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历史教案:大一统的汉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历史教案:大一统的汉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七年级历史教案:大一统的汉朝看法确定一切,实力捍卫尊严!人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孤独!下面是我为您举荐七年级历史教案:大一统的汉朝。一、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驾驭西汉和东汉兴衰的基本脉络。2.驾驭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实力目标1.通过思索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实力。2.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训练,培育学生的阅读实力,打好学习历史的基本功。德育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相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鼎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2.汉武
2、帝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学难点罢黜一百零一家,独尊儒术。教学方法1.联系法:对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的状况,应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内容,从回忆旧课内容分析出缘由。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方法把握历史发展的脉博。2.讲解法:对于课文中一些难点,须要老师用讲解法来解决问题,比如对于汉武帝大一统的历史意义,就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3.探讨法:在本课重点子目讲完之后,可指导学生探讨汉武帝的大一统是怎样形成的?并用图示小结,旨在指导学生梳理学问的思路。教具打算1.投影仪。2.写有史料的胶片。课时支配一课时二、教学过程导入语
3、例示一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公元前202年5月,为庆祝汉朝建立,汉高祖在洛阳大宴群臣。宴会上,他要求大臣谈谈战胜项羽的缘由。大臣们各有各的说法。刘邦认为他们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就说:军事谋划,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这三人是当代的豪杰,我能任用他们,这是取胜的主要缘由。项羽连一个多谋善断的范增都不愿用,所以失败了。想想看,汉高祖这话对不对?为什么?刘邦战胜项羽后,建立了西汉王朝。在西汉,出现了我国封建史上第一个盛世,这个盛世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衰落的?学了今日这一课,我们就会明白的。导入语例示二在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发展过程中,汉朝是一个重要阶
4、段。一般认为,其发展规律为:秦创立汉巩固隋唐完善两宋强化照清达到顶峰。汉朝在中间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汉朝在中心集权制发展中所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表现是汉武帝的大一统。那么,汉武帝的大一统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中间包括有哪些内容?影响如何?这些问题,只有学习了这一课之后,才会明白。导入语例示三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古代史时,要接触到封建社会史里的治世和乱世两个概念。治世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乱世有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等。今日,我们首先要接触到的有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那么,这两个治世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形成对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这是我们学习这一课将要接触到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
5、详细内容。板书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一、文景之治1.两汉初年的社会状况老师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文第一段的内容,从中找出描写西汉初年社会状况的句子。学生回答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是一片荒芜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老师讲解的确如此,西汉初年,有三大社会问题特别突出:一是经济凋敝;二是边疆担心;三是诸侯王割据称雄。其中经济问题最大,请同学们看屏幕。投影显示(一)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一百零一金。史记•平准书(二)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
6、,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老师讲解上两则材料分别选自史记和汉书,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汉初的经济状况,不光谷物奇缺,物价昂贵,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那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所学过的内容,再相互探讨一下,得出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的缘由。学生看书、探讨学生回答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的缘由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农夫斗争的破坏以及楚汉斗争的破坏。老师引导再详细一点。学生回答秦朝时,每年服徭役的人不下三一百零一万,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夫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峻破坏。沉重的赋税使农夫大量破产,使社会出现
7、了经济凋敝的景象。再加上秦末农夫斗争和楚汉之争的影响,就出现了材料中所供应的现象。老师引导请同学们接着往下看,了解一下汉朝的统治者是怎样克服这种困难的?实行了哪些措施?学生看书学生回答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夫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嘉奖努力耕作的农夫,劝诫一百零一官关切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一百零一姓做榜样。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帝在位二十多年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他修建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老师过渡我们把西汉初年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们针对经济凋敝实行的这些措施叫做养精蓄锐或与民休
