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立编译馆在北碚.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790511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国立编译馆在北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国立编译馆在北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国立编译馆在北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国立编译馆在北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国立编译馆在北碚 一 南京国民政府国立编译馆是在教化部编审处基础上筹建的,编审到处长辛树帜被任命为第一任馆长,于1932年6月14日正式成立。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10月国立编译馆奉令迁徙,先是迁至庐山,随后又迁至长沙。1938年1月,再迁至重庆。1939年5月,重庆遭日军疯狂轰炸,编译馆奉令疏散,又迁至四川江津县白沙镇。1942年3月,国立编译馆合并了教化部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和中国教化全书编纂处,从白沙迁至北碚,起先了国立编译馆的北碚时代。北碚位于嘉陵江北岸,当时距离重庆五十多公里。卢作孚于1927年即以此地为中心开展乡村建设运动,至1936年春,四川省政府批准成立“嘉

2、陵江小三峡乡村建设试验区”。1937年12月,重庆成为战时首都,北碚被划为迁建区。北碚有整齐的旅馆,相当大的饭店、浴室、银行,还有公园、体育场、戏馆、电灯和自来水,俨然已成为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小城,其宁静与整齐又远非重庆可比。北碚交通便利,有马路直达青木关,能转到重庆。国立编译馆在此待了将近五年,人员从八十人增至二百一十多人,堪称国立编译馆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 1942年3月国立编译馆扩充改组后,教化部长陈立夫兼任馆长,原馆长陈可忠降为副馆长。陈可忠是一位化学家,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1926年获芝加哥高校化学博士学位,1932年6月14日国立编译馆成立后任自然组主任。编译馆第一

3、任馆长辛树帜1936年辞职后,陈可忠接任馆长。陈可忠除了主动筹划化学探讨会,推动成立中国化学会,领导审定化学名词术语等专业学术活动外,作为一馆之长,他自称半生精力尽在国立编译馆。梁实秋与陈可忠曾是同学,他赞扬陈可忠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度量之宽宏当世无出其右,编译馆早年之擘画经营以他为首功。国立编译馆性质单纯,须要长期稳定才能有功绩,但有时政府人事波动亦影响这一类似于学术探讨性质的机关,“陈可忠独任艰难,多方肆应”。关于陈立夫兼任馆长之事,与辛树帜、陈可忠皆有深厚交情的顾颉刚在1941年12月20日的日记里感慨:“我辈无组织,最易给人各个击破。树帜西北农学院,往事可鉴。可忠得陈立夫信,谓自明年元旦

4、起,国立编译馆长由立夫兼代,可忠降为副馆长,又是一场风波。他们结党营私,我们亦必结党营公,方克抵制。然我辈出路多,个人可以独立生存,故结党亦必结不紧也。” 在此插一句题外话。顾颉刚所谓“树帜西北农学院,往事可鉴”,指的是辛树帜为开发西北毅然辞去国立编译馆馆长之职,负责筹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后改称西北农学院),以对祖国、对农林专业的酷爱和坦荡胸怀,短短三年多时间将之建设成为西北一所重点农业院校。惋惜他1939年受到CC派系的排挤,被迫离开西北农学院。 二 国立编译馆迁至北碚后,改设人文组、自然组、教化组、教科用书组、社教用书组、总务组、高校用书委员会、翻译委员会。教科用书组由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的

5、中小学教科书组、青年读物组扩充而来。梁实秋自称在中小学教科书组只是挂名,实际主持工作的是副主任李清悚。李清悚丰额广颐,蔼然敦厚,才华内蕴,曾任中学校长,成果卓著。梁实秋赞他棋、琴、书、画无一不精,他则自嘲说:“你说琴棋书画么?琴弹得奇(棋),棋总是输(书),书有如画(涂鸦),画只是勤(琴)而已矣!”梁实秋曾感慨“事非经过不知难”,编辑中小学教科书需经过千锤百炼,越是低级的教科书越须要技巧。中小学教科书组于1941年编辑完成包括小学、初中语文、公民、常识、历史、地理等科目的“中小学各科战时补充教材”初稿,1942年并入国立编译馆后编审人员得以进一步扩充。1943年秋,全国中小学校起先统一运用由国

