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从一百零一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从一百零一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从一百零一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七年级语文从一百零一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从一百零一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注意质疑问难与相互切磋。2、注意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3、培育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教学重点 1、学生驾驭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苦恼,随着岁月,他的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向往也有一丝丝担忧。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
2、一些名人为我们讲解并描述成长的故事,今日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一百零一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快速阅读课文 (大约3500字) 三、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 提问: 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 2、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 3、一百零一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 板书:乐园 四、分组探讨 为什么一百零一草园是我的乐园,究竟有什么乐趣? 五、用自己的话来总结 在一百零一草园中有好玩的植物、好玩的动物组成了好玩的活动,可以干好玩的事情,听好玩的故事,所以一百零一草园是我的乐园。提问: 1、全部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 2、为什么作
3、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具体,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具体? (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溢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活灵活现的出现在眼前) 七年级语文从一百零一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二、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精确生动的动作描写。三、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育探究的习惯。教学重点: 一、要求学生驾驭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二、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是有些难解的词语。课时支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查: 1、
4、驾驭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凿【zo】 畦【q】 吓【xi】 罕【hn】 系【j】 霄【xio】 蝥【mo】 窍【qio】 敛【lin】 觅【m】 秕【b】 躁【zo】 塾【s】 恭【gng】 荚【ji】 椹【shn】 蛉【lng】 络【lu】 髓【su】 筛【shi】 塾【sh】 蟋【x】 蟀【shui】 蜕【tu】 橘【j】 柚【yu】 寇【ku】 倜【t】 傥【tng】 叵【p】 噫【y】 嗬【h】 豁【hu】(豁hu豁口 攒【cun】(攒zn攒钱)宿【s】(宿xi半宿 宿xi星宿) 拗【o】(拗o拗断 拗o拗口 拗ni执拗) 2、驾驭下列词语的词义。确凿:的确无误。菜畦:菜地。长吟:长声鸣
5、叫。云霄:极高的天空。缠络:缠绕。机关:计谋,心计。生疏:生疏,不熟识。鉴赏:鉴定和观赏(艺术品、文物等)。人迹罕至:很少有人来到。觅食:找寻食物。总而言之:综合上面所说的内容。答礼:还礼。方正:行为、品性正直无邪。消释:(学识)精深广博。终归:终归,究竟。同窗: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接连:表示动作行为先先后后、断断续续。倜傥:潇洒大方。人声鼎沸:人生喧嚷嘈杂,似乎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3、作品简介: 从一百零一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妙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予一
6、些劝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4、题目简介: 在浙江省绍兴城内新台门后,是台门内十多户人家共有的后园。1919年一百零一草园和新台门屋子卖给了姓朱的人家,从今一百零一草园面貌大变,井也被填掉了。只有 “短短的泥墙根”还保持原样。三味书屋,在浙江省绍兴城内新台门鲁迅故居东边不院的对面,是清末秀才寿怀鉴(字镜吾)的寓所内第三间房,用为书塾。“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劝勉学者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后来寿镜吾先生的祖父把“三余”改为“三味”。“三味”的意思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zhun),读诸子一百零一家味
7、如醯醢(x hi)”。鲁迅先生12岁到三味书屋读书,中途曾有中断,首尾共6年。二、课文导入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很少苦恼,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向往也有一丝丝担忧。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解并描述成长的故事,今日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一百零一草园到三味书屋。正课 (一)【听课文录音提问】 1、提问:本文题为“从一百零一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探讨并归纳:文题出现两处地名“一百零一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今
8、,可以发觉,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嬉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2、提问:一百零一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探讨并归纳: (1)一百零一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2)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3)过渡段:第9自然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 3、提问: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说一百零一草园“好像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冲突呢? 七年级语文从一百零一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三 从一百零一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18811936)是我国宏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
9、兴人。从一百零一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高校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妙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劝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一百零一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旁边,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二、题解: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
10、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有以下的含义: a) “一百零一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一百零一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依次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b) 全文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一百零一草园的生活;其次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c) 表明白作者由由童年的嬉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2.文章哪一部分写一百零一草园,哪一部分写三味书屋? 一、(1-8)叙述一百零一草园是我儿时
11、的乐园。二、(9-24)叙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提问: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用一百零一草园的自由欢乐衬托三味书屋的味同嚼蜡,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 用一百零一草园的自由欢乐同三味书屋的味同嚼蜡作对比,表现了儿童酷爱大自然、喜爱自由欢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化表示不满。通过对一百零一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酷爱,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天真、无趣、快乐的心理。 引导:一百零一里草园里有哪些好玩的东西? 1好玩的动植物(2) 2奇妙的传闻(3-6) 3雪地捕鸟(7-8) 引导:你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印象?你
12、觉得作者笔下的这位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探讨并归纳:当时的私塾教化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作者笔下的先生:一是学问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仔细,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作者对一百零一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并讲解并描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认为在一百零一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昧书屋的生活也是充溢新颖簇新的读书乐趣的。文章虽先后写了两种不同生活,但它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前后一样的,第一部分(1至9段)写的是“我”在一百零一草园中的无穷乐趣。其次部分(10至24段)写的是“我”在三味书屋
