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规划编制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规划编制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规划编制思考 1贵州旅游扶贫的背景 贵州省是我国率先提出旅游扶贫的省份之一,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民增收致富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长期观测点,其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工作,被称为“贵州模式”1。 2贵州贞丰县规划案例介绍 21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概况 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于2022年12月31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22322号)批复成立,是全省首个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位于黔西南州贞丰县东北部,核心区以双乳峰、三岔河和北盘江大峡谷为中心,共20km2。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的目标是以山地旅游为主导,大力整合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扶贫开发
2、,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健康养生、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会议会展等领域为重点,大力打造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试验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旅游产业成为引领贞丰县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到2022年,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山地文化旅游休闲养生胜地。 22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总体实施规划要点介绍 2022年,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管委会组织编制了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总体实施规划2。 221规划的总体思路 发挥对接黔中地区核心旅游资源的门户优势,引领区域旅游的联动发展,依托独特旅游资源,结合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全域乡村旅游以及核心旅游景区、节点,形成以
3、旅游产业为引领的扶贫开发建设。 222核心旅游资源与特色 贞丰县地貌多样、布依族文化较为浓郁,最具代表性的双乳峰、北盘江大峡谷、三岔河、必克和岩鱼布依古寨均位于试验区内。1)双乳峰。双乳峰是喀斯特地貌的峰林绝品,酷似女性的乳房,被布依族群众当作“大地母亲”和“生命之源”来崇拜,已建成AAAA级旅游景区。2)北盘江大峡谷。北盘江大峡谷位于贞丰县北部与关岭县接壤处,有峰林、溶洞、怪石、瀑布、伏流、花滩、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等,两岸山势几乎垂直挺立,既秀丽险峻,又雄奇壮美。位于北盘江镇的一段峡谷被称作花江峡谷,有花江铁索桥及崖画等人文历史资源,著名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曾在此取景拍摄。从花江峡谷至打邦河汇入
4、北盘江董菁水库处的这段河道,可以通行船只游览。是靠近黄果树瀑布,与之一水相连的重要峡谷景观。3)布依族文化。以必克和岩鱼为代表的布依古寨,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较大的布依古寨之一。这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铜鼓十二调”,有被誉为“天籁之音”的布依八音古乐、布依勒尤,还有原生态布依歌舞。民族歌舞良好的参与体验性,结合布依族民俗节庆活动和特色手工艺品,使布依古寨成为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入结合的重要场所。4)休闲度假水库。三岔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毗邻者相镇和双乳峰景区,自然景观优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是开展民族歌舞表演,举办露营、康体运动等户外休闲活动,发展养生度假等特色项目的理想场所。七星
5、湖水库处于深丘峰林旁,紧靠贞丰县城和布依族村寨,是一处具有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城市生态公园。 223总体空间布局 1)空间结构。规划区形成“一带、一环、三核、两区、多节点”的总体空间结构。“一带”是纵向贯穿试验区,连接周边高等级旅游资源,引领区域旅游联动的旅游发展带。“一环”是将规划区内主要景区节点和重要发展区域串联起来的环状旅游线路,是旅游发展的核心骨架。“三核”是在旅游中起核心作用的发展节点:北盘江大峡谷、双乳峰景区和七星湖片区。“两区”是结合旅游资源特色形成的两个差异化发展片区。北片区依托北盘江大峡谷的独特自然条件,打造以水上运动、极限运动、大众运动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形成“乐游山水
6、、悦动激情”的旅游主题。南片区以双乳峰景区为核心,以双乳峰母亲文化园、三岔河露营康养度假基地、者相镇民族文化体验园、必克和岩鱼布依风情古寨、七星湖商务休闲度假公园、破烂云户外休闲运动基地作为重点内容,形成多种主题互动、与乡村旅游深入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区域。2)旅游道路规划。规划区形成以旅游主环线为骨架、乡村道路网状连通的旅游道路系统。旅游主环线由国道、省道和旅游公路构成,实现快速交通连接。乡村道路主要是结合旅游需要的县乡道路,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深度游览和体验需求。3)旅游线路设计。规划设置包括:乡村旅游体验、布依文化体验、三国文化体验、挑战文化体验、山水观光、山地运动等多种主题的游线,满足不
