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896373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习目的】1 .理解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2 .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3 .能区分相关遗传概念【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教学难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教学用具】豌豆粒色遗传和粒形遗传的杂交示意图、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分析图解,两对 相对性状测交实验图【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基因分离定律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2、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 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分析孟德尔的另外两个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豌豆粒色实验豌豆粒形实验P黄色X绿色P圆形X皱形Fi 黄色Fi 圆形F2F2(Fi黄色豌豆自交产生两种表现型:黄色和绿色,比例为:3 : 1;Fi圆形豌豆自交产生F2有两种类型:圆粒和皱粒,比例为3:1)这节课我们在学习了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基础上,来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首先我们来了解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是在完成了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后得出的。那么,豌豆的相对性状很多,如果同一植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

3、纯合亲本性状, 如:豌豆的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我们将同 时具有黄色、圆粒两种性状的纯亲本植株和具有绿色、皱粒两种性状的纯亲本植 株放到一起来研究它们杂交情况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它是否还符合基 因的分离规律呢?于是,孟德尔就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1、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实验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iF2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15粒:108 粒101粒:32粒黄色圆粒孟德尔选用了豌豆的粒色和粒形这样两个性状来进行杂交,即纯种黄色圆粒 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都

4、是黄色圆粒的。以后,孟德尔又让H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F2中,不仅出现了 亲代原有的性状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产生了新组合的性状绿色圆粒 和黄色皱粒。在所结的556粒种子中,有黄色圆粒的315粒、绿色圆粒的108 粒、黄色皱粒的101粒、绿色皱粒32粒。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 : 3 : 3 :lo 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主要特点(1)R均为黄色圆粒,为显性性状;(2) F2有四种表现型,这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 : 3 : 3 : 1;(3) F2中的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是不同相对性状间的重组新类型;(4)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样的结果呢?这

5、一实验结果又是否符合基因的分离定 律呢?我们首先从一对性状(粒色、粒形)入手,看看实验结果是否符合基因的分 离定律。1、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粒色:黄色 315 + 101=416绿色 108 +32=140黄色:绿色二416 : 140, 接近于3 : 1粒形:圆粒 315 + 108=423皱粒 101 +32=133圆粒:皱粒=423 : 133, 接近于3:1由此可见,从一对相对性状的角度去衡量这一实验是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的。2、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是各自独立的两对相对性状在共同的遗传过程中性状分离和等位基因的分离是互不干扰、 各自独立的,是随机的。那么,新组合的性状

6、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对上述遗传实验的分析,在F2不仅出现了与亲本性状相同的后代,而 且出现了两个新组合的性状即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并且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 比接近3:1。这表明在R形成配子后,配子在组合上发生了自由配对的现象。 3、不同对的相对性状之间自由组合由于一对性状的分离是随机的、独立的,那么,两对性状在遗传的过程中必 然会发生随机组合。如果我们利用概率计算的原理进行计算,能得到怎样的结果 呢?从实验结果来看,在F2中:粒色:黄色:3/4 粒形:圆形:3/4绿色:1/4 皱形:1/4也就是说,在3/4的黄色种子中,应该有3/4是圆粒的,1/4是皱粒的;在 1/4的绿色种子中,应该有3/

7、4是圆粒的,1/4是皱粒的。反过来也一样,即在3/4 的圆粒种子中,应该有3/4是黄色的,有1/4是绿色的;在1/4的皱粒种子中, 应该有3/4是黄色;1/4是绿色。因此,两对性状结合起来,在556粒种子中应出现的性状及比例为黄色圆粒:3 /4*3 /4=9/ 16556*9 /16 = 313黄色皱粒:3 /4*1 /4=3 / 16556*3 / 16=104绿色圆粒:1 /4*3 /4=3 / 16556*3 / 16=104绿色皱粒:1 /4*1/4=1 / 16556*1 / 16 = 34杂交实验的结果也正是如此。在556粒种子中,黄色圆粒315粒,黄色皱粒 101粒,绿色圆粒10

8、8粒,绿色皱粒32粒,正好接近:9/ 16: 3/ 16: 3/ 16: 1 / 16,即:9 : 3 : 3 :lo孟德尔对上述的自由组合现象是怎样解释的呢?请同学们看课本P31以上数 据表明至P32第二自然段结束。4、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了解释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了解释,其要点是:(1)豌豆的粒色和粒形分别由一对遗传因子(等位基因)控制,即黄色和绿色 分别由遗传因子(等位基因)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等位基 因)R和r控制。由于子一代表现为黄色圆粒,说明亲本中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 性性状,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这样,两个亲本中,纯种黄色圆粒的遗传 因子组成(基因型)

9、为YYRR;纯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为yyrr。(2)形成配子时,两个亲本YYRR产生的配子为YR, yyrr产生的配子为yr。(3)受精后,R的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为YyRr,其表现型为黄色圆粒。(4) R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等位基因)表现为分离。与此同时,在不 同对的遗传因子(非等位基因)之间表现为随机自由结合,而且是彼此独立、互 不干扰的。这样,H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即YR、Yr、yR、yr,其比例为 1 : 1 : 1 : lo关于杂种R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是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根本原因,也是 这节课的难点。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H产生配子的过程。杂种R (YyRr)

