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914138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2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篇一: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 第二章医学基础 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一、人体结构 1、细胞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组合成组织,组织又组合成系统,并构成器官。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础结构和功能单位。 除少数细胞(如红细胞)外,细胞均由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 线粒体是细胞内“动力工厂”。 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 2、组织 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二、运动系统组成:骨,骨连接,骨骼肌。 1、骨和骨连接 骨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结缔组织,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

2、两部分。骨质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前者主要由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组成,使骨具有韧性和一定弹性,后者主要由钙盐(如磷酸和碳酸钙)组成,使骨具有硬度和脆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机质逐渐减少,无机质逐渐增多。骨髓:分红骨髓(造血),黄骨髓(随年龄增大由脂肪代替红骨髓形成) 2、肌肉 肌肉均属于骨骼肌 肌(分形态):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 肌(分部位):头肌、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二、 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 小肠:成人全长5-7m,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1.5m。包括:盲肠、阑尾、升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腺。 肝腺: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胆囊用于

3、储存胆汁。 三、 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 心脏位于:胸腔内,膈肌的上方,两肺之间,约2/3居前正中线的左侧,1/3居右侧。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五、循环系统组成及功能 六、免疫系统组成及功能 淋巴系统: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器官(淋巴结、扁桃体、脾、胸腺)。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及分布全身器官、皮肤、黏膜的淋巴结和弥散性淋巴组织。 七、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 八、生殖系统组成及功能 九、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 脑:脑干、间脑、小脑、端脑(左右大脑半球)。脊髓功能:反射和传导。 脊神经:位于脊髓共31对(颈神经8对、要神经5对、尾神经1对)。脑神经:共12对(第1-12脑神经, 支配头颈胸腹等部位)。

4、 十、感觉器官系统组成及功能 十一、内分泌系统组成及功能 甲状腺:人体最大的分泌腺。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素包括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胰岛:胰岛素调节糖、脂肪、蛋白质代谢。 肾上腺:调节能量,参与人体应激与防御反应。 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 第三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一、 孕妇的生理特点 1、 孕期内分泌的改变 2、 孕期消化功能的改变 3、 孕期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的改变 4、 孕期肾功能的改变 5、 孕期体重的改变 生理时期:孕早期:1-3个月 孕中期:4-6个月 孕晚期:7-9个月 不限制进食平均体重增加为12.5kg,经产妇可能比平均值低0.9kg BMI:19.8-

5、26为正常,推荐体重增长在11.5-16kg 能量摄入增加量:+200kcal 钙+200mg (中1010mg/D,晚1200mg) 二、乳母的生理特点 乳母的生理特征是一方面要逐步补偿妊娠、分娩时所消耗的营养素储备,促进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 乳母每天泌乳量:600-800ml。哺乳前6个月,平均为750ml。 能量摄入增加量:+500kcal 钙为1500mg(800+700) 乳汁分类:初乳:5-10天。过渡乳:10-20天。成熟乳:20天之后。 泌乳量的影响P37: 三、婴儿的生理特点(婴儿包括:新生儿期:出生0-28天。婴儿期:1-12个月) 1、婴

6、儿体格发育特点(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 例:婴儿出生体重为7kg,问8个月大的婴儿体重为?答:7+60.6+(8-6)0.5=11.5kg 头围、胸围、上臂围 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4cm(男女),比胸围略大1-2cm 婴儿期平均每月增长:1cm 胸围是胸廓及胸肌发育程度的指标。 出生时头围小于胸围,但增长速度快,6个月至1岁:头胸围基本相等:胸围交叉。 技能P73:婴儿测定指标用标准量床测定,测定的指标是头围(反应颅骨和脑部发育状 况),胸围(反应胸廓心肌发育状况,不是反应肺部发育),身长,体重 婴儿测量:拖鞋,脱帽,脱袜,脱去外衣穿单衣(不要求空腹) 技能内容:成人测定身高、体重、皮褶厚度

7、 2、婴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婴儿期考点:唾液变化:3-4月涎腺发育完善,6个月起唾液增强,可添加辅食。胃容量:新生儿25-50ml,10天时:101ml,6个月200ml,1岁:300-500ml。小肠:自身长度6-8倍。 四、 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期:1-3岁) 1、体重 一岁以后增长速度减缓,全年增加2.53kg,平均每月增长约为0.25kg,至2岁时体重约为12kg,为出生时的4倍。2岁以后的体重增长变慢,每年增长约为1.52kg,增长的速度缓慢,直至青春期开始再次加快。 2、身长 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身高粗略计算公式: 体重(kg)=年龄2+7(或8) *例:4岁体重为42+7=15kg

