,提高老师科研意识和实力。新型的老师应当是一名科研
21、型的老师,走教科研结合的道路,是培育新型老师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教学不应再是纯粹的教学活动,必需围绕肯定的探讨专题开展,必需有明确的探讨方向,有安排、有过程、有结论;学校要求人人有探讨课题,周周有探讨活动,凡有试验课题的老师要广泛搜集资料,扎扎实实进行试验。市级以上的试验课题必需定期向全体老师进行展示,接受大家的评价,要求试验老师学期初要有试验安排,试验过程中要设立教科研学习试验记录,其中相关教科研学问学习不少于10篇,课题试验记录不少于10次,学期末要有阶段性试验总结。真正做一个反思型、探讨型的老师。并主动做好省市级重点试验课题的指导与管理,主动做好省、市、各级课题的立项和结题工作。四、开展“
22、达标课、示范课、优质课”教学探讨活动,树立榜样和旗帜,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一)每学期初第一个月,每位获县市级以上优质课的老师或县市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主讲主讲一节示范课,明确本学期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方法以及努力方向,使每位老师开好头,起好步。示范课代表一中的教学风格和水平。(二)每学期初其次个月达标课:由未获县市级优质课的老师主讲。按课堂教学的一般原则和规范上课,达到常规教学标准,符合一个合格老师的教学水平。(三)每学期初第三个月优质课:在达标课和示范课的基础上,学校评出30%的老师参加优质课。学校以此评出本期优质课,发给优质课证书。(四)每学期新调入和新安排的老师要在学期初上一节
23、展示课,学校及本教研组老师参加听评,有关教研组长和骨干老师要赐予辅导,力求提高快、效果好。到外地听课学习的老师,回校后要上一节能体现新的教学思想的汇报课。(五)为了激励全体老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也为了便于期末优秀教研组的评比,教科室对“三课”的听课状况以教研组为单位量化统计并刚好公布。同时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听评课应达到15节以上。(六)凡在活动结束时,还没有上达标课的老师按没有完成工作任务处理,达标课按不合格处理。五、接着实施“名师工程”,选拔、培育、一批能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高水平老师(一)工程实施目标五年内,形成高素养老师梯队,逐步建成一支规模适当,素养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够适应教
24、化改革和发展须要的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高尚职业道德的老师队伍。(二)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的举荐选拔工作1、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的举荐选拔我校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每年评比一次。学校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原则上在一线老师中产生。县市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只有在学校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中举荐上报。对于没有履行相应职责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学校不予举荐和承认。(三)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的培育培训工作1、专家指导:定期邀请有关的专家讲学,为老师开阔视野,接理论前沿,形成敏锐的科研实力创设条件;依据培育对象的培育方向和培育潜力,定期请有关专家对其进行
25、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以充分发展其教化教学中的特性品质。2、创设平台:为名师的成长创设相应的教学沟通、研讨的平台,比如: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公开课、探讨课等大型的课例研讨活动,促进培育对象之间的沟通和提高;开展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促进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沟通。3、课题训练:由培育对象在探讨自己的教化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确定科研课题,以课题为中心建立课题组带动老师群体的教化教学科研,藉此提高培育对象的教化科研实力,也是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此项教学形式,推出一批教学科研成果。(四)工程的组织管理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名师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主要领导担当,副组长由学校分管领导担当。成员由
26、有关处室主任、教研组长组成。领导小组详细负责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的选拔、培育、培训和管理。2、严格过程管理。学校“名师工程”总体上实行动态管理的方法。对于没有履行相应职责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不再享受学校有关荣誉和待遇。3、开展表彰与嘉奖。荣获县市“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称号的老师,学校一次性嘉奖200元、100元、50元,并在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时,分别加5分、3分、1分,对高层次的听课、外出学习优先考虑。本学期主要活动九月份:1、成立教研组,学习学校教学教研安排。制订教研组教研安排。2、 开展教研活动。课题探讨小组组织制定活动安排3、开展名师示范引领课活动4、举荐参与XX
