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二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说明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太空生活趣事多4篇课文。课文内容有趣,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也有描绘自然现象、 介绍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本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常 识,通过学习,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 感。“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在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 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 步概括的能力打下基础。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获得自
2、己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步成为一种能力。二、课时安排15 .古诗二首2课时16 .雷雨2课时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18 .太空生活趣事多2课时语文园地六2课时15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 .学生能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 .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学生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4 .学生能进一步积累古诗中的名句,一篇带多篇,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 .学生能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2 .学生通过反复的吟诵,感受到古诗的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和意境美。教学难点学生获得初步提取信息、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课时安排
3、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同学们,你们知 道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是哪个地方吗?(杭州)说到杭州,我们不由地就会想到一处美景,板书设计16雷雨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照一定顺序来写的。先写了一一雷 雨前,接着写了一一雷雨中,最后写了一一雷雨后的景象。2 .雷雨前,大自然的变化你还记得吗?出示:乌云黑沉沉压蝉一声也不叫树枝乱摆蜘蛛垂指名读。二、赏读雷雨后景象1 .按照学习雷雨前段落的方法。找找七八小节写了哪些景物。哪个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
4、说说你的感受。2 .交流所写景物:天清新的空气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里的水青蛙3 .交流感受(1)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生自由说,师相机指导:一打开窗户,窗外雨后新鲜的空气就朝我们扑来,这就是“迎面扑来”。 指名读词卡“迎面扑来”。指导朗读。(2) 一条彩虹挂在天边。生自由说。师指导:(出示图)你瞧,彩虹中间弯弯,就像有人把它挂在了天空这堵碧蓝的墙 壁上。多美呀。指导朗读。(3)交流蝉、蜘蛛、天时,要联系雷雨前的景象来感受。4 .配乐朗读七八小节。5 .小朋友们,作者写雨后的景象,先写了一一天,清新的空气,彩虹和太阳,再写了树上的一 一蝉,还有一一蜘蛛,最后写了池塘和青蛙。其实是按照从上到
5、下的顺序来写的。我们在写景 物的时候也要注意按顺序描写景物。三、拓展1 .出示词语:和风细雨、倾盆大雨、蒙蒙细雨、狂风暴雨指名读。2 .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是怎样的情境?五、归纳总结多么真实的雷雨啊!作者运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来。现在,我 们再读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这雷雨的变化。(学生齐读)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因为他能仔细地 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了下来。)(板书:仔细观察) 四、指导书写1 .出示“迎”师:写走之偏旁的字,注意里面部分要比走之高,比走之窄。教师范写。生描红临写。反馈。2 .出示“垂”师范写,“垂”
6、字就像蜘蛛的逃生梯,一竖和一撇就是蜘蛛的小脚,它正踩在梯子上急着逃走 呢!生描红临写。反馈。板书设计16雷雨雷雨前雷雨后天乌云压彩虹挂蝉一声也不叫叫蜘蛛 垂坐教学反思: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目标1 .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生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3 .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教学重点1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来理解比较常见的词语的意思;2 .说出课文中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并理解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
