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考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考3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考3篇 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索第1篇 一、县的税源管理特点和难点 (一)税源集中,管户分散。地处咽喉两岸,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峰,属于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县。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12个乡镇,人口38.5万,全县现有登记注册纳税人5600多户,乡镇以农业(烟叶、茶叶、柑橘)和采掘业(煤铁矿)为主,纳税人占60%,税源仅占10%,以起征点以下和免税户为主,税源小,管户多而分散,县城以工业和商贸服务业为主,纳税人占40%,税源占90%,税源较大,管户少而集中。乡镇分局纳税服务工作量大于税收征管,而县城分局则是税收征管工作量大于纳税服务。 (二)信息多元,应用不够。税源信
2、息存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方面,采集的渠道应当是多元的,但县的国税部门在信息获得上,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信息采集主要来自于申报环节纳税人供应的税收申报数据及相关财务报表信息,管理环节的发票运用及日常管理信息,稽查环节的案件查处信息等,同时,辅之以少量的外部信息采集数据,数据信息的获得渠道比较狭窄,获得的数量非常有限;而在数据信息的分析应用上,则主要是以手工案头分析、阅历推断为主的点对点式的采集应用方式,缺乏对采集信息的深度加工处理,往往是采而不用或者用而无果,从而造成信息数据的应用程度很低,综合利用效益不高。 (三)征管成本高,效率低。与经济发达地方相比,县的征管难度相对而言要大许多。
3、我县在册登记的5600多户纳税人中,有3300余户纳税人位于非县城的其他乡镇,这其中又有2900余户为个体工商户,纳税人分布于11个乡镇的各个村落,管理的范围很广、区域很大,但实际从事一线征管工作的人员却不足20人,使得人均管户数量多,管理区域大,一名税收管理员一般要管理方圆几十公里的区域,由于战线很长、交通不便,往往花在路上的时间远远长于实际工作的时间,使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税源管理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同时,虽然我县纳税人户数许多,但真正缴纳税款的户数只有900余户,其中的2/3又集中在县城,这使我县大量的征管资源运用到了非缴税纳税人身上以及非重点税源地区的税收征管上,使税收征管成本长期居
4、高不下,但税收征管质效却很低下。 二、县推动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县推动税源专业化管理有利于优化税收服务。县管户的分散性,导致了税收服务的面很大,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在量上的不一样,通过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在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驾驭不同类型纳税人的税源管理规律,找准税源管理需求,改进税源管理措施和税收服务手段,并实行抓大、控中、放小的方式,依据不同类型纳税人的需求供应切合各自实际的特性化的税收服务,从而不断提高税务机关税收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纳税人的税法认知度和遵从度。 (二)县推动税源专业化管理有利于推动信息管税。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管税则
5、充分体现了以信息化带动征管现代化的必定要求。县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其在信息的采集应用上都与信息管税的基本要求还存在肯定的差距,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通过理顺信息管税相关职能,完善信息管税机制,拓展信息管税渠道,搭建信息管税平台,强化税源信息运用,实现税源信息在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各个层级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税源信息的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益,推动信息管税的有效落实。 (三)县推动税源专业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征管质效。县的征管范围广、征管区域大、征管人员少等特点导致了征管成本与征管质效之间的冲突异样突出,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依据税源特点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将业务实力强