13、中读书成长生活。这就是本文的大体结构。作者先从一百零一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为什么说是“我的乐园”呢?“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一百零一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涵其中了。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溢了勃勃朝气,更不用说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无限情趣的东西了。虽然这么有意思,但是有一处谁都不敢去,是什么地方呢?这就是长着很长的草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于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本身虽然让人有点胆怯,有点担忧,却剧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引发了他们的新奇心,
14、也给一百零一草园增加了几许神奇色调。一百零一草园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冬天的一百零一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于是作者又想到雪地里捕鸟,那欢乐、那情趣,自由其中了。这是一百零一草园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乐园”来写,满溢着朝气和活力。渐渐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这里,作者用一个过渡段,奇妙地将自己的一百零一草园生活过渡到了随先生读书的学习生涯。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亲善”、自己的“尊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几个
15、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化的若干侧面。从先生来说,一是学问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仔细,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从学生来说,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喜爱提问,情愿了解新知;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找寻读书以外的乐趣;三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嬉戏、画画儿等。从这几个片段不难看出,当时的私塾教化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说一百零一草园“好像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冲突呢? 第一段是总说一百零一草园是我的乐园。说一百零一草园“好像
16、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没有冲突。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好像”又是对这断定内容的迟疑与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晰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一百零一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颖好玩,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冲突。课文的第1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写出一百零一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引起下文回忆描写一百零一草园。作者写了一百零一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 探讨并归纳: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作者写了一百
17、零一草园中什么景物呢? 探讨并归纳:莱畦,石井栏。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更加生动、美妙呢?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详细、生动、真实?一百零一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 1.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板书)。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常年累月的运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新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殊的感觉。叫天子突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智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
18、的感受。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一百零一草园,却有那么多好玩的事物供新奇心盛的孩子欣赏、玩耍并探究大自然的奇妙。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视察、玩味,引起了他的新奇心与求知欲。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溢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作者怎样描写出一百零一草园的可爱? 鲁迅先生用色调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一百零一草园的可爱。2.多角度写景,色形声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板书)。(找精彩、形、声、味及春、夏、秋景的词语)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
19、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态,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绘声绘色、有滋有味。这里事实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一百零一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致。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把这一百零一草园的可爱之景描绘得生动活泼而不显得杂乱无章呢? 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板书)。先用两句“不必说”写一百零一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依次。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其次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
20、是一种依次。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依次。这几种依次协作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作者为什么能把一百零一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 .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新奇好知酷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板书)。作者曾对一百零一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视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一百零一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酷爱之情。因而把一百零一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一百零一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 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方”、“拟人”的修辞手法。比方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假如不怕刺
21、,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态颜色的漂亮。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小结: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其次层,是写景的精彩之处。描写了一百零一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到处表现了儿童新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酷爱。那么我要强调一点就是请同学们留意学习作者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一百零一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一百零一草园中有关传闻的叙述上去。这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调,结局是邪不
22、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合作探究,蛇的故事(突出这节的难点问题) 1、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原来与文中提到的一百零一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予和善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一百零一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2、写一百零一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加了一百零一草园的神奇色调,使得它更有情趣。其他方面不必涉及。) 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爱好?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一百零一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终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辩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
23、,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一百零一草园增加了更多的神奇色调。课文第7、8段这两段写了什么? 写了雪天捕鸟,是一百零一草园冬天的乐趣。课文第7段,同时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运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气。作者用“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楚、精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一百零一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