8、 身高(cm)=年龄7+70 *例:5岁身高为57+70=105cm 3、头围、胸围、上臂围 时期 头围胸围比较 出生时 头胸(12cm) 6个月1岁 头=胸(头胸交叉) 2岁以后 头胸 4、出牙情况 五、 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3周岁到6-7岁入小学) 1、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 此期体重增长约为5.5kg(年增长约为2kg),身长约为21cm(年增长约为5cm)。身高体重增长的粗约估计公式为: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年龄2+7(或8);身高=年龄7+70 学龄前考点:赶上生长(生长追赶):学龄前儿童在当疾病等阻碍其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克服后,会出现加速生长。咀嚼能力是成人40%。3-6岁模

9、仿能力极强。 六、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婴儿期学龄期(儿童期):6-12岁) 青春期(少年期):13-18岁。 七、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代谢功能降低:(1)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2)基础代谢降低(相比中年人降低15-20%)。 2.消化系统功能减退(牙、胃、消化酶)。 3.体成分改变(细胞、水、骨)。 4.器官功能改变(肝、胰、免疫、心脏)。5.心里问题。 钙需求量为1010mg P47围绝经期:40岁开始,历时10-20年(绝境前期、绝经、绝经后期)。妇女更容易得:骨质疏松、心理精神障碍、心血管疾病。绝经或10年内骨丢失速度最快,骨密度下降10%-15%。冠心病是50岁以上妇

10、女的首要死因,妇女心碎死率是男性的1/3,心肌梗死病死率高于男性。 篇二: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 第二章 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是学习营养和食品卫生学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之一。 一、人体结构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组合成组织,组织又组合成系统,并构成器官。多种组织器官构建成了复杂的人体。 1细胞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虽然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各异,但除极少数细胞(如红细胞)外,均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

11、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是维持细胞形态和实现细胞内外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屏障和门户。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除有大量细胞基质外,还含有大量的有形结构细胞器。细胞器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等。内质网是分布在细胞质中的膜性管道系统,根据其表面是否附着核糖体而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滑面内质网与糖原的合成和储存、类固醇物质的合成等功能相关。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结构。高尔基复合体与细胞内一些物质的积聚、加工和分泌颗粒的形成密切相关。线粒体是由内、外两层单位膜所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结构,是细胞进行氧化供能的主要场所,故有细胞内“动

12、力工厂”之称。溶酶体是一种囊状小体,是细胞内重要的消化器官。 细胞核位于胞体的中央,由核膜包围而成。细胞核中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为染色体)是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其基本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组蛋白。DNA分子上由不同核苷酸序列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片断称为基因。基因可储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并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据估计人的基因有3万多个。 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新陈代谢是指细胞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兴奋性是指细胞对刺激产生的反应,这种反应是以生物电变化的方式反映出来的。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细胞就会死亡,机体的新陈代谢完全停止,生命即告结束。 2组织 结

13、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一些细胞及其周围的细胞间质一起构成组织。人体有四大类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见表2-1。 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结缔组织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结缔组织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骨骼和血液。肌组织是由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组成的。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又称肌纤维。根据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将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骨骼肌的基本组成成分是骨骼肌纤维,由于在显微镜下可见到明暗相间的横纹,因此也称为横纹肌。骨骼肌是随意肌,接受躯体神经支

14、配,完成各种躯体运动。心肌仅分布于心和大血管根部,呈分支的短柱状。心肌也是横纹肌,部分有自主节律 性,但不受躯体神经支配,而受植物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由植物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根据形态可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根据功能分为感觉(传人)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联系、营养、保护等作用。 3器官、系统和人体的分部 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具有一定形态和特定功能的器官,如心、肾、肝、脾等。若干个器官结

15、合起来共同组成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系统。人体包括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以及感觉器官九大系统。各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彼此联系,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人体。根据部位,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躯干又分为胸、腹、盆三部分,其内有胸腔、腹腔、盆腔。 二、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通过骨连接互相连接在一起组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骨骼肌是动力部分,附着于骨,收缩时牵动骨引起各种运动。 1骨和骨连接 成人共有206块骨。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四肢骨又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根据形态,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

