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doc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7745763 上传时间:2024-06-25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4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doc(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一一年四月前 言- 1 -1区域概况- 1 -1.1地理位置- 1 -1.2 地形地貌- 1 -1.3 气象水文- 2 -1.4 水资源- 2 -1.5 行政区划与土地利用- 3 -1.6 人口- 3 -1.7 社会经济- 3 -2水利发展现状及形势- 5 -2.1 水利发展现状- 5 -2.2 “十一五”期间水利建设成就- 7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2.4 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8 -2.5 “十二五”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1 -2.6 水利发展有利条件- 22 -3规划总则- 25 -3.1 指导思想- 25 -3.2 基本原则- 26

2、 -3.3规划期限- 27 -3.4规划范围- 27 -3.5规划依据- 28 -3.6总体思路- 29 -3.7主要发展目标- 29 -4规划任务- 34 -4.1水利基础能力建设- 34 -4.2资源保障能力建设- 35 -4.3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37 -4.4民生保障能力建设- 38 -4.5水土环境承载能力建设- 39 -4.6节水能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 40 -4.7水利管理能力建设- 45 -5 水利体制改革- 47 -5.1 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47 -5.2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47 -5.3 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改革- 48 -5.4 水利工程水价改革- 49 -

3、5.5 农村水利体制改革- 49 -6投资估算- 51 -6.1 分类投资- 51 -6.2 分年度投资- 51 -7保障措施- 53 -7.1 坚持科学规划,加强分类指导- 53 -7.2提升政府职能,加强行业监管- 53 -7.3 加快前期工作,确保投资需求- 54 -7.4 强化管理责任,健全协商机制- 55 -7.5 认真组织实施,推进公众参与- 55 -7.6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队伍建设- 56 - 56 -前 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事关防洪安全、供水

4、安全、农业和粮食生产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四海目标”、“三大定位”总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加快海洋海岛开发开放、建设舟山群岛新区的奋进时期,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稳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与此相比,舟山市水利建设和发展的现状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局部区域的防洪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水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和水污染仍然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水利发展的体制性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属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专项规

5、划,是指导水利发展和改革、确定水利重大工程布局和建设安排的重要规划依据。科学编制我市的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妥善应对发展阶段新挑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新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舟山市水利围垦局立足于水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和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央与省、市的水利工作方针和“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突出“转型、创新、和谐、惠民、绿色

6、”的发展理念,广泛调研,认真评估总结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系统分析水利发展现状和问题,从促进我市水利发展和履行政府职能,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的职能出发,按照轻重缓急,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市水利发展和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方向模式、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并注意与有关专业规划的有机衔接,切实增强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1区域概况1.1地理位置舟山市是我国新兴的海岛港口旅游城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浙江省东北部,长江口东南,钱塘江、甬江的入海交汇处,杭州湾外缘东海海域。介于东经1213012325,北纬29323104之间,东西长182km,南北宽169km

7、。区域总面积2.22万km2,其中岛屿陆域面积1256.9km2。市内陆域由1390个大小岛屿组成,海岸线总长2444km,其中水深15m以上的岸线长度为200.7km,水深20m以上的岸线长度为103.7km。区内最大岛屿是舟山岛,东西长44km,南北宽18km,总面积502.65km2,其中陆域面积476.17km2占全市的37.9%,为我国第四大岛。随着“长三角”经济整合、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逐步推进,先行先试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我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进一步突现。1.2 地形地貌舟山群岛地质构造属闽浙隆起地带的东北端,是浙江境内天台山脉向

8、东北方向延伸入海的出露部分,为海岛丘陵地貌。全市岛屿呈西南东北走向,南部大岛较多,海拔较高,排列密集;北部小岛为主,地势渐低,分布稀散。岛上丘陵起伏,一般大岛中央绵亘山脊或分水岭,滨海围涂造田,呈小块平原。沿海有面积众多的滩涂和盐地,群岛海岸线蜿蜒曲折。全市最高峰为桃花岛对峙山,海拔544.4m;其次是舟山岛的黄杨尖,海拔503.6m,其余一般在200400m 之间。1.3 气象水文舟山市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与相似纬度的内陆市县相比,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夏温差较小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5.516.7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1