7、向的。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师:小朋友们,如果你在游乐场迷路了,你会怎么想?(害怕、担心、紧张)这种不安的心情 就是慌张。师:迷路了你可千万别慌张,有主意的小朋友会怎么做?生:在原地等待,找警察叔叔,向周围的叔叔阿姨求助师:要是你在野外迷路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 小诗,齐读课题。二、初读1 .作者为小朋友们找到了辨别方向的方法。(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学习【慌张】:出示荒郊野外图:在这样的荒郊野外,找不到自己回家的路,心里多害怕呀, 这就是“慌张”。读词。不过,千万
8、【别慌张】,大自然中有很多【天然指南针】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出示:指南针。读准字音。教学“指”和“针”。讲解:指本义为手指,课文中是对着、向着的意思。“针”,“钉”表示和金属有关。出示图片,认识指南针,说说它的特点:指针永远指向南方。【课件出示:辨别】有了指南针,就能帮助我们“辨别”方向,读读这个词。讲解“辨”这个字:一点就是小舌头,表示用舌头去辨别味道,一撇就是小鼻子,表示用鼻子 去辨别气味。2 .大自然中藏着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呢?同学们赶紧打开课本找一找吧!(1)自由读,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开火车读课文,重点检查字音:碰上、沟渠。
9、三、再读1 .那么,大自然中到底藏着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的2-5自然段,在文中圈画 出来。请学生回答。相机板书2 .你最想了解哪一种天然的指南针呢?请你选择一种先去读一读。边读边想:它怎样帮助我们 辨别方向的?3 .全班交流:第二自然段:太阳1 .指名读2 .让学生结合图来指一指,然后贴:晴天 中午太阳树影3 .质疑:为什么称太阳是忠实的向导呢?同桌讨论。总结:日出东方,午时南方,日落西方,无论何时何地,太阳按一定的轨迹运转,只要它出现, 一直为我们指引着方向,是可以信任的,可以依靠的。忠实的():再举几个例子。4 .谁能用自己的朗读夸一夸它?第三自然段:北极星L板贴:夜晚北极星
10、2 .【出示黑夜星空图】:小朋友,你能认出北极星吗?引导:灯是夜晚中最亮最亮的,帮助人们指明回家的路的,北极星就是黑黑的夜空中最亮的那 颗星。3 .夜晚,只要你能认出它,就能回家啦!谁来读读这一段?评。第四自然段:大树1 .读2 .出图:你瞧,这就是野外的一棵树。你知道哪里是“南” ?哪里是“北”吗?你是怎么区别树木“稠”和“稀” 一面?(同一棵树,枝叶长得长得多而密,就是“稠”,这 是南方,另一边树叶长得不多,叶子之间的空隙很大,很稀疏,就是“稀”。)稠,原来指禾苗长得多而密,间隔很小这里指的是树叶。稀,正好意思和它相反,禾苗之间间隔很大。磁贴:“稠” “稀”3 .谁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沟
11、渠里的积雪1 .读2 .板贴:下雪天 沟渠里的积雪快慢看看积雪图,读读书,你能找到北方和南方吗?(文章写的时候是按顺序的,我们要上下对 应着来看)3 .质疑:小朋友们,屋顶上的积雪一般是南边先融化,为什么沟渠里的不一样呢?看视频:沟渠的形状是个梯形,沟渠里北边的雪对着太阳,化得快,南边的雪背阳,所以化得 慢。4 .积:左边一个禾,右边一个只,原来指禾苗一点点堆积起来,这里指的是雪一点点堆积起来, 越来越多,就成了积雪。读读这个字。5 .谁来为我们读一读这一段?6 .引读第6自然段:大自然有这么多的天然指南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一【板贴:细细观 察多多去想】7 .指着板书回顾全文内容:晴天,我
12、们可以看看太阳,中午时它在南边,看着树影,我们想到 了那里是北方;到了夜晚,太阳落山了,我们在天空中认出北极星,想到了那里就是北方;要 是碰上阴雨天,我们去看看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到了冬天,树叶落 光了,下雪天时我们可以看看沟渠里的积雪,想一想,哦,化得快的是北方,化得慢的是南方。四、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L夜晚,黑黑的荒郊野外,星星来帮我们指路啦!读准这些生字的音,就能走出这里。2 .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怎样才能写得好看?帮、导: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紧凑。上小下大,寸的一横拉长托住上面。针、助、积:左右结构,比高低。3 .教师范写,生描红。提醒写字姿势。4 .展示书写一一
13、点评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 .配乐:让我们捧起书,再来读读这首小诗。2 .同学们,下课了,大家可以去校园里、居住的小区走一走,校园里、小区里还有不少天然的 指南针等着你去观察、去探寻呢!板书设计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南方北方天然指南针晴天 中午太阳树影帮助夜晚北极星阴雨天 稠 大树 稀下雪天 慢沟渠里的积雪 快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指导背诵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7课,齐读课题。2 .诗歌中的这些生字词你还记得吗?开火车领读。慌张帮助忠实碰上永远 指点乱闯稠一盏路灯 向导特别稀 沟渠积雪3 .出示第二组词:慌张分辨忠实向导永远 惊慌辨别忠诚导游永久 同桌互相读一
14、读,读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总结:这些词意思相近,都是近义词,使用时还要结合具体的情境。4 .要是我们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呢?回忆诗歌中提到的四个天然指南针。出示课文填空,请学生填空。5 .男女生比赛背课文。二、赏读1.情境表演:练习说话,出示四个情境。太阳高挂的中午,堆满积雪的沟渠旁,下雨天的大树下,夜晚的星空下。出示句式。我迷路了,你能给我指明方向吗?你可千万别慌张。(3)选择一个情境,同桌合作表演,一个扮演迷路的小孩,一个扮演大阳公公、积雪、大树或 北极星。指名表演,互动点评。出示图片:太阳高挂的中午。孩子:太阳公公我迷路了,你能给我指明方向吗?太阳公公:孩子,你可千万别慌张。现在是
