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逍遥游练习新人教版必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逍遥游练习新人教版必修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6课逍遥游“俯不祚于人”?2012年第10期的银潮上,有篇短文“还债奶奶”彰显诚信力量,赞扬了一位 八旬老人替因病去世的儿子还债的事。作者感慨地写道:“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还 债奶奶传递了一份感人至深、可敬可学的力量。”文中的“不祚”,显然是“不作”的误写。“作”与“祚。都读作“zu。”,但不是一回事。作,本义指惭愧,作动词用时,指改 变面色,“不作”即不惭愧。祚,本义指福、福运,作动词用时,指赐福、保佑、报答、报 酬。“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语出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抬起头来看看,觉 得自己对上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对别人无愧。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摘自咬文嚼字2013
2、年合订本,作者:正江仁回国画回“逍遥”和“游”是庄子一书中频繁使用的两个表达其人生哲学的关键词语。一般情况下都是各自单独使用,只有在逍遥游一文的题目中,两个词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短主旨是讲人生的境界。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语。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首篇, 界就是人生在世能做到“逍遥游”。注音北冥(抢地(蓬蒿(尘埃( 舂粮( 技泠(坳堂(晦朔(鲸(夭阕(翱翔(蜩(决起而飞()榆防()蠕站(斥()数数然()恶乎待(答案:mi ng kun tiaoai ao eqiang chong shuddo hao tuanlingxue fang huigu yan shud wu“虫”读作hui,是个象形字
3、。其甲骨文的形体,像一条长虫形。商朝金文的形体,像 头部为三角形的毒蛇。小篆的形体,像一条曲卧的虫形。楷书的写法,就没有虫的样子了。“虫”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从“虫”的字大都与爬虫、昆虫有关,如“蝎” “蚁” “蛇” “蝶”等。背景链接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周王朝名存实亡, 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空前残酷。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深为不满,时时进行 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同时,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 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原因。但 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能在幻想的天地里
4、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 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文脉梳理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野马也,尘埃也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定语后置 句。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吾其还也*B.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C.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吾不欲匹夫之勇,欲其旅进旅退D.去以六月息者也夫差与之成而去也*解析:D项,皆为动词,离去。A项,连词,表选择;副词,表商量语气。B项, 连词,就;代词,这样。C项,动词,比;名词,与“
5、夫”组合,指逞勇无谋的人。答案: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蟾站不知春秋 解析:B项,古义、今义均指“在空中回旋地飞”。A项,古义:真正的颜色;今义: 纯正的颜色或严肃的神色。C项,古义:不求名声;今义:没有名声。D项,古义:四季; 今义:春天和秋天。答案:B6 .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之二虫又何知8 .彼且奚适也C.齐谐者,志怪者也D.彼且恶乎待哉解析:A、B、D三项均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判断句。答案:C二、文言阅读阅读下面的文
6、字,完成710题。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 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月去箧,以 抵就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 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 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 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 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 快吾志焉。”(选自史
7、记老子韩非列传)7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抵率寓言也抵:大概*8 .衣以文绣衣:衣服C.子亟去,无污我去:离开D.无为有国者所羁羁:拘束解析:B项,衣:动词,穿。答案:B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未数数然也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B.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使使厚币迎之 C.以明老子之术 去以六月息者也 D.周尝为蒙漆园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解析:B项,均为代词,他。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连词,表转折,然而。C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凭借。D项,动词,担任/语气词,呢。答案:B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8、)A.许以为相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木直中绳,以为轮 解析:C项,认为。A、B、D三项都是“以(之)为,把当作。答案:C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答案:(1)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让他担任宰 相。(2)在那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得到吗?参考译文庄子是蒙地人,名叫周。庄子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 代的人。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他的中心思想本源于老子的学说。所以 他撰写的十余万字的
9、著作,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月去箧,是用 来非议孔子学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学说的。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空设言语,没有 实事。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 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 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器重他。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让他出任宰相。庄周笑 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 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那个时候,它 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