16、和不规则骨四类。长骨多位于四肢,呈中空的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体部细长称为骨干,内有管状的骨髓腔。长骨两端膨大称为骺, 幼年时,骺和干结合部有一层软骨称为骺软骨,成年后骺软骨钙化为骺线,骨即不再增长;短骨近似立方形,主要分布于手腕和足的后部;扁骨呈板状,主要参与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躯干、颅底和面部。有的不规则骨内含有含气空腔,称含气骨,如上颌骨等。 骨白骨质、骨膜、骨髓及血管、神经等构成。骨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结缔组织,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两部分。骨质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前者主要由骨胶原纤维和黏多糖组成,使骨具有韧性和一定的弹性,后者主要由钙盐(如磷酸钙和碳酸钙)

17、组成,使骨具有硬度和脆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机物逐渐减少,无机物逐渐增多。成人骨质内的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幼儿骨质内有机物含量比成人多,因而富有韧性和弹性,但硬度小,不容易发生骨折,易于变形。老年人的骨质无机质含量较高,因而骨的韧性和弹性小而脆性大,硬度高,容易发生骨折。若老年人伴有大量钙的流失,则骨的密度下降,形成骨质疏松,以致骨质变脆,硬度降低,容易发生骨折。同时,骨为体内最大的钙库,人体内的钙99%存在于骨内。当血钙增高时,钙盐可沉积于骨内;反之,当血钙降低时,可使骨钙溶解人血,以此来调节血钙的浓度。 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内

18、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在胎儿和幼儿时期,骨髓腔内全部是红骨髓。随着年龄增大,成人的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为脂肪所代替,形成黄骨髓。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构成骨连接。骨连接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大类。间接连接又称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有些关节还具有韧带和关节盘。由于关节相对的骨面间有腔隙存在,故活动度较大,活动方式可概括为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六种,不同运动方式结合起来构成环转运动。 2肌肉 运动系统中的肌肉均属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根据形态,肌分为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根据部位,肌分为头肌、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四肢肌多为长

19、肌,收缩时可引起大幅度的运动;短肌多分布在躯干深部,收缩时只能产生小幅度的运动。阔肌扁而薄,多分布在胸壁、腹壁。轮匝肌主要由环形的肌纤维构成,位于眼裂、口裂的周围,收缩时可 以关闭孔裂。 三、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如图2-1所示。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其中口腔到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口腔唾液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它们均借排出管道将分泌物排人消化管腔内,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1消化管 (1)消化管的大体构造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其前壁为唇,

20、两侧壁为颊,下壁(底)为软组织和舌,上壁(顶)为腭(前2/3为硬腭,后1/3为软腭),软腭后缘正中有乳头状突起称腭垂,其两侧各有两条弓形黏膜皱襞,前者称为腭舌弓,后者称为腭咽弓,前后两皱襞间的凹陷内有卵圆形的腭扁桃体。软腭后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为口腔和咽分界线。口腔内有上、下颌牙,是人体最硬的器官,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在人的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一组称为乳牙,一般在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3岁初出全,共20颗,6岁开始先后自然脱落,并逐渐长出第二组牙(恒牙)替换全部乳牙,恒牙共32颗。牙是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的器官,对语言、发音亦有辅助的作用。 舌位于口腔底,具有协助咀嚼、吞

21、咽、辅助发音和感受味觉的功能。在舌背面及侧缘有不同形状的黏膜突起称舌乳头。有些舌乳头上的黏膜上皮中含有味蕾,是味觉感受器,有感受各种味觉的功能。口腔腺又称唾液腺,分泌唾液,有湿润口腔黏膜、清洁口腔、混合食物形成食团和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 咽是一个垂直的肌性管道,略呈漏斗形,前后略扁,位于鼻腔、口腔的后方。其上方的顶接颅底,下方与食管相连,自上而下分别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上部的侧壁上,左右各有一个咽鼓管口,咽通过咽鼓管和中耳鼓室相通。 食管是一前后扁窄的肌性长管,是消化管最狭窄的部分。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平面续咽,向下穿过膈肌进入腹腔,与胃的贲门连接,全长约25 cm。食管后贴脊柱,前与气管、

