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检测题及答案 卷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检测题及答案 卷10.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米 米 米 期末测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不包括()A.讲解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动作法2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的前道德阶段的年龄阶段为()。A.4岁以前B.4-5岁之间C.4-5岁以前D.4-5岁以后3 .()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A.自我认识B.自我评价C.自我控制D.自我意识4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原则不包括( )oA.导向性B.可能性C.科学性D.客观性5 .学前儿童生活教育评价中信息收集方法不包括()。A.观察法B.访谈法C.问卷法【).测量法6 .影响儿童问题行为的因素不包括()0A.同伴
2、交往B.父母关系C.父母教养方式及态度D.亲子关系7 .()是指教师或家长通过学前儿童的现实生活事件或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方式,让学前儿童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体验他人的情感、理解他人 的需要及活动的教育方法。A.移情训练法B.角色扮演法C.陶冶熏染法D.行为评价法8.对于惩罚法的运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惩罚要及时8 .惩罚要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C.惩罚要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D.惩罚就是打骂儿童9 .幼儿园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有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A.游戏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B.生活活动D.综合活动10 .下列哪一项不是评价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原则()0A.全面性原则B.
3、客观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讲述法2 .行为评价法3 .社会测量法4.参观法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有哪些。2 .请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有哪些。3.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方法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试结合实际论述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的方式与方法。米 派订 冰 米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共16分)娃娃娃家游戏中,三个5岁多的女孩为谁做“家”中的妈妈争执不休。忽然,A 女孩找到了理由:“今天老师表扬我是能干的人,只有
4、能干的人才能做妈妈。” B女孩 马上顿悟:”今天老师也表扬了我,我也很能干,我也可以做妈妈JC女孩只好认输: “好吧,我做小孩,你们俩猜拳,谁赢了谁就做妈妈。”结果B赢了,A很不服气, 说:我当外婆,反正外婆是妈妈的妈妈。”请结合案例分析:1 .什么是角色扮演?2 .角色扮演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面有哪些作用?3 .运用角色扮演这一方法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期末测试题(三)参考答案米 米 米 一、选择题l.D 2.C 3.D 4.B 5.D 6.A 7.A 8.D 9.A 10.D二、名词解释1.讲述法是指教师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帮助学前儿童了解某一知识、道理、规 则,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5、解释事物间的联系、关系的一种教学方法。讲 述法适用于某些学前儿童不便直接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社会教育内容。2行为评价法是指教师对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表现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增 强和巩固其好的行为,削弱、消除其不好的行为的方法。3 .社会测量是通过设置一个情境,让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或拒绝游戏活 动伙伴,教师以此为依据分析儿童之间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心理关系的一种方法。社 会测量法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当前适合研究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社会测量法主 要有同伴提名法、配对比较法和同伴评定法。4 .参观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的社 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
6、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 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三、简答题1 .【参考答案】根据主要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面不同,学前儿童社会教 育的方法可分为3类,分别是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以情境教学为主的方法和以 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有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行为评价法。以情境教学为主的方法有移情训练法、角色扮演法、和陶冶熏染法。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有演示法、参观法和行为练习法。2 .【参考答案】根据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不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 途径可以分为专门的社会性教育活动、随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和家庭及社区的社会 性活动。3 .【参考答案】学
7、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教育测验法、社会测量法(包 括同伴提名法、配对比较法、同伴评定法);其他方法等。四、论述题【参考答案】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 学前儿童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做出补充和修正,在维护学 前儿童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由于学前儿童正处于个性,尤 其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最初时期,他们的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他们常常 通过观察来学习,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熏染和生成中完成的,对各种影响容易接 受或模仿,更多依赖外部评价来评价自我,因此,更需要成人从正面加以引导。具体来看,遵循正面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8、面来入手:(1)以积极的方式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所谓积极的方式,即我们在希望学前 儿童做一件事情而不是做另外一件事情、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而不是按照那样的方 式去做的时候,我们直接告诉学前儿童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米 米 米 去做什么。(2)创设积极的环境。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一个能够 诱发、维持、巩固和强化积极社会行为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有消极(熏染)意义上 的良好环境和积极(生成)意义上的良好环境之分。(3)树立榜样。榜样可以作为积极环境的一部分,榜样也具有自己独有的地位 和价值。(4)以鼓励表扬为主。教师对学前儿童的优点与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帮助他
9、们明确是非、增强自信。五、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1 .角色扮演法是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境,让学前儿童扮演其中相应的社会 角色,使学前儿童体验角色的情绪情感,并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社会行为的方法。2 .角色扮演有助于学前儿童感知社会角色及其规则、角色之间的关系,丰富学前 儿童的社会认知,强化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3 .运用角色扮演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学前儿童熟悉、理解和喜欢的角色活动情境,以使学前儿童具有相应 的经验储备和情境理解力。(2)教师要尊重学前儿童选择角色、变化角色和创造角色的愿望,教师只可指 导活动,不应经常分配角色,最好能够尽量提供儿童自由游戏的机会,让他们自由 模仿表演,这能更好地发挥儿童的自主性。(3)由于学前儿童好模仿,因而扮演的角色要以正面形象为主,特别要避免出 现经常由某几个人扮演反面角色的情况,这容易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影响儿童在 群体中的身份。(4 )故事情节要简单,对话、动作要多,适于表演。学前儿童的角色扮演不是 演话剧,其目的在于让学前儿童在体验与感知中理解社会规则,以丰富社会认知与 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5)如果需要时,教师也可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这有助于建立与 儿童的亲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