15、中午,我在南边,你看地上的树影就知道哪边是北边 了。出示图片:堆满积雪的沟渠旁孩子:雪姐姐,我迷路了,你能给我指明方向吗?雪姐姐:孩子,你可千万别慌张。你看看我的身体,哪边的雪化得快,那边就是南边;哪边的雪 化得慢,那边就是北边了。出示图片:下雨天的大树下。孩子:大树爷爷,我迷路了,你能给我指明方向吗?大树爷爷:孩子,你可千万别慌张。你看,我身上树叶稠的一面就是南边,树叶稀的一面就是 北边了。出示图片:夜晚星空下。孩子:北极星哥哥,我迷路了,你能给我指明方向吗?北极星哥哥:孩子,你可千万别慌张。我永远挂在天空的北方,不会迷失方向了。你向着我走,就不会迷失方向了。三、拓展思路,创编诗文1 .(出
16、示图片)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大自然是一部永远 也读不完的“书”。小朋友,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还可以找谁帮忙呢?交流学生自己知道的其他大自然的指南针。补充介绍几种大自然的指南针,如:树的年轮,树桩年轮稀疏的一边是南方,相反,紧密的一边就是北方。岩石上的青苔,青苔稠的一面是北方,青苔稀的一面是南方。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2 .你也能像戴巴棣叔叔一样,把它们编成小诗,帮助更多在野外迷路的人吗?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会来帮忙。是南方,是北方。选择一种创编诗句。交流创编的诗句。四、归纳总结,升华主旨。(1)师:荷兰的戴巴棣叔叔是怎么发现这么多“天然指南针”的
17、呢?生:因为他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师:是啊,只要你细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多去想,一定能成为像戴巴棣一样令人佩服的人! 齐读第六小节。课文的第一一小节和第六小节句式几乎相同,起到了首尾呼应、反复咏叹、升华主旨的作用。 让我们再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五、指导书写1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写这几个字。永、指、特、碰说一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永”上的一点就像是北极星,不能丢;指,人的手指,左边有个提手旁,右边还读“旨”, 一撇不出头;特,古时候人特别喜欢牛,特是牛字旁;碰,右上的一点、一撇,就像两个人头 碰头。2 .教师范写,生描红。提醒写字姿势。3 .展示书写一一点评六、推荐阅读推荐阅读十
18、万个为什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板书设计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南方北方天然指南针晴天中午太阳树影帮助夜晚北极星阴雨天稠大树稀下雪天慢沟渠里的积雪快教学反思:18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目标1 .认识“航、宇”等15个生字,会写“宇、宙”等9个字,会写“太空、生活”等13个词 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3 .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3组词语,能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2 .能说出在太空中生活所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教学难点通过对太空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L
19、教师播放太空生活的视频,学生认真观看。师:同学们,视频中展现了太空中的哪些生活画面?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举手汇报,并谈谈自己观看后的感受。2.揭题:同学们,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有趣吗?你是不是还想了解更多有关太空生活的趣事 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了解更多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吧!(板书课题:太空生 活趣事多)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对照课文认真倾听,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2 .学生轻声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标出自然段序号:(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3)圈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3 .检查并指导初读。出示第1自然段中的词语卡片“航天员”,指
20、名学生认读。然后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适当指导,引导学生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词语卡片“宇宙飞船”“安稳”,指名学生认读,强调:“稳”是前 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适当指导长句子朗读时应如何断句,让学生将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出示第3自然段中的词语卡片“舱体”“设施” “技巧”,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认 读情况教师相机正音,强调“施”是翘舌音。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4)出示第4自然段中的词语“即使”“失重”“饮水”,强调“饮”是前鼻音,“失”是 翘舌音。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指导学生将句