6、、专业学问精、实践阅历丰富的管理人员集中到重点岗位、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集中精力抓好重点税源的税收征管工作,这样可以将有限的税收征管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征管效益的领域中去,从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征管成本,提升征管质效。 三、推动县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索 针对县税源管理的特点,在推动税源专业化管理上,要充分结合各自实际,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税源的分级分类管理和税收管理专业分工为重点,整合各类资源,优化人员配置,着力构建一级稽查、两级评估、三岗分设、四位一体的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 (一)要推行机关实体管理。要根据上收管理事项、延长管理环节的原则,逐步上收部分税收业
7、务到县局机关干脆管理,逐步减轻基层分局负担。纳税服务科负责全县纳税服务和办税服务厅的管理工作,受理纳税人各项涉税事项的申请,重点推动以四减五制三集中为承诺的办税服务工作。征收管理科负责组建纳税评估团队,实施重点评估和专项评估,并干脆负责企业自制发票的审批调查工作。税政管理科结合自身业务,提交符合四减五制三集中要求的有关事项,干脆受理或延长服务;干脆受理增值税专用发票增量及税务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的调查审批工作。收入核算科与政策法规科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税源监控分析,按月发布税源监控预警和执法监督异样信息。 (二)要开展分类分岗管理。要在现有分局机构设置和管理范围不变的前提下,在税源管理上因地制宜,
8、合理分类,在分局内部岗位设置上实行三岗分设,团队化管理。一要实行分类管理。城区分局根据纳税人经营规模、所属行业、涉税风险等级等,将税源分为重点税源、一般税源和小型税源三类,重点税源实行集中管理,一般税源实行分行业管理,小型税源实行分区域管理。农村分局则将税源分为重点税源和小型税源两类。二要实行分岗管理。在岗位设置上,要打破过去划片统管、各事统揽的征管方式,因事设岗,分岗管理。设置纳税评估岗,负责税收风险分析和纳税评估工作;设置基础管理岗,负责除纳税评估以外的税收管理员的全部税源基础管理工作;设置综合信息岗,负责涉税信息的采集管理,税源监控分析及状况综合等工作。三要推行专业分工。对内要在三岗分设
9、的基础上,本着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的原则,根据干部职工的专业特长合理进行人员配备,将熟识税法及财务会计、懂评估、会查账的专业骨干放在纳税评估岗位上;对外则要根据行业进行分工,组建若干专业化评估团队,实行专业化纳税评估。 (三)要突出团队纳税评估。要突出纳税评估的重要作用,坚持以评促管,有效堵塞税源管理漏洞,提升税源管理质量。一要建立两级评估机制。建立县局、分局两级评估机制,县局主要负责重点税源评估及专项评估,并负责组织开展团队评估工作,分局则负责开展日常纳税评估工作。二要组建专业化评估团队。县局评估专班和分局纳税评估岗人员均属评估团队成员,实行动态管理,县局税源管理办公室负责纳税评估团队的管理和
10、建设,负责全县纳税评估工作的统筹管理和督导落实。三要强化税收风险分析。在征收管理科设置纳税评估管理岗,负责全县重点税源的风险分析,刚好处理省、市局下达的风险应对任务以及纳税评估工作的状况综合等工作。 (四)要加强稽查的监督制约。一要加大税务稽查力度,根据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的要求,加大查处力度,取消查前限改,树立税务稽查执法的权威,增加税务执法的刚性。二要强化税务稽查选案管理。县局通过税源管理互动会议向稽查局下达重点稽查任务,稽查局自主选案、受理的案件,按月报税源管理领导小组备案,一般纳税人(农夫专业合作社除外)及单管企业所税的查账征收户的注销清算,由征管科转办,稽查局组织实施。三要加强稽查案件
11、的审理。要坚持重案审理制度,对达到重案审理标准的案件要移送重案审理委员会,进行重案审理。四要强化一案双查制度。实施团队化稽查,对稽查中发觉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要刚好移交监察部门予以处理;对稽查局向主管分局下达的整改看法书,要纳入行政效能(执行力)考核,实施跟踪问责。 (五)要主动推动信息管税。在涉税信息的采集渠道上,要建立涵盖税收全部业务的涉税信息指标体系,确保数据的精确、真实与完整。各业务科室要按月从综合征管软件中提取税收征收信息,刚好驾驭纳税人申报信息,税源管理部门要刚好开展税源调查,刚好驾驭纳税人的账簿、凭证、发票、申报表等基础动态信息;同时,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同
12、、社会各界广泛参加的社会协作机制,主动寻求部门协作,要定期向工商部门采集纳税人的开业、变更、注销等信息,向地税部门采集纳税人相关税种的管理信息,向海事部门采集货物出港信息、向电力部门采集部分工业企业用电信息等。在涉税信息的分析应用上,要全面推广应用税源监控信息平台,全面整合综合征管软件、防伪税控系统、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等各类系统资源,由各业务科室对所采集涉税信息进行仔细的比对分析,查找其中存在的疑点,并按月发布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零负申报企业的税源监控分析状况以及发票开具超定额监控状况等,同时,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刚好将信息供应各税源管理分局,由各税源管理分局进行实地核实,刚好予以处理,并刚好
