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215276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1课 造型的表现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观赏评述课。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赏感受、比较分析、沟通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

2、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觉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敏捷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教学打算: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讨法、观赏法、教学过程: 播放一组图片(学生观赏,激发爱好) 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肯定的物质材料,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造型作为创建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一)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1、线条: 展示一组图片:(学生观赏,明确概念) 我们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不难发觉一个好玩的现象:线条作为重要的造型要素,贯穿了世界艺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原诗绘画,还是现代绘画;无论是

3、原始绘画,还是西方艺术,都将线条作为重要表现语言。线条原委有何魅力吸引着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出示一组作品,提出问题: 比较下列作品中的线条,分别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受?(探讨、分析) 1 朝元仙仗图卷中国画 局部 宋代 武宗元(长垂流畅、遒劲有力。) 菩萨立像石雕 唐代 (优美) 宴罢装饰画 古希腊 (疏密有致,装饰性强) 总结: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行忽视的。 2、明暗: 出示作品 圣母玛利亚素描 达芬奇 意大利 女人像线描 马蒂斯 法国 提问: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以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分析) 师总

4、结,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光线照耀必定会造成物体受光的不规则性,从而产生明暗改变。自达芬奇总结出,“明暗转移法”后,他就成为西方绘画表现力题干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 3、体量: 指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实物的物质体积。体量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上海世博会沙特场馆(建筑) 双环(雕塑) 4、空间 建筑、雕塑以实体空间关系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而绘画作品则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虚拟性地表现出空间感。 阿尔让特伊的大道油画 西斯莱 法国(观赏)画家运用焦点透视法则表现空间关系,在画面中营造了一种虚拟的“三位真实”。 (二)以运用所学学问赏析美术作品(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分析和沟通) 出示作品

5、太白行吟图 漓江 老人像 最终的晚餐 埃及金字塔 2 (三)小结拓展 总结本节课学问点,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 第2课 色调的感染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第一课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今中外大量不同风格绘画作品的观赏、评述以及对作品色调特点的探讨与探讨,让学生对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调的表现形式有肯定相识,感受色调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调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让学生尝试运用色调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3、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观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调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有特性的表现实力,并把所学色调学问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6、教学难点: 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探讨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建性,重视对学生特性和创建精神的培育;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相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相识。 教具打算: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描绘不同季节的文学作品片段、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通过多媒体展示同题材的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请学生观赏并分析得出“现代绘画的特点”,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二、色调学问回顾 既然我们今日是要探讨色调,那么我们先来快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色调学问,

7、看看你们还记得吗? 3 1、三原色、间色、复色 2、对比色、邻近色 3、冷、暖色 4、非色调色 5、色调的明度和纯度。 三、观赏分析,发觉色调搭配的规律: (课件展示大师的作品) (师):刚才我们一起观赏了8幅不同的大师作品,有些大家很熟识,有些可能是第一次观赏。那么老师现在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在观赏作品的同时,有没有发觉这些作品中的色调搭配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探讨回答,老师总结: 色调对比法:冷暖对比、补色对比、色调调和法:同类色调和、邻近色调和 四、观赏分析,体会色调的情感表达 1、色调的心理联想 请你尝试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以下几种色调给人的心理联想:红、橙、黄、绿、蓝、紫。 2、现代绘画中

8、色调的情感表现 我们知道色调不但具有这些象征性,而且不同的色调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大师的作品中经常借助色调的象征及色调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来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通过色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老师引导学生观赏分析乞讨者、呼喊、大堤上的缺口、夜间的咖啡馆、南方花园等作品。 学生分组探讨回答。老师总结。 五、色调实践 1、用色调联想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2、利用所学的色调搭配学问进行创作,并利用色调表达自己的情感。 3、用较精确的美术语言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六、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通过观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调的搭配除了运用颜 4 4 色的对比、颜色的调

9、和外,还利用色调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生活因为有了色调,所以才显得更精彩。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第3课 构图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基本形式,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悟构图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协助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赏感受、思索探究、沟通评述等学习活动,分析鉴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领悟其重要作用,提高鉴赏实力和美术创作实力,逐步提高美术素养。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爱好,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美术手段带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主动的审美意