8、息。下面我们按学问点把这些措施重列一下:板书2.西汉初年的体养生息政策老师在黑板上写出轻徭薄赋 重视农业 提倡节俭 以德化民老师讲解西汉初年实行的养精蓄锐政策是建立在吸取秦亡教训的基础上的。建汉之初,刘邦就多次组织人探讨秦亡缘由。当时儒生陆贾向刘邦提出立刻得天下,不能立刻治天下的建议,刘邦觉得很有道理,遂指使陆贾把秦朝失天下的缘由和以往帝王治天下的阅历总结出来,成为新语十二篇。刘邦看了以后很受启发,相识到秦朝之所以灭亡,就是秦朝的统治者对人民狠毒残暴,加之沉重的徭役,残酷的刑罚,副得广阔群众走投无路,才有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为了防止人民的抗拒,他实行了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的政策。他激励士兵回乡
9、生产,免除他们的徭役、田租,改秦时的十税五为十五税一,受灾地区可以免租税等。后来汉文帝即位后,以高祖刘邦的既定方针为基础,推行了一系列治国利民的政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曾多次讲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没有比它更重要的了;人民有吃有穿,天下才会太平。为发展农业生产,他进一步减轻农夫负担。他即位的其次年,就免去天下田租的一半;十三年后,完全废除了田租。每年的春天。他还亲率大臣耕作,生产供祭祀用的粮食。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他还规定农夫种地没有种子,由各县借给他们;没有口粮,由各县贷给;发生天灾,由各县赈济。文帝一生提倡节俭,在封建帝王中也是罕见的。他在位23年,宫室、园林
10、、狗马、衣服、车驾都没有增加。文帝平常常常穿着黑色的衣服,就连对他所宠爱的慎夫人,要求也很严格,规定衣裙下摆不准拖到地面,帷帐是素面,全不刺绣,也没有花边等。他修建陵墓时,下令随葬品只有陶器,禁止用金银铜锡等珍贵物品,他在遗诏中说:给我送葬的车马,不准陈设兵杖;送葬人戴的白布孝带宽不超过三寸;治丧期要短;在治丧期间,不要禁止一百零一姓结婚 、祭祀、饮酒与吃肉。汉景帝刘启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比较出名望的皇帝。他即位后,继承和发扬了汉文帝时期的传统,把文帝开创的安定富足的局面又向前推动了一步,因而才有文景之治之称。汉景帝和汉文帝一样,强调以农为本,接着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他在位的第一年,虽然复收
11、农田半租,坚持三十而税一,但这仍旧是很轻的税收。由于景帝体恤民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使西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一派国家安静,人民丰衣足食的旺盛景象。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详细表现:板书3.文景之治老师指导请同学们先把课本第三段大字内容看一次,然后复述文景之治的表现。学生看书学生复述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一百零一姓富有起来。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始终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文景之治。老师引导同学们,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建立在汉初养精蓄锐政策的基础上的,而汉初的养精蓄锐政策的实施是在吸取秦亡教训的
12、条件下起先的。而秦亡又是因为暴政。秦始皇陵的修建是秦朝暴政的一个反映,而汉文帝陵的修建却是汉初养精蓄锐政策的一个缩影。理由就是一个豪华、一个简陋。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一个动脑筋的内容,说说你们的看法。学生回答秦始皇陵规模巨大,里面如同堂皇的地下宫殿;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只要陶瓦作装饰。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残酷,激起抗拒;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峻的破坏;汉文帝嘉奖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到了复原和发展。老师讲解下面,我们先来看一则材料。投影显示汉兴七十三余年间,国家无事,
13、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庚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行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行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史记•平准书老师讲解这则材料说的就是文景之治的详细表现。除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仓库皆满,府库有馀财外,还有的就是老一百零一姓的骡马拴满了街巷;官吏也很稳定,小吏任职长的,竟做了一辈子。因此,有些官吏往往由于任职时间长,把官号变成了姓氏,如管仓的姓仓,管庾的姓庾等。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安定。同学们,汉司马迁在史记里除了描写了汉文景时社会旺盛的景象外,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看:当此之
14、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什么意思呢?即尽管西汉王朝强盛了,但一些旧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而新的社会问题又出来了。这时候,再采纳汉初实行养精蓄锐政策时的无为手段来进行统治,就有点不合时宜了。现实要求,统治政策必需由无为向有为转变。这就是我们将要讲到的其次个问题。板书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汉武帝大一统的背景老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把汉武帝的大一统这一子目的内容细致地阅读一次,找出汉武帝即位后面临的社会问题,也即大一统的背景。学生看书学生回答一、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二、西汉初年,诸
15、子一百零一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很多来宾,经常指责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心,对中心集权很不利。老师补充除上述两点之外,还有匈奴仍旧威逼北部边疆,商人势力起先膨胀,地方豪强势力壮大,武断乡曲,土地兼并问题也日益严峻等等,这一切,都把加强中心集权提到日程上来。老师引导刚才我们所提到的,都是西汉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确定了西汉王朝必需加强中心集权。现在我要问的是:客观环境要求实行中心集权,那么,汉朝当时实行中心集权的条件是否具备?如具备,主客观条件各是什么?同学们可以探讨一下。学生探讨学生回答汉朝当时实行中心集权的条件已经具备。汉武帝雄才大略、重用人才是主观条件;汉文景之治的出现,