27、市课改论文评比活动十月份:1、 开展达标课活动2、 课题探讨小组开展活动3、 启动名师工程十一月份:1、优质课评比活动2、课题探讨小组开展活动十二月份:1、总结前期教研阅历,接着开展教研课活动。2、课题探讨小组总结前期工作元 月 份:1、各教研组工作总结。2、课题探讨小组上交相关资料 。3、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评比学校科研工作安排5一、指导思想:以区局09教化工作指导看法为指针,以学校“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为目标,以抓好现有的立项课题探讨为切入口,开展课题探讨,推动课改的深化发展。发挥学校教科研的职能,充分调动学校教科研骨干的力气,创设学校教科研氛围,引导老师
28、逐步进入探讨状态,引导教化进入变革状态,努力形成“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良好氛围。以已立项课题为抓手,养成学习、实践、反思的习惯,提高科研实力二、主要工作:(一)以市区精神为指导,开展科研活动:1完善制度,保证活动:本学期进一步完善教化科研制度,仔细制订学校教科研工作安排,做到求真、务实。保证每月一次的教科研活动时间,形成制度。全面执行教科研工作“六个一”制度:期初制订好课题探讨阶段安排。每月参与一次教科研例会,小结并汇报自己的课题探讨状况。每月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化随笔。每学期围绕自己担当的课题上好探讨课,并进行自我评价。期末写好课题阶段小结。写好课题探讨视察记录,期末形成个案报告。2分工明
29、确,责任到人:学校教科室对本学期所操作的个子(分)课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实行责任制,依据科研活动开展状况结合学校月考、年度进行综合考核。(二)以网络探讨为载体,改革科研过程:1搭建平台,网上探讨:依据市现代化学校对教化科研活动的管理要求及区城现代化的要求,学校本期对科题管理实行网络化管理,搭建参加平台,建立学校教研特地博客,要求每位课题组组长负责,组织开展网上研讨活动,每位组员各级参加本课题的探讨活动,定时供应反思看法,实时进行论谈,形成过程性的材料积累。2注意过程,讲究实效:变更以往探讨活动的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要求广阔老师体验加思索,实施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达到有所提炼的目的,提高教化
30、科研活动的成效,使教研和科研工作有机地结合,实现“科教结合”志向境界。(三)以专业引领为途径,提炼科研成果1专家引领,供应捷径:专家是教科研工作中不行缺少的引领人,他能使我们的教科研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实效,为此,我们将接着骋请专家共同参加教科研活动,定期指导,为我们供应前瞻性的理论和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及思路。为我校课题中期汇报,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提炼成果,深化反思:科研成果为教学实践服务,为此我们将不断总结探讨成果,经过专家指导,逐步形成理论,指导科研实践,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将初步将科研成果收集成册,形成八一小学教科研成果专集,选择优秀成果或论文参与区、市各级评比。三、主
31、要工作支配:2-3月调整课题组负责人,制订科研工作安排4月教科研例会(教科研理论学习)5月教科研论文撰写指导。6月组织汇编教科研成果集评比校教科研组及先进个人7-8月教科工作总结,完成各级课题的探讨阶段工作及学校教科资料归档工作学校科研工作安排6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教科室将在区教化局初教科和老师进修学校科研部的领导下,结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紧紧围绕科研部工作安排和学校工作安排,开展我校的教化科研工作,科研工作安排。接着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基本工作方针,走“务实求真”之路。调动一切主动因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促进我校教化科研工作快速、有效发展,从而达到稳步提高我校教化教学质量
32、的目的。二、工作重点1、强化科研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科研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严格落实科研管理考核细则。2、依据课题实施总方案,制定三个课题(国家级、省学会、市规划)实施安排,做好“十一五”科研课题的开展和培训工作。做好课题过程材料的梳理和归档。3、强化校本培训,开展科研专题培训和讲座。形成老师探讨之风,提升老师专业素养。4、接着围绕开展“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活动,接着落实常规教研,开展课题课活动。仔细开展基层校际间的沟通合作,促进教化均衡发展。5、主动开展科研成果的征集、评定与推广工作。完善科研嘉奖制度,对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试验课以及优秀试验老师、试验学校进行表彰嘉奖。三、主
33、要工作及措施(一)加强课题探讨,物化探讨成果。课题探讨是学校教化科研工作的重头戏,是体现学校教化科研水平的重要标记,我校历来特殊重视此项工作,。目前,我校担当了省级心育课题特别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教化对策探讨和市“十一五”科研课题农村情境作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三项课题。自从我校担当这三项课题以来,学校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以科学的看法进行了仔细的探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校王志锋同志在XX区十一五教化科研总结会上就农村情境作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课题开展状况作了大会阅历沟通。心育试验学校四位校长也在省课题组阶段性总结会上发言,及阶段性成果展示。本学期,我们还要接着加强课题的探讨
34、,尤其注意课题探讨的实效性和探讨成果的转化。(二)、加强校本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校本培训是老师接着教化的主要方式,是提升其专业素养的有效手段,能干脆有效地反馈指导自己日常的教化教学工作。本期,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这项工作。1、强化学习、实践,狠抓师德建设。加强师德培训,帮助老师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校本培训的首要任务。学习是老师获得信息、更新观念、丰富人文底蕴、驾驭先进教化手段,提高水平、永葆活力的主要渠道和方法。支持、激励老师学习先进理论和阅历,结合学校、班级、个人特长,创建相宜的教化教学方法。2、教化教学论文的撰写培训。 各位老师在日常的教化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阅历材料,但很