21、子读通顺。出示第5自然段中的词语卡片“一件”“容易”“问题” “擦拭”“密封浴桶”,指名学 生认读,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强调“容”是后鼻音。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适当指导学生朗读。(6)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4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全篇课文,争取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5 .各小组分段朗读课文,再全班齐读课文。三、再读1 .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哪些生活了分别是在哪些段落讲的?2 .指名学生交流,注意指导学生在交流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当小结:课文第2自然段讲了航天员在宇宙飞船里是如何睡觉的; 第3自然段讲了航
22、天员在太空中是如何活动的;第4自然段讲了航天员在太空中是如何喝水的; 第5自然段讲了航天员在太空中是如何洗澡的。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开火车读,运用分小组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 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2 .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3 .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生字,了解这些字的结构特点,并互相交流书写要领。(1)指导三点水的写法:注意三点方向、长短和距离。三点的方向都朝向字的中心:第一、 二点短,第三点长;距离均匀,摆放成半圆形。范写三点水。(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点评。2.指导书写“洗、澡、浴、杯、失”。观察
23、交流:“洗、澡”是左右结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左窄右宽;右边部分的撇画要 避让三点水。指导书写:“洗字竖弯钩要伸展,是主笔。“澡”字里三个“口”的大小不一致,第一个 “口”扁平,第二、三个“口”并列,呈正方形。“杯”字左边的最后- -笔由“木”的长捺 变成长点,也叫反捺。“失”字注意长撇抻展,捺与撇呈对称状态。学生练写,交流分享,教师点评。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初步 欣赏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情况。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太空”,去进一步感受太空生 活的乐趣!板书设计18. 太空生活趣事多睡觉活动喝水洗澡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
24、,激趣导入1 .教师听写本课生字,然后展评。2 .课件随机出示本课生字,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组成词语。3 .指名学生交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哪些有趣的生活?4 .质疑导入: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为什么会这么有趣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太空寻找答案 吧!二、赏读,感受“太空生活的有趣”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睡觉、活动、喝水、洗澡过 程中的趣事。下面,我们就去感受一下航天员这些有趣的太空生活。(一)学习二、三自然段同学们平时是怎么睡觉的?(躺在床上睡觉)是的,躺在软软的床上睡觉,多舒服啊!(出示词卡:舒服,指名读)钻进温暖的被窝里睡觉, 真舒
25、服呀!(指名读)我们可以仰着睡,侧着睡,还可以翻-一个身趴着睡,真是太舒服了。(3)那么,航天员是怎么睡觉的呢?跟我们一样吗?(出示第二自然段)自由读课文,再交流: 站着睡觉,钻进睡袋里睡觉。什么样的睡袋呢?读句子:航天员必须钻人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3)航天员为什么要这样睡觉?读句子:不然,一不小心就会飘到别处去。关注“飘”,我们平时看到什么会飘起来?(氢气球、云朵、羽毛)我们自己能飘起来吗?为什 么航天员-不小心就会飘到别处去呢?(教师介绍:在太空里,没有了地球的引力,人就会失去 重量,变得很轻很轻。这叫“失重”)学习“失”,记住字形,关注撇要出头。为了安心地、 稳稳地睡一一“安稳觉(出
26、示词卡),必须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把自己固定好。 (4)齐读。5 .学习第三自然段。(D航天员担心睡觉时会飘走,猜一-猜,他们在飞船里怎么活动呢?(学生大胆猜想)是的, 课文中都告诉我们了。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比较不同:我们靠腿脚行走,航天员的移动靠手臂。航天员们怎样靠手臂活动呢?(特制的扶 手、其他设施、稳定身体)做做动作,模仿一下航天员是怎么活动的。那就是西湖。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西湖游玩吧!1 .板书课题2 .认识(慈),读准(净慈寺)它在在哪里?学习“湖”3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杨万里(板书:宋杨万里)猜猜这个课题告诉我们诗人杨万里和林子方在干什么呀?谁送谁吗?4 .
