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生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中学生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何在中学生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摘 要: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整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中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行少的重要部分。关键词:道德品质;道德教化;意义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2-7661(2022)10-108-01德育是塑造学生美妙心灵的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德育要从小抓起,在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育,留意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为把他们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2、展的人,抓住时机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认为,对中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致的爱。只有真正心中有学生的老师才会真正地敬重学生,才会在进行德育活动的时候做好学生的伙伴,“导游人”;当学生有错的时候不是一味地苛责,而是宽容、理解和帮助。在德育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不再是师对生这样单一的关系,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沟通。老师还可以是其中一个大组的成员,与其他成员是同等的。这种多向的沟通方式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为亲密。2、
3、给学生以主动的德育期盼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 教化是教化者与受教化者心灵接触的过程,老师的期盼效应是师生间真挚感情的体现和外露。老师的期盼是教化过程中是一种潜在的、暗含的力气,也是一种难以估量的,强大的力气。心理学的探讨充分证明白这种期盼的效应。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体现德育的实效,老师应有效地运用这种期盼,使之发挥出这种力气的强大,这也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二、利用学生集体对学生进行教化依据马卡连柯的教化思想,学生集体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影响力肯定程度上大于老师的作用。老师要通过组织集体来影响学生。1、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育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中学生对
4、班集体的概念是随着集体生活的扩大与丰富的开展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从进校起先,通过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学生对班集体这个概念逐步明确,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是哪个,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学生逐步培育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化,将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详细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气培育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
5、德育教化,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2、通过团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化 团队组织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着重组织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团队活动中强调学生既是受教化者,也是教化者,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全身心地参加,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体会,不断感悟,不断积累,从而把德育的要求化为自身的品质。团队组织又是学生的群众组织,面对全体学生,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中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以详细的、外部的行为表现为依据。在团队组织活动中设置肯定的道德情境,供应一些详细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三、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课堂是进行德育教化的主阵地。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可挖掘的德
6、育因素,如数学的计算教学可以培育学生计算实力的同时,还能培育学生仔细细致的优良习惯,体育在培育学生身体素养的同时,能够培育学生坚韧的毅力,拼搏的信念与志气。就语文学科来说,在教材中有很多含有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品质等德育素材的课文。老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课堂教化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将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化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可以依据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化,使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同时受到熏陶感染,让学生充分地参加有关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的探讨,从而提高相识。四、结合自身,提中学学生的德育意识中学生的理解经常是肤浅的、表面的,详细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
7、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做的状况下,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纳小组探讨等方式,就可以满意中学生沟通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教化,从而产生德育效能。老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同学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五、老师赐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中学生在评价道德行为的时候,还不能以道德原则或道德道德信念为依据,中学生经常擅长评价别人、不擅长评价自己,他们几乎完全依靠老师的评价为转移的,因此,老师要擅长评价学生,刚好确定学生好的言行,全面地、发展地看待学生,评价要适当,了解学生的内心状况和内心体验,促使学生有主动履行道德要求的愿望,能够主动地根据道德意识来调整自己的行动,从而自觉地完成道德行为。在中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所接触的德育素材一般是很简洁的。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