6、立编译馆主持编辑的教科书。截至1947年,国立编译馆编辑完成国定本小学各科课本四十册,高小四十八册,初中三十九册,中学三十九册,师范、简师三十七册,以及农业、工业职业学校各科教科用书等。 国立编译馆社教用书组由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的民众读物组和戏剧组合并而成。民众读物组由王向辰主持,萧从方、席徵庸、萧毅武等人主动参加其间,分门别类编辑出版民众读物數百册,或激发爱国心情,或阐述一般常识,或叙说名人轶事,或介绍科学新知。戏剧组也是人才济济,组长是赵太侔,组员中有赵清阁,还有姜作栋工花脸,林柏年唱小生,匡直擅长地方戏,马立元精大鼓等。据梁实秋回忆,社教用书组在北碚曾演过两次戏以劳军,一次是在露天的北碚

7、民众会场,演出陈绵译的法国名剧天网,由张石流导演,梁实秋、王向辰、萧从方、沈蔚德、龚业雅出演。另一次是在北碚儿童福利试验区的大礼堂,北碚各机关以国立编译馆为首发起募款劳军晚会,一连两晚,盛况空前。编译馆演出评剧九更天和刺虎:九更天由陈长年主演;刺虎由姜作栋演一只虎,请国立礼乐馆的张充和演费贞娥。在演戏之前,要垫一段对口相声。老舍遂自告奋勇,并选梁实秋做搭档,两人合作演出了新洪羊洞和一家六口。 1938年南京国民政府教化部制定战时各级教化实施方案,第四部分“教材”中声称要“扩充国立编译馆,整理我国固出名著,并翻译各国代表作品,并从事编译各级学校教科书及老师所用之参考书籍”。为翻译各国代表作品,国

8、立编译馆迁至北碚后增设翻译委员会,由梁实秋主持,吴俊升、邵鹤亭、潘洛基、杜殿英、瞿菊农等人为委员。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于1943年底加入翻译委员会,杨宪益直到晚年“仍保留着对编译馆的美妙回忆”。翻译委员会视个人爱好定翻译作品,唯一条件是所翻译作品必需是学术典籍或文学名著。经与国立编译馆馆长陈可忠、人文组主任郑鹤声反复协商,翻译委员会确定翻译资治通鉴,由杨宪益、戴乃迭担当,先后完成了前汉纪和隋纪两部分。翻译委员会还曾安排翻译文化史丛书,惋惜后来仅由杨宪益、戴乃迭翻译出钱穆所著中国文化史、阎金锷所著中国戏剧史。曾跟随北大德文系教授杨丙辰学习德文的李长之,自告奋勇要从德文干脆翻译康德的三大批判,梁实秋

9、遂与之约定以十年时间来完成。李长之在烽火连天、生活困苦的状况下废寝忘食地翻译,遇到原文精彩且他自信所译足以传达原文之妙时,即乐不可支地跑去读给梁实秋听。梁实秋假如没听懂,他就再读一次,非让梁实秋点头称许不行。缺憾的是,抗战成功后李长之仓促离开编译馆,未能完成这项工作。 梁实秋主要是翻译莎士比亚剧作,杨宪益曾赞扬他才华横溢,特别机敏,但并没有把学术工作当回事,翻译一部莎士比亚剧本只要十天工夫,译成后就再也不读手稿。梁实秋在北碚时还翻译了咆哮山庄、西塞罗文集等。梁实秋翻译咆哮山庄,与其时同在国立编译馆的方令孺有关。梁实秋与方令孺相识于1930年,共同任教于国立青岛高校。方令孺曾留学美国,侄儿方玮德

