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本科)一、是非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1980年联合国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2 .知识经济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在这个时代,劳动者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科学技术将不断更新。3 .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用考试来评价()4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就发出通知,提出了 “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5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6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注重改善学习方式。()7 .新课程提倡的教学,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和体验,不必重结论。()8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9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学生“全优发展”。()10 .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11 .地方课程的权力主体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12 .教材的多样化就是打破教材垄断,杜绝教材的低水平重复。()13 .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而是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14 .对学校教师来说,国家、地方、校本课程都需要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15 .教师培训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适宜的教育行为。()二、多项选择16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A.政府放手不参与课程改革B.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C课
3、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D.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E.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17 .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B.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C.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 D.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18 .“应试教育”的特征是()A.对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加重B.学生为考试而学C教师为考试而教D.素质教育能充分推行19 .分科课程有以下优点()A.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是学生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有效途径。B.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C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
4、,提高教学效率。D.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经验和生活E.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22 .本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和考虑。()A.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B.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C.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D.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23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发生哪些变化?()A.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赞赏学生B.教师应学会教学反思C.教师应学会与其他教育者合作D.教师应学会帮助、指导学生的学习24 .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应从哪些方面进行重建?()A
5、.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B.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C.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D.以分为本,对教师的业绩进行奖惩考评25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做到:()A.以学论教 B.更加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C.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 D.从关注教转变为关注学26似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评价改革就是考试改革B.考试内容应该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C.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 D.考试应和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式有机结合27 .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A.教材的多样化B.教材选择性 C教材的高质量D.教材的实用性E.教材的灵活性28 .国家基本的教材管理制度主要包
6、括()A.教材编写核准、审查制度B.教材出版、发行、供应制度C教材试验制度、评价制度D.教材选用制度E.教材奖惩制度和教材申诉制度29 .课程改革新教材的特点是()A.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B.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C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D.新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E.新教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30 .开发和利用这类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的途径主要有()A.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B.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C.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 D.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E.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F.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G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一、简答题:1.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2 .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3 .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4 .教学改革5 .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二、论述题1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谈一谈教师应怎样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2 .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