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为解决农夫看病难,看病贵,农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制度本身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解决“新农合”制度深层次的问题,事实上就是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制度的终极目标迈进。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医疗保险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起先在全国各地试点实施以来,推行的速度较快。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向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制度迈出了坚
2、实的一步。据国家卫生部2004年6月30日统计,全国已有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310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农业人口9504万人,实际参合农村居民68101万人,参合率为73.60%.全国共筹集资金30.2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为15.01亿元,农村居民个人缴费10.88亿元,集体和社会赞助4.32亿元,已有4194万人次的医药费得到了报销,报销金额为13.94亿元,占筹资总额的46.14%,其中住院医药费用平均有27.25%得到报销。 政策目标是正确的,政策实施阶段是明确的,制度试点初始阶段的状况也是较好的。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的发展也会走上正轨,而
3、不会出现春办秋黄、大起大落的现象呢?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受到农夫的普遍认同,归结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可帮助农夫抵挡重大疾病风险,减轻医疗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二是农夫个人受益,参与合作医疗等于用30元钱买一个保险,交钱少报销多;三是未住院者还可享受一次免费体检,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四是有利于爱护农村生产力,亲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我们看到新农合取得的巨大成果的同时,在调研中也发觉在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政策上的自愿原则与
4、实际做法上的半强制在肯定程度上影响了干群关系。“政府政策引导,农夫自愿参与”,这是新农合的基本政策要求,但在动员、组织农夫参与新型合作医疗时,各地各级政府官员将其作为政绩来体现,一些地方政府将农夫“参合率”作为考核的目标之一,农夫“参合率”指标级级下达,使得一部分基层从事这一工作的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不得不实行各种方式和方法动员、甚至强制农夫参与。有的乡镇为了达到完成“参合率”目标,甚至硬性规定,哪一个村完不成任务,就从哪个村的村干部工资中扣除。村干部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实行种种手段来完成参合率,从而引发一些社会冲突。 1.2管理成本太高。这主要体现在对农夫参合收费成本和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成本上
5、。从收取“参合费”方面讲,一般每年农夫自筹参合经费是在上年的10月到次年的2月由村委会干部每家每户上门收取,以前每人10元钱还好一点,现在的每人30元,如遇到人口较多,但家境不太好的农户一时也交不起这些钱。在调查中乡镇干部和村委会干部反映,这四个月的基本工作就是收钱,有的农户一次没有两次,多的一户跑过十几次,才能将钱收到。有的只好村干部自掏腰包为其垫付。不少村干部反映,这种收费在肯定程度上加深了干群冲突,好事并没有办好。特殊是一些年轻人,对村干部这种半强制性收费,看法很大。 1.3管理机构无编制,人员临时抽调,经费惊慌,管理主动性受到严峻影响。据调查了解到目前为止,江西省全部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
6、疗管理机构新农医中心,都是挂靠在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之下,由卫生局副职任主任,临时从各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管理机构。有的县连办公用房也是临时租借的。新农合制度已经由过去的试点到现在全面实施,试点县已经有六七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临时性机构,没有机构编制,没有干部职数。这种状况与其工作职责极不相称。我们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民生工程,社会关注度高,管理机构职责重大,其工作性质:政策性极强,专业性要求很高,事务性特别突出。因此在人员配置上要求很高,既要懂政策,又要有医、药、财会、审计等方面的专业学问,还要做大量如审核、审查、监管、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等事务性的工作。但现在由于属于临时机构,
7、人员也属临时抽调,这明显不利于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加之经费惊慌,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势必会受到影响。 1.4实施范围窄,覆盖面小我国农村医保体系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保障覆盖面小,参保率低。目前,只有极少数地区单兵突进初步建立了覆盖面较广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其它大多数县区不同程度实施了医疗救助制度,但一般农夫都没有受益。据初步测算,我国农夫患病后应就诊而未就诊和应住院而未住院者均超过30%。贫困户中31%是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1.5保障功能差,保障水平低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保障基金调剂范围小,合作医疗在肯定程度上虽然减轻了部分农夫的医疗负担,解决了部分农夫“病有所医”的
8、问题,但因为投入财力有限,住院医药费起付点相对较高,最高报销额相对较低,对大多数农夫来说,患小病时得不到补偿,影响其参保的主动性,而在患大病家庭遭遇重大经济损失时,又很难得到强有力的医疗保障和救助。这种状况不仅减弱了医疗保障制度对患病农夫的保障作用,而且在肯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进程。 1.6筹资模式有待完善目前,农村医疗保障筹资模式基本实行中心、省、县、乡镇四级财政共担的方式,从短期看,这一做法对提高农夫参保主动性,逐步引导农夫增加参保意识,扩大农村医保覆盖面,起到了主动的作用。但从长远看,这种福利模式的做法,往往简单使农夫产生依靠思想,不利于建立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以自我
9、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机制,一旦经济滑坡,就会面临瓦解的境地。 2.针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问题的建议 2.1主动稳妥,逐步提高覆盖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和农夫个人的经济实力以及保障意识有较大差距,同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短期内让全体农夫普遍参与进来是不行能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以富有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作为突破口,渐渐摸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通过如此试点实践,找到有关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般共性原则和规律性,总结阅历教训,然后结合各个地区、不同类型农村的详细状况由点及面,逐步推广。 2.2因地制宜提高保障水平,增加保障功能。从
10、目前状况看,虽然部分地区农村开展了医疗和救助工作,但从总体上看,保障水平差,标准较低,没有做到应保尽保。今后应当依据各地区的详细状况,因地制宜实行多种形式解决医疗保障问题。如合作医疗、医疗保险、村里或企业发展医疗补贴、大病统筹等形式。另外,要抓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基层卫朝气构的监管,规范医疗行为,让务实的农夫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 2.3规范运作,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在农村搞社会医疗保险,必需坚持“实帐户”,不能搞个人空帐。要不断强化医保基金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机制。真正做到科学管理,民主监督,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挪用现象发生,使农夫真正受益。要切实完善制度,做好保值增值
11、工作,条件成熟时可以在目前存银行和购买国债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投资领域,进一步提高盈利率。 2.4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农村医保体系建设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行为包括:舆论引导。利用下发文件、广播、电视、报纸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农夫广泛宣扬参与医保的好处,提高农夫自我保健意识、互助共济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让农夫自觉自愿参保。健全网络。健全各级医保队伍,尤其是稳定县、乡、村三级业务经办机构及人员,提高人员专业素养是开展农村医保工作的基础。规范政策。已经实施医疗保障的地区要明确各级财政负担的比例,其目的除强化政府责任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此调动农夫参加的主动性。但能否取得
12、预期效果,关键在于中心和地方各级财政资助能否刚好足额到位。 2.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即使同一乡镇村庄之间,同一村庄相邻农户之间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单一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照看到各方面的要求。所以,应依据各地的实际状况,主动探究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因地制宜地建立以基本社会医疗保障为主体,乡村集体保障和家庭储蓄保障等并存的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在详细操作中也可以借鉴有些省市的先进阅历。 搞好合作医疗,有利于保障农夫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减轻农夫负担,缓解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有利于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的初级阶段,虽然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只要提高对合作医疗的相识,正确对待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用事实来打消农夫心中的怀疑与困惑,信任这项为农夫服务的政策必将深化民心,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对前发展。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