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 turn over to think 回头,反过来思索。即指对自己所做所为或人生经验的总结,并从中找出取得胜利的阅历和失败的教训。西方哲学中广泛运用的概念之一。520作文网今日为大家细心打算了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期中考试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分析考试状况,反思教学效果,以更好地促进教学。下面本人对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进行分析,查找教学中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一、试题分析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两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材料解析题。这是我区近年来统一考试的常用题型。从题量上看,两个大
2、题共23道题,其中选择题20道(60分),材料解析题3道(40分),涵盖了七年级历史上册前10课的基本内容。从试题的难易程度看,简单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试题注意对基础学问和基本实力的考查,特殊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实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得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材料干脆从课本史料中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实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实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对分析实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二、成果分析1.全年级状况:优秀2人,0.63%;合格73人,合格率23.1%;最高98分,最低11分;平均分:47.67。各分数段人数分布:80分以上2人;70
3、-79分18人;60-69分53人;50-59分70人;40-49分74人;30-39分67人;30分以下32人;20分以下10人;40分以下99人31.33%。总体成果比较低,低分段学生多,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差和教学效果不佳。2.七年级1、2、3班状况:优秀2人 ,1.33%;合格31人,合格率19.62%;最高98分,最低12分;平均分:三个班平均47.06,其中:1班均47.64,2班44.62,3班48.96;各分数段人数分布:80分以上2人;70-79分5人;60-69分24人;50-59分38人;40-49分41人;30-39分34人;30分以下16人;20分以下3人;40分以下50
4、人31.65%。虽然有2个学生成果达到了优秀,但是合格人数少、成果低,低分段学生人数多,影响了整体成果。3.七年级4、5、6班状况:优秀0;合格42人,合格率26.58%;最高78分,最低11分;平均分:三个班平均48.28,其中:4班均50.02,5班46.68,6班48.13。各分数段人数分布:80分以上0人;70-79分13人;60-69分29人;50-59分34人;40-49分33人;30-39分33人;30分以下16人;20分以下7人;40分以下49人31.01%。虽然这三个班没有优秀成果,但是合格人数和合格率较高,三个班的平均分高出另外三个班1.22分,低分段学生人数也比较多。三、
5、学生答题质量分析1、优点(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学问驾驭得较好。学生能依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学问的驾驭较娴熟。(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纳较常用的直选法和解除法来解答选取题。(3)能依据题意仔细解答。大部分学生能依据题目的要求,仔细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4)部分学生的学科实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实力较强;部分学生擅长运用已知学问进行分析推断,得分率相对较高,在肯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初步具备了理解、分析实力。2、存在问题(1)学生的学习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工整、不规范,错别字多。如:21题尤为突出,因错别字而失分的状况较多。(2) 历史学问混淆不清。学生对历史学问
6、驾驭不坚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如:21题夏商周的历史考查,明显的反映了学生历史学问存在很大的混淆。(3) 读图、地点类的学问驾驭不到位。如第22题图中的诸侯国,学生不会解推断诸侯国方位,不会进行学问的迁移,简单推断错误。(4)分析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实力的题目比例较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学问不能正确地分析。如:21题第一问简述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超的什么现象,学生不会分析归纳和梳理学问。(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学问驾驭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许多(个别学生选择题全对),主要缘由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四、改进措
7、施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实力。老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读史料,培育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实力。2、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老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记忆历史学问,考试中如何审题,如何找寻试题的关键词,捕获有效信息。特殊要重视历史基础学问和基本实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3、抓好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帮助其增加学习的信念,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要抓好成果较低班级的教学管理,提高质量。4、依据目前中高考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先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5、加强学生作业和应试实力训练。平常应注意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实力的训