10、是陈梦家的好友、闻一多的学生,方令孺得以与这些人相熟,虽不善饮,仍与杨振声、赵太侔、闻一多、陈季超、刘康甫、邓仲存、梁实秋等人凑成“酒中八仙”,两年间觥筹交织猜拳行令。1938年方令孺随家人避居重庆,任职于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迁往北碚后与梁实秋望衡对宇、朝夕相见。方令孺与梁实秋曾同住编译馆办公室的三楼,有一天梁实秋踱到她房中闲聊,见她有一竹架的中、英文图书,遂从中拣出一本书翻看。方令孺感叹:“这是好动人的一部小说啊!”梁实秋就说要把它翻译出来,方令孺兴奋地把书借给了他,他即在艰难而开心的情形下译了出来,取名为咆哮山庄。赵清阁将之收入黄河文艺丛书,并将之改编为剧本此恨绵绵,由重庆的国立歌剧学校演

11、出。 三 台静农于1938年避居后方,以沦陷区高校教授的身份在国立编译馆兼职,在白沙镇结识了陈独秀。陈独秀精通训诂音韵,准备以19321937年间在南京监狱中所撰识字初阶为基础,为小学老师编写有助于儿童识字的教科用书小学识字教本,欲借助台静农在国立编译馆工作之便帮他借书、油印、发行。台静农遂成为陈独秀与国立编译馆沟通的桥梁,19391942年间收到陈独秀书信百余封。在台静农的协调下,国立编译馆先后寄给陈独秀两万元稿费。1940年6月,陈独秀在江津城每天响警报、左耳轰鸣右脑阵痛的状况下,完成小学识字教本上册的编写,请台静农、魏建功随抄、随校、随改,前后持续近两年,使书稿更加精确完整。1941年1

12、0月11日,时任教化部长陈立夫写信给陈独秀,希望他将书名改为中国文字基本形义,陈独秀则坚持己见。陈独秀于1942年5月27日去世后,国立编译馆将该书油印五十本,分送陈独秀友人及在学界小范围流传。 国立编译馆藏书丰富,1937年时已有藏书二万七千册。避居后方后,国立编译馆四处搜求图书,并于1938年秋接收了山东高校部分藏书和安徽高校全部藏书,至1945年底共有中外图书、杂志九万余册。抗战成功后安徽高校复校,编译馆遂将所接管的一百三十三箱该校图书全部交还。杨宪益曾在编译馆图书室里花了许多时间阅读、做笔记,从而于19441946年间写出了约两百篇文章。他曾感慨,假如这个丰产期能持续得更久,他很可能成

13、为一位历史学家,成为与中国古代史相关各种课题的权威。 人们在北碚的生活虽然清苦,但聚在一起谈诗论艺、切磋学术,别有一番喧闹。梁实秋的“雅舍”就常常来宾如云,高朋满座。1939年秋,梁实秋与清华同学、时任经济部秘书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在碚青(北碚至青木关)马路旁的一座山坡上买了一栋新建的房子。梁实秋以龚业雅之“雅”字为房子取名“雅舍”。梁实秋曾于1940年撰成雅舍一文,称“雅舍”在半山腰,距公路约七八十层土阶,“雅舍”共六间,梁实秋用两间,吴景超夫妇用两间,其他两间由编译馆其他同事居住,房客先后有许心武、尹石公、张北海、陈可忠等人。梁实秋爱喧闹,龚业雅亦热忱,因此,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雅舍”常有

14、客到。顾颉刚日记1941年7月4日即曾记载:“四时,到北碚。冒雨至雅舍可忠寓所,与梁实秋及龚业雅(吴景超夫人)谈。” “雅舍”的常客中有方令孺、赵清阁、老舍、顾毓琇等人。方令孺和赵清阁住在“雅舍”斜对面不远处的国立编译馆宿舍楼上,方令孺戏称自己的住处为“俗舍”。老舍于1943年夏天后避居北碚,时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居住在蔡锷路四十四号(该院原是1940年林语堂所买,林语堂赴美后赠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距离“雅舍”仅五百多米;老舍夫人胡絜青1943年11月中旬携子女至北碚后,在国立编译馆找了事做。顾毓琇与梁实秋、吴景超、吴文藻是清华同窗,1923年8月与梁实秋、吴文藻、冰心