16、为加强中心集权供应了物质条件。(老师可从物质、人才方面作引导)老师总结这个问题基本解决,我们用板书系统一下:老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再从课本上找出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所实行的措施。学生回答为加强中心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使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又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半数的侯国。汉武帝为变更诸侯招集来宾非议中心的局面,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一百零一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各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化,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作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老师总结我们用简洁的
17、两句话来概括一下,再用板书表示:老师讲解汉武帝继位时,诸侯王国的势力虽然已有所减弱,但这些皇子皇孙的特别地位,使得他们有恃无恐,常有不法行为;又有很多趋炎附势之徒为之出谋划策,所以打击减弱诸侯国,解除王国权力,扫除封建中心政权的隐患就成为加强中心集权的首要措施。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其内容是,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守统辖。这样,既可把王国的地盘化大为小,以分散其势力,又可使这些受封的子弟联恩尽孝。人人喜得所愿,拥护中心,进一步加强了中心集权。这里请同学们留意的是,推恩令没有颁布之前,在诸侯王死后,只有嫡长子才
18、能继承地盘,而且是原样大小继承,王国的势力不会被减弱。推恩令的推行,事实上是一种化整为零分而治之的策略。这样,不仅王国力力缩小,无力对抗中心,而且原来没有继承权的庶子们分到了地盘,变成了中心集权的拥护者。除此之外,在公元前112年,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zhòu)金助祭。以所献酎金份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的爵位。这就是所谓的酎金夺爵。以后,又以其他罪名废掉一些侯国。终汉武帝之世,汉初封侯的143人中,只剩下5侯;武帝因功封侯的75人中,失侯的68人;推恩封侯的175人中,失侯的113人。至此,汉初分封所形成的割据势力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
19、另一个措施便是罢黜一百零一家,独尊儒术。请同学们看下面投影:投影显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老师提问文艺之科孔子之术指哪家学说?学生回答儒家学说。老师讲解同学们请留意,这里的儒家学说已非孔孟所提倡的儒家学说,而是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想,我们称之为新儒学。新儒学的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思想的某些成分。其主要内容是君权神授外儒内法三纲五常德刑并用。这种王道、霸道杂用的统治思想,始终为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从今,以孔孟为正宗的儒家学说逐步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同时,为了根据儒家思想培育统治人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在中心
20、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官,教授儒家经典。兴办太学、培育了封建统治人才,促进了儒学的传播,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限制。罢黜一百零一家,独尊儒术和设立太学是汉武帝在思想文化领域为加强中心集权而实行的重大措施。下面,我们看一下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板书3.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重点强调经过汉武帝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也进入它的第一个鼎盛期。)老师引导同学们可依据黑板上列出的汉武帝大一统图示探讨,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探讨(略)学生总结汉武帝时,由于新旧冲突的交织,迫使西汉中心政府必需实行中心集权统治,这是加强中心集权的必要性。经过汉初几十年的养精蓄锐,西汉的经济实力增
21、加,具备了加强中心集权的物质条件,汉武帝雄才大略,擅长用人。这二者是加强中心集权的可能性。汉武帝通过下令诸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侯国和其他方法及罢黜一百零一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治等措施,最终实现了大一统。(该问题只要学生意思说对即可)。老师引导同学们,大一统的汉朝不仅包括西汉,还包括东汉,那么,东汉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由谁建立起来的,东汉的历史是怎样发展的?等我们学了下面的内容,就会明白的。因为我们本课的重点内容是西汉王朝,所以对于东汉的历史,同学们先看书,对其先有一个了解。然后老师只梳理一下思路, 同学们能把握住发展脉络即可。学生看书老师梳理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土地兼并日益严峻。社会动
22、荡担心。公元9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不久灭亡。在农夫起义推翻莽新政权的过程中,西汉皇族刘秀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公元25年在洛阳称帝。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被史家誉为光武中兴。东汉中期以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龄偏小,无法主政,政权落到了外戚手中,小皇帝长大后又依靠身边的宦官夺回政权,重用宦官,宦官起先执掌政权。这样,在东汉中期后,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朝政更加黑暗。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夫斗争爆发。东汉政权在农夫斗争的打击下,名存实亡。布置作业1.汉朝(西汉)提倡节俭最为典型的皇帝是A.汉皇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答案:B2.汉武帝的罢黜一百零一家是指A.诸子一百零一家 B.除儒家以外各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答案:B三、板书设计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一、文景之治1.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三、东汉的统治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