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病毒”这一译名已成大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朊病毒”这一译名已成大势.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朊病毒”这一译名已成大势 编者按:prion是美国科学家S. B. Prusiner发觉的一种新病原物,被认为是疯牛病、羊瘙痒病的致病因子。Prusiner因此发觉而获得19101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此词的中文名始终比较混乱,曾出现过朊病毒、朊蛋白、毒蛋白、蛋白病毒、蛋白粒子、蛋白感染粒子、蛋白侵染因子、感染蛋白子、朊毒体、锯蛋白、普利昂、普恩蛋白、普赖子等。 全国科技名词委曾组织prion中文名的探讨,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主动响应,有的赞同朊病毒,有的提出了普朊、感染朊、染朊子、朊、朊毒等名称。 全国科技名词委2022年公布的遗传学名词将prion定名为“普里昂”,又称“朊粒”。但在其
2、他学科名词审定过程中,专家们对此词的中文名仍有许多不同看法,赞同“朊病毒”等译名的也比较多。同时,近年科技界对prion本质的理解仍存在分歧,这对如何定中文名也有肯定影响。名词运用混乱必定影响科技的沟通,定名不统一将使运用者无所适从。为规范prion的中文名,全国科技名词委拟研讨协调此问题,征询各方面专家的看法,并在本刊绽开书面探讨,作进一步探讨。本刊欢迎专家、读者来稿来函提出prion的中文定名看法。这里先发表部分专家看法。 prion为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缩写,它的出现已有20余年的历史1。最早的中译名“朊病毒”是由我国闻名蛋白质生化专家曹天钦
3、院士提出的。随后,病毒学家田波院士等也先后提出应把prion译为朊病毒2-3。因朊病毒这一译名具有文字简练、含义较准确、可望文生义和符合汉语构词规范等缘由,故不胫而走,早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 多年来,也出现过一些不同意采纳朊病毒译名的看法4,导致prion的译名多达十余个,由此造成了学术沟通和媒体传播中的很多不便,甚至还造成不少混乱。命名不一样的缘由多发生在对“病毒”的理解上。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概念中,病毒应是一类既含核酸又必需同时含有蛋白质的致病性颗粒,而prion只有蛋白质一种成分,且在其原文中也只有“蛋白质”“感染”和“颗粒”三个词素,故认为译名中出现“病毒”二字就不很妥当。果
4、真如此吗? 笔者认为,把prion译成“朊病毒”是恰当的,理由是: 1含义准确。大家知道,自上世纪73年头初发觉只含有核酸一种组分的类病毒后,传统的病毒概念就有了新的发展。11011年,Lwoff首次提出了“亚病毒”这一新概念,并于11013年在意大利召开的“植物和动物的亚病毒病原类病毒和prion国际学术探讨会”上得到了正式承认,从而使亚病毒与病毒正式攀上了亲缘。 2文字简练。朊病毒由三个汉字组成,它不但比“蛋白质感染颗粒”或“毒蛋白粒”等简洁,也比同样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普里昂”更汉化和易于望文生义。 3约定俗成。从表1可以看出,在所列的25种国内较有代表性的微生物学、病毒学和一般生物学的教
5、材、词典以及大型综合性辞书中,绝大多数都把prion称为朊病毒,可见其影响之大。 4定位稳定。在现今生命科学的诸多学科中,对prion作全面介绍的几乎都局限在微生物学这一学科,且有关教材几乎都把它定位于病毒一章的亚病毒一节中。由此也可认为,把prion译为朊病毒是有科学依据和深化人心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把prion译成“朊病毒”不论在科学性、简明性、信息量、构词法,或是在约定俗成和大众认可等方面都是较合理的,并认为已是大势所趋,信任也将会获得学术界的进一步 认同。 参考文献 1Prusiner S B. Noval 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s cause scrapie. Science,11012,216:136-144. 2田波.亚病毒病毒学的一个分支. 病毒学报,11015,1:190-1101. 3方元. 对prion译名的几点看法. 病毒学报,2000,16:193. 4廖延雄. 朊粒病. 畜牧与兽医,11019,31:1-4. 周德庆:复旦高校生命科学院,200433 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