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逍遥游1.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935845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逍遥游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逍遥游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逍遥游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逍遥游1.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方案章节:第二单元第六课 课时:3课时备课人:二次备课人:课题名称逍遥游三维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基础知识(常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2、通过诵读,理清文章思路,领悟作品主旨;3、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4、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重点目标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 则不自由的思想和“逍遥游”的绝对自由精神;难点目标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特点导入示标在评价诸子百家的文学成就时,鲁迅先生曾经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过这样一 句话:“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J由此

2、可见,这位大家的文 学成就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高。能够得到鲁迅先生好评的大家是谁呢?目标三导第一课时学做思一:初读课文1、导学: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本中的音义问题;预习程序:首先,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章的生僻字音问题,并熟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通译全文,将遇到的文言问题圈画出来;再次,将个人遇到的问题提交到小组,分组解决;最后,如果有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课堂师生共同解决。2、导思: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基本思路。在解决文言知识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和作者的基本思路。(学生虽然进入高,但是我校绝大部分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依然非常薄弱:文章读

3、不成句,断句不准,文意的理解更是无从谈起。学生的学习习惯还需要时刻培养和强 化,课下没有预习课文的意识和习惯。所以,针对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一课时的预习。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看似占用了一节课的课时,实质上是一个给学生 继续强化学习意识、教给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3、导做:小组收集疑难,用于下节课讨论。学做思二、知人论世,了解庄子及其作品思想1s导学:(学生自学完成下列练习)庄子,名,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时 期宋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 的思想,著名的思想家,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并称为“老庄”。庄子一书现存 篇。有 7篇,15篇,11篇。是庄子自撰,、可能是庄

4、周门人和后学所作。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 和 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 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 的主张,追求 O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 得 O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 条件的精神自由。 2、导思:检查预习(-)检查指定预习内容第一组:完成重点字词的注音或写出相应的汉字。(D其yi若垂天之云海运则将Xi于南冥拉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覆杯水于坳 堂之上

5、 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阕者(6) tido与学鸠笑之曰我决 起而飞,抢榆防 而止(8) 适百里者,宿 chong粮(9) 斥 笑之日第二组: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或异体字的本字。(1)北冥有鱼,其名为鲤(2)三次而反(3)小知不及大知(4)此小大之辩也(5)而征一国者(6)而御六气之辩(7)旬有五日而后反第三组:下列句中加点“其”字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既要找出错误的一项,还要给出正确的答案,并指出其意义和用法)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代词,译为“它的”指鸟的) 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助词,无义)D.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译为

6、“它 指水)第四组: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其名为鹏”的“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既要指出例句的意义,还要说出选项中的加点词的意思)A.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B.莫名其妙C.故虽有名马,抵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D.有名无实 *第五组:完成教师制定的句子进行翻译。(各组选派一位代表板书在黑板上,要根据翻译的原则进行,结合高考考点指出句中的得分点。)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 也亦若此矣。4、若夫

7、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通过以上检测,证明大家已经为学习这篇文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我相 信这样大家就能更加深刻地去领会文章的内涵。3、导做: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各班学情不同,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也千差万别,需要的课堂时间 不可一概而定,教学时,有的班级仅有几个问题,教师抽查发现,学生不是 会了,而是放弃了;也有的班级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学生能够提出和高 考考点联系密切的问题,让我们很是欣喜。)第二课时学做思一、整体感知1、导学: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并找出文章中含有“笑”的句子来。(学生速读课文,教师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2、导思:文中写了几次“笑”

8、?是那几句?明确:写了三次“笑”: 蜩与学鸠笑之,斥安息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3、导做:文章中三“笑”中的“之”各指代什么?明确: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鲍鹏。第三个“之”所指的对象是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蜩与学鸠与斥为什么要笑鲸鹏,宋荣子为何要笑文章提到的四种人呢?让我们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吧?学做思二、合作学习,交流探究1、导学:提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如有问题,师生再纠正。师生共同探讨有关语句的诵读方法。第二段:“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要把选择问句 的语气读出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句中“且夫”是 发语词,读“夫”时可稍拉长一些

9、,“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也”后停顿一 下,千万注意,“也”作为语气词应放在上半句尾,即“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下文如有类似情况,朗读方法相同。第五段,应重读“此小年也”“此大年也”。2、导思: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鲤鹏?明确:因为大鹏“图南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 天阕”的条件。3、导做:作者对蜩与学鸠“笑”鲸鹏是怎样的态度?明确:大鹏、野马、尘埃,以及天地间的生物,都是靠大自然的气息“相吹”的。而蜩与学鸠同是属于“生物之以息相吹”之类。差别只在于“适 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罢了。事物的大小不一样,所适的远近不同,它们所凭借的条件(即

