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校本教研之路 建学习型名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校本教研之路 建学习型名校.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走校本教研之路 建学习型名校走校本教研之路建学习型名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 有效途径,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生长点,是创建学校特色和品牌的 有效策略。为此,我们把加强校本教研作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 个重要节点来抓,确立了校本教研指导思想,实施了多项管理措施,开展了丰富 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一、研究导航,制度保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校本教研以人本、生本为基础,追求学校的发展同广大学生、教师的发展的 和谐统一。为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我校首先规范校本教研管理体系,促使校本 教研活动
2、正常化、制度化。学校先后制定了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校本培训制 度、教师理论学习制度、校本教研交流制度、课题管理细则、教师基本 功方案、校本培训三年规划,重新修订了教师学习制度,学校为每位教师 建立了 “成长记录袋”、教师个人三年成长计划。这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一 方面保障了校本教研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另一方面使我校的校本教研在内容上 配合,在形式上衔接,在目标上一致,在资源上共享。(二)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网络由校长担任第一责任人,构建形成了由教学校长牵头、教导处等职能部门实 施具体管理,依托教研组、备课组的“三级”校本教研网络,开展以校本行动研 究、校本课程开发、校本后续培训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研,并
3、结合学校实际,发 挥学校资源优势,制定教学研究计划。1 .建立领导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在校本教研的实践中,我校坚持调 查督导制和行政随机听课制,加强对校本教研目标和过程管理的监控和指导,不 断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检查和管理的力度。校领导经常深入班级听课,积极参加 教研组活动,对教师的五项教学常规和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教学方 法的研究和反思等方面进行引导。2 .健全教导处校本教研制度,规范各学科的教研活动。要求各教研组、备 课组不但要有教研活动计划,而且要认真记录每一次活动情况;对教研活动情况 组织评比。3 .建立教研组校本教研制度。各教研组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题研究,围 绕重点研究
4、专题,开展听课、观摩活动;认真总结本学科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 交流、宣传、推广,组织本学科教师参加有关的教育学习。4 .建立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制度。激励全体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开展 教学反思、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分析研究等教学活动,提升教师参与 校本教研的能力。二、专家引领,更新观念造就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校本 教研成功的有力保证。我校为强化新课程的校本培训工作,制定了教师培训规 划,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和“校本全程培训”的原则, 坚持开展校内为主的日常培训,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 结合;专家讲授与教研员讲学
5、相结合;自学与集中学习、研讨相结合;观看教学 录像与交流研讨相结合;教学反思相结合。每次培训力争做到:时间充裕、内容 丰富、方法新颖、管理严格、全员参与。为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从20XX年起启动了教师“学习工程”, 要求教师在原有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的基础上,加大个人自修的力度,培养终身 学习的习惯;规定每位教师每学年根据自己教学需要可购买几本教育专著,并认 真阅读,提炼出名著精髓,记两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并写出论文或心得体会; 提倡记教学日记、学习追记或随笔,提倡班主任为学生建立心理研究个案。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化, 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经验
6、型向学者型转化。我校由教导处牵头,对教师进行了 教科研培训、教学反思培训、微格教学培训、案例研究培训、基本功培训、新教 师培训、年会交流培训、外出学习培训、自学进修培训等专项技能培训。每学期 学校还要举行“读书沙龙”,教师们互相交流信息和体会,资源共享。通过多年 的积累,使广大教师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并将所学的新思想、新观点,运用到 自己的教学研究中。(1)专家、校长引领式:学校坚持每周五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每周出一 期校园信息报,刊登课改的资料,传达课改信息,交流课改经验;指导教师 学会理性的思考教学问题,学会运用课改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另 外,我们先后邀请了北京教育专家、省教科
7、所教授、市教研室等专家到校做专题 报告,校长、主任也多次对教师进行培训。(2)骨干教师引领:我校充分认识到专业引领的重要作用,不仅借助省、 市、区教育专家、教研员来校听课或直接参与教研,而且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 的示范带头作用,让骨干教师指导教研组、青年教师对学校教学、课改中的热点 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实践。三、同伴互助,探索校本教研形式我校实施校长一一教导处一一教研组的三级校本教研管理网络,制定了校 本教研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拟定了校本教研主题,形成了学校有主 题,教研组有专题,教师人人实施的校本教研运作网络。为提高我校教师尤其是 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我校积极开展“十个