22、支气管、心脏等器官相邻。食管全长有三处狭窄,分别距切牙15 cm、25 cm和40 cm。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缘为凹缘,较短,朝右上方,称胃小弯,下缘为凸缘称胃大弯。胃与食管连接处的入口称贲门,胃的下端与十二指肠连接处的出口称幽门,幽门处的环形肌特别发达,形成幽门括约肌。胃可分为贲门部、胃底、幽门部和胃体。 小肠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上端起自胃的幽门,下端与盲肠相连,成人的小肠全长57 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十二指肠位于上腹部,紧贴腹后壁,长约25 cm,呈“C”形,包绕胰头。空肠和回肠迂曲盘旋于腹腔中下部,借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二者间无明显界限。空肠比回肠的管径大、管壁厚

23、,黏膜环状皱壁和绒毛结构较多。 大肠是消化管的末段,长约1.5 m,起自右髂窝,止于肛门,包括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大肠在腹腔内围成一个半封闭的方框。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位于右髂窝内,上通升结肠,左接回肠,回肠 端突入肓肠处环形肌增厚,并覆有黏膜,形成上下两个半月形皱壁,叫回肓瓣,具有括约肌的作用,在回盲瓣的下方约2cm处,有阑尾的开口。阑尾位于盲肠后内侧壁,为一细长的蚓状突起,长68 cm。大肠口径较粗,肠壁较薄。直肠位于盆腔内,长1516 cm,穿过盆膈终于肛门。 (2)消化管的微细构造 1)消化管的一般构造。消化管壁可分为4层,由内向外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

24、和外膜。 黏膜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构成。经常分泌黏液,使黏膜表面润滑,便于食物通过、消化、吸收和粪便排泄。 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较大的血管和淋巴管,还含有神经丛。食道和 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内含有腺体。 肌层包在黏膜下层的外面,除口腔、咽、食道的肌层和肛门括约肌外,都由平滑肌组成。一般分内环形、外纵形两层,两层之间有神经丛。肌层的舒缩产生消化管的各种运动。 外膜为消化管的最外层,大部分为浆膜,经常产生浆液,以润滑包有浆膜的脏器表面。 2)胃壁的微细构造特点。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能分泌黏液,保护胃黏膜;固有层含有很多腺体,有胃底腺、贲门腺和幽门腺。胃底腺有三种细胞,即主细胞

25、,分泌胃蛋白酶元;壁细胞,分泌盐酸;黏液细胞,分泌黏液。 3)小肠壁的微细构造特点。小肠内面呈现很多环行皱褶和小肠绒毛,从而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小肠环形皱褶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构成。肠绒毛由小肠黏膜向肠腔内凸出形成。绒毛似指状或叶状,表面覆以单层柱状上皮,里面为固有层所形成的中轴,其中含有毛细淋巴管(中央乳糜管)、毛细血管网和平滑肌细胞。绒毛上皮细胞分为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吸收细胞的游离面有纹状缘,构成肠黏膜上皮细胞重要的消化和吸收表面。 2消化腺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属外分泌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胰、肝和肠腺等。胰呈长条形,位于胃的后方,横于腹后壁,分头、体、尾三部。胰内

26、有很多分泌胰液的腺泡,腺泡的导管汇入一条横贯腺体的胰管,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内,胰液最终由此流入肠腔。此外,胰又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在腺泡之间有散在的细胞团,称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详见内分泌系统)。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成人的肝重约为1 500 9,位于右上腹部,大部为肋弓所覆蔽。肝由几十万个结构基本相同的肝小叶组成。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肝细胞不断分泌胆汁,经左右肝管和肝总管人胆总管,最后流入十二指肠;或由肝总管转经胆囊管入胆囊储存。胆囊可吸收水分使胆汁浓缩。在食物消化时,胆囊收缩,储存于胆囊的浓缩胆汁则排入十二指肠,以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四、呼吸系统组

27、成及功能 机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以确保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从外界中摄取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称气体交换,而完成气体交换功能的是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如图2-2所示。通常把呼吸道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 1呼吸道 鼻是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鼻的内腔称鼻腔,被鼻中膈分为左右两腔,前方经鼻前孔与外界相通,后方经鼻后孔通向咽部。鼻腔外侧壁有三个突出的鼻甲,