9、(1966年8月6日),极端最低气温-7.9(1981年1月31日)。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980.71355.2mm,并呈由西向东和以本岛为中心向周边岛屿递减的趋势。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08.71446.2mm,陆面蒸发量670.8774.4mm。历年47月上旬的春雨、梅雨和9月的台风雨,降水量占全年的大多数。常年多大风是海岛气候的又一特点。主要受冬季冷空气,春季低气压影响,春季多海雾,夏秋多台风,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有110天,79月受台风影响,瞬时最大风力可达1112级或12级以上,最大风速达40m/s以上。冬季少冰雪,历年平均无霜期296天,日照多。1.4 水资源舟山市与大陆分隔,无过境

10、客水,山低源短,水资源全靠降水补给;岛屿分散造成地面径流差异大,水系很不发达,河流小且源短,多为季节性间歇河流,兼有农田灌溉渠系之功用。根据全市19562000 年水资源总量系列统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9165 亿m3。水资源总量最丰年份是最枯年份的6 倍,而全市最丰年与最枯年降雨量之比为2.61 倍,水资源总量的年际变化较降雨更为不均匀。在19562000 年间,水资源总量大于均值的年份为19 年,小于均值的年份为26 年,枯水年份多于丰水年份。空间分布上,产流模数舟山岛中西部为高值区并向四周递减,总体上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定海区产水模数63.2 万m3/Km2,而嵊泗县产水模数仅为29

11、.2 万m3/Km2,不足定海区的二分之一。舟山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707m3,有只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是个缺水的海岛。由于岛屿分散,造成地面径流差异大,河流小,山低源短,降雨径流大部分排泄入海,截流条件差,岛上缺乏建造大中型水库的条件。1.5 行政区划与土地利用舟山市辖2区、2县,即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和嵊泗县,共设11个街道、21个镇和11个乡,2009年全市耕地面积39.37万亩。1.6 人口根据2010舟山统计年鉴,2009年全市年末总人口为96.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67万人,非农业人口36.10万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各产业发展,外来人口逐步增加,全市人口的集居程度

12、将越来越高。1.7 社会经济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35.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52.24亿元,增长0.66%;第二产业242.66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240.34亿元,增长9.93%。三次产业结构为9.845.344.9。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55311元。全年海洋经济总产出1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海洋经济增加值358亿元,增长11.8%;海洋经济占GDP比重为67.2%。2009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39亿元,增长4.6%。其中:农业总产值12.45亿元,增长76.1%;渔业总产值89.94亿元,增长4.

13、3%。全市工业以船舶修造业、水产品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为支柱,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006.29亿元,增长20.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0.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8.56%。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7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78亿元,增长11.6%。2水利发展现状及形势2.1 水利发展现状长期以来,舟山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的水利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将水利摆在突出位置,根据舟山市实际,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工程建设,加强水利管理,全市水利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近10多年以来,舟山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千里标准海塘”、“千万

14、亩十亿方”、“千库保安”、“千万农民饮用水”、“万里清水河道”、“百万亩微喷灌”、“强塘固房”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批水库、山塘、海塘、水闸、河道堤防完成了除险加固,渔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超额完成阶段任务,农业生产和节水灌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同时“大陆引水应急工程”、部分经济大岛“岛际引水”工程、一批“滩涂围垦”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的建设完成,“大陆引水二期”工程的开工建设,实现了我市水利建设的重大跨越。全市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得到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灌排条件、农村饮水条件和水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水利管理和改革稳步推进,基本形成了以蓄供水、防灾减灾、围

15、海造田和农田水利为主体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水库、山塘工程。全市共建成水库及山塘1195座,总蓄水库容14565万m3,其中中型水库1座,蓄水库容1307万m3;小(一)型水库32座,总蓄水库容6776万m3,小(二)型水库177座,总蓄水库容4939万m3,10万方以下山塘985座,总蓄水库容1543万m3。大陆引水工程。建成大陆引水应急工程输水管道1条,管径1000mm,管线全长66.8km,其中陆上管道长30.44km,海底管道长36.36km,建成里溪渡、岚山和马目3座引水泵站,设计引水流量1m3/s,年引水能力达2000万m3。岛际引水工程。全市共建成舟山本岛岱山岛引水工程(引水流量0