13、向县局反馈处理结果。 (六)要强化税源互动工作职责。要根据四位一体的税源管理互动机制,按月确定议题,召开互动会议,切实突出职能部门的互动性,增加税源互动的时效性。收入核算科负责对征收状况、经济税源进行分析,按月提交税源管理监控分析数据。税政科负责行业或产品税负分析,定期发布行业或产品税负预警值,并建立行业评估模型。政策法规科定期开展执法巡查,通报执法状况,组织开展疑点信息分析、核查。纳税服务科负责发票比对以及申报征收的监控,按月提交比对异样和超定额补税信息。征收管理科和稽查局按月向税源互动会议汇报评估案例和稽查案例。征收管理科负责建立税源管理互动平台,按月召开税源管理互动工作会议,组织协调、检
14、查、督导工作落实,确保税源管理互动机制有效运转。 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索第2篇 一是基层分局管户多人力少。2009年底高邮市地方税务局五分局共有税收管理员40名,管理11743户,其中企业4800户,个体6943户,人均293户。管户多,人力少,税收管理员疲于应付。二是机械切割划区属地管理弊端多。在现行的割地划分管理之下,导致同一行业由不同的税收管理员管理,很难做到税负公允。加之日常征管工作存在重任务轻管理的倾向,使征管水平和征管质量难以保证,很简单造成税收流失。三是监控手段落后引发税收执法风险加大。从目前税源监控管理的现状分析,多侧重于对事后静态信息的分析与评价,普遍缺乏对纳税人经营活动全
15、部信息的驾驭和对事前、事中动态监督分析。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下的企业,一切涉税事项均由管理员担负,缺乏有效监管,增加了税收执法风险。 二、缘由与分析 一是税收征管信息化共享机制存在缺陷。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其基础工作如数据采集的全面性、精确性、刚好性方面存在缺位现象,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功能不突出,导致税收管理重点不突出,造成了重点企业、重点税源不重点管理的被动局面。二是税源监控的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征管机构设置、职权设定与税源分布不相称, 导致税收管理职能弱化。税收征、管、查等环节职责不明确或者相互脱节, 工商、国税、地税之间或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协作、协调、共享。绩效考核制度未
16、能考虑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的差异,人为考核因素较大,对过错行为未能真正问责追究。三是税收管理员自身素养提高难。新形势带来税收学问更新较快,由于税收管理员缺乏深造与学习的机会,能达到三懂、三会、三精税收征管水平的并不多。 三、建议与对策 1、重组管理职能,搭建三级专业化税源管理架构。在管理机制上可以分为重点税源、一般税源、零散税源三类税源。重点税源户占当地企业总数的20%左右、企业年税收入占当地税收收入总额的60%左右,零散税源指定期定额个体户、集贸市场经营户、临时经营户,其余为一般税源户。一是市局主要负责重点税源和行业税收管理。在市局设立专职的分析预警员、纳税评估员岗位,加强对各行业税源的动态监
17、控、任务派发、信息传递。基层分局充当一般税源管理的主阵地、重点提升一般税源户的纳税遵从度。实行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后,基层分局对内应强化责任提高工作效能,对外要以税源档案为基础,按市局及相关部门供应的涉税信息,定期分析强化对一般户的征管工作。对执法风险较高的一般税源管理业务实行分局集体审议,实现税源管理的公允公正,同时也有效地规避执法风险。二是将税收管理员职责重新划分为日常事务、综合管理、评估检查3类岗位,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征管水平。日常事务岗负责税收政策宣扬、培训辅导、催报催缴、满意纳税人特性服务需求等纳税服务;综合管理岗担当重点税源信息采集、全方位的监管重点税源户、一般税源常规日常管理、小税源
18、定额管理、发票管理等工作;评估检查岗按安排落实纳税评估任务,上报纳税评估分析预警,执行分局日常检查任务。3个专业化管理岗各司其职、亲密协作。2、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专业化的税源管理工作模式。一是分行业专业化管理。在市局选择素养高、业务精、责任心强的税收管理员成立专业化征收管理机构,对重点行业、大企业、房地产、建安企业进行专项管理,将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等重点行业纳入专业化管理。二是分层次专业化管理。实行一般税源以属地管理为基础,将税收管理员职责中深层次税源工作以及相对重要的管理事项,如重大涉税风险应对、纳税评估、日常检查、注销清算检查等实行专业化税收管理;将日常性的户籍管理、
