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编织美丽的哀愁 原乡人的家国春愁与美丽哀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要在编织美丽的哀愁 原乡人的家国春愁与美丽哀愁.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不要在编织美丽的哀愁 原乡人的家国春愁与美丽哀愁 大幕拉开,乐声响起,时空穿越。由马丽丽编剧,杨琨导演,日照市艺术剧院倾情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毋忘在莒带给观众一阵莒、齐文化之风,把观众带到了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齐国姜无知篡位夺权,并追杀合法继承人公子纠和小白。公子小白被迫逃离齐国远赴莒国避难,途中被莒国公主秋己搭救,藏身莒国,二人志同道合。姜无知为绝后患,兵临城下,威逼莒国国君交出姜小白,秋己为救姜小白舍身嫁与无知,避开一场血战。身处齐国深宫的秋己隐忍待发,趁姜无知醉酒之时假借助兴表演一箭射死了他。秋己派人通知姜小白归国复位,自己则选择归隐山林。同时得到消息的公子纠和小白都踏上了归国继位
2、之路。为了阻挡姜小白,管仲潜藏在小白必经之路上,搭弓箭射姜小白。姜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头口吐鲜血佯装死去骗过管仲,提前赶回齐国登上王位。管仲沦为阶下囚,盛怒的姜小白坚持要杀掉管仲报一箭之仇。而鲍叔牙却举荐管仲为相。听到消息的秋己赶来劝谏姜小白,未果,秋己为救管仲竟舍身挡箭而亡。弥留之际秋己劝姜小白毋忘在莒、履行誓言、拜管仲为相富民强国。懊悔莫及的姜小白答应了秋己最终的恳求。在管仲与鲍叔牙等人的辅佐下,姜小白牢记“毋忘在莒”,任贤用能,励精图治,兴商强兵,富民强国,终成霸业。毋忘在莒大气磅礴,是一部胜利的历史剧作品,富有浓郁的莒文化和齐文化色调,不仅描摹了姜小白的家国春秋梦,还状写了姜小白与秋己
3、之间的儿女情长和漂亮哀愁。该剧胜利地塑造了姜小白这样一个颠沛流离、去国怀乡、忍辱负重、毋忘在莒的“原乡人”形象。“原乡人”一词,形容的是为了志向奔跑却不忘苦难和故土的人。姜小白因宫廷政变而去国避难,但他心系家国不忘故土、身负复位大任。他的颠沛流离是政治避难、是自我流放、也是他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正是避难的路上让他看到了民不聊生、看到了社会动荡的危害,让他意识到作为君王的责任。姜小白从养尊处优涉世未深到饱经风霜和磨难,他的性格也从稚嫩渐渐走向成熟。同样的苦难放在别人身上是无法承受的,但是姜小白却能担当,因为苦难在熬煎他的同时也磨练了他的意志,正是家国春秋的宏大愿景让他坚持下来。当然仅有宏愿也是不
4、够的,他的背后还有收留他的莒国民众,关爱他的舅父莒国国君,仰慕支持他的秋己表妹。在莒国的日子,对姜小白来说既是苦难也是他一生中最华蜜的时间。在家国梦受挫的时候,有秋己的温情呵护和关爱抚慰。卿卿我我的儿女情长是落难英雄的温顺乡,短暂抚慰英雄受挫折的心灵。可以说在莒国避难的经验是姜小白一生的财宝,遗忘这段经验、遗忘自己的承诺与誓言就是忘本,所以“毋忘在莒”就是牢记历史,不忘苦难,坚持根本的一种自觉。姜小白最终能够继承王位完成霸业,正是得益于“毋忘在莒”的精神。假如说姜小白在剧中是一位原乡汉子的形象,那么剧中的秋己就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原乡妹子的形象。秋己是莒国公主,姜小白的表妹,她有情有义敢爱敢恨,她
