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易错点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易错点检测卷-(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易错点 检测卷-(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易错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课外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 1 )契(q i ) 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 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自:从。 遽:急忙。 契:用刀子雕刻。1 .读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是()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D.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进入水中。8 .他就从船上跳下去寻找。C
2、.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3 .楚人找不到剑的原因是什么?(用古文中的话回答)课内阅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 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 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4 .这篇古文的题目是。我还可以自己来写题目: 从“牧童”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一一;从“处士”的 角度可以这样来写一一。5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16 .这道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中心思想回答问题的能力
3、。这篇文章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 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 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 多大差异。17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 水 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18. 高山流水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19.皎皎乎若明月悠悠乎若清风【分析】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 想着高山,钟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 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 腾不息的流水。”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 认
4、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18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 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 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全文为: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日:“善哉乎鼓 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日:“善哉乎 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9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以及成语的识记。此后,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 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
5、古筝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的知 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 一种意思: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20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 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示例: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日:“善哉乎鼓琴,皎皎兮 若明月。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 清风。21 . da i su i 21.匡衡于是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 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22. 凿壁偷光 借 书苦读 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分析】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 但光
6、亮照不到他家,匡衡于是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 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名叫文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 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 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 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并不要报酬。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 大学问家。22 .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 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邻舍有烛而不逮”中“逮”的读音为di i,意思是到;及。“遂成大学”中“遂”的读音为sui,意思是终于。23 .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
7、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 找出关键诗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 “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中“乃”的意思是于是; “映”的意思是照耀。这句话的意思是匡衡于是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 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24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古文主要写了匡衡的两件事,一是凿壁偷光,二是借书苦读。它 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读书的精神。古代与“凿壁借 光”相似的事例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程门立雪、闻鸡起舞等。25 . C 24. C 25. A 26. D【分析】译文:忠、万、云、安这些地方老虎
8、很多。有个妇人白 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 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像刚才一样在 沙滩上玩耍。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 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害 怕,最后,老虎终于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来吓 唬人;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23 .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 进行分析得出答案。“虎熟视久之”的意思是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熟” 的意思是仔细。24 .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
9、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 找出关键诗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小儿”的意思是两个小孩,“自若”的意思是神情不紧张。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的意思是两个小孩还是神情如常的在沙滩上嬉 戏玩耍。25 .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 进行分析得出答案。A ”妇人仓皇沉水避之”意思是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 “之”指老虎。B“虎熟视久之”意思是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之”指 他们(孩子们)。C “虎之食人”的意思是老虎想要吃人的时候,“之”指想要
10、。D ”而不惧之人”的意思是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之”结构助词, 的。26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主要讲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去河边洗衣服。 老虎从山上跑来,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 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顶触碰他们,想让其 中一个(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傻乎乎,竟然不知道害怕,老虎一会 儿也就离开了。苏轼借这篇文言文,表达了对“初生牛犊不怕虎”这 种勇气的赞赏。“初生牛犊不怕虎”意思是刚出生的小牛不知道害怕老虎。比喻 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什么都不怕。27 . 曾经神情嘲讽,讥讽 是 28.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 道理呢! 2
11、9.我欣赏顾荣,因为他心思细腻,善于观察,平等待 人,不因对方是仆人而轻视他,顾荣更能为别人着想,施肉给端烤肉 仆人,是一个善良的人。【分析】参考译文: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邀赴宴,发现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 神情,就把自己那一份让给了他。同座的人都笑话顾荣,顾荣说:“哪 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遇上战乱过江避难, 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便问他为什么这样, 原来就是得到烤肉的那个人。27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 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曾经有一次应邀赴宴。尝:曾经。句意为:(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
12、的神情。色:神情。句意为:同座的人都笑话顾荣。嗤:嘲讽,讥讽。句意为:原来就是得到烤肉的那个人。乃:是。28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 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岂,怎么,哪里;执,拿;句意为:哪有成天 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29 .本题考查开放性答题。学生根据故事内容、人物形象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 即可。示例:我欣赏受炙人,因为知恩图报,在顾荣危急之时相助保护, 他真正做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的行为让人称颂。30 . 一年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然而,可是。 31.即 使一年都不曾记得一百二十字,更何况一天呢? 32.