19、发票管理和数据采集维护、日常调查、核查等事务性工作纳入管理员管理范畴。三是分类别专业化管理。在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典型调查、定额核定、停复业、申报征收、税务检查等方面实行工商、国税、地税联合管理。对个体工商户和临时户等易漏难管的零散税源,借助社会综合治税的力气,实行社区或乡镇托付代征,这样可以使税收管理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税源管理。3、加大专业人才培育力度,促进税收管理队伍专业化。一是通过集中授课、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等形式开展相关基础学问培训和参与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三师考试,全面提高基层税收专业化人员的综合素养和工作技能。二是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完善税收管理员奖惩机制。建立
20、税收管理员准入制度,由上级机关通过考试、考核、竞争等形式公开选拔税收管理员。实行税收管理员能级考核,对工作仔细,考核优秀的税收管理员加大嘉奖力度,优先提拔任用,不断推动税收管理专业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索第3篇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探究与实践 徐州市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总体思路是试图建立一个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覆盖市、县(区)、分局三级横向联动、纵向互动的税源管理专业化运行机制。 (一)科学分类,在税源管理对象上实行多元化管理 根据纳税人特点,遵循抓大、控中、规范小的原则,以规范化、集约化为基准科学划分税源,实施科学的层级管理。 一是重点强化大企业管理。建立机构集中管理
21、,将全市126家市属及以上企业和市区外资企业集中到大企业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有机整合纳税询问和辅导、纳税申报与税款征收、税务审计与强制执行等纳税服务与执法功能;拓展渠道采集数据,以重点企业上报数据为依托,管理员下户为抓手,有效采集所需数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比对分析;依托建模动态监控,对烟草制造、批发零售、电力行业、房地产、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进行调查摸底,制定出行业相关指标、参数和模型,结合评估方法,实行动态监控。 二是专业控管中小税源户。分级分类建立中小税源户管理手册,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实地调研新办企业,在税务登记、发票审批、一般纳税人认定等环节从严把关,避开产生漏征漏管;围绕物耗、能耗
22、、产销率等主要涉税经济指标,测定行业基准税负和指标体系,探讨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税收管理方法;通过对纳税人同期申报数据的比较,结合历年来稽查、评估案例的分析,形成税收管理指南,提高风险的精确性预警的精确性;对有风险和异样状况多的企业,实行集体纳税评估和实地核查制度,运用税收状况分析,实行重点监控。 三是逐步规范零散税源管理。根据地段、规模、行业对零散税源进行分类管理,对税负明显偏低的纳税户,进行重点检查,进一步核定其营业额;对未达起征点的纳税户实行上门查看的方式,要求其对全年的经营状况进行一次性申报;对经营正常但未办营业执照的临时户,按经营条件相同或相像的正常户核定其营业额,责令其申报纳税;对经
23、营季节性较强的临时户,实行一次性征收。重视发挥国税、地税联办和市场、街道等受托代征单位作用,明确托付代征的范围、权限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建立较为完善的个体护税协税网络及社会化服务机制。 四是深化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强化对关联股权转让的反避税调查、间接股权转让的主动应对,建立ERP系统备案制度,切实提高跨国关联交易风险应对水平;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对长期亏损或跳动性盈利又不断扩大投资规模等违反营业常规的企业、实行关联交易有较大避税嫌疑的企业,加强情报交换,做好信息比对和功能风险分析;加强审计与国际税收各环节的联动,主动开展行业审计、国地税联合税务审计;主动推行反避税项目小组制,仔细落实选案分析会、案情
24、调查分析会和结案论证会制度。 (二)整合资源,在税源管理主体上实行团队型管理 税源专业化管理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建立在资源有效整合之上的团队协作。徐州国税在完善人力配备、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制度保障的基础上,组建了市、县(区)、农村基层分局三级风险管理团队。 一是完善人力配备。将具有中高级专业等级、三师资格的人员以及高层级复合型人才等充溢到数据分析、大企业管理、行业管理以及反避税等专业化管理程度高的岗位;通过税收风险管理业务检测考试,选拔综合业务素养较好的人员,组建风险管理团队;加大业务培训,制订7大类、31项培训安排,举办大企业管理、税收情报交换、税收管理员平台、五员能手业务骨干等培训班9期,组