15、等人同船赴美留学,1943年以教化部政务次长兼任国立礼乐馆馆长,与梁实秋常相往来。吴文藻与冰心虽住在离北碚几十里的歌乐山上,但搭挚友便车至北碚时总是到“雅舍”团聚。据梁实秋回忆,有次冰心至“雅舍”欢宴后,在册页簿上题字,赞扬梁实秋最像一朵花,受到顾毓琇的揶揄:“实秋最像一朵花,那我们就不够挚友了?”冰心随即改称梁实秋是一朵培植尚未胜利的鸡冠花。数天后,方令孺无意间见到冰心的题字,不明就里之下题字赞扬梁实秋“虽外似倜傥而宅心忠厚”,将梁实秋比方为风流淡泊的梨花。 抗战期间,北碚各公共机构都奉命成立消费合作社,国立编译馆亦不例外。梁实秋因乐于交际,被推举为编译馆消费合作社理事会主席,龚业雅为经理。

16、他们兢兢业业地办理政府颁发的米、油等配给物资,大家或持脸盆或拿铁桶或用枕头套前来领米,场面非常喧闹。正所谓“为五斗米折腰,不得不尔”。大家亦自备大小形态各异的容器领油,偶有出入以致引起纷争,他们肯定容忍,只求息事宁人。梁实秋与重庆物资局的两任局长何浩若、熊祖同皆是同学,得以从物资局为编译馆购入布匹、牙刷毛巾肥皂等日用品,并请人到内江选购大批糖,“大为人所艳羡”。 四 1945年9月抗战成功,避居重庆、北碚等地的机构纷纷复员。由于交通工具匮乏,经过长达一年的协商,国立编译馆人员于1946年5月才得以搭乘“怡康轮”启航返回南京。船上人满为患,又没有盥洗设备,卫生条件恶劣。更为不幸的是,机工加油时不

17、慎将油泼出外面,由未熄灭的烟头引起燃烧,因风急浪大火势瞬间扩散至“怡康轮”所拖木驳船,木驳船载有上海医学院公物二百二十二箱、私物一百二十八件,编译馆公物六十五箱(其中有三十七箱是图书)、私物十七件,全部烧毁沉没;十五名押运人员及眷属中,编译馆人员五死三伤。 “怡康轮”所载国立编译馆物品中有钱穆的清儒学案。蒋介石有意提倡宋明理学,下手令给时任教化部长陈立夫,命重编宋、元、明、清四朝学案,由国立编译馆担当此任务。国立编译馆遂邀请陈训慈与李心庄合撰重编宋元学案、李心庄编撰重编明儒学案、钱穆编写清儒學案。钱穆立志要遍读清儒诸家文集,读完一集始撰一稿,绝不随意摘抄、草率从事。钱穆至四川省立图书馆借阅文集

18、,还请彭云生代为搜购清代关学诸家遗书,日夜尽力撰写此书,最终编成孙奇逢、黄宗羲等六十四个学案,亲自抄写四五十万字。当时生活清苦,他没有找人誊写副本,干脆将原稿寄给了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请柳诒徵加以审读,柳诒徵遂自1943年2月25日起逐日批阅,在日记中摘抄原书,添加批语,前后长达十二页,并写成审查清儒学案报告书,称清儒学案“体裁宏峻,选择精严,允为名著”。编译馆于1945年6月出版了重编明儒学案(上、下册)和重编宋元学案(全四册),两书前皆有陈立夫的重编宋元明清四朝学案序。至抗战成功还没来得及排印清儒学案,只得将之装入木箱运回南京。没想到装载有编译馆物品的“怡康轮”失事,清儒学案被烧毁。钱穆

19、后来曾准备重写清儒学案,但因为没有精力且爱好已转移他处而作罢。“怡康轮”所载国立编译馆物品中,还有杨宪益从牛津运回的六七大木箱书籍、一些衣服和老家照片。杨宪益认为这些物品被烧毁实在太惋惜了,但仍很庆幸自己没有在那艘船上。 国立编译馆于1946年中秋节返回至南京天山路旧址,此时的编译馆有员工二百二十人。1949年初,馆长赵士卿不辞而别,国立编译馆召开职工大会,推举杨宪益为新馆长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