27、是的,诗人送别好朋友的时候写了这首诗。你曾经背过像这样也是写送别的诗歌吗?二、初读诗歌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时,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1 .自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诗歌,做到字正腔圆,停顿正确。(出示)2 .我们来听听一位小姐姐朗诵的这首诗歌。(音频播放)3 .自己再练习练习吧,指读。4 .引导边读边想象,配乐朗读三、再读诗歌1 .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西湖里的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2 .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出示第1、2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学生质疑。出示第3、4句:“接天莲叶无穷碧,
28、映日荷花别样红。”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3 .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四、赏读诗歌。第一二行:1 .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想象的这幅画中都有些什么呀?2 .交流:西湖莲叶荷花太阳3 .学习西湖的句子!(出示,指读)4 .从数字进入,弄清六月与四时的关系,体会出作者的赞美5 .听到诗人这么说,你有什么想问问诗人的吗?学习第三四行1、静静地欣赏荷叶荷花的美。自由轻声读读,看看美在哪里?2、品读赏析。体会“绿”从那个词读出了这种美? “无穷碧”会是怎样的?指名说。指导朗读。体会“多”从这一行里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从哪里体会出来的?“接天”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能读出来吗?分组读,齐读。3、荷叶如此之多,
29、如此之绿,如此之广,真令人过目不忘呀!那荷花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 受呢?读第四行。你还会感受到什么?齐读此段。3.小结:正是因为太空特殊的环境,让航天员的生活变得很特别、很有趣。其实在太空里不仅 人会失重,所有物品都会失重,包括喝的水,吃的食物,用的笔和纸。(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 .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会怎么样呢?我们来猜想一下。(也会飘起来)我们看看课文里 是怎么说的吧。2 .难题:水的失重。(1)出示句子。因为水处于失重状态,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航天员在太空中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漂浮在空中。指名读第一句。如果我们平时把杯子倒过来,里面的水肯定
30、会怎么样?(往下流)可是,在 宇宙飞船里就不是这样了(句中“即使”“也”变为红色),引读:即使水也 就算 也洗澡的时候,水怎么样?指名读第二句。练习说话:即使一一喷头喷出了水,水也一一不会流到航天员身上。即使一一喷头喷出很多很多的水,水也一一没有办法用来洗澡。这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出示词卡:容易)3 .解决难题过渡:喝水.洗澡对于我们来说如此轻而易举,可是对于航天员来说很不容易。这真是一个 大难题呀!那么,航天员是怎样解决这两个难题的呢?自由读课文,找到答案。喝水问题。普通的杯子,学习生字“杯”。带吸管的饮水袋,关注动词“挤”。(3)洗澡问题。洗澡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一
31、个试验。(出示句子)这个试验成功了吗?理解 “太麻烦”。怎么解决难题的?(出示句子:所以,现在免洗湿巾擦拭身体,这就简单省事多了)理 解“简单省事”。三、拓展交流1 .如果你是一名航天员,回到地球后,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太空生活?想一想,说一说, 再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在太空中生活非常有趣!要想,必须:要想,必须:要想, 必须 o你看,太空生活是不是很有趣?2 .交流:课文中讲到在太空中睡觉、活动喝水、洗澡很有趣,太空生活中还会有什么趣事呢? 以“在太空中生活真有趣啊”为开头说一说。四、归纳总结太空生活是多么的神奇、有趣啊!太空里还有许许多多神秘有趣的事物呢,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后,去
32、探索太空的奥秘,了解太空的神奇!板书设计18太空生活趣事多睡觉活动 失重喝水洗澡(神奇、有趣)教学反思: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识记法认识“博、馆、览”等八个生字;2 .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并学习运用;3 .学生通过归纳疑问词学会恰当地提问;4 .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正确、流利地朗读唐诗并背诵;5 .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正确、流利地朗读最大的“书”;6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教学重点1 .学生通过识记法认识“博、馆、览”等八个生字;2 .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并学习运用,学会恰当地提问。 教学难点1 .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正确、流利地朗读唐诗并背诵;2 .学生借助
