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学问点: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1、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专制制度(中心的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大权,都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中心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心,地方完全由中心管理和限制,充分执行中心的政令。专制主义与中心集权有亲密的关系,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是皇帝代表了政权,中心集权就是以皇帝为中心,皇帝可以在中心高度地垄断一切权利。包括秦汉在内,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国家形式就是专制主义和中心集权紧密联系,皇帝个人既体现了专制主义,又反映了中心集权的贯彻。2、形成缘由
2、和条件:缘由:A、经济上: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须要;B、政治上:随着经济力气的增长,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心政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同时也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须要;C、思想上: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心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秦建立中心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D、实践上:战国时商鞅变法,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其中地方上建立县制的规定,强化了国君在政治上对国家统一的权力。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供应了胜利的阅历。客观条件:A、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和周王室的懦弱无力是历史的教训,也是这种制度产生的客观历史背景;B、秦的统一和强盛。3、演化历程:(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各国的变
3、法运动、法家提出的中心集权和依法治国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心集权理论);(2)、秦朝:正式建立(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3)、西汉:空前加强 (汉承秦制、有因有革);(4)、东汉:进一步加强(加强监察制度等);(5)、隋唐: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6)、北宋:强化(北宋实行措施,使专制主义的中心集权得以强化);(7)、元朝:新发展(中心的中书省、宣政院和枢密院、地方的行省制度);(8)、明清:达到顶峰(明朝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措施、清朝时增设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等);(9)、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产生(李贽、黄宗羲等)。(10)、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4、
4、特点、功能和作用:(1)、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地方肯定听从中心,中心肯定听命于皇帝;(2)、功能:压迫、剥削和镇压人民的功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抵挡外辱的功能;组织修建大型工程和治理严峻水患等功能。(3)、作用:A、进步性: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沟通和我国古代文明的长久不衰;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沟通;在明清时期还为抵挡外敌入侵供应了保证。 B、消极性: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
5、素;在资本主义萌芽以后它还束缚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5、相识:A、发展趋势:一是不断调整、改革中心行政机构,减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心对地方,特殊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限制日益加强。B、产生根源:理论上来源于法家思想;实践上是封建国家巩固统治的须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须要 。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学问点: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心行政制度1、三公九卿制:(1)、形成和演化:A、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在确立皇权至上的基础上,建立起三公九卿制,在中心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B、汉承秦制,汉朝接着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只是在
6、某些官职在名称上有所改变,职权范围改变不大。(2)、影响: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绽开创了新的局面,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2、三省六部制(1)、形成和演化: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心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唐朝延用并完善。三官都是宰相,他们相互牵制和制约,都由皇帝干脆任免。宋元明清时期在沿用的基础上稍有改变,但改变了只是局限于形式。(2)、影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心行政制度的建立,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于成熟。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的中心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唐朝以
7、后的中心行政机构的格局始终没有发生重大改变。3、上述两种制度的主要区分:(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朝,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盛行于唐。 (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心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和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与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心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六部制中,由于三者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的皇权。(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的中心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
8、六部制的确立则使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学问点: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1、分封制:、经济基础:井田制;、受封的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行政、军事、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作用:2、郡县制:(1)、起源于春秋初期。秦统一全国后,这种制度在全国推广,并被后世所沿用,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分封制不同,郡守与县令不是世袭,而是由皇帝干脆任免,各郡县在政治、经济上没有独立性,也没有自己的军队。所以郡县制的实施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心集权,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3、郡县制与封国
9、制并行制 汉初在地方推行。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事实上与割据无异。形成了王国问题。侯国相当于县,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了王国问题。4、行省制度 起先于元朝。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疆域宽阔的统治须要,巩固和发展了专制主义的中心集权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学问点:我国选官制度的演化1、世袭制;军功受爵;2、察举制度 两汉时期,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封建国家统治的须要,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拨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和征召等内容。选官标准:前期是才能和品德,后期却变成门第望族。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度(1)、
10、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A、隋文帝起先采纳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B、唐朝时:、贞观时,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了定制。C、评价: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起到了抑制门阀、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加强中心集权等作用。(2)、北宋时:发展:、北宋初期:A、考试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B、严格规定了科举考试的程序,殿试成为定制;C、考试科目渐渐削减,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考试科目;D、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北宋中期:王安石
11、变法时又改革科举考试:废:;改:;设:。(3)、明朝时:八股取士:科举试卷只能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4)、清朝时:A、戊戌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B、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4、高考:1977年,我国复原高考制度。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学问点: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1、御史大夫:秦朝所设的三公之一,(职能)2、刺史制度:西汉武帝在全国设十三个州,每州设刺史1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代表中心,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刺史权力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3、通判: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限制,在地方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两者相互牵制。4、御史台:元朝设立的最高监察机关。5、提刑按察使司: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6、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负责辑捕、刑狱之事,监视、侦察官民的不法行为。它干脆则皇帝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的管辖。后来,东厂和西厂则宦官统领,皇帝干脆限制。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