10、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作品构图形式的分析;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构图形式及创作意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讨法、观赏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自由引导人民(油画 德拉克洛瓦 法国)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干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讲解: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 谁能发觉画面中这个重要的三角形,并把它画在黑板上的方框内。自由引导人民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画中象征自由、同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假如人物众多、雄伟而动荡的

11、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 。 (二)新课讲授 1、构图的感念: 构图:在美术创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支配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 5 5 美效果。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 一般来说,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则,是绘画艺术的基础。 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之为“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极受重视。 2、构图的形式: 分析作品:看看艺术家们在绘画中是如何进行布局的。小组分析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怎么通过构图表现的,用了哪些方法?你能不能试着归纳出来? 老师归纳总结: 初踏

12、黄金路(版画 现代 李焕民) 画面中的人物、动物形象形成了视觉上一连串的连续的点,“S”形的构图使画面结构丰满,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韵律美。 舞蹈(油画 马蒂斯 法国) 以圆形构图来支配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画面看上去更加活泼和富有动感。 露气(中国画 现代 潘天寿) 假如我们用横、竖黄金分割线来分割画面,就会发觉,其左下部是密,右上部是疏;这两部分假如是实,右下和左上两部分则是虚。 阳关三叠(油画 现代 王宏剑) 画家基本上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支配众多人物形象,这种形式的构图最适合表现稳定、宁静、寂静的地面。 祥瑞蒙古(油画 现代 韦尔申) 画家采纳垂直构图的形式,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分割开来,

13、表现了安静、安详、自然的气氛。 构图形式:构图形式指的就是画面的结构形式。 (1)几何形 它取决于画面主体物所组成的基本形及其占有的位置和面积。基本形的组成和改变,使得绘画的构图形式各不相同。基本形现状的大小,也使得绘画的构图形式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如自由引导人民采纳了三角形构图,水平的底边给人一种稳定感,向上冲引的边线又给人一种崇高的力气感。 (2)线条 6 初踏黄金路(版画 现代 李焕民) 祥瑞蒙古(油画 现代 韦尔申) (3)利用黄金分割率 露气(中国画 现代 潘天寿) 阳关三叠(油画 现代 王宏剑) 提问:画家为什么要采纳这样的构图?构图的依据是什么?假如不这样构图会是怎样的效果?

14、 老师利用绘画软件将原作进行更改,请学生进行探讨分析。 3、构图原则 (1) 突出主题:为了形象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使形象获得突出而完备的艺术效果。 请学生依据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突出主体的范例,并探讨画家是运用哪种构图形式突出主题的。 (2)追求形式美:为了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绘画的构图应符合造型艺术中的均衡、和谐等形式美法则。请学生依据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画家是怎样利用构图传达形式美提高作品的感染力的。 4、小结 绘画构图是一种比较困难而且难度比较大的学问和技巧,但是,它又是绘画实践不行回避的问题,即使是绘画习作,也要遇到程度不等的构图问题须要解决。因此,驾驭最简洁的构图要领(形

15、式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赏绘画作品,并在绘画实践中去应用。 其次单元 读书、爱书的情结 第1课 书林闲逛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观赏书籍设计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根据书籍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通过查阅资料和观赏,发觉“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 7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观赏和资料的收集,学生产生对书籍设计的爱好,渐渐形成爱赏书的艺术情感、爱读书的学习看法和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展示介绍古今中外的书籍设计。 教学难点:了解书的设计概念,发展,种类,结

16、构。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探讨法、观赏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 当你逛书店时,什么书是你多看一眼甚至想买下的冲动? 学生回答 出版界抓住了人们的普遍心理,读者买书,一看名字二看封面三看内容看来书籍价值不管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装帧设计上,那么什么是书籍的装帧设计呢?我们今日运用的书籍是通过特地的历史变迁成为这个样子呢?那么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的古迹设计。 (二)新课讲授 1、书籍设计概念:旧称“书籍装帧设计”,广义的书籍设计是指从书的外观到内芯的一系列设计,以创建出书籍的整体视觉形象。狭义的是指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和装订形式等属于书籍外观形象的设计,有时仅指封面设计。 2、中国古籍设

