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和浮力选择题专题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和浮力选择题专题答案解析.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1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B【详解】A逃生锤的锤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 A 不符合题意;B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 B 符合题意;C盲道上有凸起,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 C 不符合题意;D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2D【详解】A.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不符合题意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不符合题意C.书包带较宽是
2、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背书包时舒服些不符合题意D.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鸡蛋的压强,容易把鸡蛋切开符合题意3D【详解】A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根据FpS可知21Pa=1N/m故 A 选项错误;B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故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故 B 选项错误;C物体的底面积一定时,并没有说明是受力面积一定,故压力变大,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比较大,故 C 选项错误;D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当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作用在水平地面的物体时,压力大于重力,故 D 选项正确。故选 D。4C【详解】中学生质量大约为 5
3、0kg,故其对地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F=G=mg=50kg10N/kg=500N两脚的总面积大约为 0.05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为42500N=10 Pa0.05mFGPSS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第 2 页 共 21 页故选 C。5C【详解】AB不能说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生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二者不是同一种力,故 AB 错误;C甲对海绵的压力大小为F甲=G1+G2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p甲=121GGS故 C 正确;D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p乙=22GS故 D 错误。故选 C。6B【详解】若按甲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ABF
4、GG甲,若按乙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ABFGG乙,则1:1ABABFGGFGG甲乙,故 C、D 错误;由mV,8:1AB:,ABmm:=1:1,可得18ABVV,则边长之比为12,则面积之比为14,因为1:1FF甲乙,所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1:4pp甲乙:,故 A 错误,B 正确7D【分析】【详解】A甲乙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故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故 A 错误;BC甲丙压力受力面积都不同,无法探究,故 BC 错误;D由图乙、丙可知,压力相同,乙受力面积小,凹陷明显,所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
5、小有关,故 D 正确。故选 D。8C【分析】【详解】第 3 页 共 21 页A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 M、N,M 的边长小于 N 的边长,则 M 的体积小于 N 的体积,根据mV可知,M 的体积小,密度大,故 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B根据FPS可知,M、N 对地面的压力相同,而 M 的受力面积小,故 M 地面的压强较大,故 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C若沿甲图所示虚线截取上半部分,M、N 的质量都减半了,对地面的压力也都减半了,仍然相同,故 M 的受力面积还是比较小,那么 M 对地面的压强比较大,故 C 错误,C 符合题意;D将甲图截取的上半部分,叠加在对方上,并保持相对静止,M、N
6、 的质量不变,而 M 的受力面积小,故 M 对地面的压强比较大,故 D 正确,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9A【分析】【详解】AD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由 p=FS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故 A 正确,D 错误;B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 BC 错误。故选 A。10C【分析】【详解】A因为在雪地上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力的大小就等于他们的重力的大小,而芳芳的质量大,故芳芳的重力大,所以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大,故 A 不符合题意;B由题可知,芳芳与雪地接触的面积是两个雪橇与雪地的接触面
7、积,小明与雪地接触的面积是两只运动鞋鞋底的接触面积,很明显芳芳与雪地接触的面积大,故 B 不符合题意;CD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而小明却深陷雪地说明小明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小明对雪地的压强大,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所以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小,故 C 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11C【分析】【详解】A右边手指感觉比左边手指疼,是因为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的原因,故 A 错误;BF1和 F2分别作用在左边手指和右边手指,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B 错误;第 4 页 共 21 页C因为左右手指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但是右边手指的受力面积较小,根
8、据FpS可知,右边手指的压强大于左边手指的压强,即p1p2故 C 正确;D此实验能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也可以研究压力大小不同时对手指压强大小,故 D 错误。故选 C。12B【详解】四幅图中,运动员都是双脚着地,所以受力面积相同,由 pFS可知,哪个对地面的压力最大,哪个就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由运动项目可知,举重的用杠铃要比射箭、击剑、射击的重,所以 B 图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最大,压强也最大故选 B13D【详解】容器质量相等,容器内的液体质量也相等,所以总重相等,即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F甲=F乙,故错误;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图知,乙容器越往上,口径越大,所以乙中液体体积大,根据mV可
