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968810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4、培养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 的能力。【教学重点】1、认识学写生字。2、体会诗境,训练语言。【课前准备】1、同学: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资料。读熟课文。2、教师:生字卡片。1、出示自学要求:(1)画出本课生字词,并熟读生字(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脍炙人口饯行伫立凝视暂时孤帆唯见(3)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

2、子,读顺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1)投影出示生字词,指名读词语(2)理解词语。通过刚才自学,你弄懂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不懂,提出来交流一 下。(不懂的联系上下文理解)(3)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一些句子的朗读。如:1、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送行。2、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的景色,者K/有意 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3、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4、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如还有一些句子的朗读,在读的过程中随机指导。(不适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

3、能力。)三、总结、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朗读了课文。生字,我们不仅要会读,也要 做到正确书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写这些生字。四、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课后习题)1、学生认真观察生字,思考:在写每个生字时,应注意些什么?每一个生字生先说,教师进行总结,范写。如:孟:上下结构,“子”、“皿”形扁,并且“子”、“皿中的二横一 样长。饯:左窄右宽,左边“1”的横钩不宜长,竖钩的竖稍长,右边的二横稍短并 略向上翘,撇画要放开,落笔在竖提的交界处。酒: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五笔是竖弯不是竖,第六笔不连左右,最后一横既连 左又连右。饮:左部与“饯”的左部一样,右部第三笔撇要对准上面两笔相连处起笔

4、,竖 撇,撇到竖提交界处。暂:上下结构,“车”和“斤”要紧凑,“车”的末笔是提。下面的“日”稍 扁。帆:左部窄瘦,中间一竖直,右部的“凡”的撇为竖撇。脍:左窄右宽,左边的二横连左不连右,右边的“人”的撇、捺要放开。炙:撇和横撇稍平,下面“火”的点略低,撇略高。孤:左窄右宽,左边的末笔是提不是横,右边的第一个撇是平撇,第二个是竖 撇,竖提的竖要稍长,捺要竖一点,成一弧度捺下来。2、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认认真真读好书,端端正正写好字,是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课后也有这样 的练习,所以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当然学生不可能观察得那么仔细,教师可和 学生共同去完成。这些生字的出现可用多媒体出示

5、,这样就更形象、生动了。)五、布置作业。(课外)体会人物感情,练读课文。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篇四教学目标:1、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字,会写“孟、浩、陵”等三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4、积累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从中感受友爱、友情的温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目木木2、3 o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同学背诵学过的古诗。2、通过赠汪伦引出新课。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1、生试读全诗。教师板书全诗。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重点学习“陵”字。3、再读,体会并划出诗的

6、节奏和重音。4、师范读,生自读,指名读。三、学习古诗总结学法1、 “知诗人解诗题”(1)学生交流对诗人李白和孟浩然的认识。(2)齐读诗题,解释“之”,标注在诗题中。(3)请同学说说诗题的意思。(4)总结学法“知诗人解释题”。2、抓字眼明诗意(1)学生以组为单位,找出应该抓的字眼并划下来。(2)以组为单位,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字的意思并把它们移注到诗行中。(3)读懂诗句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汇报交流(如:介绍李、孟,说诗句的意思, 逐句朗读解释,结合画面阐述,表演等形式)。教师检查一一投影出示练习。出示 图片,绘制地图。(4)总结学法。3、入诗境悟诗情(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结合图文并茂的

7、板书创设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投影出示练习。(4)总结学法。4、归纳古诗学习三步法:一、“知诗人解诗题”二、“抓字眼明诗意”三、“入诗境悟诗情”四、背诵并默写五、拓展知识诵读古诗课下搜集表达送别之情的诗歌整理、背诵。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篇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口中学J小学2 .学科: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学期3 .课时:14 .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大意。(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二、教学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人间真情” ,21课精读课 文古诗两首安排了两首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

8、然之广 陵是其中的一首。本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开元盛世,阳春三月,文人知己,江南名 楼,繁华都会一一这样的创作背景使盛唐诗人笔下的这次离别在感伤之外,更充满 了少年人青春昂扬的气息,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色彩明丽,体现了盛唐独有的精 神风貌。因此,在“送别诗”中独放异彩,是历来传颂的名篇。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 .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3 .体会送别诗的不一样情怀。三、教材分析诗的语言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教学古诗时,要充分感受诗的语言的魅力。如何 挖掘简单的字眼背后的东西,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认为引导学生诵读

