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docx(1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3连云港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发展规划“ 十四五 ” 时期, 是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是全面落 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 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深入践行“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 走在前列” 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连云港加快建设“ 强富 美高 ” 新港城, 奋力实现连云港在新时代 “ 后发先至 ” 的关键五 年。交通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 导性、战略性产业, 是服务经济发展和公众出行的重要载体。 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部门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 立足亚欧重要 国际
2、交通枢纽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 全力推进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为全市“ 后发先至” 迈上新台阶、进入新境界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连云港市“ 十四五”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连云 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 标纲要和国省相关规划为指导, 紧紧围绕江苏积极打造交通运 输现代化示范区的总纲领,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突出连云港 的特色和优势, 明确“ 十四五” 期连云港交通运输的发展思路、目 标、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 是政府部门履行职责和引导市场主体 的重要依据, 是指导今后五年连云港交通运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一)发展回顾“ 十三五 ”
3、 以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市交通运 输系统围绕发展定位, 抢抓政策机遇, 紧盯目标任务, 狠抓综 合交通体系建设, “ 大港口、大交通 ” 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区域对外支撑能力不断增强。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 期间, 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640 亿元, 较“ 十二五” 期间增加 118亿元, 增长23%。其中, 铁路建 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完成投资220 亿元, 是“ 十二五 ” 的 1.9倍; 公路建设稳步推进, 完成投资 180亿元, 与“ 十二五” 基本持平; 水运受到国家用海限批政策的影响, 完成投资 160亿元,比“ 十 二五” 下降2
4、5% ; 客货运场站完成投资55亿元, 是“ 十二五” 的2.2倍;花果山机场完成投资25亿元。截至2020年末, 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到 13536公里,较2015 年增加328公里。其中, 新建高快速铁路240公里, 国铁干线总 里程达到330公里;高速公路增加5公里,总里程达到354公里, 新改扩建国省干线公路521公里, 总里程达到861公里, 新改建 农村公路2279公里; 三级以上干线航道里程增加29公里, 总里程达到 147公里。 2 表1. “十三五”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情况类别“十二五”完成投资(亿元)“十三五”完成投资(亿元)增长率铁路11422093%公路高速公路30.50
5、.8-97%普通国省道1281312%农村公路19.534.376%小计1781801%水运内河水运112-82%沿海港口202155-23%小计213160-25%航空/25/客货场站1755224%合计52264023%枢纽大港建设成效显著。 “ 一体两翼 ” 沿海港区建设发展全 面铺开, 连云港区30 万吨级航道、徐圩港区西防波堤、赣榆港 区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建成, 徐圩港区30 万吨级航道开工建 设, 赣榆港区 10 万吨级航道延伸段工程、赣榆港区防波堤二期 工程有序推进。赣榆、徐圩、灌河等新建港区全部实现开港运 营, 专业化码头泊位加快建设, 盛虹炼化一体化配套原油泊 位、卫星石
6、化液体散货泊位建成, 徐圩液体散货区公共配套起 步工程、赣榆港区三宗堆场工程等建设项目完工。港口转型升 级不断加快, 主体港区运输结构调整加快推进, 货种布局更加 优化。两翼新建港区吞吐量均突破1500 万吨, 全部实现一类口 岸开放, 港产联动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海河联运发展空间加快突破, 连云港港内河港中云台作业区一期工程、灌河港区燕尾 3 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截至2020年底, 全港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 74个,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309 万标箱,港口最大靠泊等级达到 30 万吨级, 各项指标继续稳居江苏省首位; 完成货物吞吐量2.5 亿吨,全省第7位,较2015年增长 19% , 完成集装箱吞
7、吐量480万标箱, 全省第2位、全国第 13位。铁路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建成连盐铁路、连青铁路、连淮 扬镇铁路、陇海铁路连云至连云港东新增二线, 连徐高铁于 2021年2 月8 日开通运营, 型” 高铁网已经形成, 实现高铁直通 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主要城市及南京、合肥、杭州等长三 角中心城市。截至2020年底, 全市干线铁路总里程达到330公 里,较2015 年底增长2.4 倍, 规模位列全省第 5 位, 面积密度 ( 4.33公里/百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 0.73公里/万人) 分别位 列全省第6位、第3位。铁路专支线建设加快推进, 建成连盐铁 路徐圩、赣榆支线及上合组织(连云港) 国际