9、知,乙的密度小,故甲乙,故错误;因为甲乙,且液面相平,根据p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故正确;总重相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FGpSS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正确;故选 D点睛:关键是判断出两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根据图可知,乙液体体积大,而两液体质量相等,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可判断密度大小,再判断其它就没有难度了14C【分析】观察图象,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随注水时间缓慢上升,再针对每个容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答案【详解】由图象可知,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变化是越来越慢,当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时,压强变化越来越慢,根据 pgh 可知,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化越来越慢,容器的形状是
10、上大下小观察 ABCD,只有 C 图符合故选 C15A【详解】由图可知:乙管是倾斜的,则乙管中所装的液体体积比较大,即 V甲V乙,由题意可知两管中所装的液体质量是相第 5 页 共 21 页等的 m甲=m乙,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甲乙由于两试管液面相平,即液体的深度是相同的,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p=gh 可知:p甲p乙故选 A16A【详解】由 A 图知道,橡皮膜向左边凸起,说明右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无法根据p=gh 判断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故 A 符合题意;由 B 图知道,橡皮膜向左边右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
11、 p=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 B 不合题意;由 C 图知道,橡皮膜向左边右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等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 p=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 C 不合题意;由 D 图知道,橡皮膜没有凸起,说明左右两边液体压强一样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gh 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 D 不合题意17D【分析】【详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而两容器和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所以两容器的总重力相等,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 F甲=F乙,因两容器底面积相同,且 F甲=F
12、乙,由FpS知道,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甲=p乙,故错误,正确;根据题图可知,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乙液体的体积大,由mV知道,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即甲乙,因液体深度相同,且甲乙,所以由 p=gh 知道,p甲p乙,由于两容器底面积相同,且 p甲p乙,所以由FpS知道,F甲F乙,故错误,正确。故选 D。18B【详解】由于完全相同的小球在甲容器液体中漂浮,在乙容器液体中悬浮,所受浮力均等于自身重力,故符合题意;根据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状态,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大于小球的密度,乙容器中液体密度等于小球的密度,故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故不符合题意;由于容器与小球完全相同,液面高度相同,但甲容器中液体密度较
13、大,故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较大,故不符合题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p=gh,由于甲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大,液体高度相同,故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故符合题意。第 6 页 共 21 页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液体重力及小球重力之和,由于容器相同,液面高度相同,但甲容器中液体密度较大,故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更大,故不符合题意;综上可知 B 符合题意。故选 B。19A【分析】【详解】两容器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容器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因为FF甲乙,则甲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乙,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越大说明甲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则甲中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质量,由图可知,甲中液体体积小于乙中液
14、体体积,根据=mV可知,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因为液体深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pgh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12pp。甲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由图可知,甲容器底面积小于乙,根据压强公式FpS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34pp。故选 A。20A【分析】【详解】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和乙,说明VV甲乙,它们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pgh可知=ghgh甲甲乙乙从图看出hh甲乙,则甲乙由于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和乙,质量关系为mm甲乙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液体甲和乙,则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增加的压强g hg h甲乙而刚开始它们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故最终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