8、练,加强学生书面表达实力的培育。培育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实力。强调考试中学生必需要分点逐条书写,留意条理必需要清楚,留意答案书写的序号化。五、今后的教学策略1、夯实双基,初一尤其要注意基础学问的积累,坚持以背诵学问点为主的识记实力培育,增加记忆力训练。2、透过多媒体的运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加程度等措施来提高课堂效率。3、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创设历史情景剧等让学生融入历史课堂,刚好看到学生成果的进步,要擅长表扬学生。4、抓好学困生及其班级的教学,实行优秀学生帮扶学困生的措施,对学困生勤督促、勤过问、看效果,抓出实效,提高质量。5、加强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实力的培育。在学生平常
9、作业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与训练,加强答题的规范性训练,留意培育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培育学生精确辨别出题干中的提示项、限定项、干扰项、中心项和求答项,培育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规范和简洁答题的实力。反思这次考试成果,我相识到自己在平常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拘泥于课堂环节的齐全、学问的拓展、课件的精致,对学生过于宽容等等,忽视了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应当注意识记与爱好并举,尤以帮助记忆为首,不能太多讲求历史线索的梳理和历史阶段特征的归纳。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教学中的不足,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督促学生背诵重点历史事务和相关学问,在提高学生成果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一、基本状
10、况本次期末考试考生共有78人,其中80分以上3人,占4%;60分以上32人,占41%;不及格的46人,占59%。最高分87分,最低分10分。二、试题分析本份试题难易适中,注意基础学问的考查。选择题大都是考查较简洁的单一学问点,但题干设计奇妙,学生需仔细审题才可以作出答案,非选择题的小题设计也是注意对所学学问的理解与运用实力的考查。如选择题中的5、6、7、9、11小题,非选择题的第23题,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学问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须要学生能够对所学学问进行理解与运用。三、试卷分析(一)选择题本试题满分40分,学生得分主要在25分左右。简单出错的有4、5、6、9、10小题4、6、10小题学生出错的主
11、要缘由是学生对所学学问驾驭不牢,对历朝历代所发生的事情记忆不准,混淆导致出错。5、9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缘由是对所学学问不能敏捷运用。(二)非选择题21、(1)本试题满分4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3分之间。本试题学生的错字、别字太多,失分严峻。另外出现的问题还是学生对所学学问驾驭不精确,张冠李戴。(2)(3)材料分析题大部分同学对史料驾驭不熟,失分较多。(4)是开放题,大部分同学思维不太敏捷,答题较死板,得分也不多。22试题满分16分,得分在8分左右,学生对所学学问不会敏捷运用,第2小题出错的主要缘由是把两次战役相混淆,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相关学问记忆不准,第3小题赤壁之战失败的缘由没分析清,记
12、忆不精确。23试题满分13分,学生得分在9分左右。学生存在的问题是记忆不准,对学问点没驾驭,胡乱拼凑。24试题满分5分。得分状况较好,在4分左右。但也有个别学生 驾驭不精确,(6)探究题本试题满分16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0分左右。国家篇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对,但错别字较多。 人物篇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正确,存在的问题还是错别字较多,嬴政的嬴出错率较高,许多学生写成了输赢的赢;出错最多的还是最终一个试题,大部分学生不知亡国之君。措施篇中,秦皇、汉武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措施驾驭不到位,错别字也较多。分合篇中,许多学生朝代依次模糊,没记忆精确,出错最多的还是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形势理解不
13、深刻。四、实行措施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从这次初一学生的历史试卷来看,出现了许多空白试卷,且学生的试卷书写相当潦草,胡写乱写的学生许多,不及格人数占参考人数的13,成果令人瞠目,同时为初三历史教学埋下了隐患。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历史学科,从而导致成果低下,对此状况,老师肯定要引导学生,重视起来,实行有效措施,争取使学生下半学期成果能够得到提高。2、重视对课本基础学问的落实。在历史学习中,基础学问部分是占主体的,驾驭基础学问是学生综合运用,敏捷驾驭学问的前提,因此肯定要重视基础学问的落实。对于课本一些重点学问肯定要反复落实,要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下来,避开书写错别字,要使课标要
14、求的重点学问、主干学问学生驾驭精确无误。3、对课本上涉及到的文言文要加以讲解。由于七年级是中国古代史,所涉及的一些资料大多是文言文,所以对于课本出现的一些文言资料要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到位进而驾驭相关学问点。4、复习时要对学问进行系统归纳,形成学问网络。 重视单元小结、同类学问的总结及比较,构建学问网络,使学生有明确的历史学问体系。同时对于单元学习主题也要重视讲解,要让学生驾驭单元主题。5、复习时要对学生进行审题、答题规范、答题技巧的训练。初一阶段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审题、仔细答题的训练,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仔细读题,规范答题,同时使学生能够驾驭肯定的答题技巧。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一
15、:学生对基础学问驾驭的娴熟度不够,对相应的史实及史实间的联系不能很好的把握,出现混淆,该背下来的东西记不住,如明治维新的内容影响;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目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的缘由、性质、影响及启示;诺曼底登陆,巴黎和会等;二:学生分析实力、概括实力、比较实力还很欠缺,平常强调的许多,但是学生一到运用的时候就不能自觉运用,同时也凸显学生对学问的横向和纵向理解还不到位;三:学生在细微环节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如历史术语的不精确,审题不到位,答题格式的不规范,语言不规范四:老师对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检查检测督促和辅导。整改措施:第一:强化学生对基础学问的驾驭,给学生背诵练习的时间,针对性的检查检测和辅导其次:结合中考题型和最新试题加强对学生运用所学学问做题的训练力度,随时驾驭学生对学问的驾驭和运用程度,同时结合试题传授学生做题的方法和技巧;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