8、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 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年完成一万字读书心得笔记,每课有一次教学反思,每 两周写一份教学随笔,每周向教研组提供一个本人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每学 期上一节研讨课,完成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每学期参加一次“教 师沙龙”,每月参加一次网上讨论,每学期制作一个课件。另外,定期召开课题 组会议、课题负责人会议,进行教科研的研究与讨论,积极探索教科研的新方法、 新思路。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广泛开展教师间听课、评课活动,是实现校 本培训的渠道之一。我校还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利用校内资源进行校本培训,特别 加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
9、把探讨 的“立足点”放在解决课堂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把“生长点”放在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上。开设有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成长教师 的研讨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教学创新课、20分钟教学片段研讨课等,并把每年 五月和十一月的第三周定为“自主听课周”,听课的教师要求:“找出一个亮点, 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个建议。”不仅要求同科目之间互相听课要达到一定节次, 还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听课,听课后一定要集体评课。这样,使做课老师在课 堂设计、授课展示中得到锻炼,听课老师在课堂中得到感悟,全体老师在评课中 共同提高。教导处根据实际设计了多个不同层次的子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 择
10、题目,课题组研究设计多项实践活动和不同形式的评优课。在实践中,理论得 以推敲,学术与教学紧密相结合。课后,大家一起分析研讨,共同提高,每位教 师为完成自己所承担的研究子课题,需要不断获取资料、进行学习,教师有了强 烈的主动学习意识,实现了以教师的个体发展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也使我校的 教科研工作做到了 “常规教研课题化,课题研究常规化”。四、自我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反思能力是教师的必备素质。在课改实践中,教师要有行动,就要学会反思, 只有这样,行动才能不盲目,反思才能有源头。因此,在校本培训中,我校十分 关注如何提高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能力。我们要求教师课后总结思考,反 思自己在备课、上
11、课、辅导等教学环节中的“亮点”及存在问题,及时制定措施 加以改进,将反思结果写成教学随笔,为以后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并采取“日 反思、周交流、月总结、期末展评”的办法,把教学反思纳入到教师的常规考核 中。(1)问题积累:在日常教研中,学校设计了 “教学问题积累表”,教师将 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在教研活动时供教研组进行“问题会诊”,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于教学实践。如果问题有价值或具有普遍性,不能马 上解决的,则作为课题申报。这种模式,促进了教师的问题意识,形成了 “问题 计划一一实践一一反思”行动研究的良性循环。(2)加强行动研究,促进反思教学:校本教研实施过程中,我校特别加
12、强 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边激励;把 探讨的“立足点”放在解决课堂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上,把“生长点”放在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上。(3)积累交流:在日常工作中,学校要求教师认真收集身边的教学案例、 素材、典型个案及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结合新课程理念, 形成教学随笔。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让 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为落实课程标准,探索适应课改要求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鼓励教师 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在实践中开发和利用“愉快教学法”、“赏识教学法”、
13、“开放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有利于意义构件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同伴合作交流, 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体验学习的快乐;课堂教学气氛能够在诗意中开始, 在学生个性张扬中进行,在快乐和无尽的回味中结束。初步形成了 “激趣引人一 一创设情景一一引导探究一一合作交流一一揭示规律一一发展延伸”的开放式 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由传授者转 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4)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学校还重新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把教师参与 实验以来,在教育观、学生观等方面的认识和变化、收获和感悟,成功或失败的 案例、教学反思、信访、学习笔记、精品教学设计、承担教改实验课题资料、教 科研成果、基本功考核成绩等收集起来,以体现教师发展的过程,让教师在学习、 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学校对原有的教师评价标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 订,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定量考核,定性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教师实际 利益挂钩,较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