15、部压强,故正确;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和乙,由于是柱状体,故增加的压力相同,根据FpS,而ABSS,故pp甲乙故最终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故错误;刚开始相同体积的甲、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即第 7 页 共 21 页AB=VgVgFmgpSSSS甲乙经整体可知AB=SS乙甲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则增加的液体对容器的压强为AB=VgVgmgFpSSSS甲乙故最终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故错误;同理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最终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故错误。故选 A。21D【分析】【详解】如图所示,压强计
16、的金属盒朝向相同方向,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水,一个是浓盐水,即液体的密度不同,发现 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同,表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故 ABC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故选 D。22C【分析】【详解】A因为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同高,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因为质量相同,所以甲乙因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 p=gh 知,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故 A 错误;B因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由 F=pS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故 B 错误;CD 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底面积和质量相同,故对桌面的
17、压力 F甲=F乙,由FpS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 C 正确,D 错误。第 8 页 共 21 页故选 C。23C【分析】【详解】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液体的密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符合题意;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 90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则 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变,故不符合题意;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符合题意;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小,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24C【
18、详解】分析: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这是因为带电的塑料尺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原理与此相同即是正确答案;解答: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这是大气压的作用,故 A 不符合题意;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分子间也有斥力,故 B 不符合题意;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故 C 符合题意;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因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气压区别,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25D【详解】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
19、罐变瘪,是手给易拉罐一个力,改变了易拉罐的形状,故 A 不符合题意;B用重物压易拉罐,易拉罐变瘪,是重物给易拉罐一个力,改变了易拉罐的形状,故 B 不符合题意;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是地面给易拉罐一个力,改变了易拉罐的形状,故 C 不符合题意;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内的气压减小,易拉罐外面大气压大于易拉罐内部压强,所以易拉罐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这两个力的合力把易拉罐压瘪,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26B【详解】往 b 管中轻轻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原因是:往b管中吹气,吸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a管中液体
20、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所以a管水上升后从管口喷出;烧杯中水面上气体的压强是不变,故B第 9 页 共 21 页正确,ACD错误。故选 B。27C【详解】A用力挤压玻璃瓶,瓶变扁容积变小,细管中水面高度上升,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瓶内气体受热体积增大,压强增大,外界压强不变,在瓶内液面上升,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液面上升,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细管管口水平吹气,管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液面上升,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 提着玻璃瓶从十楼走到一楼,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
21、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大,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液面下降,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28A【详解】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有:流体在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马路中间空气流速快压强小,马路两边的流速小压强大。压强差向马路中间,所以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 A 方向飘动。故选 A。29A【详解】当用吸管沿泡沫块上表面吹气时,泡沫块上表面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而泡沫块下面受到的大气压强不变,会形成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导致泡沫受到的摩擦力减小,泡沫块所受合力会变成沿斜面向下,所以,吹气过程中它将继续下滑。故选 A。30A【详解】不论是向上吸气,还是向下吹气,
22、都使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流速,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都小于乒乓球下方的空气压强,乒乓球受到空气对它向上的压力差,乒乓球就不会掉下来所以选项 A 符合题意31A【详解】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高速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故 A正确,BCD 错误第 10 页 共 21 页32C【分析】【详解】A甲图中如果将塑料吸盘戳个小孔,内外大气压相等,吸盘不能吸在墙面上,故 A 错误;B甲图中吸盘在竖直方向受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