17、计: 造纸术与印刷术的独创是纸质书籍的出现成为了可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劳动者施展才智与技艺,创建了丰富多彩的书籍设计形态。 简册装: 在竹片或是木片上书写文字,并用皮条或绳索连缀起来,称作“简册”,可向左向右卷起存放。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简册了。 叶子: 将一张张纸摞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称为“叶子”,后演化成册页的形式。 樊夹装: 隋唐时期,受一种狭长的印度梵文贝叶经中间打孔穿绳的形式影响,古人独创了“梵 8 8 夹装”。 卷轴装: 亦称“卷子装”。通行于东汉至唐代。它是纸本书最早的形制,干脆承袭了帛书的形制,单面书写。优点:克服了缣贵而简

18、重的不便。缺点:纸缺乏帛的坚韧,来回卷舒不便检索文字,且易断裂。 经折装: 卷轴制度演化到册页制度的过渡方式之一。凡经折装的书本,也称“折本”。因奏折也用这种方式,后又称“折子本”。 旋风装: 旋风装与经折装是同一时代同在卷轴装的基础上,由于不同的文化需求产生的不同的装帧形式。 蝴蝶装: 简称“蝶装”。宋代雕版印书盛行以后形成的一种装帧形式,风靡于宋元,流行大约400年 包背装: 把印好的书页白面朝里,图文朝外对折,然后配页后,将书页折亦称“裹背装”、“裹后背”。大约起自南宋,盛行于明,尤其是政府官书。 线装: 明代中叶线装流行,清代最为盛行,沿用至今。 2、国外的书籍设计 国外的文字记录,经

19、验了运用纸莎草纸、羊皮纸等初始阶段。13世纪左右,中国造纸传入欧洲,以及后来金属活字版印刷术的独创,成为书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9世纪末,威廉莫里斯的设计理念影响深远,使欧洲迎来了20世纪书籍设计的新高潮。 四、课堂小结: 书籍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人类才智的产物。一本书的价值不但体现在书籍的内容上,而且还体现在书籍的设计上面。今日我们对书籍设计有了了解,但是更重要的是实践。下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手工书的制作。 五、课后拓展: 书籍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人类才智的产物。一本书的价值不但体现在书籍的内容上,而且还体现在书籍的设计上面。今日我们对书籍设计有了了解,但是更 9 9 重要的是实践

20、。下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手工书的制作 第2课 手工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了解手工书设计的相关学问,学习手工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对书籍设计的鉴赏实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学习手工书的设计要素,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能用有创意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进行手工书设计和制作。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形成以创意为中心的设计意识,提高审美实力,形成耐性、细致、整齐的学习看法和习惯。激发学酷爱生活,酷爱书籍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手工书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手工书的设计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

21、一)引入 学生展示带来的书籍。 提问:你为什么喜爱这本书,他的哪些部分吸引了你。 总结:一本吸引人的书除了拥有文学内涵以外,书籍的设计也特别的重要。 (二)新课讲授 1、了解什么是书籍设计 提问:可以对书籍的哪些部分进行设计? 书籍设计包括:书籍造型设计、封面设计、扉页设计、插图设计、开本设计、版式设计以及纸张材料的应用、印装方法等,是一种创意设计的系统工程。 2、了解如何设计制作手工书 我们可以尝试用纯手工的方式设计制作书籍,并加以装饰、美化。有别于机器制作的手工书,手工书更多的体现着个人的思索与创意。 (1)手工书的装订形式与外观 观赏教科书12页,分析这些书籍运用了什么装订形式?什么外观

22、? 装订形式有平装式、卡片式、盒子式、立体造型式等。书籍的外部形态设计包括封 10 10 面、封底、书脊等,手工书的外观设计形式多样。 (2)手工书的内页设计 观赏课本第13页图例。 提问:这些手工书的内页市如何进行设计的? 内页设计包括扉页设计、版式设计、插图设计等。手工书的内页设计可以采纳电脑打印、手绘、印刷品剪贴、剪纸、镂空等形式,也可以粘贴上一些实物,如羽毛、树叶等。 3、手工书的设计过程 观赏课本第13页。 提问:闽南古厝造型手工书是如何进行设计的? 依据书籍的主题,确定书籍的外观设计、开本与页数。 设计书的封面、封底的构图与颜色,包括书名、作者姓名、封面图形、颜色、构图、定价、内文