9、 是经典诗词的教学之根本,诵读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读”是本课的主线,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大致按照“明诗题读诗 文解诗意一一入诗境一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读懂题目的意 思,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读通读熟,然后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 懂每句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进入古诗的意 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读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诗 韵、读出诗情,层层递进,随着对古诗语言逐步深入的品味,随着放飞想象产生的 多彩体验,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渐渐趋于个性化、成熟化。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体会诗情,指导朗读。教学

10、之前用百度搜索引擎口在网上搜索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相关教学 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 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课件,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 力。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 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便于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及文 中人物的现实意义。四、教学方法及流程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本课流程如下:1 .常识学习了解学习目标及其重难点。(2)走进作者(3)诵读古诗了解诗意2 .自主学习(1)诵

11、读古诗,体会诗意。(2)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3 .合作探究理解古诗诗意。4 .问题解读通过诗意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体会诗歌意境。5 .拓展训练诗人李白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的?出示几首送别诗,想想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的?6 .布置作业按照课上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送元二使安西。(2)积累更多的有关送别的古诗。五、教学过程:【激情导入】1.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同学们静静的听。(出示课件,配 乐)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 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

12、衣冠,赶忙 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 求教啊!” “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 ”两人 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 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 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常识学习】【教师活动】展示学习目标及其重难点。(1)走进作者(2)诵读古诗(3) 了解诗意熟读古诗,理解诗意。(一)引导自学1、师:同学们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诗,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一读

13、 了,那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呢?(出示课件)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只有认真听,你才能发现别人读的闪光点和不足,你才 能进步。)再指名读。3、师:看的出来,同学们的预习非常认真。那么大家平时都是怎样学习古诗 的呢?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学习古诗的吗?(出示课件)我们学习古诗可以从这五方面入手: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会 诗情。享诗境。(二)解诗题1、师:请同学们借助文中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从他的回答中,我们知道李白要在黄鹤楼上送孟浩然去广陵。2、师:黄鹤楼知道吗?(板书:黄鹤楼)说说看。百闻不如一见,这就是黄鹤楼 (课件出示图片)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

14、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振。3、师:广陵是哪?(板书:广陵)4、师:黄鹤楼也好,广陵也罢,都在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流域。(出示地图)从黄鹤楼顺流而下就能到达扬州。【课时布置】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1、你们学过李白的那些诗歌呢?比比看,哪个小朋友背得最多最好?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看到题 目,你想提什么问?生:黄鹤楼在那里?生:烟花三月是什么时候?生:碧空会有尽头吗?3、师:很好,今天我们一边欣赏,一边解决这些问题。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主读诗,把字音读正确。2、检查读,赛读。3、同学交流读后感悟。4、自由读全诗,要求读

15、的正确、流利。三、自主感悟,探究诗意1、导语。5、师:同学们一定会对课题有更深的理解,让我们带着理解再读课题。齐读课题。(三)知诗人。1、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来说说你了解的李白?(出示)我们看看唐代的另一 位大诗人杜甫是怎样来写李白的?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 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对李白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他还有许 多赞美李白的古诗,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搜集搜集。(四)明诗意。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同桌互读,注意纠正字音。(出示 课件)1 .指名读。(他读得节奏感非常好,谁再来读读?)2 .指名读。(读得非常有感情。)3 .四人小组自主学习诗意

16、。【合作探究】师:现在小组合作,谈谈你对古诗的理解,尤其是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每位同 学都要发表自己的想法。(五、)悟诗情,享诗境。1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通过了解诗意来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师: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出示课件)(出示课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 件)2 .师:烟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烟花三月的 图片咱们一起来欣赏,(出示课件)你们想用什么样的词来描绘这里的三月呢?指名说(繁花似锦,杨柳如烟,五彩缤纷、繁花锦簇)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积累了这么多优美的词语)师:烟花三月的景美,老师相信你们的语言会更美,齐读这两句诗

17、。(出示课 件)师: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置身于烟花三月的美景之中,带着感受再来读这两 句。3 .师:在这诗情画意的季节,诗人却却无心赏景,那是因为一一(生:他的好友孟浩然要走了。)师:孟浩然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望什么啊?(出示 课件)指名说:船。几只?生:一只。师:诗人称这只孤孤单单的船为?生:孤帆。师: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 船,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师:李白眼中只有一一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一一孟浩然。看到的自 然就只有孟浩然的一一孤帆。诗人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

18、深厚的友谊啊!谁来再读读,指名读。(出示诗句)(你的眼里有孤帆了。)谁再来读?眼中只有孤帆了, 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齐读。4 .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师板画。)李白还在望什么啊?生: 江水。哪句诗告诉我们?生:唯见长江天际流。(出示诗句)一起读一读。唯见是什 么意思?只看见。对,只能看见江水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生:舍不得。这又 是怎样的情啊?生:依依惜别、难分难舍。(师板书:依依惜别)是啊,怎样才能读 出难分难舍的感情?自己读看看。指名读。师:帆尽了可情未尽啊,碧空和天际流了下来,延长来读就更有味道了。(课 件出示两句古诗)一二组读。师:我仿佛看到了那如