16、.2m3/s)、岱山岛长涂岛引水工程(引水流量0.1m3/s)、舟山本岛普陀山引水一期工程(引水流量0.075m3/s)、舟山本岛登步岛桃花岛蚂蚁岛引水工程(引水流量0.174m3/s)、长白岛、册子岛等岛际引水工程6处,总引水规模1m3/s。海水淡化工程。建成六横岛海水淡化一期工程(1万吨/日)、岱山岛海水淡化工程(分二期,0.5万吨/日)、衢山岛海水淡化工程(0.5万吨/日)、秀山岛海水淡化工程(0.3万吨/日)、长涂岛海水淡化工程(0.5万吨/日)、泗礁岛海水淡化工程(分五期,1.06万吨/日)、嵊山岛海水淡化工程(0.1万吨/日)、大洋山岛海水淡化工程(0.2万吨/日)、枸杞岛海水淡化

17、工程(0.1万吨/日)、东极岛海水淡化工程(0.015万吨/日)、虾峙岛海水淡化工程(0.06万吨/日)等11处,海水淡化总能力4.335万吨/日。河道工程。全市共有大小河道660条,总长805.26km,河网水域总面积11.13km2。其中县级河道159条,长162.8km;乡镇河道222条,长433.81km;村级河道279条,长424.26km。海塘及配套水闸工程。全市共有海塘442km,配套闸门718座。1998年以来,完成海塘加固320km,占海塘总长的72%;已建成和加固配套闸门108座,占总海闸数量的15%。通过十多年年时间的标准海塘、城市防洪和“强塘”工程建设,使我市抵御台风暴

18、潮的能力大大增强。滩涂围垦工程。经过60多年的建设,到2010年全市共建成围垦工程399处,成陆面积达25.81万亩,钓梁、六横小郭巨、金塘北部、岱山仇家门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围垦促淤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用地稀缺矛盾。农田水利工程。通过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和以劳代资等方式,经过历年的以配套灌溉、排水渠道建设、低产田改造和节水灌溉示范区等主为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建设,大大增加了我市有效灌溉的农田面积,农田灌溉用水漏损逐年降低。到“十一五”期末,我市农田总灌溉面积为37.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19.32万亩,农田旱涝保收面积15.87万亩,分别占全市现有耕地总面积的93%、48%、4

19、0%。水利基础能力。全市已建成遥测站72座,其中雨量站14座、径流站1座,潮位站3座,水位站54座,全市水雨情监测网络基本形成,水利基础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2 “十一五”期间水利建设成就20062010年是舟山水利发展十分迅速的五年。面对国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机遇和挑战,舟山水利工作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水利工作方针,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围绕更好地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落实“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供水保障、围涂供地、水土保持、水生态环境、基础水利”等七大工作任务,构建“牢固的防洪减灾体系、完善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安全的供水

20、保障体系、科学的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体系、现代的水利基础体系”五大体系,着力实施大陆引水工程、岛际引水工程、海水淡化工程、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清水河道工程、千万亩十亿方工程等,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省委、省政府的水利工作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新启动和增加了“强塘”工程、中央投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百万亩微喷灌工程等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民生工程,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水利改革,水利发展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水利投资94.28亿元。水利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十一五”以来,全市水利经防洪保安为中心,加大工程建设投入,积

21、极实施“强塘”工程,夯实抵御洪涝台旱灾害的工程基础。病险水库、山塘加固进一步加快,提前实现了阶段工作目标任务,五年共完成病险水库加固99座,重要山塘除险加固159座,大幅度提高了我市水库、山塘的运行安全度;海塘、水闸配套加固有序推进,五年共完成海塘加固72条83.95km,完成沿塘配套水闸加固110座,滨海地区防台御潮的综合能力稳步提高;主要河流重点河段的堤防建设不断加强,五年共计完成河道堤防加固133条212.09km,重点区域防御洪水与提高排涝能力相结合,城市防洪工程体系逐步完善。完善非工程措施体系,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已由单一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过渡到工程建设和非工程建设

22、并举。“十一五”期间,全市在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防台抗旱工作责任制,明确了各部门的防汛责任、任务、目标和防范措施,建立了各级防汛值班制度,汛前、汛后的检查制度等;二是制订完善各类防汛防台抗旱预案体系,编制落实了舟山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舟山市防台风应急预案、舟山市处置水利工程险情应急预案,以及重点在建工程渡汛方案及病险水库保安措施等防洪抢险预案、措施;三是建立健全水雨情监测和预警预报体系,全面实施水雨情网格化预警管理,建成了省、市、县(区)、乡镇四级防汛远程会商系统和防汛信息网以及35个遥测站,实现了水情遥测省、市、县联网,提高了水情预报的