23、简介或宣扬语等内容。 设计手工书的内文。设计应图文并茂,加上一些其他设计手法,比如立体造型等。 对书籍各部分进行装订组合。 老师展示A4纸4页手工书的制作方法。 (三)学生作业: 以“我的相册”“我喜爱的文学作品”等为主题,尝试运用一张A4纸,制作4页折叠手工书。 作业要求: 1、设计手工书首先要爱书。 2、要依据书籍的内容设计合适的装订形式以及外部形态等,并要具有创建性。 3、手工书的制作要力求细致。 其次课时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的心情,检查上节所学学问状况,检查学习用具,打算上课。 二、评比优秀作品手工书 1、学生自评,同桌互评,相互介绍,指出哪里画的好。 2、分小组评比优秀作品手工书

24、,讲台展示 3、老师评价,点评,指导。 三、小结:手工书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更要专心去感受。要用创意的思维、发觉的眼睛去完成一件手工书作品。 11 四、拓展:视察生活中你喜爱的事情或者你喜爱的书籍,找寻并收集一些图片和文字,丰富你的手工书作品。 第3课 方寸钤记藏书印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了解藏书印所用材料和工具;了解藏书印的用途和分类;了解擦汗功能树阴的布局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制作藏书印。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对唱树荫的观赏、设计、制作,培育学生细心、沉稳的视察生活及处事的看法。初步相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

25、魅力,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加民族骄傲感,培育爱书、藏书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介绍篆刻的发展史及创作的基本方法、工具材料; 教学难点:藏书票的制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观赏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有谁刻过印章?谁家里有亲人或挚友从事过篆刻艺术? 2、篆刻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展示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导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它吗?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它吗?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以篆刻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中国的篆刻是特别讲究材质的,这枚印就是刻在上乘的新疆和田玉上面的。篆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篆刻艺

26、术去领会它的奥妙吧! (二)新课讲授 1、藏书印的定义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藏书者特地将其钤印于书本图册等的扉页,借以表明图书全部权和表达其人性情志趣的一种印记。 2、汉印观赏 (展示多媒体图片) 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 12 汉官印:官员用的印,由官府监督制造,风格比较凝重。 汉私印:是指私人的印章,由私人作坊制作,比官印来的随意、宽松很多,主要以铜质为主。 将军印:又称“急就章”。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来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虎奋将军印 广汉大将军章 肖形印:只有图像并没有文字的印章。 3篆刻表现形式 对比两枚印章 问:你能对比出这两枚印章

27、的不同吗?什么样的印章是朱文?什么样的是白文? 白文(阴刻)刻字 朱文(阳文)刻背景 4、篆刻章法 姓名章中的笔画比较多,可取其中一个字刻在石章上。 一字印 二字印 三字印 四字印 形式上也可朱白相间。 5、篆刻刀法 老师讲解,介绍工具,(砂纸、石章、印泥和篆刻刀) 说明运用方法。 视频示范: 五指执刀法 握拳执刀法 小结:冲绳法是刀刃向前,一路直冲过去。切刀法是用刀刃在石上,像积点成线一样,一步一顿的方法刻成线条。 6、老师介绍藏书印的制作方法: 第一,设计印稿 其次,写稿上石 第三,刻制修整 第四,醮泥钤印 (三)艺术实践 学习藏书印的制作方法,为自己设计刻制一枚藏书印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

28、巡回指导。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比如石头没有磨平怎么办? 其次课时 13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的心情,检查上节所学学问状况,检查学习用具,打算上课。 二、评比优秀作品藏书印 1、学生自评,同桌互评,相互介绍,指出哪里画的好。 2、分小组评比优秀作品藏书印,讲台展示 3、老师评价,点评,指导。刻完后如何修改?刻好之后应当怎样将印章印在印谱上? 三、小结:藏书印的制作方法:第一,设计印稿,其次,写稿上石,第三,刻制修整,第四,醮泥钤印 四、拓展: 第4课 书间精灵藏书票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内容、藏书票采纳版画形式的缘由、藏书票的尺寸、藏书票的题材等藏