19、长江水般永不停息的深情。三四组读。师: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长江水般绵绵不断的厚谊。男同学让我们一起送孟浩 然。(生读)这是豪壮的相送。师:女同学你们也来送送他。(生读)这是柔情的相送。5 .导读:我的眼前是那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我的眼前是那一个个翘首东 望的李白,帆没了可情未了啊!此时,李白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孟浩然说。(出示课件)故人的船已渐渐远去,李白不禁想:指名说:(预设)(1)孟浩然啊孟浩然我多么希望你不要走。我们可以一起在这天下名楼饮酒作 诗,吟诗作画。师:那是多么惬意啊!(2)孟浩然啊孟浩然虽然我不能和你一起去扬州但我的心早已随你去了。我们的友谊就像这滚滚长江东水。师:情深意长永不停息

20、。(3)孟浩然啊孟浩然没有你相伴我怎么能开心呢?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是那么美好又那么的短暂。师:你道出了李白淡淡的忧愁。师:(板书)这深深的情,这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古名诗。老师情不自禁想吟 诵。师范读。生齐读。【拓展训练】1 .师:诗人李白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你从哪里 看出来的?师:同学们看这首古诗(出示)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谁来读读?那这首古诗 中诗人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大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是啊,这真是(出示)“目随神往不舍情”啊。2 .师: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送元二使安西(课件出示)中诗人又是 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的?生

21、“劝”。师:你从哪看出来的?(真 聪明,看来你对这首古诗已经非常了解了)我们一起来劝劝元二。齐读全师。3 .再看这首古诗别董大。(出示课件)指名读。这首诗人高适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的?从哪里看出 来的?师:王维的劝说与高适的劝说有什么不同?生:王维劝说友人多喝一杯酒,出去阳关就没有老朋友了。但高适和劝说友 人,远行后还会有新的朋友。师:这真是“一样劝别两样情”啊。(课件出示)4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古送别诗,(出示课件)山中送别,谁来读读?诗 人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他的依依惜别之情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诗人通 过“问”来表达感情。)师:是啊,诗人通过“问”深深地

22、表达出他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这可谓 “问君归期惜别情”啊!(课件出示)【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自有知音人。除了友情,还有亲情,乡 情,师生情等等,等等。用你的心去感受人间真情吧!【布置作业】1 .按照课上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送元二使安西。2.积累更多的有关送别的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篇六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 “烟花三 月” “尽” “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2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生一一课前熟读古诗;收集黄鹤楼、广陵、李白孟浩然生平资料;不理解的词 查查字典,试着理解诗歌。师一一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师:上课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乐曲,看你们从中能联想到我们以前学 过的,或你读过的那首诗(教师播放送别曲)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生说想到了什么)师:同学们,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他们分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他 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方式,并且成了当时的一种习俗,也成了诗人笔下常见的一 种题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陵”二、解题1、师:读读看看题目中送了哪些

24、内容?从他的回答中,我们知道黄鹤楼是送 别的地点,广陵是要去的地方。2、师:黄鹤楼知道吗?说说看;百闻不如一见,这就是黄鹤楼(课件出示图 片)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 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振。3、师:有同学查到广陵的资料吗?(指名交流资料)4、师:黄鹤楼也好,广陵也罢,都在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流域。(画长江简 图并标出武汉扬州位置从黄鹤楼顺流而下就能到达扬州。5、如果我们再来了解李白孟浩然的一些情况就更好了(交流李白孟浩然资料。)师:诗题里面的关键词我们都理解了,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师:诗题的意思理解了,也就是诗文大致要讲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

25、就从具体 诗句来看看李白送别好友时的那份真挚的感情。三、理解诗意。品读词语、感悟诗情(-)引导自学1、师:同学们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诗,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一读 了,自己先放声多读几遍。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老师看到大家读的有滋有味的,那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呢?3、看来大家读的不错。读通诗句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看看 同学们能否读懂诗句的意思?现在,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两个友情提示,谁来给大家 读一读:(教师课件出示)(1)自由地朗读古诗,并结合课文注释插图,读懂诗意。(2)把学习中的收获及时记录下来,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并与同桌讨论 交流。(二)引导汇报。师:谁来说说这