10、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小水沟 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三、语言运用11 .把下列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荀子的君子式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墨子的苦行侠人格,;杨朱的贵我人格,绝对自我,拔 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在一种远离的姿 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锋芒毕露,正义在胸平和公正,循规蹈矩解析:荀子和孟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较为激进,荀子则较为平和。故
11、前两空为 。墨子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所以是“利天下而为之”。庄子是 道家的代表人物,主张“逍遥”“无为”,故后两空应为。答案:(1)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鲸鹏的形象: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 时气势壮美鹏鸟南飞有所待,以“野马”“尘埃”作比、反驳蜩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有所待(2)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辩” (亦不自由)归纳上文,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引“汤之问棘” 一段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3)从自然界到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一一追 求绝对的自由一一逍遥的境界)一、阅读课
12、文的第一段,回答问题1 .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北冥有鱼“” 通 “”,三餐而反“”通 ”,答案:“冥”通溟大海“反”通返”,返回2 .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 今义:海上运输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今义:一种天然形成的湖泊去以六月息者也古义:今义:气息;休息腹犹果然 古义: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5)之二虫又何知古义:今义:虫子答案:(1)海动天然形成的大水池气息,这里指风(4)食饱之状泛指动物3 .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 (1)怒而飞(2)而后乃今将图南(3)适莽苍者 答案:(1)形容词作动词,奋发、振翅(2)名词作动词,
13、向南飞(3)形容词作名词,郊野4 .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时则不至志齐谐者,志怪者也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项脊轩志 息去以六月息者也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长太息以掩涕兮(离骚) .答案:(1)副词,就 副词,那么 副词,或者(2)动词,记载动词,做标志名词,志向名词,一种文体,记(3)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动词,停止 动词,叹息5 .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译文:(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句式:译文:答案:(1)判断句,“者,-也”表判断。齐谐,
14、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2)判断句,“也”表判断。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的结 果文言文翻译九大易错点(4)语言不合规范例:而子始以不誉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后汉书2006年高考四川卷)误译: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之身,使君王翻白眼儿。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 却又听不到匡救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解析: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文白夹杂,“身”“匡救”等文言词语没 有译出。根据语境,“身”可译为“生命”;“匡救”可译为“匡时救世”。风格不一致,整 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翻白眼儿”显然是口语化的。正译:然而你当
15、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 又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6 .筛选信息下列各项中,属于庄子宣扬绝对自由的是()A.说明鱼昆鹏借助风力,高飞万里。B.突出昆鹏的气势。C.突出鲸鹏的逍遥。D.说明鲸鹏是有所待,它是不逍遥、不自由的。答案:D7.分析概括本文第一段描述鳏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气势,与下文论述逍遥游有什么 联系?答案:“去以六月息者也”,鳏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它的活动是有所凭 借的。庄子用反面例子,为下文推出“逍遥”作了铺垫。二、阅读课文的第二段,回答问题(1) .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小知不及大
16、知“,通 ” , (2)汤之问棘也是已“” 通 ,(3)此小大之辩也“” 通 “” , 答案:“知”通“智”,智慧(2) “已”通“矣”,语气词(3) “辩”通“辨”,区别2 .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蠕蛀不知春秋 古义:今义:春季和秋季,常用来指整个一年,泛指岁月;人的年岁(2)众人匹之 古义:今义:多数人(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古义:今义:头发答案:(1)四季(2)一般人(3)指草木3 .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1)绝云气(2)不过数仞而下 答案:(1)形容词作动词,直上穿过(2)名词作动词,向下落4 .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为以五百岁为春*其名为鲤(
17、第一段) *化而为鸟(第一段)则芥为之舟(第一段)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第一段)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之众人匹之鲸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第一段)鹏之徒于南冥也(第一段)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第一段)之二虫又何知(第一段) 答案:(1)动词,作为 动词,叫 动词,成为 动词,当作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介词,被 介词,向(2)代词,代指彭祖 助词,的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动词,到 去代词,此5 .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奚以知其然也句式:翻译:(2)彼且奚适也句式:翻译:答案:(1)宾语前置句,宾语“奚”置于“以”前,应为“以奚知其然也”。怎
18、么知道 是这样的呢(2)宾语前置句,宾语“奚”置于“适”前,应为“彼且适奚也”。而他将要飞到哪里 去呢文言文翻译九大易错点(5)不辨感情色彩例: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2006年豫南五市联考题)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解析:“耽玩”,深深地爱好玩味,带有褒扬色彩,可译为“沉醉”(深深地处于某种 美好的境界之中);译文中的“沉湎”是贬义词。正译: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6 .筛选信息本文第二段在说明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小大之辩”, 用了大量例证。下列各组中,形成对比的一组是()朝菌、蟾站冥灵、大椿彭祖斥鲸鹏A.B.C.
