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德经》中老子“返朴归真”的人生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道德经》中老子“返朴归真”的人生观.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试论道整中老子返朴归真的人生观一、“返朴归真”释义“返朴归真”一词最早见于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意即去掉外饰,还其本质,回复到 事物初始的本然状态。道德经中并未有论及“返朴归真”的明确文字,但老子提至真”和“朴”,其中表达了老子对“返朴 归真”这一思想的理解。(一)“返”与“归”说文解字对“返”的解释是还、回还,对“归”的解释是女子出嫁。诗经中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 者,回也,古代女子出嫁日“归”,认为夫家才是自己真正的家,是自己该回的地方。如此看来,“返”与“归”词义相近,都 是回返之意,即“复”之意。周易复卦彖辞:“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王弼注:“复者,反本之
2、谓也。天地以本为心 者也。”王弼此处所谓“复者,反本之谓也”的“本唧是“道”,复归于“本唧是复归于“道”及其本性“朴”与“真工(二)“朴”与“真”说文解字对“朴”的解释是:“朴,木素也。”指树皮,意指事物朴素的、未经雕琢的本然状态。“朴”字在道 德经中大都是朴素、质朴的意思,老子说:敦兮其若朴”、“见素抱朴”,所以“朴”也有敦厚和保持纯洁朴素的本性 之意。“真”字在道德经中共出现了三次:“其精甚真”、“质真若渝”、“其德乃真”,在这里,“真”是真实、纯真的 意思,既指道体真实存在,又指修道之人质朴纯真、品德真正优良。所以“朴”和“真”都是比喻事物不加修饰的、真实的本 然状态。二、老子“返朴归真
3、”思想的蕴含道德经中许多章节都体现了老子“返朴归真”的人生思想,“朴”和“真”是老子“道”的特性,那么在道德经中“朴” 和“真”有哪些具体表现?本文概括了以下六点。(一)复归于自然“自然”一词在道德经中相关的篇幅不多,但从老子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所强调的复归于“自然”的重要性,老子 “返朴归真”的人生观也不可避免地要强调复归到纯朴真实的自然状态。老子说:“道法自然。王弼注:“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要想感悟到“道”的本性,就要遵循事物“自然而然” 的规律,这个规律是无法用言辞和名称来表达的,在这里“道”的本性,也就是“朴”和“真”。因此,遵循事物“自然而然”的 规律就可以感受到“道”的本性,即体会
4、到了“道”的“朴”和“真”。老子又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强调“道之尊, 德之贵。”认为“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贵,是因为“道”和“德”“莫之命而常自然”141,也就是顺应万物自然之理,遵 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万物就会依照“道”的规律和“德”的法则来运行,天地万物就会达到和谐的状态,进而回归至道 的本性“朴”和“真工老子说:“希言自然。王弼注:“无味不足听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言也。”“道”无声无色无味,无法用语言来表 达,也不能通过各种感官感受到,“自然”即是道的规律,顺其自然是最好的体会“道”、感悟“道”的方式。所以只有按照“自 然”的规律,而不是按照各种感官的体验,才能感受到真正
5、的“道”,并且体会到“道”的“真”和“朴”,达到“返朴归真”的人生 境界。老子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是从治国方面来讲,治国者应当顺应百姓的自然,才能体悟到治国之 “道王弼注日:“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百姓之自然即是安 居乐业,轻徭薄赋,这就要求治国者减少发布政令,行无为不言之教。顺应百姓内心诉求之自然,就领会到了治国之“道” 的“真”和“朴”。(二)复归于无名在老子思想中,“无名”也体现了老子最本真的“道”的“朴”和“真”。“无名”在道德经中共出现了五次,其中三处同 句中都出现了 “朴工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两次提到了“无名之朴