23、准确性和及时性;四是建立水利工程安全巡查制度,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合理储备防汛抢险救灾物资,提高应急抢险救援能力。五是全面推进基层防汛体系建设,开展防汛工作进社区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基层水利防灾减灾的基础,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面对灾害性气候频发的形势,经受住了强台风、强降雨的袭击,全市水库、山塘、海塘等水利工程经科学调度和运行管理,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发挥了巨大的防灾减灾作用,洪涝台灾害损失大幅降低。民生水利建设成效显著。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超额完成计划任务,5年共计解决渔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0.1万人,其中2006年解决饮水困难和改善饮水条件2.24万人,20072009年解决渔农

24、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2.69多万人,2010年改善提高饮用水水质5.08万人,全市渔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超过98%。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和管理机制,从饮用水水质方面保障了渔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按照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加快建设,中小型灌区配套改造工程、百万亩喷微灌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相继启动实施,5年共计完成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中央投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小型灌区改造工程20余项,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4.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98万亩,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水资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舟

25、山大陆引水二期工程相继完成可研、初设等相关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舟山本岛岛北引水、舟山本岛岱山岛引水、岱山岛长涂岛引水、舟山本岛普陀山、舟山本岛长白岛、舟山本岛蚂蚁岛桃花登步岛等一批引水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岛际引水能力1m3/s,新增舟山本岛调水能力1 m3/s;马目黄金湾水库动工建设,展茅平地水库、枫树水库、衢山新罗家岙水库、千丈塘平地水库、五星平地水库等5座蓄水工程建成运行,新增蓄水库容776万m3;六横海水淡化一期(1万吨/日)、东极岛海水淡化(0.015万吨/日)、岱山本岛海水淡化二期(0.3万吨/日)、长涂岛海水淡化(0.5万吨/日)、秀山岛海水淡(0.3万吨/日)、衢山海水淡化

26、(0.5万吨/日)、泗礁岛海水淡化四、五期(0.8万吨/日)、嵊山岛海水淡化(0.1万吨/日)、洋山岛海水淡化(0.2万吨/日)、枸杞岛海水淡化(0.1万吨/日)等工程建成投产,新增海水淡化能力3.815万吨/日;新建、扩建或改造完成临城水厂、金塘水厂、六横五星水厂等工程,新增水净化处理能力5.2万吨/日;根据舟山水源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供水特点,一批水库与水库、水库与河网通过泵站或管道实现了联网调蓄供水,本地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滩涂围垦科学开展。“十一五”期间,我市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对钓梁、小郭巨、金塘北部等重大滩涂围垦工程开展了科学论证,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滩

27、涂资源。5年新开工滩涂围垦工程34处,续建滩涂围垦工程18处,建成滩涂围垦工程46处,成陆面积5.8万亩,缓解了产业发展用地供需矛盾。水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有序实施。“十一五”期间,我市以清水河道整治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水环境整治深入实施,5年完成清水河道和整治农村河沟整治692km,河道保洁工作有序开展,河道水质恶化的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农村水环境逐步改善,促进了渔农村村容村貌和生活生产条的改善。20062010年,我市通过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5年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75.6km2,水土流失状况总体趋好。进一步加强了水保监督和审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逐步规范,“十一五”

28、期间全市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207项,验收水保项目12项,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遏制,特别是工程乱弃渣现象有了很大改观。节水型社会建设顺利推进。贯彻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办法,从制度上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加强了水源地保护和水功能区管理,强化了水资源的监测、保护、管理和节约工作,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农田水利灌溉系数等水资源约束指标可实现规划目标。完成了岱山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和验收和舟山市节水型城市的创建工作。中水回用从无到有,每月2万吨的中水用于河道景观补水,水资源利用效

29、率和效益不断提高。行业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完善水行政执法联络工作制度,水利综合执法力度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18起,协调解决水事纠纷75起,有力地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相继完成了舟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舟山市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舟山市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舟山市滩涂围垦总体规划、县区防洪避洪水系规划、县区农田水利规划、舟山市水域调查、20102013年农村饮水工程规划等水利规划的编制,使我市以水利防灾减灾、水资源保障、滩涂围垦、饮水安全、水环境整治、水土保持、农田水利为主要内容的水利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利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水利人才队伍