19、D.解析:均指时间年岁,指飞行的极限。答案:A7 .分析概括第二段的开头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在结构上的作用?答案:“小知不及大知”总结上文,蜩与学鸠不知道大鹏为什么要飞上九万里高空“而 后乃今将图南”,更不懂“适之远近与聚粮多少”相互关系的道理,这就是“小知不及大 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分句启下,接着列举“朝菌”“螺蛀”“冥灵” “大椿”“彭 祖”“众人”,来说明“大小之辩”。三、阅读课文的第三段,回答问题1 .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而征一国者“” 通 “” ,(2)旬有五日而后反“,通 “”,“,通 ” , (3)而御六气之辩“” 通 ,答案:“而”通“能
20、”或“耐”,能力(2) “有”通“又,连接整数与零数之间“反”通返”,返回(3) “辩”通“变”,变化2 .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行比一乡古义:今义:比较(2)定乎内外之分 古义:今义:内部和外部;里面和外面(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答案:(1)合(2)自我与外物(3)虽然如此3 .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1)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彼于致福者.答案:(1) “合”“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满意”“使信任” 形容词作动词,非议名词作动词,树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4 .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
21、含义。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其名为鲸(第一段)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点名城,杀豪杰(阿房宫赋)其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不知其几千里也(第一段)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第一段)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若若夫乘天地之正 其翼若垂天之云(第一段)若入前为寿(鸿门宴)曾不若霜妻弱子(愚公移山) *答案:(1)动词,立名 名词,名字 动词,命名 形容词,有名(2)代词,他们 代词,它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副词,大概与“夫”共同表示“至于”的意思动词,像名词,你动词,及、比 得上文言文翻译九大易错点(6)误译原句语气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后汉书邓寇列传
22、2006年高考天津卷)误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难道不可以吗?解析:译文处理为一种强烈的反诘语气,不恰当。从语境来看,这是一段“谏”辞,话 语方向是“下”对“上二适合用委婉的语气。“无乃乎? ”这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 也表示一种商量、请求对方重新考虑的委婉语气,译为“恐怕吧? ”正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5 .筛选信息庄子认为他仍然没有达到逍遥。在下列各组句子中,达到了逍遥的境界 的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宋荣子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列子“御风而行”A.B.C.D.答案:C6 .分析概括庄子对“知效一官,行
23、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四种人和宋荣 子、列子的态度是怎样的?它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答案:前四种人:不屑。宋荣子:有褒有贬;列子:仍有所待。理想境界:如果顺应变化,随变自适,而不固执妄行,能够做到这样,自然是无处不自 得,无时不逍遥。本文是庄子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请分析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探究思路】鲸鹏的形象| 一|小大之辩| 一|有所待【探究结论】答案:(示例)品味逍遥游所抒发的感情,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美丽的大鹏形象体现了作者无法施展抱负、无法实现理想的深深痛苦。作者笔下的大 鹏,雄健美丽,志存高远,它能够振翅飞向“九万里”的高空,能够背负青天而飞向遥远的 南冥;然而“有所待”的大鹏
24、虽然能高飞万里,但在追求“逍遥游”上却失败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反映了庄子对智慧的肯定,对生命的热爱。庄子主 张“绝圣弃知”,他崇尚赞美的是“无己”之“至人”,“无功”之“神人”,“无名”之“圣 人”。但是,我们仍然能体会到作者对智慧所持的肯定,对生命所抱的热爱。当蜩与学鸠讥 笑大鹏时,作者斥责道:“之二虫又何知!”对人世间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指出他们自满自足、自以为是,和蜩与学鸠同样可笑。对于“逍遥”二字的理解,以及逍遥游的思想主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请谈谈你 的看法。答案:(观点一)所谓的“逍遥”,就是从一切社会现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达到一种精
25、神上的,也是主观上的“绝对自由:这种理论和办法就是“逍遥游”。(观点二)它是一种“无待”的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 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主客观束缚的绝对的自由。显然,庄子所追求的这种逍遥或自由在社会现 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庄子认为,人只能通过精神的修养,即无知无欲,保持恬淡宁静的心 境,体认人与“道”、人与宇宙万物的一体,这样才可以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微写作训练以“留给明天”为话题,运用典故写一段议论性文段。(250字左右)答案:(示例)上溯历史长河,会发现无数人将自己沉浸于今日的苦痛之中不能自拔,却也有无数人将 生命留给了明天。楚大夫沉吟江畔,九死未悔;魏武帝扬鞭东指
26、,壮心不已;陶渊明采菊南 山,躬耕陇亩。他们选择把一切留给明天。屈原将自己的清白留给了后人,换来了世人的赞 叹与怀念;武帝将自己的豪迈留给了后人,换来了历史的评价,更换来了无数后人的尊崇; 陶潜将清贫留给了自己,却换来自己一生在安逸与平静中度过。留给明天,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我用我的一生染绿一片 叶子,却将它的金黄留给了明天这是何等的无私奉献一一不求向今天索取,但求将自己 能给予的一切留给明天。(选自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ing) 鲸鹏(kijn) 坳堂(do) 技扶摇(chuan)B.
27、天阕 蜩鸠(tido) 决起(juC) 榆彷(fang)*C.舂粮(chGng) 朝菌(chdo) 蟾蛀(hui) 大椿(chdn)D.斥(ydm) 蓬蒿(hGo) 泠然(ling) 数数然(shu6) 解析:A项,技tudn扶摇。B项,决xue起。C项,朝zhdo菌。 答案:D2.A.B.C.D.下列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鲸 此小大之辩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而御六气之辩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小知不及大知而征一国解析:B项,“辩”通“辨”,区别。A项,“冥”通“溟二大海;“反”通”返力返回。 C项,“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反”通返”,返回;“知”通“智”, 智慧。D项,“辩”通“变”,变化;“而”通“能”,才能。答案:B3 .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而莫之天阕者8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