33、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最大的“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 .这些地方你们认识吗?2 .请大家借助拼音,再把这些词语准确地读一次。3 .下面,哪一组愿意“开火车”读?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听他们字音读准了吗。4 .老师给1分钟时间,同桌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些带拼音的生字。5 .老师把拼音去掉,谁有勇气认读随机点出的两个词语?(一名学生点词语,另一名学生读, 以此类推)6 .谁能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教师适当点评)7 .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你们仍然能用上形声字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学习更 多的生字。8 .在生活中,你们还去过类似的场所吗?二、学会观察,灵活运用1
34、.获得了识字的本领,如果用好书写的技能就更棒了。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旁边的学 习提示,说一说,这六个生字在书写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2 .请小组汇报。3 .哪三位同学愿意出来示范书写“含” “迎” “留”这三个字?其他同学可以坐在座位上一 起书写。4 .请“小老师”根据课文的泡泡提示点评。5 .在课后的写字表里,你还能找出三个生字在书写时同样需要注意“不能多写或少写笔画” 的字吗?请写在后面空白的田字格里。6 .哪三位同学愿意出来示范书写“荡” “满” “敬”这三个字?其他同学可以坐在座位上一 起书写。7 .请“小老师”根据课文的泡泡提示点评。8 .同样的,在写字表里,找出三个生字在
35、书写时需要注意字体结构的字,写在后面的田字格 里。9 .板书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10 .看来大家的观察技能和模仿技能都在不断增加。下面,我们继续用这些学习方法理解词语 的意思。齐读文中的三句话。11 .同桌讨论一下,你是如何理解这三个加点的词语。12 .学生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尽量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上文去理解加点的词语。13 .再朗读这三个句子,通过同学的解释,老师的点评,找一找三句中分别有哪一个词语是帮 助你们理解加点词语的?14 .这六个词语有什么关系?15 .你能根据联系上文的方法,在句中填上恰当的词语吗?三、理解古诗,自主背诵1 .在唐朝,有一位诗人叫李绅,他自幼好学,学识渊博,才学出
36、众。有一天,他看到田野里的 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吟诵了两首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一首。请同学 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 .谁愿意自己读古诗?(指名读)3 .理解字义: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为颗粒状的东西。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颗:小而圆的东西。闲:无事可做;空闲。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犹:还。饿:肚子里没有食物。四海:指全国或全世界。4 .发挥想象力,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种子。秋收万颗子:秋天收到许多的粮食。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农夫犹饿
37、死:仍然还有很多农民因为吃不饱而饿死。5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6 .同学们,春天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就有千颗万颗的粮食,为什么天底下没有一亩田是被闲置, 最后农民还会吃不饱饿死呢?作者有什么感受?(怜悯、悲痛)7 .我们一起带感情齐读,并背诵。8 .补充拓展陶者蚕妇,你们有兴趣一起读吗?9 .小结:希望从今天学的这首古诗里,你们能理解农民伯伯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四、写话1 .悯农这首诗中隐藏了 “农夫犹饿死”的秘密。回到现在,在大自然里,也藏着不少的秘 密呢?有一位小朋友提出了很多问题,谁来读一读吗?2 .大自然有哪些“为什么”?出示,并让学生读一读。(1)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2
38、)为什么雨后天上挂着彩虹?(3)树叶的形状为什么是各种各样的?(4)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5)下雨前蜘蛛逃到哪儿去了?(6)是谁告诉蝉要下雨了?(7)石头上怎么会有贝壳呢?3 .试着分析这些问题的答案。4 .学生汇报交流。5 .师生共同交流这些问题的答案。(1) “星星眨眼睛”是由于地球大气流动造成的,并不是星星真的一闪一闪的眨眼。(2) “雨后天上挂着彩虹”是因为刚刚下完雨时,空气中浮悬着许多小水珠,在太阳光的照 射下,就产生折射和内反射,而太阳的可见光一一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的波长都 不一样,当它们照射到空中这些小水珠上时,各色光被小水球折射的情况也不同,因此就分解 成七色光
39、而形成彩虹。(3) “树叶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是对树木长期生态和进化历史的反应。每一个物种都会发 展出自己独特的叶子形状,如简单、舒展的香蕉叶,针状、耐寒的松针等。(4)花的颜色主要是由花瓣里的色素决定的。(5)下雨前蜘蛛逃到巢穴里去了。(6)是闷热的天气告诉蝉要下雨了。(7) “石头上有贝壳”因为地壳的运动。在亿万年前,现在我们出在的大陆还是海洋,各大 版块的不停运动导致海洋变成了陆地,而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因各种原因变成了化石,其中贝壳 是最容易变成化石的!6 .读了这些问题,你心中还有其他的问题吗?7 .把你心中的“为什么”写下来,制成卡片。如:“鸟类的嘴为什么多种多样?蚊子冬天到哪里去了呢