30、建设成效显著。继续深入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和小型山塘、水库巡查机制,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建设和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开展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水行政审批改革,提高水行政管理效能。“十一五”期间是我市水利投资最大的五年,也是民生水利投入最大的五年。在水利投入方面,20062010年全市水利共计投入资金94.28亿元;在水利管理方面,各项改革和管理措施顺利推进。“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情况总体良好,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安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全市水利建设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见表1-1所示。表1-1 水利发展“十一五”计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表项目类别单位

31、十一五计划目标完成情况一、 防洪减灾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座111992、重要山塘除险加固座01593、海塘加固km63.5183.954、水闸加固座1281105、小流域堤防加固km204.3212.1二、水资源保障 6、引水工程处667、新增跨区域引水能力m3/s6.2528、新(扩)建水库座1159、新增蓄水库容万m3254277610、新(扩)海水淡化厂座111011、新增海水淡化能力万吨 /日7.93.81512、新(扩、改)建水厂座10713、新增自来水供水能力万吨/日185.2三、民生水利14、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万人19.2530.115、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万亩34.216、新

32、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10.98四、节水型社会建设16、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00.6417、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m3/万元五、滩涂围垦促淤18、新(续)建滩涂围垦(450亩以上)处565219、成陆面积万亩5.525.8六、水土生态环境治理20、清水河道整治长度km409.23681.521、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亩7575.6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以来,我市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随着我市进入大桥经济时代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与之相比,我市水利建设标准不高,发展能力不强,尚不能完全适应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和

3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水利工作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水利防灾减灾体系还存在一些突出的薄弱环节,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还不强。舟山岛屿众多,是旱、涝和台风等多种自然灾害并存和多发的海岛城市。据多年资料统计,每年影响舟山的台风和热带风暴为45次,台风和热带风暴破坏力大,正面袭击时常造成洪涝灾害和海水倒灌现象,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极端气候现象频发,影响我市的台风日趋增多,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洪涝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能力不高、主要易涝区域排涝能力不足、应对突发性强降雨和持续性干旱能力不强等问题更加凸现。面对洪涝台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新情况、新特

34、点,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要求,我市防汛防台抗旱综合能力,特别是防御小流域洪涝灾害能力、城市和易涝常灾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和运行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乡镇、村等基层防汛防台体系亟待完善,水利工程安全度的提高有待加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域间供水能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舟山地处海岛,无过境客水,资源型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共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水资源总量偏小,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二是水源工程的调蓄能力不强。水资源供需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虽然建成了展茅平地水库、岱山枫树水库、新罗

35、家岙水库、舟山本岛岱山岛引水、六横海水淡化等一批水源工程,但是我市区域性缺水特征依然明显,水资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根据舟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舟山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水资源研究报告、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等成果,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预测到“十二五”期末我市总需水量为25989万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4955万m3,公共和第三产业用水量4767万m3,工业用水量13396万m3,农林牧渔用水量2506万m3,生态环境用水量365万m3。在现状工况条件,我市到2015年将缺水7689万m3,水资源广域、长效保障能力有待加强

36、。另外,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依然过大,全社会的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水资源保障工程移民、土地政策处理难度加大,前期工作周期长,协调难度大,建设进度滞后。 农村饮用水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严重、配套不足,水利保障民生、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亟待提高。我市的渔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已超额完成阶段工作任务,但是由于部分生活供水管网建设年代久远、建设标准低,自来水管网老化破损严重,造成供水水质二次污染。随着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施,渔农村饮水水质改善提高问题需进一步解决。从近10年政府的水利投入情况分析,我市从标准海塘建设开始,大部分的水利投入集中

37、在“强塘”、引水、饮用水等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上,农田水利投入明显不足,造成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再加上部分重大开发建设项目侵占、损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影响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排灌综合功能的发挥,削弱了对农业生产的支撑能力。“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建设进度以及和标准农田建设相配套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均远远跟不上现代农业的要求,农田水利配套建设欠帐过多。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喷微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速度不快,平原低洼易涝农田的防洪涝灾害能力低。随着越来越多的渔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工程投入运行,建后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水土环境治理与水污染、水土流失现象并存,水土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土保持和水环境治理