25、织开展22个岗位达标竞赛;建立能级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以能定级、按能配岗、岗能匹配的工作局面,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养高、专业技能强的税源专业化人才队伍。 二是明确职责分工。科学合理界定市、县(区)、分局的管理职责,根据风险管理战略规划、风险识别、风险排序、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监控评估等程序,在不同层级间重新进行职能整合、资源配置与人员建设。市局层面,主要负责情报管理、风险识别、模板制定和监督评价等环节工作,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财务税收信息、投入产出信息的综合分析,驾驭行业特点和影响税收的关键指标,建立行业评估参数和评估模型。县局层面,主要担当风险应对、重要调查和跟踪质疑,通过整合原有的责任区
26、及管理员干脆纳税评估、干脆实施税务检查的相关职责,强化业务科室的实体化职能,主动组织参加重点税源企业管理、纳税评估、所得税汇缴等工作。农村基层分局层面,主要从事基础性的工作调查、户籍巡查、催报催缴、简洁违章惩罚、个体税收管理、税法宣扬询问及相关报表填报等;担当主要行业的税负分析,监控各税种关联性指标、税款申报与发票领购运用等异样状况。 三是规范制度保障。为了落实风险管理各环节工作,徐州市国税局建立各部门全面参加、各负其责的风险管理保障制度。一是明确岗责体系制度,将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与CTAIS的功能模块相对接,明确各岗位之间的操作流程和信息传递关系,给予了各部门、各岗位的权限及应担当的工作责任
27、,实现执法行为的规范化。二是建立月度联动会议制度,由专职人员按月提出情报管理、风险识别排序、跟踪质疑等工作的看法和建议,提交联动会议审议确定。三是实行随机派工制度,由特地部门随机安排风险应对和调查事项,同时实行部门间分别制,即案头分析由征管科负责,风险应对由税源管理科担当,实现分权制衡;四是实行集体审议制度,由各应对和调查小组分别讲解其应对过程、应对成效等方面内容,其他成员集体探讨、审议。五是完善团队绩效考核制度,逐步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为各团队明确工作目标、科学安排任务、保障高效执行供应强有力的支撑。 (三)三级联动,在税源管理方式上实行立体式管理 根据横向联动、纵向互动、高效顺畅、
28、立体运行的指导思想,徐州市国税局在市局、县局、农村基层分局之间进行明确分工,协调协作,建立了三级纵向贯穿、良性互动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是情报管理环节。市局层面在整理全局发票信息、申报信息、重点税源数据、稽查评估案例、日常管理阅历的基础上,多方采集第三方信息和情报,依托全省已开发建立的情报管理平台,建立税收数据信息情报共享数据库和规范的情报转化制度,实现税收数据信息情报的共享。各县(区)局依据本地特点收集整理特性化的信息情报,提交市局加入情报管理数据库;农村基层分局负责收集整理税收基础数据信息,通过日常管理软件进行采集。 二是风险识别环节。市局是风险识别工作的主体,担当建立风险特征库的工作,其中
29、收入规划核算部门作为风险分析识别的起点,主要担当行业性、区域性、分税种的宏观综合风险分析识别工作;征管部门主要担当应用内外部情报开展微观综合性风险识别工作,其他各业务部们设置专业风险分析识别岗位,明确专职分管负责人和专职分析员,根据分析识别的统一规划要求,有序开展专业分析识别工作。在此基础上,各县(区)局主要开展案头分析和确定应对策略并依据本地特点开展行业性风险识别,作为市局风险识别的补充;农村基层分局提出风险特征指标库建设的需求与建议。市局联动会议最终履行风险识别结果的扎口管理工作,形成综合分析与专业分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风险分析识别专业化工作机制。 三是风险应对环节。依据风险应对任务,市
30、局团队干脆应对重大的、跨单位的、典型性的风险任务,并制定应对模板,明确应对过程中的主要疑点,据此编写风险分析和应对指南。县(区)、农村基层分局组织合适人员组成团队实施应对,反馈应对成果,评价风险特征指标,主要应对中小企业行业风险;其余部分可以由属地的管理员实施应对。 四是监督评价环节。市局联动会议全面履行任务整合、扎口管理职责,从税法遵从度、征管成本效益等方面对全年开展税收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进行总结评估,促进风险管理持续改进;对县(区)局实施的税收风险管理效果进行严格督导,并列入全年的目标管理考核;建立抽查应对结果和风险识别结果的比对、税务稽查、执法检查参加的制约机制,变更应对结果失于监督管
31、理的现状。 二、徐州市税源专业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是税源管理更精细化。税源多元化管理实施以来,重点税源企业主体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加。2009年徐州市国税纳税前10强企业入库税收111.69亿元,同比增收6.66亿元,2022年上半年入库税收66.75亿元,同比增收22.57亿元,增长51.08%,大幅拉动全市整体税源的快速增长;中小型企业发展势头更加迅猛,2022年上半年全市私营企业新增注册资本(金)115.28亿元,共完成国税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94.89;非居民税收实现新的突破,2022年上半年全市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入库税款3000万元,同比增加60%;个体户企业社会化征管范围持续扩大