29、书票的基本学问。 (2)、相识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中国最早运用的藏书票,感受藏书票的文化内涵。 (3)、通过学生自己创作漏板藏书票,培育学生创作藏书票的实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索与探讨的方式学习藏书票的基本学问,在老师示范的基础上学习漏板藏书票的详细方法步骤。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1)感受藏书票丰富的题材内容,通过画面中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趣、思想,发觉藏书票“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的文化内涵。 (2)体验漏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体会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藏书票的构成、规格、款式、题材、画面要求等基本学问。 (2)几种基本藏书票的制作设计过程演示:单色木板藏书票

30、的制作过程、吹塑纸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漏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 (3)学生作品的评价和观摩。 教学难点:藏书票制作过程中对内容的确定和版面的限制。 14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观赏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请同学们看一本书,这本书是我家的一本藏书,在我的这本书的扉页上贴了一张小画,谁知道这是什么? 师: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间精灵藏书票(板书) (二)新课讲授 1、藏书票的定义 师:藏书票贴在书籍的扉页上 代表什么? 师:藏书票最初是欧洲人作为藏书的标记,而中国人以前大多是用藏书印的方式作为藏书的标记。 导入藏书票定义:读书人在自己所藏书籍的扉页上贴的一幅装饰小画,作为书籍保藏者的印

31、记。 2、藏书票的内容 请同学们看看我的另外两本书上也都贴着藏书票,请大家来看看这三张藏书票,这些藏书票上除了图还有些什么? 拉丁文的缩写EXLIBRIS(我的藏书的意思) (板书:藏书票画面构成包括图案、票主名、拉丁文) 3、藏书票采纳版画的形式 请同学们帮忙出办法,我是个特殊爱看书的人,在我家有许多书,这一书架的书都要贴上藏书票,我该选择用哪个画种呢?是中国画、油画还是版画?为什么? 板书:采纳版画的形式 版画包括许多的种类,主要有凸版、凹版、平版、漏版等。版画在制版材料上较广泛。不同材料效果不同,改变丰富。莫非这么丰富的版画种类都可以用来做藏书票吗?当然!请大家看这几幅藏书票,它们就采纳

32、了不同种类的版画制作方法。出示教材图片:现代李桦先生的木版藏书票(凸版)、现代刘硕海先生丝网版藏书票(漏版)、平版、凹版。 4、藏书票的尺寸 15 藏书票虽然采纳版画的方法,但它和一般的版画不完全一样,首先它除了图案必需有规定的文字,另外它的规格尺寸是有要求限制的,国际藏书票大会对藏书票规格要求为边长17cm以下,常用的规格是8-12cm。藏书票被誉为“版画珍宝”“纸上宝石”,由此可见藏书票是一种小而精致的艺术品。藏书票的画面要如何构思才能像“珍宝”“宝石”那样精致、吸引人呢? 5、世界上最早的一枚藏书票。 请同学们看看现藏于德国的1450年制作的“刺猬藏书票”。谁来说说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画面

33、上为什么选用刺猬的形象? 6、请同学们看看中国最早运用的一枚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请同学们看看这枚藏书票中画了哪些内容? 7、藏书票的题材内容 除了以上题材,藏书票中还可以表现哪些内容?谁来说说你手中拿的藏书票画面上的内容是什么?(课前发给同学们一些不同题材的藏书票作品) 同学们刚才拿的藏书票有人物的、动物的、植物的、风景的、还有和书籍相关的。藏书票表现题材特别广泛,通过肯定形象表达思想内涵,给人以“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之感。 (三) 布置作业 内容以植物或花卉为主; 款式扇面形的小品图案; 进行漏版藏书票的设计 (四) 老师示范 漏版藏书票作画步骤: 1、构思画稿; 2、拓稿(根据 色调

34、不同把稿拓在三张版上); 3、制版(用刻刀在透亮卡片纸上将图案刻掉); 4、印版(用海绵匀称施墨,先浅后深); 5、在画面下方依次签字。 (五) 学生艺术实践 学生创作完成一枚漏版藏书票作品 其次课时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的心情,检查上节所学学问状况,检查学习用具,打算上 16 16 课。 二、评比优秀作品漏版藏书票 1、学生自评,同桌互评,相互介绍,指出哪里画的好。 2、分小组评比优秀作品漏版藏书票,讲台展示 3、老师评价,点评,指导。表扬优秀作品。 老师从学生展示的藏书票作品中选取几枚,请学生进行自评,然后老师点评。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藏书票的基本学问,并且自己创作了一枚藏书票