40、?为什么冬季没有雷声和闪电?月亮为什么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金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吗?鸟儿为什么要唱歌呢?蝉是怎么唱歌的呢?天上的大雁排着长队要飞到哪里去?是谁给彩虹穿上漂亮的外衣?8 .在小组里将你的“为什么”与你的组员进行讨论,老师巡视指导。9 .各小组成员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10 .把你在讨论过程中的发现或者收获写下来。(1)学生写自己的发现或收获,可以是简单的几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2)老师巡视指导。(3)请同学交流汇报。(4)老师评一评,看看谁的收获最多。五、图书角,齐爱护1 .师:上一次口语交际时,我们才共同制定了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公约,孩子们觉得有了这个图 书管理公约以后,借图
41、书是不是比以前方便了呢?2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3 .今天,我们就来展示一下我们班的图书角。4 .学生分小组交流,,我们班的图书角都有哪些优点?有没有不足的地方?(1)学生先观察班级图书角。(2)分小组交流。(3)老师巡视,引导学生有话可说。5 .分小组进行汇报。6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小结:(1)我们制定了图书管理公约。(2)我们班有图书管理守则。(3)我们班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便于寻找。(4)我们班的图书都有编号,借了以后便于归还,也便于登记和摆放。(5)我们班的图书有专门的同学负责管理。六、阅读最大的书1 .出示课题,引导提问。读读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疑问?(生质疑,老师梳理学生
42、的提问:最大的“书”是什么?“书”字上面为什么有双引号?为什么说它是最大的“书” ?)2,出示要求,自读课文。有一个小朋友叫川川,他也跟你们一样,问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带着我们的疑问自读课文, 要求:(1)标一标:标出自然段序号。(2)读一读:自由读课文,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3)画一画:川川提出了哪些问题?3 .指名分自然段轮流朗读短文。4 .对照问题,进行解惑。(1)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岩石就是书。为什么说“岩石”是最大的“书”呢?岩石上有哪些字和图画(雨痕、波痕、矿物,树叶、 贝壳、小鱼)通过川川的提问,你还知道了什么?默读课文。重点关注多十、十二自然段,书中的“字” 和“画”说明了什
43、么?岩石书有什么作用?相机学习“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精神)。 5分角色朗读表演故事。6.总结:大自屣中,、有很多神奇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只要我能像川川一 样有“刨根同底 的钻研精神,时常问“为什么”,我们就能现更多的知识宝藏。七、归纳总结通过园地六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场所,学习了生字的读写注意点和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我们感受到了问句的奇妙,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心中的奇思妙想表达出来。我们积累了古诗 悯农,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也学会了爱护图书,如何守护“书”的家。我们一起读 懂了 “最大的书”,一起徜徉在大自然中,探究神奇的奥秘。教学反思:(1)体会红” 那是怎样的红呀?指名说,
44、读出来。想做其中的一朵吗?男生读,女生读。4、这么绿的荷叶,这么红的荷花,想去看看吗?出示图片。5、看哪,无穷的碧,别样的红,组成了一幅一碧万顷、连接天日的画卷,这就是西湖六月的 荷塘美景。引读第二句。6、配上音乐,静静地走进西湖美景。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7、面对这艳丽、热烈的西湖美景,难怪诗人要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一句,师范读。8、谁也发自内心的赞叹一下。自由练读,谁来当当小诗人夸夸西湖?9、西湖其他季节也很美,但每个季节的美却各有不同。出示图片。(师配乐介绍)10、在你们眼里,西湖的夏天是怎样的呢?n、西湖一年四节都美如画卷,但又各有不同的景致。而诗人在送林子方时正好看到的是夏天
45、 的西湖美景,所以是人发出这样的赞叹。师生合作读第一句。12、这幅美景时诗人脱口而出的,谁能连起来读一读整首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 五、归纳总结1、大家入情入境,读得如诗如画。有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六月的西湖畔送别 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写友谊,没有抒发离愁。同样是送别朋友,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中的写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望着朋友渐行渐远,是那样依依不 舍,他是以目相送。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来送别朋友,他是以酒相送。这首诗是诗人以什么相送?2、是呀,送别朋友不仅可以以歌相送、以酒相送,还可以以画相送,以
46、景相送。3、师小结:同学们从这首送别诗中不仅读出了西湖的别样景,也读出了诗人的别样情。4、古人以诗明志,以诗寄情。让我们一起再来吟诵,牢牢记在我们心中吧,对西湖的热爱。让我们在诵读中体会诗人那一份别样的情感吧。自由读、背。配乐背诵,第二课时一、揭题导入1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李老师先请你们听一首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轻轻唱(播放春天 在哪里)好听吗?2 .这是一首寻找春天的歌。唐代大诗人杜甫也很喜欢春天,他把春天的景色都藏在一首诗里, 这首诗就叫做一一绝句。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诗。“绝”是本课的一个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左边 是绞丝旁,右边是色)跟着李老师一起写写,绝字分两半,绞丝写窄,色字写宽,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