10、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Y和y、R和r会随着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而不同对的等位基因之间随机组合在同一配 子中。B基因型一等位基因分离一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YR Yr yR yr由于Y与R和r组合的几率相同,R与Y和y组合的几率也相同,所以4 种配子的数量相同。(5)杂种R形成配子后,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即各种类 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等。因此,B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其中有9 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表现型数量比接近于9 : 3 : 3 :lo5、黄色孟德尔在完成了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以后,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而 是进一步探索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11、规律,揭示出了遗传的第二个规律一基因的自 由组合定律。在揭示这一规律时,他不仅很准确地把握住了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 性特点,进行了杂交实验;并在产生R后,对H进行自交,分析出因为在(减 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各产生了 4种雌雄配子。由于雌雄配子的自由组合,才在 F2中出现了新组合性状这一规律。(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一一测交实验1、目的选用双隐性的植株与E杂交,测出Fi的基因型,从而验证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 正确性。2、理论分析根据孟德尔的解释,Fi应产生4种配子YR、Yr、yR和yr,并且其比例为1 :1:1: 1;双隐性个体只产生一种隐性(yr)配子。所以测交结果应该产生4种类1 : 1

12、: lo隐性纯合yyrryr型的后代,即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并且4种表现型的数 量比应为1 :3、杂交实验 杂种子一代 YyRrYR Yr yR yrYyRrYyrryyRryyrrFi作母本31272626Fi作父本242225261 : 1 :1 : 1测交的结果是产生了 4种后代,即黄色圆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和黄色皱粒, 并且它们数量基本相同。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1 : 1 : 1 :lo4、结论测交时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实验与分析相符,验证了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 正确的。并且证明了 Fi的基因型为YyRr,既能产生4种雄配子,又能产生4种 雌配子,从而证实了

13、B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从实践的角度论证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存在和规律。现在, 我们从现代遗传学的角度去解释这一规律。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 互不干扰的。在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 分离的同时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细胞学基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3、核心内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合。请同学们思考:(1)孟德尔所说的两对基因是指什么?(位于1、2号同源染色体

14、上的丫和y及位于3、4号的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R和r)(2) 1号染色体上的Y基因的非等位基因是那些基因?(3、4号染色体上的R和r)(3)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于时的结合方式是什么?(自由组合)(4)这种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哪一过程中?(发生在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细胞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在育种中的应用使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个个

15、体内,创造出优良品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我们的动、植物育种和医学实践开阔了广阔的前景, 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不断改良动植物品种,为人类造福。例如:水稻中, 有芒(A)对无芒(a)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其中,无芒 和抗病是人们需要的优良性状。现有两个水稻品种,一个品种无芒、不抗病,另 一个品种有芒、抗病。请你想办法培育出一个无芒、抗病的新品种。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这样的品种占总数的3/16。我们得到的这种具有杂种优势的品种可以代代遗传吗?(不可以,因为其中有2/16的植株是杂合体,它的下一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那么,如何能得到可以代代遗传的优势品种?(要想得到可以代代遗传的优势

16、品种,就必须对所得到的无芒、抗病品种进 行自交和育种,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植株,最后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无芒、抗病的 类型)2、在医学和优生优育中的应用在现代医学上,我们也常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来分析家族遗传病的发病规 律。并且推断出其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依据。这对于遗传病的 预测和诊断以及优生、优育工作都有现实意义。例如: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P控制),母亲的 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先天聋哑的孩子(由隐性致病基因 d控制,基因型为dd),其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经常遇到的,那么,我们一起来分析,双方 都未表现出来先

17、天聋哑症状的父母,为什么会生出一个先大聋哑的孩子呢?(首先,先天聋哑一定是遗传病,其父母均未表现出来,说明其父母均是隐性基因的携带者。加之其父亲为多指,可以判定其父亲的基因型为:PpDd;其 母亲表现型正常,可以判断其母的基因型为:ppDd)根据上面的分析,其父母可能出现的配子是什么?其子女中可能出现的表现 型有几种?(其母亲可能出现的配子类型为:pD、pd,其父亲可能出现的配子类型为 PD、Pd、pD、pdo )他们的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有4种:只患多指(基因型 为PpDD、PpDd),只患先天聋哑(基因型ppdd),既患多指又患先天聋哑(基 因型Ppdd),表现型正常(基因型ppDD, p

18、pDd)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孟德尔发现的这两个遗传规律对于我们人类认识自 然,了解人类自己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新世纪的开 始,如何解决好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中提高粮食产量,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在计 划生育政策下,进行优生优育等很多问题都有待我们利用我们所学到的遗传学知 识去研究、去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面临众多的课题,这不仅需要我们掌 握好现代科学知识,而且,要学习孟德尔的科学精神。(六)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孟德尔并不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第一人,在孟德尔之前,有不 少学者都做过动植物的杂交实验,试图发现这其中的规律,但都未总结出规律来。 孟德尔却以他的科学精

19、神和科学方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规律。为什么孟德尔会取得这么大的成果呢?我们从中应该得到那些启示呢?1、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2、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 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3、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 法处理实验结果。4、科学设计了实验程序。孟德尔实验的成功给了我们以很大的启示,即进行科学实验必须具备的几点 精神:1、科学的工作态度和方法: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由简单到复杂;并注意 观察实验现象,不放过任何一个实验现象。2、运用先进的科学成果,如孟德尔首先将统计学的方法用于生物实验的分 析。3、科学地选择

20、实验的材料。4、有一整套的科学工作的方法和程序。(七)自由组合定律与分离定律的比较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相对性状一对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数量及在染色 体上的位置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 同源染色体上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 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 染色体上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后 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后 期)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 合遗传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联系都是以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 离作基础的。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后期),同源染色 体上的每对等位基因都要按分离定律发生分离;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发生自由组合。实际上, 等位基因分离是最终实现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先 决条件。所以,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自 由组合定律是分离定律的延伸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