10、所待) 也是有区别的。所适越远,所要凭借的条件就越是充足,如将要“图南”的 大鹏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阕”的条件;而“决起而飞, 枪榆防”的蜩与学鸠所凭借的风(或其他条件)比起大鹏就小多了。但是它 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消遥。5、学生一齐背诵文章的前三段。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块既解决了本文的一大障碍言”的问题,又借助 文章中的三“笑”梳理了本文的思路,对于文章的大体意思有了整体的了解; 并且一起探讨了文章的前五段,明白蜩与学鸠和鲤鹏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 都有所待,因而都不逍遥。第三课时学做思一、分析一、二段1、导学:提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如有问题,师生

11、再纠正。2、导思:师生共同探讨有关语句的诵读方法。第六段,应重读“此小大之辩也中小大辩”。3、导做:斥为什么笑鲸鹏呢?明确:斥认为,鲸鹏要飞高,才依赖于风力,而自己不追求那样的 高度,所以能够摆脱对外力的凭借,自己能够自由地“腾跃”“翱翔”。学做思二、合作学习,交流探究3、4段1、导学:作者赋予鲤鹏怎样的形象呢?明确:神奇莫测、雄伟的形象。2、导思:那么,作者对斥的“笑”是什么态度呢?明确:斥 “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满足了,因而它自得其乐地笑了。这里的“笑”就代表了庄子的笑。庄 子是借斥笑大鹏来喻自己笑那些持有“大小”成见和以小慕大的人。3、导做:你认为庄子

12、是否赞成“小大之辨” ?明确:“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不是庄子的观点,相反,他认 为这是世人的成见。因为他觉得“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意即像大年之大年的彭祖,不知自己本性的“众人”却非要去匹之,这 不是很可悲吗!这里,庄子仍进一步阐发要泯除大小之见,对任何事物不要 虚妄分别的观点。即使是“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技扶摇羊角而上者九 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的大鹏,在斥需看来,也不 屑一顾,它并不像“小年”的“众人”去匹“大年”的彭祖那样去做一些徒 劳的事,而是以“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 也”而满足了,因而它自得其乐地笑了。

13、这里的“笑”就代表了庄子的笑。 庄子是借斥需笑大鹏来喻自己笑那些持有“大小”成见和以小慕大的人。庄 子为何用斥需来喻自己呢?这是由于庄子的时代背景所限。他常常托别人或 别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古今人物,禽兽鱼虫无一不成为他借用的对象。他之对己、对人、对物根本就没什么分别,只不过他有时在明处,有时在暗处,有时当场导演,有时幕后指挥,但是“每一个场合中,必然隐藏着一个庄子” (张默生)学做思三、重点讲解,质疑探究。1、导学:作者对鲸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是不是肯定呢?明确:也都作了否定。否定后者好理解,关键是否定前者不好理解,因 为“鲸鹏展翅”早已作为积极的意象被人们广泛

14、引用。但在本文中,作者在 讲述这一寓言故事时,突出的不是鲤鹏本身,而是风力,“故九万里,风斯 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阕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对 风力作用的突出,实际上就是对鲤鹏的否定。作者写了 “笑”的双方,对“笑” 的一方蜩与学鸠、斥獴 宋荣子都作了否定,对被“笑”的一方鲸鹏和“知 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也都作了否定,并且对顺便提 及的野马、尘埃、芥、大舟、朝菌、蟾虫古、冥灵、大椿、彭祖、列子等事物 或者人物也都作了否定。这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如果我们借用本文中的一个 形象的词语,可以说是:笑!是的,本文也可以说是:庄子“笑”万物! 2、导思:庄子为什么要“

15、笑”万物呢?明确: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3、导做: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 哉?”只有任其自然,随变是适,无乎所待,以游无穷,这才是逍遥游的理 论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 了,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工 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庄子 强调,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 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不知道“以道观物,“道 通为一”的道理;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 适、无所对待了。庄

16、子进而提出了最彻底的“无己”的方法,即从精神上超脱 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无己而后 无所待。总结:无论是嘲笑他人的蜩与学鸠,斥媒 还是展翅高飞的鲤鹏;无论是有一 定才智和修养的四种人,还是能够超然于世人毁誉、审定物我区分,辨明荣 辱界限的宋荣子和御风而行、超然于世的列子,他们的区别只是“小大之辩1 共同点是“有所待还都算不得“逍遥游”。达标检测反思总结课后练习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应该追求的是“无所待”即“逍 遥游”的最高境界。你认为庄子能够达到“逍遥游”的精神境界吗?请写一篇300字以上的议论性 短文,要有自己的观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