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大学生友善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大学生友善观.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公民层面而言是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其中“友善”是公民优秀的个人品质,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社会关系 的基本价值准则和道德纽带,更是维护健康良好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当前,高校大 学生的社会主义友善观整体呈现向上向好的态势。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 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的价值要素及要求仍存在着认知偏差、情感缺失、品质缺失、行 为缺位等困境。对此,高校应在大学生友善观培育上下功夫,探寻大学生友善观培育 的有效路径,增强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实效。一、新时代大学生践行友善观存在的困境1 .部分大学生友善认知存在偏差。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友善观的理解仅停留于
2、浅 层次,并未深刻认识其重要性。一是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友善观之间的 关系认识不清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友善思想、友善观形成过程、友善观内 涵等理论认知缺乏深入了解,没有认识到友善观对社会生活的指导价值。二是部分大 学生缺乏对友善观价值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存 在淡化意识,没有认识到友善是一种人生态度。三是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坚持和追求的 友善观认识模糊。部分大学生缺乏人生规划,对未来迷茫,消极避世:沉迷于玩手机、 微信聊天、刷微博、逛淘宝、谈恋爱等;或过分关注自己,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和外在 形象,在生活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妄自菲薄,这导致他们
3、逐渐脱离所处 的集体,出现偏离正确道路和人生目标的现象。2 .部分大学生友善情感缺失。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道德准则,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追寻的道德情感。在社会共同体中,友善观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爱的 传递,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待人友好、与人为善的一种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友 善情感的发生在于如何处理熟人和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将他人视为外 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情感和道德关爱,对社会中的他人他事熟视无睹、漠不关 心。在社会共同体中,部分大学生情感冷漠,存在看客心理,比如部分大学生串联同 学孤立舍友,实施情感暴力。这种事不关己的“看客心理”是大学生友善情感缺位的 表现,是“
4、一种人性的自我放弃和对人格完善的逃避,因而也是对自我道德主体性的 消极否定”。从根本上说,大学生友善待人层次上的错位,是新时代大学生在陌生人 与熟人之间的一种选择,是社会关系中互助、关爱的缺失。3 .部分大学生友善品质缺失。“友善品质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认知结构和行为偏好, 体现为个体友善动机和行为的主动性、自觉性,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秉持的是乐于奉 献的态度。”友善作为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其深刻的内涵,既是个人的德,也是社会的德。在现实生活中,培育大学生友善品质受到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 各种竞争压力带来了人际关系紧张和各种社会矛盾突显,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整体向 好的同时,受拜金主义、功利
5、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难免自觉或 不自觉地被金钱和利益所左右。这种友善与利益表现出来的冲突,内在地阻挡了部分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的进程。例如,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的助人 为乐、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等,其目的多是结交朋友、扩大社交圈子、增加社会 阅历,为今后求职或晋升增添“筹码”而已,这种带有一定功利性的友善,不是自觉 的友善,而是一种在行为上表现为利他、但内驱力即利益动机是利己的虚假友善。这 种利己行为不是友善价值观的体现,不是利他的善,它割裂了动机与价值观的内在统 一,不利于友善人际关系的构建。4 .部分大学生友善行为缺位。习近平强调,要“于实处用力,从知行
6、合一上下功 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当今社会, 部分大学生对友善的践行是缺位的、是不自觉的。部分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友善意识, 能认识到友善价值观的重要性,对社会中的不友善行为也能进行大力批判,但达不到 知行合一、付诸行动的效果。例如,在地铁上需要给他者让座时,部分大学生要么视 情况而让座,要么干脆不让座;在参加志愿者、献血、支教等活动时,部分大学生只 是为了遵从学校规定,从自身利益出发参加公益活动。大学生对待友善实践的不作为, 是友善情感、友善德性、道德坚守的缺位,透视出行动的不自觉。主观愿望与实际行 动的差异,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友善行为的缺位倾向。二、新
7、时代大学生友善观的培育路径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友善认知偏差、友善情感缺失、友善品质缺失、友善行为缺位 现象,寻求培育大学生友善观的有效路径势在必行。1 .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一是构建高校友善观教育的“大思政”格局,发挥思政课 程与课程思政的教育合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也是友善观培育的核心课程,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马克思主 义理论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明辨善恶是非,增强大学生对友善观的理论认同、 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 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课程思政的目标导向是整合思想政治
8、 教育资源,实现思政课程和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一种综合教学理念。从课程思政构建 的视角,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和社会主义友善观有机结合,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友善观 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课程育人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友善观的认同。二是发挥网络育人优势。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方式,要利 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延伸友善观教育的空间,挖掘新时代友善行为的典型人物和故事, 通过微视频、微电影、舞台剧等为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榜样的道德力量,以此引 导大学生积极践行友善观。2 .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友善资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
9、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 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社会主义友善观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源, 诸如儒家友善思想“仁者爱人”的基本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友善行为准则、“天人合一” “万物合一”的和谐思想,为友善观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然而,作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友善,并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友善思想的简单复 制,而是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友善资源有效地运用于大学生友善观培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共同发挥作 用。一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友善养成教育,让 友善成为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原
10、则和行为规范。利用中华优秀传统友善文化资源 打造在线开放课程、制作微视频等,把鲜活的故事与理论讲授紧密结合,以合作研讨、 课堂交流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友善观。以弘扬友善文化为 切入点开展第二课堂,以歌曲、小品、游戏等形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友善文化与时代 价值的融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大学生道德和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解决大 学生对友善文化的认同问题。二是在社会思想观念多元、主流价值文化与非主流价值 文化并存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应承担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 任。大学生要发挥主体能动性,善于有鉴别地学习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友善资源, 同“伪善”做坚决斗争
11、,做到明善理、说善话、行善事、做善人的最基本价值追求,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传承、发展与弘扬。3 .强化实践教育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 就告诉我们要强化实践教育,促进大学生友善观的提升和转化,强化友善观认同,纠 正错误思想。一是开展实践课程。根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 本)的要求,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落 实学分。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实践课时,开展友善活动课,做好课程设计,以诗歌、 小品、歌曲、游戏等形式再现故事情景,大学生以合作探究、情感体验、模拟练习、 情感升华的方式了解友善、感
12、悟友善、学会友善、践行友善。二是开展以“友善”为 主题的校园实践活动。利用共青团、社团举办弘扬友善文化的演讲、辩论赛,使大学生在活动中主动了解、学习友善文化,汲取新思想,不断更新知识和审视自己,提高 认知能力;定期举办向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学习的分享会,感悟新时代道德模范精 神力量,让大学生在善心善行的指引下浸润心灵,培育道德情感,提高思想素质,实 现人格品质的优化与完善。三是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引导大学生关爱老人、留守儿 童等群体,结合专业特点对服务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大学生在服务他人与社会的 过程中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真正践行友善,提高道德自觉。4,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机制。大学
13、生友善观的培育,需要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完善育人体系。一是要做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的有机衔接,构筑大学生友善观形成的“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家庭教育是基础性教 育,家长应成为孩子品行教育的榜样,关注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风培育大学生 友善价值观;学校教育是主体,以抓好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 塑造大学生友善观的作用;社会教育以办好教育为目的,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提升社 会教育力,对大学生友善观教育产生影响力。二是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 育“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友善观教育平台。三者合作共育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和 谐家庭建设、良好家风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三是建立家庭教育、学校 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机制,推动大学生友善观教育。大学生中不 友善现象的存在,需要整合社会所有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大学生在向 上向善的社会氛围中感悟友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