26、首诗的大致意思?汇报的同学先读古诗,再说诗意。其他同学仔细倾听,看看你画的问号在他的 回答中能得到答案吗?师:同学们,学贵有疑。你们提出的这些字或词语,正是是诗句中用得好的词 语,堪称点睛之作。下面我们再次读读诗文,看看这些词语好在哪里?(三)品读体验,感悟事情交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1 “故人”是好朋友吧?李白和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呢?师:据说李白常和孟浩然在黄鹤楼上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 负?就这样,他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所以诗中称“故人”“故人”人可以换个说法吗?(情深意重/患难之交/亲密无间)带着对“故人” 的理解再读诗句。2 .烟花三月”诗中三月指什么

27、时候?想一想,春天来了,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 象?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吗?(学生交流)诗人的眼中和你们一样看到了一个百花争艳 繁花似锦的春天,为什么不用“百花、鲜花”而偏偏用烟花那,在这里你觉得有那 些可能?生交流3、师:今天老师特意为大家带来了烟花三月的图片请欣赏,此时你想到了哪 些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古诗。(生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这如诗如 画的秘境中,诗人本该和朋友一起踏青游玩、饮酒赋诗。可是那么好的朋友却要去 繁华的扬州了,分别之际,李白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呢?小结:从他们分别的话语中你听出了什么?这两句是人在平淡的叙事中却透露 出它们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4、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

28、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在这里指一只小船,当时正是大唐盛世,长江上应该是百舸争流,千 帆如云那,怎么会只有一只小船呢?“碧空尽”:“尽”什么意思?什么消失了?从哪个词语读出的?孤帆远影:开始的时候作者还看到了帆船,渐渐地只剩下一点小影,慢慢地消 失了。再来读读古诗想象以下画面。此时假如我们和诗人一同站在江边:船开了好 一会了,李白还在望呀望呀,他心中不禁涌起一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 流;这船越走越远,只变成一点影子了,可李白舍不得走呀,他很想让他留下来 呀,他还在望呀望呀心中默念着两句一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船 已经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了,李白想起了昨日的种种,想起了他们

29、在一起的快乐 时光,牵挂之情油然而生,他不仅脱口而出:一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 流。帆虽尽,情未尽呀,此时在诗人的心中,永远不能消失的是什么?所以作者用 了一个“唯”字突出强调了这眼前的江水,古人常常寄情于山水,在这里作者又想 借江水说明什么呢?出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学生理解。看一看这面前的江水, 猜一猜有多深,想一想面前的长江长不长,有多长,可是在诗人的眼里却比不上他 们之间的这份珍贵的友情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看这两句,表面上写景,但 却字字句句隐藏着朋友间的那份深情,这就是借景抒情,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了 自然景物之中,同学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可以尝试运用。“天

30、际流”向天际流去的 仅仅是一江春水吗?还有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度读诗句,读出这份情深意长师:那滚滚的长江水不正象征着他们深厚的友情绵绵无尽吗?师:是啊!你们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深厚友情。师:女同学站起来送送孟浩然,齐读。(师放课件生在乐曲声中读)(这是柔 情的相送)男同学你们来送送。(这是豪壮的相送)大家一起来送送孟浩然!同学 们读的多么投入啊,会背的请站起来,不会背的拿着书读一读,读出你的情感来。四、课后作业,拓展延伸:1继续积累送别诗,并背一背。2、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篇七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 .体会朋友之间的友

31、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3 .结合课文注释或、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4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课前准备2、个性化阅读,感悟诗意。3、合作交流,加深理解。4、总结: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的地方,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 人在此道别,更具有诗意和浪漫色彩。四、读中品析,再现意境1、过渡。2、同学读诗,渗透学法。3、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同学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送别情。4、看课文插图,扮演体验送别情。5、解决疑难:故人:老朋友。(2)西辞:告别后向东而去(扬州)。烟花三月:春天烟笼春花。绚丽无比。(4)孤帆远影:学生: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

32、然生平的材料。读熟诗歌。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 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 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二、解题: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 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三、预习检查: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eng) 浩(hdo)、陵(li

33、ng)、辞(ci)、唯(wei)。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1 .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2 .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3 .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五、理解诗意1 .学生自学古诗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 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2 .检查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 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 还在向天边奔流。)六、体会诗境1 .你

34、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 .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3 .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4 .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结合末两 句体会诗人的感情)5 .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6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七、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1 .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 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2 .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3 .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

35、,理解诗句的意境。八、作业练习:1 .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 .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的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 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二、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三、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设想一、这首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多读,不必硬从思想性 上去探究,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二、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三、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

36、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 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 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 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 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 西。二、指导自读(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1)解释下列词语:悒客舍尽故人(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2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第1题:泡:悒(yi