38、工作任重道远。一是用水量与污水处理量存在较大差距,污水收集率不高,未能从源头上控制污水的达标排放,河道水质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而翻水入库又造成我市的水库水质普遍存在富营养化现象,水污染已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二是老城区内污水排水系统配套不完善,污水收集系统改造难度大,生活污水存在超标排放现象,造成城市内河水体污染;三是农村群众居住分散,虽然近些年开展了农村改水改厕等村庄整治工作,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简易,生活污水处理深度不足,对农村河道水质仍有较大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河道,造成河道水质富营养物质污染,农村河道“水浑、水脏”的问题依然和

39、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老百姓对农村环境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改善水环境的任务繁重。我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水土保持工作与生态市建设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全市尚存在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的面积125.32km2,主要分布在各住人岛屿上,占全市总陆域面积的9.97%;二是人为水土流加剧,随着我市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大岛因生活、建设和开发等活动造成对原有地形、地貌的扰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市的水土流失,且有向无人居住岛屿扩展的趋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任重道远。水利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水行政管理能力与加强社会管理的需要仍存在一定差距。与水利建设的实际需要相比,目前的投

40、资规模和来源还有很大的差距。水利建设投资增长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中央和省级水利投资远不能满足水利建设需求,市县水利投资更显不足,水利建设面临很大的投资约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涉水事务管理制度尚不完备,农村水利管理体制不完善,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尚有差距。按照水利部提出的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管理制度的要求,水务管理、水权水价制度、水利投资机制等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有待突破,推进水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位,新机制亟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各项改革措施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水利比较薄弱,经费缺乏保障,专业人才匮乏,发展后

41、劲不足。2.4 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市委“四海目标”、“三大定位”总战略的重要时期,是加快海洋海岛开发开放、建设舟山群岛新区的奋进时期,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着力推进民生水利,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时期和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的攻坚时期。只有立足发展全局,正确分析把握新形势下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才能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

42、著增强,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水利发展有更新、更高的现实需求和必要的物质条件,我市防洪减灾、供水保障和水土资源保护等方面能力明显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作用显著增强。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要素资源进一步集聚,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对水利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二五”期间,舟山水利将面对依然严峻的防洪保安形势、不断加剧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及水环境状况,我市水利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加强水利工作。从宏观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发展近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水利发展面临许多新变化、

43、新要求和新任务。国际金融危机给国际、国内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各种稳定经济、促进增长、保障就业的措施不断推出,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的战略决策,显现了明显的成效。尽管我国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发展还将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但是随着总体国力的不断增强,调控能力的提高,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仍将呈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水利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把“兴水利、除水害”作为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治国安邦的大事。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措施和保障。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大桥

44、时代的来临,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全市经济社会处于转型发展极为关键的时期。在深入分析发展环境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着力于推动城乡统筹、区域统筹、陆海统筹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着眼于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和大企业建设,提出打造舟山海洋综合开发实验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构筑产业集聚区、大力培育中心镇和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等重大举措。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型市场化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重化工业的高度集聚,接轨上海“两个中心”,推进形成主体功能,这些对加强我市区域

45、防洪排涝能力、提高水资源保障水平、提升水环境承载能力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水利部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要围绕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探索水利发展的新思路。从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来看,我市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关键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着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6、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对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三农”工作基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依法行政工作来看,我市已经进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设“法制舟山”和推进建设法制政府的关键阶段,也是全面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民主决策和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实施阶段。今后一段时期,市委市政府对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考核工作也会日趋规范和严格。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观念、依法维权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也对水利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全社会的水法制宣传,推进水政监察能力建设,规范水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

47、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水事矛盾防范化解机制,加大水行政监管力度,提高行政效率,维护水事秩序是依法行政、依法管水的必然要求。2.5 “十二五”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水利发展阶段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事业处于改革发展不断深入,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有着独特的重要特征,一是水资源条件更加复杂。我市水资源分布原本就时空不均,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活动影响,近年来水资源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极端水旱台灾害事件发生频率加快,强度加大,危害加深,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生产了重大影响,使我市的水资源条件更为复杂。二是水利建设任务更加繁重,与我市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更高要求的小康社会要求相比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要继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民生水利需求,加快发展仍是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三是水利管理任务更加突出。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