35、。我希望同学们今后不仅酷爱读书、藏书,更宠爱藏书票,希望能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藏书票作品,用学问和艺术让你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 三、老师小结:漏版藏书票作画步骤: 1、构思画稿; 2、拓稿(根据 色调不同把稿拓在三张版上); 3、制版(用刻刀在透亮卡片纸上将图案刻掉); 4、印版(用海绵匀称施墨,先浅后深); 5、在画面下方依次签字。 四、拓展: 1、可以尝试用电脑或其他方式设计藏书票; 2、把制作好的藏书票贴在自己喜爱的书籍扉页上,看看效果如何; 3、在班里搞一次藏书票交换会,“以票会友”。换完后装在一个夹子里留作纪念。 4、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一位藏书票艺术家,与他沟通藏书票的设计体验。

36、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备结合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 相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调、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相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3) 运用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相识和理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实力。 17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 (2) 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

37、涵并内化为酷爱祖国的情怀。 (2)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民族文化的骄傲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备结合,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诗词、绘画、书法、篆刻-诗书画印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讨法、观赏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70米的巨幅画卷缓缓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从今,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中国画除了装裱形式的独特,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下面,我们在两

38、组画的对比中一起找寻答案吧。 比较中国画和西方油画,学生通过视察、探讨得出结论。 (1) 材料不同 油画:画布、油画颜料、油画笔。 国画:宣纸、国画颜料、毛笔。 (2) 技法不同 油画:焦点透视法、写实。 国画:散点透视法、写意、无背景。 (3) 画面不同 油画:只有绘画。 国画:几乎每幅画面都有诗、书、画、印四个元素。 18 (二)新课讲授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1、图片观赏: 清代郑燮的竹石图 现代齐白石不倒翁。 学生思索: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诗文如下: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突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2、学生探讨: 赏析:荷花水鸟

39、图(朱耷 清代) 学生尝试从诗书画印结合的角度进行作品评价。 生:画家借花鸟题材表达自己对失去祖国山水的无奈和无声的抗议。 1、学生嬉戏体验体验: 学生分为两组(小组进行合作、探讨、分别完成题诗与作画两份联系) 一组题目:为画题诗。(图片) 二组题目:为诗作画。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2、题款学问: 观赏元代赵孟頫的二羊图据说二羊图是开提款先河的作品。 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 题款的形式多样,如:长款、短款、穷款、双款等。 5、印章学问: 印章原来和绘画没有关系,它只是一种信物。到了宋代,有人起先吧印盖在画上。 印章一般分三种:即姓名章、斋馆章、

40、闲章。 (三)小结 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备结合,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源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意的理解。 第2课 借物寓意 教学目标 19 1、学问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视察和比较,老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问与技能目标。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实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骄傲感油然而生。

41、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实力随之而得到提高。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探讨法、练习法、观赏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 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调夺目,水分饱满,有剧烈的感染力。 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相识吗? 问:画面画的是一株生气勃勃的万年青,提款却是“祖国万岁”,这期中有什么联系吗? 画面画的是一株生气勃勃的万年青象征着蒸蒸而上

42、的新中国,希望祖国能像这株植物一样万年长青。 “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点明主题,表达了老人剧烈的爱国之心。 齐白石在这幅画中运用了中国画写意花鸟常用的手法“借物寓意”来表达对祖国的酷爱之情。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其次课“借物寓意”。 (二)新课讲授 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是指画家借助表现值物本身的属性,来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 20 20 和气节。它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而是要擅长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加以艺术的夸张,在表现自然、歌颂生命的同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1、出示蔬果图(吴让之 清代) 我们看画面画的是什么? 上方题:“士大夫不行一日无此味”。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蔬果,画家就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的。 活动一: 赏析与评述 问:你认为画家是怎样运用蔬果的形象和笔墨表现情感和寓意的? 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可了解作者通过蔬果来表达一种士大夫应具有的“安贫乐道”的清廉品质和精神。作品中运用勾画和没骨技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