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一般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学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对全体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文主要是从老师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培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培育;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由文化素养引申而来的。科学素养一词译自英文scientific literacy。素养和素养含义接近,但素养与素养相比更强调后天修习涵养的作用,即学习提高的重要性。国务院2022年3月20日发布的全民科学素养行动安排纲要中把科学素养明确界定为:“科学素养是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学问,驾驭基本
2、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肯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加公共事务的实力”。由此可见科学学问、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实践实力是科学素养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 科学素养的基本结构可用三个同心圆表示。最核心部分是科学精神、看法和价值观;中间部分包括科学学问、技能、方法、实力;最外围部分是科学行为与习惯。 一般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学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对全体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国一般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每个中学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
3、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人胜利的基石。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养和实力的体现。须要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逐步培育和建立起来。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生物学老师,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必需更新观念、改进教法、改进评价方法、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实力。下面谈一下本人的做法和体会。 1.激发学生始终对生物学保持深厚的学习爱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深厚的学习爱好是人的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激发人的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使他乐于学习,把枯燥的学习转化为一件欢乐的事情。孟德尔对生物的遗传现象有着深厚的爱好,他用34个株系的豌豆进行了历时8年的豌豆杂交试验,发觉
4、了遗传学的分别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2.培育学生剧烈的新奇心和求知欲望。新奇心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生来就对四周的世界充溢新奇心,尤其是对自然界那些有生命的生物充溢了新奇心,对形形色色的生命现象充溢了热忱,并在探究生命规律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充溢感和兴奋感。而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和培育学生的爱好和新奇心,进而将这种新奇心保持下来,并将其转化成为对科学和学习科学的正确看法。 动物行为学创始人达尔文、摩根、发布尔、巴甫洛夫。他们都是由于剧烈的新奇心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对动物的行为进行细致地视察、探讨,创立了动物行为学。 3.培育学生养成敏锐的视察力和仔细思索的习惯。遗传学奠基
5、人摩尔根利用果蝇做试验材料,在红眼果蝇中奇迹般的发觉一只白眼果蝇,敏锐的视察力和仔细思索的习惯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使他接着探讨,最终证明白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而且发觉了遗传学第三规律。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弗莱明意识到可能出现了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进一步探讨,他发觉了青霉素,于1945年获诺贝尔医学奖。 4.培育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生物学的发展,凝聚了科学家艰辛的劳动。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是不行能取得胜利的。如达尔文冒着生命危急做环球考察,虽历尽艰辛,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巨著物种起源;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花费了整整27年的时间。光合作用的发觉和探究过程,历经了近一个世纪。这一发觉
6、革命性地变更了世人对胃炎等疾病的相识。让人们不再仅从生活习惯和生活压力中找寻胃病的缘由,而是着眼从临床角度运用新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大大提高了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彻底治愈的机会。 5.养成大胆质疑和勇于创新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怀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假如没有当时沃伦对“正统”医学理念的质疑,也不会有后来幽门螺杆菌这一探讨成果的问世。解剖学的奠基人盖论,对人体结构从事长期探讨,他的理论当时和圣经一样,成为人们信奉的信条和依据,被誉为“解剖学之父”。但是,他的一部分观点有肯定的不足和局限性。后来维萨里在长期的探讨中发觉并大胆的修正了盖论的错误观点,推动了解剖学的发展。近代进化论奠基
7、人达尔文通过长期探讨,推翻了千一百零一年来人们始终信奉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6.培育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罗蒙诺索夫曾经说过“攻克科学堡垒,就象打仗一样,总会有人牺牲,有人受伤,我要为科学而献身。”近代解剖学奠基人维萨里的人体的结构一书中指出男女肋骨数量一样,但圣经上说,男人的肋骨比女人少一根,受到了神学家和保皇派的不满,遭到了猛烈地攻击,他不得不流亡国外,在流亡途中遭迫害而死亡。科学家们这种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同时,老师在讲解并描述生物科学发展史时肯定要相识到,为科学献身不是盲目的,而是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
8、得出牢靠结论但尚需实例证明所实行的一种方法。在做任何探讨时都要尽力将危急降到最低。 7.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生物学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家的合作精神,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科学界合作的典范。要擅长利用它人的探讨成果,要擅长与他人沟通沟通,要擅长与人合作。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亲密合作,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20世纪80年头以来,全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全部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作共同获奖。 8.提高学生独立设计试验,开展试验的实力,熬炼抗挫实力。生物学是一门试验性很强的科学。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摩尔根通过长期的试验探讨发觉了遗传学规律。巴甫洛夫依据长期的试
9、验探讨发觉了条件放射。重视试验教学、培育探究创新实践实力是新课标的最大特点之一。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的关键是创新,包括试验方法设计、比照试验的确定、试验器材选择、试验数据收集等方面的创新。老师对此应逐步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尝试、总结。通过验证明验培育操作技能。科学技能是构成科学素养的另一个基础要素。新课标对此有明确要求,试验操作能调动学生的参加意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培育学生的生物学技能,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爱好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探究试验培育创新实力。新,是科学精神的灵魂,是构成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在试验教学中,要擅长创建“科学探讨”的气氛,激励学生大胆根据“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10、设计试验得出结论”的程序开展探究学习。也可以通过使验证性试验转变为探究性试验,让学生在学习设计、动手操作、尝试分析中体验“科学探讨”的味道,新课程中,要求学生设计试验的内容许多,比如,“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等,类似这些内容的试验教学,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已设计试验,在设计时,特殊强调方案的独特和新奇地方。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生物学试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试验,分析现象,还能在探究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培育抗挫折实力。自己开展试验,自行设计试验,是培育抗挫折实力的绝好途径。在试验的胜利和失败中,体会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与苦痛,培育抗挫折实力,形成良
11、好的品质。 9.重视学生多学科综合素养的提高。像我们中学教材中讲到的光合作用的发觉历程,其中有生物学家,也有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等参加探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当中,就有许多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达尔文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是一位博物学家,有着很高的多学科综合素养和实力。巴斯德是一位化学家,他发觉了葡萄酒变酸的缘由,独创了巴斯德灭菌法;巴斯德也是一位生物学家,是微生物学的创立者,他提出了“微生物病原说”找到了预防很多疾病的方法,并独创了“巴斯德消毒法”;巴斯德还是狂犬病疫苗的独创者。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化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力,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10.培育学生逻辑性
12、和语言表述实力。写试验报告或论文是培育学生逻辑性和语言表述实力的绝好途径。对中学生来说,一旦通过自己的努力,写出一篇像样的试验报告或论文,将终生受益。为什么古代的科举制度考试时,一篇文章定终身;为什么高校毕业、硕士毕业、博士毕业要写毕业论文;论文质量的优劣,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逻辑思维实力、语言表达实力等。指导学生书写论文要留意以下几点:第一、关注书写格式,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其次、学会逻辑排序,做到思想和表达统一。第三、自主驾驭学习工具,做到科学方法和内容的统一。在平常的教学中肯定要留意培育学生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思维想象的创建性。中学教材中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
13、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须要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从点点滴滴做起,切实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看法和价值观,重视方法、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赵菲,赵海鹏生物学教学2022年第10期202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中的科学精神及其生物学教学价值浅析. 2果淑香主编创建独创1010例.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