6、”,直接简明地说明了“无名”具有最本真的“道”的“朴”和“真”的 特性。老子又日:“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王弼注日:“以无名为常,故日道常无名也。朴之为物,以 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常道即是“无名”之道,按照“道”的“朴”的特性所生成的事物也是符合于“无 名”之道的规律的,因为它以无为心,内心没有受到任何世俗外物的干扰,所以是“无名”。要想领悟到最本真的“道”,没 有比“守朴”更好的办法了。老子日:“无名天地之始。”王弼注日:“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天下万物都是从“有” 生成的,“有”又生于“无二万物产生于“道”的无形无名。王弼注:“有之所
7、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有” 以“无”为本,但要达到“全有”的状态,就必然要复归于“无”,因为“无”无形无象,却又无所不包。老子日:“道隐无名。” 王弼注日:“物以之成,而不见其形,故隐而无名也。”这也是说“道”无形无象,不可名状,也正因为它是“无二无所不 包,才可以生成万有,这也就体现出了作为万物本原的“道”的“朴”和“真”的特性。(三)复归于婴儿在道德经中“婴儿”一词共出现了三次,此外,在五十五章中“赤子”也是“婴儿”的意思。在老子思想中“婴儿”也是 具有“道”的本性“朴”和“真”的品质的。老子以“婴儿”喻“道”,表达了他对生命原初状态的体验和“返朴归真”的人生观。在老子看来
8、“婴儿之未孩”的状态是泊兮其未兆的状态。王弼注解说“婴儿之未孩”时是“廓然无形之可名,无兆 之可举。”即是无名无形无状,弥散于太虚之中,与自然和而为一体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就是“返朴归真”的“道”的状态。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王弼注日:“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 得矣。”婴儿初生时“无所欲的状态是最接近于“道”的本然状态,是最能够体现“道”的本性“真”和“朴”的状态。后来婴儿 经过生长成熟,不断受到外物的诱惑、利益的熏染,原初的自然状态发生了改变并逐渐消退,从无欲到有欲,从无知到 有知,也就渐渐远离“道”的“真”和“朴”了。因此老子说:“复归于婴儿。王弼注
9、日:“婴儿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婴 儿”初生时的状态是无知的状态,思想没有经过外物的开化,是最符合于自然之“道”的智慧。“复归于婴儿”可以体会至道 的“朴”和“真”,达到“返朴归真”的人生境界。道德经中“赤子”也指“婴儿”。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王弼注:“赤子,无求无欲,不犯众物,故毒 之物无犯人也。含德之厚者,不犯于物,故无物以损其全也。”婴儿初生时没有世俗的欲望和诉求,因此心灵是纯净的, 世俗之物无法沾染它。拥有最深厚道德的人也是如此,内心极度纯净,世俗之物便无法影响他了,此时的境界便是“道” 的“朴”与“真”的境界。这其中的道理正如老子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二没有任何修饰
10、自然而然形成的是最纯粹和无懈 可击的,也最符合于“道”的本性“朴”与“真”。(四)复归于水“水”在道德经中共出现了三次,虽然次数不多,但却被老子赋予了很深的寓意,在老子思想中有着极为重要的 意涵。在老子哲学中,水的品质也是符合于“道”的本性“朴”和“真”的。水的第一个品质是“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对于水为什么会“处众人之所恶二王弼注:“人恶卑也。”俗语有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善利万物而处于卑 下,是人之恶。对于“故几于道”,王弼注:“道无水有,故日几也。“几”是接近的意思。“水”有形有名,是“有”,“道” 无形无名,是“
11、无”,所以水不是真正的“道”本身,因为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只是接近于“道”之善的一个状态。水 虽然不是“道”本身,但却具有“道”的品质,即“道”之善,“道”之善就是指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品质,也即“道”的本性“朴” 和“真”。水的第二个品质是以柔胜刚,这其中也蕴含着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 之能胜,其无以易之。”王弼注:“言用水之柔弱,无物可以易之也。”老子多次强调“柔”的力量,如“柔弱胜刚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等。水是至柔而不可折,这种力量也体现出“道”的作用及“道”的本性“朴”和“真”。(五)复归于无欲老子五次提到“无欲”,不仅