32、,目前全市已成立四家托付代征点,受惠纳税人达5000余户。 二是纳税遵从度更高。逐步趋严的人性化纳税遵从风险管理机制,帮助纳税人刚好纠错,降低涉税风险。纳税遵从总体状况、税收征收成本等重要指标进一步改善,税源管理专业化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在5%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组织国税收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40.4%,收入总量居全省第四位,增幅居全省第三位,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三,收入总量、增收额、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三是依法治税实力更强。新模式变更了以往税收管理员一人统揽税源管理职能的状况,依据税源管理流程设置岗位,体现分工精细化、专业化。目前全市已建立了59个风险管理专业团队,出台了20余项
33、风险应对措施,综合运用税收分析、风险提示、纳税评估及税务稽查等应对措施,大力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今年以来共补缴税款和滞纳金2.6亿元,同比增长136.92%,有效净化了税收征管环境。 四是纳税服务更优质。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后,市、县两级机关成立特地的纳税服务机构,办税服务厅实行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办税模式,纳税人主动发起的事项通过办税服务厅、国税网站、12366询问热线向国税部门提交,不再须要多头找税收管理员,大大降低了办税成本。 五是人才队伍更完备。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了与深化税收风险管理、推动税源管理专业化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全市国税系统从事税源专业管理人
34、员增长30以上,县(区)局税源专业管理人员占税源管理人员比例达60以上。 三、深化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路径与思索 在确定徐州国税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成果的同时,笔者认为当前税源专业化管理基础尚不稳固,还存在以下深层问题亟待解决:对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缺乏比较系统和清楚的相识;各级管理层税源专业化管理实力还不够平衡;专业化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待探究,特殊是对税收数据情报、大企业及重点税源、不同行业以及特别风险类型的纳税人等方面。因此,税源专业化管理还须要在观念、内涵、框架与措施上不断深化,应坚持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团队管理为核心,以完善税收管理职能、加强征管实力建设、提高信息技术支撑和预警体
35、系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税收征管质效。 一是注意加快税收管理职能调整。仔细梳理各类基础管理事项,尽量削减前置的无差别的形式要件审核要求,把确有必要的事前调查、核查、审批等控管措施转化为事后的风险控管事项,有选择地开展风险防控。把一些基础管理事项从管理员的基础管理职能中剥离出来,如提示提示、催报催缴等可通过信息平台批量发送集中处理,各类调查、核查事项通过综合调查库进行整合归并集中实施。 二是注意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实力建设。扩大与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范围,推广运用国地税数据交换平台,建立跨地区数据交换机制,拓展外部数据信息来源。把典型案例、数据模型、专业分析技术和工具等应用到各种专业风险分析识别工
36、作中,提高干脆分析识别遵从风险的实力。针对大企业、中小企业行业、跨国交易等纳税人类别和特定事项分类,探讨总结相应的税收风险应对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分类风险应对的专业化水平。规范应对流程管理,探究实行项目化管理、菜单式应对等方法措施,不断提高税收风险应对过程的综合管理实力。 三是注意提升信息技术支撑作用。依托基层管理平台2.0版,建立专业化管理模式分地区方案选择书目,纳税人分类管理书目,税源专业化管理机构设置书目以及专业人员、专业岗位配置书目,确保业务运行与技术支撑之间的相互匹配、无缝对接;加强CTAIS2.0江苏优化版中的流程管理系统、监控决策系统和基层管理平台功能的整合运用,刚好发布征管状
37、况和运行报告,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强化对税源的监控。 四是注意完善税收监控预警体系。对内严格监控税务机关的内部管理行为,对外亲密监控纳税人的纳税行为,通过稽核评税、纳税评估、调查探讨、护税网络等多种途径对纳税人的行为进行监控,对不规范的行为进行刚好、有效预警。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效能,建立起税收监控和预警计算机网络、数据和软件系统,提高预警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4页 共24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