13、读书只有熟 读牢记,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益。【分析】译文:读书只有牢记,那么每天才能渐渐有所长进。陈 晋之一天只读书一百二十多字,于是没有什么书不读了。这就是说 一天(读的书)不多,(但)一年下来就有很多了。现在谁不读书,每 天将要背诵几千字,开始很高兴,然而读过之后随即就忘了,即使 一年也学不到多少知识,何况一天呢?我年轻时也有贪多的毛病, 到了现在每当想起自己腹中诗书不多十分空虚,才知道陈晋之的方 法是对的。31 .本题考查字义的理解。可以以形推义,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 联系语境来推断字义。或者联系上下文,明白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 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以此来推断其意义。还可以联系上下句,根据
14、 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字义。32 .本题考查翻译古诗的意思,可以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 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再根据语句 的意思进行词语的位置的变化,文字的增减,以符合符合现代语言的 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此句中的关键词有“虽” “岁” 等。“虽”是“即使”的意思,“岁”是“一年”的意思,把各个词语 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33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结合文中的意思理解。如第一句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及举陈晋之例与自己的对比来说明 读书勿贪多,贪多嚼不烂,精读记牢,积少成多。不要求快求多,要 扎扎实实记牢。不能囱囤吞枣。6 .文章
15、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7 .用“”画出选文说明的道理。阅读理解。田登作郡)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 皆谓“灯”为“火二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 火三日注释:作郡,治理郡县。讳,避讳,畏忌人家直称的名字。 上元,指十五元宵节。8 .解释下面加点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吏人书榜揭于市曰()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9 .翻译下面句子: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10 .这则故事后来衍化为俗语,这个俗语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 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16、“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注释】铁杵:(chtl )用来春米或捣衣的铁棒。老媪(a o): 老年妇女。卒业:完成学业。11 .解释加点词语。方磨铁杵 欲作针12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13 .这个故事中让李白“还卒业”的原因是老奶奶告诉李白她要 把铁杵磨成针。假若你是李白,听到老奶奶这么说后,你会想:(不少于40字)阅读学弈,回答问题。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4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17、)A.惟/弈秋之为听。B.为/是其智弗若与?15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思援弓缴而射之。 16 .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A.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B.只有细心观察才能有独特 的发现。课内阅读。伯牙鼓琴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锤子期死,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7 .把原文补充完整。18 .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的 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19 .根据原文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O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锤子期曰:“善哉乎
18、鼓琴, O 小古文阅读。凿壁借光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 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 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 书,遂成大学。【注释】逮:到;及。穿壁:在墙上打洞。映:照耀。 大:大户人家;有钱的人。文不识:邑人的名字。怪:以为怪;认为是奇怪的。遂:终于。大学:大学问家。20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邻舍有烛而不逮() 遂成大学()21 .联系注释,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2 .古文主要写了匡衡的两件事,分别是、你还知道古代与“凿壁借光”相似的事例有 O古诗文阅读。小儿不畏虎
19、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 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 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选自 苏轼东坡全集)【注释】忠、万、云、安:地名,都是在四川一带长江沿岸。 浣衣:洗衣服。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儿。在这里是“希望” 的意思。意:估计,推断。被:施加。23 .对“虎熟视久之”的“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成熟B.熟悉C.仔细D.深:酣24 .对文中画线句子“二小儿戏沙上自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孩老二嬉戏在沙滩上,且神情不紧张。B.两个
20、小孩玩沙很开心,胆子很大。C.两个小孩还是神情如常的在沙滩上嬉戏玩耍D.排行第二的小孩游戏在沙滩上,胆子很大。25 .下列句子中,哪一句中的“之”指的是老虎()A.妇人仓皇沉水避之B.虎熟视久之C.虎之食人D.而不惧 之人26 .苏轼借这篇文言文,要赞赏的勇气是()A.勇往直前B.无知者无畏C.敢作敢为D.初生牛犊不怕虎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顾荣施炙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已施 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热之而不知其味煮乎? ”后遭乱渡 江,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已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注释】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仆人。炙:烤肉。因:于是; 就。辍已:指自己停下来不
21、吃,让出自己那一份。左右:在身边。 所以:缘故。27 .解释下列语句中带点的词。尝应人请:有欲炙之色:同坐嗤之:乃受炙人也:28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9 .对顾荣和受炙人,你更欣赏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评价。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陈晋之读书法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遂无 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 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 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30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岁: 然:31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2 .你从本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用自
22、己的话说) 参考答案:1. C 2. C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 乎!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分析】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 立刻在那船(舷)上刻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1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 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 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其剑”他的剑,“自舟中”状语,从船中,“坠于水”掉到水里。 全句意思是