5、对国家对人民充溢感情,对表兄姜小白爱得深厚,她为了国家为了心爱的人可以牺牲自我,甘愿入虎狼穴与虎狼相伴。她的爱是隐忍的,她的性格从泼辣外向转而隐忍内秀。她也是一个原乡人,只身一人离开莒都来到齐国,她惦念父王,惦记小白,却要应付姜无知的纠缠,每天要在各种角色中转换,从无忧无虑的公主变成心事重重的妇人,她心中的苦楚唯恐只有自己知道。然而,她时时刻刻都不忘找寻时机帮助姜小白。隐忍待发的秋己最终等到了这个机会,利用陪酒的时机,假借助兴一箭射死姜无知,除掉了姜小白登基的障碍。达成夙愿的她没有回家,没有去找登上王位的姜小白,却选择了归隐,因为她觉得自己被玷污了。但是为了劝告姜小白重用管仲,她再次出山劝谏甚
6、至不惜以身为管仲挡箭。她成全了姜小白,姜小白成就了霸业。秋己的家国情怀不亚于姜小白,每个胜利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而秋己就是姜小白生命中的贵人。在家国情怀和儿女情长之间,秋己为了深爱的姜小白毅然选择了牺牲自己的儿女情长成全姜小白的家国春秋梦。其实秋己是可以选择归隐过平淡生活的,但是生于帝王家的她和小白除了沿着既定的轨迹滑行外也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换言之,牺牲自我成就姜小白是秋己的必定,这正是秋己的悲剧性所在。闻名戏曲学者王安奎先生认为,优秀的历史剧其胜利之处在于剧作家在作品中抒写了有时代特色的、有创作特性的历史情怀。该剧正是这样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剧作品。剧作家从历史的大背景着眼宏观把握,从情
7、感的细微环节处入手细腻灵动,抒写了自己对家国春秋的历史情怀。该剧结合典故,运用了在大历史、大背景下进行细部虚构的创作叙述方式。在剧中大量运用了典故,把诸如“毋忘在莒”、“一箭之仇”、“管仲拜相”、“ 管鲍之交”这些典故化用到剧中,在春秋争霸社会动荡的大历史背景下,为观众细心演绎了一段姜小白流亡莒国登上王位终成霸主的故事。剧作家的任务不是去还原历史,而是通过描摹历史变迁来抒发自己独具特性的历史情怀。历史一直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文学中的历史、艺术中的历史和史书中的历史各不相同。真实性是历史的生命,但是历史剧的真实不同于历史的真实。正如历史上的蔡伯喈是位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而戏文中的蔡伯
8、喈却是个负心汉。历史为历史剧创作供应了丰富的素材,历史真实是创作历史剧的基础,而情感的真实才能真正使历史剧作品发挥感人的效果。毋忘在莒表达的情感是真实的,因此具有感染观众的艺术魅力。博大深厚的莒齐文化为剧作家供应了任其驰骋的创作空间。该剧植根于春秋社会动荡的大历史背景,就姜小白这个人物而言,史书的记载是公子小白于宫廷政变前离国避难于莒国。秋己这个人物并不见于史书记载,姜无知则死于另一场宫廷政变。在剧中,宫廷政变成为全剧的导火索,成为姜小白流亡避难的起先。剧作家虚构了一位知心疼爱貌美如花善解人意的表妹秋己与姜小白儿女情长,并将姜无知之死的戏剧动作交与秋己这个虚构的人物去完成。这样做一方面亲密了人
9、物之间的关系,强化了戏剧动作的指向性;另一方面使戏剧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丰富了秋己这个人物形象,有利于表现姜小白情感的一面。故事的编织叙述并没有拘泥于历史记载,而是发掘史料中最具有戏剧性的片段,用情感的真实把它们编排在一起,从舞台演出效果和观众的反应来看,这样处理是特别胜利的。“银杏叶,如蝶飞,片片天际紧相随。伊人此去独憔悴,前路茫茫空余悲。”家国春秋梦成现实,儿女情长付诸东流,只留下蝶样纷飞的银杏叶和那恒久抹不掉的漂亮哀愁。然而毋忘在莒表现的原乡人的家国春秋和漂亮哀愁这样一种历史情怀,所表达的任贤用能、励精图治、富民强国等期冀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普世价值。姜小白和秋己这一对“原乡人”的艺术形象必将在戏曲舞台上传承演绎下去。责任编辑:尹雨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