28、由上而下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外下方被遮蔽的裂隙分别称为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鼻腔周围颅骨内含气的空腔称鼻旁窦,包括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共四对,它们通过鼻旁窦口与鼻腔相通,参与空气吸入及其湿润和加温,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上鼻甲与鼻中隔的上方黏膜内还有司嗅觉的嗅细胞,所以鼻也是嗅觉器官。 喉不仅是呼吸道,也是发音器官,向上开口于咽部,向下与气管通连。喉由软骨作支架,以关节、韧带和肌肉联结,内面衬以黏膜而构成。 气管和支气管是连接喉与肺之间的管道部分,由软骨、黏膜等构成,气管和支气管均以“C”形软骨为支架,以保持其持续张开状态。 2肺 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膈的两

29、侧,左右各一。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呈海绵状,富有弹性,内含空气。肺呈圆锥形,上部为肺尖,下部为肺底,内侧面中间有 一凹陷为肺门,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之处。支气管进入肺内后反复分支,越分越细,形成支气管树,最终连于肺泡。成人肺泡为3亿4亿个,总面积可达90平方米。 去掉( 3胸膜 胸膜为覆盖在肺表面、胸廓内面、纵膈两侧及膈上面的浆膜。覆盖在肺表面的叫脏胸膜;覆盖在胸廓内面及膈上面的叫壁胸膜。脏、壁两层在肺根部互相反折延续,围成两个完全封闭的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称为胸腔负压,有利于肺的扩张,一旦负压消失,将会导致肺不张。 4纵隔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

30、。它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上达胸廓上口,下至膈肌。纵隔内有心包、心脏、胸腺、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气管、食管、胸导管等结构。) 五、循环系统组成及功能 循环系统是进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如图2-3所示。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和淋巴器官,是血液循环的支流。根据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循环途径和功能不同,可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大循环)与肺循环(小循环)两部分。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向全身毛细血管网,然后流经小静脉、中静脉、大静脉,最后回流到右心房。通过体循环,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部

31、组织,同时又把各部组织在新陈代谢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运送到肺和排泄器官。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再经肺泡壁毛细血管网,最后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通过肺循环,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经肺泡排出体外,而吸入肺内的氧气则经肺泡进入血液。 1.心血管系统 (1)心脏 心脏位于胸腔内,膈肌的上方,两肺之间,约2/3居前正中线的左侧,1/3居右侧。心脏由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右半心,每半心又被房室隔分为心房和心室两部分。故心脏的内腔被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个腔室。成人左、右半心之间互不相通,但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通过右房室口相通,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通过左房室口相通。上、下腔静

32、脉的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口回流入右心房,经右房室口流入右心室。肺静脉内的动脉血回流入左心房,经左房室口流入左心室。 心脏的营养是由冠状循环血管来供应的。冠状血管是由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和冠状静脉组成。左右两支冠状动脉,分别起于主动脉起始部。心脏静脉血绝大部分汇集于冠状静脉窦,并由此回到右心房。 (2)血管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部分。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毛细血管的管道,大动脉分成若干动脉,中动脉再分成若干小动脉,最后形成微动脉连于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体内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口径最小的血管。毛细血管有较高通透性,使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通过管壁进入组织,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也能

33、通过管壁进入血液,从而完成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的血液逐渐会聚于小静脉,再逐渐会聚于中静脉和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回流人右心房。 (3)血液 正常血液为红色黏稠液体,其相对密度在1.0501.060之间。血液由液体成分血浆和有形成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其中,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按容积计算,血浆约占55%,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约占45%。从正常人体内抽出血液,放人内有抗凝 篇三: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50小题每题1.0分,共50.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

34、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婴儿_个月涎腺发育完善。 A 12 B 23 C 34 D 45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婴儿前半岁体重公式为1。 A 出生体重+月龄0.6 B 出生体重+月龄0.8 C 出生体重+(月龄-6)0.6 D 出生体重+3.6+(月龄-6)0.5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中枢神经系统组成不包括_。 A 脑干 B 脊髓 C 小脑 D 内脏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幼儿_月龄胃蛋白质酶的分泌已达到成人水平。 A 16 B 17 C 18 D 19

35、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哺乳对母体健康的影响哪一项不符合_。 A 引起子宫收缩 B 减少子宫出血 C 促进子宫恢复 D 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孕前体重正常不计划哺乳的女性,其适宜的孕期增重为_kg。 A 10 B 12 C 14 D 15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7题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 转载请保留,谢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7页 共27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