23、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断句为: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与翻译。其:他,代词。求:找,寻找。之:剑,代词。”从其所契者入 水求之。”意思是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3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定位关键句子的能力。根据“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联系上下文可知,找不到 剑的原因是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故原文答案为:舟已行 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答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也行)4 . 书戴嵩画牛牧童评画杜处土好画5.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 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6.使论据
24、确凿充分,提纲挈领,升华文章主题,让读者回味无穷。7.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分析】译文:蜀中有一位杜处土,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 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 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 “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 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 杜处土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奴 仆,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4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名称的识记与起标题的能力,这
25、篇古文的题目是书戴嵩画牛。本文主要写了一位杜处士喜 欢收藏书画,一天晾晒戴嵩画的牛时被一名牧童指出了画中的错 误。由此可知,从“牧童”的角度可以起标题牧童评画;从“处 士”的角度可以起标题杜处士好画。5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注释:常以自随:东坡志林卷九(十二卷本)无此句。自随,随身 携带。曝:晒。拊掌:拍掌,嘲笑时的体态语。牛斗:牛互相争斗。力在角:力量用在角上。尾搐入两股间:尾巴紧紧夹在两腿之间。搐,抽搐,这里指用力 夹或收。股,大腿。掉尾:摇尾。掉,摇。译文: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 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6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
26、解与分析能力。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通过引用手法来加以说明本文的中心 思想。做任何事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正如画牛必须懂得牛的 习性。7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这篇文章以斗牛图为线索,写了杜处士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 事,最后阐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要认真,仔细地观察 事物,不能凭空想象。要从客观规律出发,要谦虚请教他人,大家都 有自己的专长。8 . 违背;冒犯 鞭打 挂,悬挂,贴 全,全 部 9.差吏在街市上高挂告示牌,上面写道:“本州按照惯例放火 三天”1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分析】译文:田登作郡守时,自己规定要避讳他的名字,谁误 犯了他的名字就生气,吏卒大
27、多因此挨板子。人们不得不把“灯”叫做“火二正月十五摆设花灯,允许民众进城观看,街上张贴布告说: “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日。”8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 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词语所 在的句子的理解。触者必怒:谁误犯了他的名字就生气。触:违背;冒犯。吏卒多被榜笞:吏卒大多因此挨板子。笞:鞭打。吏人书榜揭于市曰:允许民众进城观看,街上张贴布告说。揭: 挂,悬挂,贴。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人们不得不把“灯”叫做“火工 举:全,全部。9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 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
28、及常用句式的翻译,以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的理解:榜揭:张贴告示,榜,告示;揭,高举,举, 这里是张贴的意思。依例:依照惯例。吏人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意思:当差的书写告 示说:“本州按照惯例放火三天。并把告示牌挂在街头。10 .本题考查文学积累和主旨内容。注意“州”字的书写。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意思是允许当官的放火胡作非为, 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 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11 . 正在,在 想要 12.传说李太白在山中读书的 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离开了。 13.把铁杵磨成针这么困 难的事情老奶奶都要去做,而我在学习上
29、碰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太 不应该了,我在学习上一定要持之以恒,成为一名有学问的人【分析】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 书时,还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 见到一个老妇人正在磨铁棒槌,(他感到奇怪)就问(这位老妇人), (老妇人)说:“想要(把铁棒槌)磨成针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图感 动了,(于是)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 一块武氏岩。11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方磨铁杵”,意思为正在磨铁棒槌。方:正在,在。“欲作针”, 意思为想要(把铁棒槌)磨成针。欲:想要。12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这句意思为:传说李太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
30、,没有完成学业,就 放弃离开了。13 .考查对主题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文中的老婆婆要将铁棒磨成针,由此可以想到“坚 持不懈”这个成语,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通过 这个故事可知,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说明了无论 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14 . B 15. 全国弓|、拉 16. A【分析】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 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 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 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 好。难道是因为
31、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15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 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 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A句子意思为:只听弈秋的教导,“惟”属于状语,划分正确。B句子意思为: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所以正确划分 应为:为是/其智弗若与?所以选B。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字词意思的能力。需要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说出整篇 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再分析单个字的意思。(1)整句意思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通国:全国。(2)整句意思为: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援:弓I、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