35、少主动地去进行思索、整理,提炼成有价值的理论材料,形成有水平的教化教学论文。本期,我们将进行专题讲座和个别指导。通过培训、指导,提高老师的前瞻意识、反思意识,行动即探讨意识,乐教乐研,教研相长。3、信息技术的培训。 信息技术在教化教学过程中的协助作用勿容置疑,我校许多老师充分相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并能在平常的教化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为了让更多的老师驾驭信息技术,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化教学。本学期,我们将支配5名优秀青年老师参与英特尔将来教化培训活动,并组织全校试验老师学习常用办公软件的运用、课件制作、远教资源的运用等。4、搭建展示舞台,开展课题课赛课活动。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有效性地探讨,为使试验老师
36、更快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促进自己专业成长,同时也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给全校老师搭建更好的学习沟通的平台,本期,我们将组织课题课赛课活动。是科研和课堂常规教学更紧密的结合,发挥科研的更大功效。(三)加强校际合作,探究均衡发展。本学期,我们要请进修校科研部领导和学科教研员及市区的知名老师到我校传经送宝;同时我们要开展基层校际间主题教研、课题课观摩等活动,发挥骨干老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又进一步推动基层学校合作、共同发展,为教化的统筹发展探究出更多的科学阅历。(一)加强老师队伍建设,提高老师教化教学实力:高素养的老师队伍,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养教化的基础和保证。1、滤布加大
37、培训的力度。本着“年轻老师进步大,骨干老师出特色”的思想,坚持重点培育,普遍提高的原则,对我校任课老师进行分层培育。在全校老师中提倡读书学习活动,同时向老师举荐一些书目,激励老师们广闻博览。2.加强与市教科所和教研室的沟通和联系,走出去、请进来。学校将聘请县教研室专家讲座,引导老师学习先进的课改、科研方法,改进和完善我校教化科研工作。以课改拉动老师的学习,着力开展学习性组织的创建活动。本学期的学习重点是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特殊是校本探讨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以教研组组织老师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二)帮助教育处落实教研活动的规范管理1、压滤机滤布加强备课的检查。备课要实行分层管理,因人利导、注意实
38、效、防止用单一化的备课模式统一要求老师。进一步深化集体备课活动。对优秀老师应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创建性,给他们供应广袤的自主设计空间,并依据自身的特点,设计富有特性的教学方案。2、加强平常上课的巡查。上课要提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有效利用现代教化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沟通、合作的机会,敬重学生的见解、重视学生的阅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老师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科研工作安排7重点目标1、突出重点,全面推动课堂变革项目。2、着眼转型,探究重构老师研修新体系。3、紧扣质量,强化师生学习的过程评价。4、寻求途径,推动学校课
39、程规划建设。5、大胆创新,筹划十三五发展新蓝图。工作重点一、进一步推动课堂变革1、以温州市实施课堂教学变革为契机,聚焦课堂,开展课堂教学变革活动,主动推动学校课程建设,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促进学习方式的优化,以市教化局关于温州市深化义务教化课程改革的实施看法为指导,努力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探究,主动探究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在学校的有效整合的实施阅历。2、利用学科专家团队,做好课堂变革试验项目阅历总结提炼,开展其次批课堂变革试点项目申报与立项工作,引领学科组课堂变革,提炼“学为中心”课堂教学典型课例、学案设计及相关资源。以学校层面的作业优化项目为抓手,确保基于“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在学校教学
40、工作中的顺当实施,同时通过学科组及备课组的作业优化实施,达成“轻负高质”的教学愿景。二、突出质量意识(一)注意常规建设。1、开学初老师都要制订好本学期的教学安排、教学进度表、培优辅差安排和综合实践活动周历表,教科处要对老师的安排制订和实施状况在开学和期中进行检查。2、备课(解放老师)和改作。老师应按区教学规范提升要求进行备课和改作。本学期学校接着推行电子备课与书写备课相结合,由老师自主选择。老师不但要做到规范备课,而且要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和好用性,九年级复习课备课量不能少于课时数的2/3,其它的可用已解答的试卷代替。电子备课要“一课一备一传”,学校将抽查老师备课上传的刚好性。对于备课的检查将采纳
41、月底例行检查和平常教学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对每一个小题进行批改,有批改时间和等级,并要求学生用彩笔进行订正,语文学科的作文肯定要写评语,其他学科提倡写评语。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需按省厅减负文件要求做到“精选、先做、全批”,本学期在对学生的作业批改检查时要对老师完成作业本的状况进行检查。学校坚持每月一次的备课检查和每学期的两次作业批改状况检查。3、综合实践活动和拓展性课程。依据浙江省教化厅关于深化义务教化课程改革的指导看法,学校结合本校师资力气、硬件条件、社区环境、家长资源等要素,主动探究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建设,关注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本学期学校结合校本课程、探讨性学