7、同的旅游客群需求。 224近期实施计划 实施内容重点是由政府主导的近期建设项目,主要是旅游公路、乡村道路、栈道、停车场、码头、市政管线和渠道等基础设施,其次是景区景点、旅游服务设施、环境景观等旅游发展方面的项目,再次是村庄改造、文化广场等展现民族文化特色的项目。 3对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规划编制的思考 旅游扶贫是一项以发展旅游的方式,实现脱贫目标的系统性工作。“反贫困”并不能代表旅游形式,也不是一种旅游产品,它只是旅游发展与管理的一种手段、目标之一3。对于旅游方面的规划是旅游扶贫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区别于其他扶贫规划的显著地方。 31规划要融合于区域旅游主题,并协同区域旅游资源进行发展 旅游发展具有
8、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依托于核心旅游资源,往往不局限于单个行政区域内。而扶贫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公众事业,受到政府行政范围的影响,往往局限在单个行政区域内。针对旅游发展与扶贫工作在空间范围上的差异,旅游扶贫规划的编制,必须立足旅游发展要求,从跨行政区划的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再对目标行政区划内的具体发展进行安排。规划案例所在的黔西南州,是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主题的代表性地区,是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永久性会址的所在地。基于对这种区域性旅游主题的融合与深入扩展,规划提出以山地运动、极限运动等作为旅游内容的具体方向。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周边高等级旅游资源“黄果树瀑布”,凭借距离上的邻近优势,通过发展紧扣“水”主题的、
9、将山水观光与山水体验结合的旅游项目,引导旅游热点向规划区延伸,并通过规划区进一步扩展至周边区域,形成串联式的旅游发展格局。 32规划要着力塑造全域旅游发展 旅游发展以核心旅游资源为依托,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力的大小。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使得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也存在空间不均衡。处于景区景点附近、旅游线路沿途的地区,更容易获得旅游业的带动发展。但是,贫困更容易发生在经济发展落后、基础条件欠缺的地方,这往往不是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附近的地方。因此,旅游资源分布与贫困分布的空间不对称,需要通过全域旅游的发展进行平衡。规划案例以地区旅游发展的骨架线路和乡村道
10、路网络为基础,以景区景点为基点,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局面,从而扩大旅游扶贫影响范围。 33规划要因势施策,多方位促进脱贫目标的实现 贫困问题是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造成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既表现为生态环境脆弱、缺乏资金、缺乏技术所致的欠发展型贫困,又表现为民族传统思想浓厚、社会发育程度低、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等受主观因素制约所致的贫困。贵州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规划编制,要采用生态搬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优化、旅游村镇建设、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结合运用,达到改善人地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效果。通过
11、多个方位的共同努力,实现脱贫目标。规划案例所在的黔西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较差,因此,生态搬迁成为十分重要的改善贫困方式。生态搬迁工作不仅要尊重居民意愿、做好群众思想发动工作,更应该充分研究居民在迁移地的生计发展,以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保证贫困人口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避免产生新的贫困。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成为民族特性与主流社会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对促进贫困人口的民族思想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优化和旅游村镇建设,能够直接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机会。教育培训是
12、提高贫困人口劳动竞争力和生存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34准确把握规划的效用,促进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旅游扶贫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协作,才能达到良好效果的综合性工作。政府是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导者,在旅游扶贫工作中,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企业,引进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旅游地居民进行教育培训等1。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谋求发展的基本条件,对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政府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旅游扶贫规划的编制,必须契合政府的工作特点。尤其要围绕政府在旅游扶贫工作初期阶段的主导作用,编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实施内容,促进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黄兴旺 权武 轩玉鑫 谢佳 单位:成都新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