12、要求平常人克制自己的欲望,也要求治国者“无欲”,达到内心的纯净和空虚,体悟“道” 的本性“朴”和“真”。老子在道德经首章就提到无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即“道”的要妙,王弼注:“妙者,微之极也。万 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妙”是世界上最精微的东西,天地万物都是由 这最精微之物发展起来的。但是“妙”太精细了,再加上人充满着各种欲望,所以无法被观察到。那怎样才能体悟“道”的要 妙呢?老子给出了方法:“无欲”,抛弃内心的欲望,达到心灵的纯净空虚,道的要妙就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内心了,“道” 的本性“朴”和“真”也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了。所以“返朴归真”
13、需要复归于“无欲”。老子日:“常无欲,可名于小。王弼注:“故天下常无欲之时,万物各得其所,若道无施于物,故名于小矣。” 天下事物摒弃各种欲望,就能各得其所,就像“道”一样不用感化万物就能使万物按照“道”的规律发展下去。这体现了“道” 伟大而又谦卑的本性“朴”和“真”,悄无声息而又不可或缺地推动着世间万物所依赖的普遍规律的运行,又指导并暗示着普 遍规律和万物法则的运行。老子强调圣人之治要“使民无知无欲”。老子日:“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王弼注:“守其真也。”“守” 即治国者要使百姓无知无欲,才能让百姓安心从事于生产劳动,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圣人之治,复归于了圣人之“道”的“朴” 和“真
14、”。老子也强调了治国者“无欲”的重要性。老子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我无欲而民自朴。”王弼注:“我之 所欲唯无欲,而民亦无欲而自朴也。此四者,崇本以息末也。”治国者能够做到“无欲也是使百姓崇本息末的一个方面, 治国者用“无欲”来感化百姓,而不是以“有欲”索取压榨百姓,那么对国家不用过多管理就自然而然地平稳和安定。治国者 “无欲二也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治国之“道”的“朴”和“真”的境界。(六)复归于无为老子强调万事都要顺自然而为,体现在治国方面,就是要求治国者要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日:“为无为,则无不治。” 治理国家最好的方式是“无为而治”,治国者要顺应百姓之自然,以“无为”理国,不要过多的干
15、预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使百 姓安心从事生产劳动。复归于“无为”,是治国者体悟“道”的表现,体现了治国之道的“朴”和“真工在老子看来,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治国者“有为”,“无为”是顺应“道”的规律的表现,以“无为”理国才能保证国家的 长治久安。老子日:“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王弼注:“言至明四达,无迷无惑,能无以为乎?则物化矣。“明白四 达”,河上公道德真经注解释说:“言道明如日月,四通满于天下八极之外。”“道”是“无为”的,不用借助于任何力量 就能感应万物,使万物按照“道”的规律运行。老子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天下帝王若 能自觉遵守“无为”之道,就自然而然地受至无为
16、之道的感化,国家就得以平稳安定了。王弼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 圣王虽大,以虚为主。”天地和圣王之所以广大,都是由于“道”的作用,“无为”映照出了“道”的无所不包的力量,体现出 了 “道”的本性“朴”和“真,三、对老子“返朴归真”思想的评价“返朴归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老子追求的人生境界,复归于自然、无名、婴儿、水、无欲、无 为等都表现出老子“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老子“返朴归真”的人生观强调自然无为、守柔处下、少私寡欲、重德向善,摒 弃内心的私欲杂念,回复到人自然朴素的本性,通过这些方式实现心灵的纯净空虚,达到“朴”与“真”的人生境界。老子这 种清静淡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对我们的人生选择有着正向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注释:(西汉)刘向校订,耿天勤注译:战国策,崇文书局2020年版,第60页。王秀梅译注:诗经,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0页。(魏)王弼撰,楼宇烈校释:周易注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92页。(汉)许慎:说文解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310页。(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