23、;在水平方向受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支持力,二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钩码的重力没有任何关系,故 B 错误;C乙图中吸盘受到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和物体对下面的拉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故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 C 正确;D用乙图的实验在海拔更高的地区,气压减小,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小于钩码的重力,不能再提起该重物,故D 错误。故选 C。33C【详解】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对海绵的压力越小,受力面积不变,对海绵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故错误;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
24、受到的压强变大,U 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故错;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F 和吸盘的面积 S,大气压FpS,故正确;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水再一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错误34C【详解】龙卷风将物体“吸”起卷入空中,实质上是被大气压压进去的;地球“吸”地面上物体是由地球的引力作用;两船并行相“吸”碰撞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梳头后的梳子会“吸”头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故应选 C35C【分析】【详解】甲图中,没有盖上橡皮帽,活塞受到向左的拉力1F,和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与1F相等;乙图中,由于盖上了橡皮帽,因此活塞受到向左的拉力2F,向
25、右的大气压的力和向右的摩擦力,三个力平衡,即21FFF气压即21VFFpL气压所以大气压强为第 11 页 共 21 页21=FF LpV故选 C。36C【详解】A物体 A 和 B 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故 A 错误;B物体 A 受平衡力,可得F浮A=G+F拉解得,绳的拉力为F拉=F浮A-G物体 B 受平衡力,可得F浮B=G+G乙解得,乙受的重力G乙=F浮B-G因为 A 和 B 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绳的拉力等于乙的重力,故 B 错误;C物体甲受平衡力,可得F浮甲+F拉=F浮甲+F浮A-G=G甲结合 B 选项分析可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故 C 正确;D甲
26、和乙的体积关系无法比较,所以无法比较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故 D 错误。故选 C。37B【分析】【详解】因题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B 步骤为测量空桶的重力,C 步骤为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G,D 步骤为将物体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E 步骤为测量空桶和排出的水的总重。根据FGF浮可求浮力大小。在这一实验中,测出浮力大小的步骤是 C 和 D,故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选 B。38D【分析】【详解】A“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可换用形状不同的物体测量,排除形状的影响,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将小卡片旋转一定角度,撒手后小卡
27、片又转回平衡位置,是为了探究处于平衡状态时二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第 12 页 共 21 页C“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故 C正确,不符合题意;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小车受到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故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39C【分析】【详解】A若图(a)中溢水杯内未盛满水,会导致排开的液体偏少,导致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偏小,故 A 错误;B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等于收集溢出的水前后小桶总重力之差,所以图(b)中小桶内有少量水不会影响验证结果,故 B 错误;C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向上的
28、浮力,浮力浮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与石块有没有全部浸没水中没有关系,故 C 正确;D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物体所受浮力 F浮=F2F3,排开的液体重力 G排=F4F1,所以测量值满足 F2F3=F4F1,该原理得到验证,故 D 错误。故选 C。40D【分析】【详解】AB小明用如图装置将下沉的小重物逐渐缓慢下沉,重物排开水得体积先变大,后不变,根据FgV浮水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根据-FG F拉浮可知,重物受到的拉力先减小后不变,根据GFF拉浮可知,重物所受拉力和浮力之和保持不变,故 AB 错误;CD重物对水的压力等于水对重物的浮力,根据FGGF压水杯浮可知,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先
29、变大,后不变,故 C错误、D 正确。故选 D。41B【分析】【详解】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这用到的科学方法是模型法;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这用到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这用到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把原子核式模型与太阳系的行星绕日模型做比较,这用到的科学方法是模型法;第 13 页 共 21 页研究牛顿第一定律,这用到的科学方法是实验推理法;综上所述,所用科学方法相同的是与。故选 B。42C【分析】【详解】已知两个空塑料瓶是相同的,则两个空塑料瓶的重力相等;甲瓶恰好悬浮,则甲瓶受到的浮力等于瓶的重力;AD
30、由图可知乙瓶的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则乙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甲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乙瓶受到的浮力小于甲瓶受到的浮力,则乙瓶受到的浮力小于瓶的重力,所以乙瓶会下沉,故 AD 不符合题意;BC由于两个空塑料瓶是相同的,瓶内空气质量相同,乙瓶橡皮膜凹进得更多,体积变小,故乙瓶内空气的密度变大,乙瓶内空气的压强也变大,故 B 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 C。43B【分析】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在气体质量一定时,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详解】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