42、习及文体2+1活动等课程建设的阅历,将在七八年级于周五下午第三节课进行拓展性课程的“走班选课”(开设七八年级共开设40个左右的课程)。书法校本课程作为我校的特色课程,进一步促进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担当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每个学期至少要指导一个学生实践小组,开展活动,并记录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实践活动、沟通活动成果、反思等整个完整过程。教科处将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和拓展性课程的过程评价、学生评价和期末评价的课程管理体系。(二)强化过程评价1、接着聚焦课堂。探究小班化课堂教学的阅历,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切实抓好“三课”(课程、课堂、课外)指导,不断深化“三法”(教法、学法(新生学习规范)
43、、考法)探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建立常态教学调研制度。学校本学期将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科调研制度,每月组织一次,学校成立教学调研小组,对该班级的五个文化学科以听课、作业检查、学生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调研,了解一线教学的现状,形成书面报告并进行刚好的反馈。做好各学科组九年级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工作,第20周全体初中毕业生区中学艺术素养监测工作,体育学科规范与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通过精细化诊断性评价,学会对测试数据的科学分析与正确反馈,找寻提高学业质量的增长点,优化教学管理,发觉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动阅历,重视教学质量的过程性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功能。3、针对温州市中
44、小学“爱阅读”行动安排,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第8周区初中学生“爱阅读”读后感评比活动,参与年度“爱阅读”推动读书人物评比,参与年度“爱阅读”论坛,利用校内网、瓯淙刊物,助推全校学生读书行动,促进“爱阅读”书香校内建设。4、关注学生发展过程,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和创新精神。有效开展基于人文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提升的“小文学家”、“小外交家”、“小数学家”、“小科学家”项目培育活动,接着实施1317周的校第10届“四小”学科培育项目,促进学生特性发展,为学生供应多途径、多视角的活动平台。5、辅优补差。主动发挥辅导工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特长生和后20%学生及留守儿童的发展,让每位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45、。三、提倡真实的研修1、为促使老师进一步更新教化理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化实力,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接着推动老师的“读好书、看好片”活动,引导老师自主研修,养成读书习惯,享受读书欢乐。2、深化学习新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促使老师精确把握其次轮新教材。关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疑难焦点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精品百课”设计为基础,引导老师探讨教材、探讨设计、反思沟通,创建有深度、有创新、有特色、有实效的课堂案例,提高新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课堂教学探讨和“减负提质”有机整合,探究体现开放有效、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实践策略。3、立足学校、立足学科、立足课堂,探究“学
46、为中心”课堂教学,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探讨的长效机制;并重视老师学科命题实力的培育,接着以“磨卷”、“磨题”等方式,加强对命题技术的探讨、调控;同时,让老师学会梳理教化教学的真实问题,运用“关键教化事务”模式进行探讨,改进详细工作,提升老师学科素养。4、主动探究骨干老师特性化研修的实施策略,激发骨干老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通过老师讲坛、开放课堂,进一步促进高级老师与学科团队骨干老师的专业发展方向,挖掘自身特长优势,加速骨干老师的成进步程,加大引领作用。5、做好区三星级教研组的申报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倡“真实的研修”,不断丰富研修内容和形式,突出质量意识。6、讲求研修效益,追求有效研修,力求做到“教研工作课题化,教研活动主题化”,不断提高探讨水平与研修工作实力,通过研修活动引领老师专业发展。7、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建设,以探讨和解决教化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提倡“做真实的探讨”。以老师小课题探讨为抓手,以“问题主题课题”为线索,整合“教学、教研、科研”,提高课题探讨的实效性,并重视做好开题论证、中期研讨、与结题指导,接着落实“提倡主题教学课题化、课题探讨主题化”。加强课题的规范化管理,促进课题探讨与校本研修、课堂教学的融合,构建实践与探讨的桥梁,让探讨融入老师常态的职业生活。四、关注师资素养1、主动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