37、)湿润。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饯别的处所。尽:进。故人:老朋友。此处指元二。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 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 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 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 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

38、其新如洗。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 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 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3 .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译文: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4、试背这首诗。三、拓展练习。我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我来给大家背一背。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篇八教学目标:1、学会2个生字,理解6个词语的意思。2、理解句子中字、词的意思

39、。3、会背诵、默写课文。4、体会诗人爱友、爱国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解题。1、本诗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介绍孟浩然。2、解题。(之:到广陵:江苏扬州)二、范读全诗。三、自学诗歌。1、按字、词、句、读、背的顺序学诗。2、认真读注解,想想诗句的意思。四、指导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1、教师范讲第一句。“故人”、“西辞”什么意思?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学生读第2句。试着说说第2句的意思。再把1、2两句连起来说一说。这两句写了什么?小结:这两句写送别之事。3、学习3、4句。(1)自读诗句,看注解,试说意思。(2)指名生说,教师点拨。小结:这两句写送别之景。(3)想象:这两

40、句诗写了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4)面对这幅情景,作者会怎样想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语 可以看出来?(5)有感情地朗读。五、背诵全诗并默写。六、课堂作业。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篇九一、概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自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 20课古诗两首。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古诗所表达的是诗人送别好 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 节:帆影已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 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本案例授课内容需1课时。本课时的设计理念:以一 “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 方式来引导学

41、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以读促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以语言运用 为中心,通过朗读、想象、合作、表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 感。让学生在彰显个性中,边学,边积累,边创造;让学生在自读中真正感悟语言 文字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得到情感的陶冶。教案的设计不是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设计,而是趋于方法的介绍和指导,至于具 体的操作还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灵活应对,真正做主体学生的引导者。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特别是第三、四句话所描写 的情景,天、地、水、情融为一体。(3)培养语言表达的

42、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老师以一 “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方式,动脑思考,表达感悟来 学习古诗。(2)能够仔细倾听他人的发言,能把对古诗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并有 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古诗的过程和方法。(3)能通过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写一写等个性化的评价方式记忆古诗。(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加大学生阅读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2)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课 外主动积累诗文的良好习惯。(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中年

43、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2、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很有表现欲,上课气氛活跃。3、学生善于想象,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4、学生对于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的方式非常感兴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计引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要及 时调整自己的教案,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体现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主体,以学定 教的原则。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诗意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体会 古诗天、地、水、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感悟朋友间的深厚友谊。2、以“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古诗的 内容,让学生在自我活动中学习知识,感悟内容,激发情感。3、通

44、过个性化的评价设计,帮助学生记忆古诗。4、通过自我反思,给自己一个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养成自我检查的良 好学习习惯。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找到不足。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一片孤帆消失在远方。碧空尽:在天边消失了。惟见:只见。天际流:天边流。抽生理解诗意。6、小结: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好朋友一去,不知何时才干相见!让我们一起来 读!五、配乐朗读,升华情感1、过渡:真正了解了诗歌以后,就要把自身当作诗人去读诗,再现诗人依依惜别之情。2、同学练读全诗,小组赛读:总结: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 的黄鹤楼,一起去送送孟浩然吧。六、拓展延伸,积累语言1、pp

45、t课件。2、课文插图、视频(后两句诗的情景、全诗情景朗读)、音频(乐曲送 别)o3、学生用的画笔。4、表演古诗时用的服装、帽子。(有条件的可选用)5、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六、教学过程导入演示课件播放乐曲送别,在音乐即将结束时直入课题。(板书)1、生读课题。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哪位同学能围绕这个“送”提一 提问题。想想可提什么问题?2、对题目质疑,提出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堂总结板书。如:“谁送谁?在什么地方送?在什么时候送?怎么送?送到哪?为什么送?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借助乐曲渲染离别气氛,在借助乐曲调动学生的情感基 础上,引出课题。中年级学生已有初步的质疑能力,这个环

46、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质 疑能力,一方面也可以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二)读古诗,感知诗意1、学生根据板书的问题进行个性化阅读古诗,并找出答案。(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相应的读书时间)2、学生结合问题汇报交流,并感知诗意。学生自由汇报,明白是“谁送谁”后,学生简介作者,教师适时补充。(播 放作者简介的视频。)说说是什么样的三月?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来想象烂漫的春天 景象。如:是百花齐放的三月。细雨蒙蒙,花红柳绿的三月。阳光明媚的三月。细雨绵绵,柳暗花明的三月。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三月。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巧妙设计引语拓展知识点发展学生的想象空 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你们的回答告诉老师一个读书的好方法就是读书要展开想象。谢谢同学们。下面继续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