31、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松开手,小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当浮沉子的重力等于它所受的浮力,它就悬浮;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综上所述,B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B44B【详解】小球在甲容器中漂浮,所以F1=G物在乙容器中沉底,所以F2G物所以F1F2容器的质量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小球的质量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甲的受力面积大于乙的受力面积,由FpS可知p1p2第 14 页 共 21 页故选 B。45C【详
32、解】(1)若 m1m2,则由 G=mg 可知 G1大于 G2,由于苹果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梨子下沉,浮力小于重力,则可知苹果所受浮力 F1一定大于梨子所受浮力 F2,故(1)错误;(2)若 m1=m2,则由 G=mg 可知 G1等于 G2,由于苹果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梨子下沉,浮力小于重力,则可知苹果所受浮力 F1一定大于梨子所受浮力 F2,故(2)正确;(3)若 V1=V2,由图可知梨子排开水的体积大于苹果排开水的体积,由FgV浮液排可知,苹果所受浮力 F1一定小于梨子所受浮力F2,故(3)正确;(4)若 V1V2,由图无法判断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关系,无法比较所受浮力大小关系,故(4)错误;综
33、合可知(2)(3)正确,故选 C。46B【详解】由题意知小球放入乙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故F浮乙=G=G排,故m=m排=50g;由题知,在甲中小球下沉,小球的体积就等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据=mV可得:V=V酒精=340g=0.8g/cm=50cm3;所以小球的密度是:球=35050 m=cmVg球球=1g/cm3=1000kg/m3;因为小球在乙中漂浮,所以F浮=G本身,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浮=m排g=乙g1011V;且G本身=球gV;故将带入 F浮=G本身可得:乙g1011V=球gV所以乙=1110球=11101000kg/m3=1.1103kg/m3,故正确;故应选 B第 15 页 共
34、21 页47D【详解】AB、由于密度计两次静止时都处于漂浮,则 F浮G,即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所以,F甲F乙,故 AB 错误;CD、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V乙排,由 F浮液gV排可知:甲乙;故 C 错误,D 正确48B【详解】A液体密度不变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其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故 A 错误;B当停在码头上的轮船正在卸货时,质量减少,船的重力减小,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所以船所受到的浮力也减小,故 B 正确;C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故 C 错误;D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潜
35、水艇在水面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从大海潜行进入长江,由 F浮=液gV排可知浮力变小,故 D 错误。故选 B。49C【详解】A物块 M 在甲中漂浮,则F浮M=GM物块 N 在乙中悬浮,则F浮N=GN而两物块质量相等,由 G=mg 可知GM=GN所以 M 受到的浮力等于 N 受到的浮力,不符合题意;BM 的体积小于 N 的体积,两物块质量相等,根据=mV可知,M 的密度大于 N 的密度,不符合题意;CM 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 N 排开液体的体积,又知 M 受到的浮力等于 N 受到的浮力;根据 F浮=液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即甲乙两液面相平,深度相等,根据 p=液gh 可知,甲液
36、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怀底的压强,符合题意;D物块 N 在乙中悬浮,则N=乙又因为甲乙第 16 页 共 21 页所以N甲故将 N 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N 漂浮,不符合题意。故选 C。50B【分析】【详解】A用铅笔和橡皮泥,可把橡皮泥粘在铅笔一段,使铅笔直立在液体中,浸没深度大的是水,故 A 不符合题意;B用小石块和细线不能区分,因为无法知道小石块浸没在两种液体里时拉力大小,无法通过浮力比较,故 B 符合题意;C用天平和量筒可以测定它们的密度直接区分,密度小的是水,故 C 不符合题意;D用刻度尺和压强计可以比较液体相同深度处的压强,压强小的就是水,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51A【详解】
37、9NGmggV,F浮=G-T=gV排=3N;V排V,故袋内水面比烧杯中水面高52B【分析】【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 在甲液体中悬浮,B 在乙液体中漂浮,C 在丙液体中漂浮,ABC 排开液体的体积ABCVVVA、B、C 三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因此 ABC 的重力、密度都相等。A、B、C 受到的浮力大小ABCFFFG由阿基米德原理得,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甲乙丙甲乙丙液体的深度相同,由pgh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pp甲乙丙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A 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加上上表面受到的压力,BC 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所以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ABC
38、FFF 甲乙丙中液体的体积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相等,因此甲乙丙液体的体积第 17 页 共 21 页VVV甲乙丙由mV得,甲乙丙液体的质量mmm甲乙丙所以甲乙丙液体的重力GGG甲乙丙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液体、物体、容器的总重力,因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FF甲乙丙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53C【分析】【详解】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深度变浅,据 p=gh 知,气泡所受水的压强变小,而气泡内压强一开始保持不变,于是气泡体积增大,则气泡内压强随之减小,气泡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据阿基米德原理知,所受的浮力增大,故 ABD 错误,C正确。故选 C。54C【详解】AA 漂浮,其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 F浮GA;B 下沉,即 F浮V排乙V排丙由 F浮=液gV排可知,三液体的密度甲乙丙第 21 页 共 21 页因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所以,由 p=液gh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甲、乙、丙三个容器完全相同,三个长方体的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三容器液面相平,由图知液体的体积V甲V乙V丙所以由 m=V 可知,三容器内液体的质量m甲m乙m丙液体的重力G甲液G乙液G丙液则容器及容器内液体和物体的总重力G甲G乙G丙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于总重力,所以F甲F乙FB=FC故 C 错误。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