8、物流园铁路专用 线, 赣榆港区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市域(郊) 铁路 实现率先探索和先行先试, “ 十三五” 期间利用陇海线连云港至 连云段开行动车组列车, 实现主城区与东部城区半小时通达,是全省首条真正意义上的市域(郊)铁路。公路通达能力显著提高。公路总里程超过 1.2 万公里, 面积 密度 158.96公里/百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6.32公里/万人, 分别位 列全省第6位、第4位。高速公路形成以G15 沈海高速、 G25长深高速、 G30连霍高速为主骨架的“ 两纵一横 ” 布局, 实现了市到 4 县、县到县的高速公路联网畅通。随着新一轮省高速公路网规 划出台, 连宿高速公路新建、连淮
9、高速公路扩建项目前期工作 全面推进, 2021年底实现开工。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到861 公里, “ 十三五 ” 期间新改建521 公里,初步形成“ 六纵七横 ” 布 局, 基本实现二级及以上全覆盖, 市域交通、经济、行政等重 要节点通达程度进一步提升。 “ 四好农村路”建设高质量推进, “ 十三五” 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2279公里、桥梁255座, 全市农村 公路通达里程 10890公里, 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 路全覆盖。连云区大桅尖路入选2019全国美丽乡村路(全省仅2 条),赣榆区、东海县创成省政府“ 四好农村路 ” 示范县。全市 公路路况质量不断提升,普通国省道MQI值达到
10、93 、一、二类 桥梁达到 98.4% 以上,县道优良路率83.45% ,县道MQI值达 86.82 , 超出省级要求的MQI值达79 的发展目标, 乡村道好路率达88.55%。内河水运优势逐步显现。连申线灌河西段航道整治工程基 本完成, 宿连航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基本形成以疏港航道、 盐河航道、灌河航道为主的干线航道网, 实现千吨级船舶直通京 杭大运河。截至2020年底,全市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 147公里, 较2015年新增29公里, 占全市航道总里程的 13.3% , 规模位列全 省第5位, 省干线航道达标率78% , 全省位列第4位。内河港口 加快整治提升, 建成五灌河作业区霄洋码头二
11、期工程等。全面开展全市航道沿线非法码头整治工作, 共完成拆除非法码头34 5 家。截至2020年底整合形成内河港口作业区 12个、生产性泊位 74个, 综合通过能力2084.4 万吨, 完成内河港口吞吐量 1770.7万 吨。海河联运体系不断完善, 联合24 家企业成立内河港际合作 联盟, 开通内河航线 13条, 实现苏北地区全覆盖, 并逐步拓展 到苏鲁皖豫全境, 完成“ 一港四线” 海河联运通道构建, 2020年海河联运量突破 1800万吨。机场迈入全国中型机场行列。白塔埠机场实现一类口岸开 放,新增定期航线22条(其中国际航线3条)。 2020年航线达到 51条, 通航36个国内城市和3个
12、国际城市。 2017年 12 月6 日, 连 云港白塔埠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 100 万人次,迈入全国中型机场 行列。 2019 年, 完成旅客吞吐量 192 万人次,较 2015 年增长 171.1% , 增速全省第4位;完成货邮吞吐量3343 吨, 较2015年增 长132.8%,增速全省第3位。受白塔埠机场跑道维修和新冠肺炎 疫情影响, 2020 年完成旅客吞吐量 96.5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1937.2 吨。花果山机场于2021年 12 月2 日建成通航, 东海县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客运枢纽体系基本形成。拥有铁路客运站6个(连云港站、 连云港东站、赣榆站、东海站、灌云站、灌南站)
13、 , 连云港站 客运枢纽体系基本形成。依托铁路客运站的综合客运枢纽加快 建设, 连云港高铁站及综合客运枢纽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赣 榆、灌云、灌南、东海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相继建成运营, 高效服务全市对外顺畅出行。拥有公路客运场站42个, 其中一级客 6 运站4个、二级客运站4个、农村客运站34个,二级以上客运站 实现全省联网售票。连云港港口国际客运站有力支撑中韩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国际海港形象。货运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全市重点物流场站建设稳步推 进, 建成连云港中哈物流场站一期工程、连云港港中心货运站 工程主体、赣榆临港综合物流园区柘汪物流中心一期等项目。 上合组织(连云港)
14、 国际物流园连续五年获评“ 年度全国优秀物 流园区” , 赣榆临港综合物流园、灌云临港物流园、海州智慧物 流园、东海电商物流园等纳入省重点培育物流园, 现有交通物流基地数量达到 6 个。2、客货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2020 年,全市完成营业性综合客运量 3307 万人次, 较 2015 年下降 33.6%。其中,公路客运出行仍然占 据主导地位, 占比达 88.4% ,铁路、航空占比不断提升, 由 2015 年的 4.7%、0.7%上升到 10.1% , 1.5% ,分别提升 5.4 个和 0.8 个 百分点。 2020 年,全市完成综合货运量 1.966 亿吨, 较 20
15、15 年增 长 52.1%。其中,公路依然是货物运输主要方式, 占比达 63% , 铁路占比由 2015 年的 22.3%上升至 25.3% ,提升 3 个百分点,水运占比由 2015 年的 14.1%下降至 12.0% , 下降 2.1 个百分点。客运方面, 以航空和海运为主的国际客运服务水平稳步提 升, 2019 年白塔埠机场完成国际旅客吞吐量 7.5 万人次,开通至泰国曼谷、日本大阪、日本静冈 3 条国际航线,受新冠肺炎疫 7 情影响, 2020 年完成 1.7 万人次。连云港至日本邮轮航线开通运 营, 成为全省首个开行国际邮轮的港口。城际客运网络覆盖度 持续提升, 客运班线网络规模庞大
16、, 公路城际客运与短途客运 实现合理分工、有效衔接,全市共开通定制客运 14 条。民航、 高铁客运加快拓展,开通国内航线 48 条, 通达北京、上海、广 州、深圳、南京等 36 个国内城市; 每日开行动车 71 班次,通达 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济南、兰州、黄山、长沙、武汉、 青岛等 24 个城市。形成了以城市动车和 BRT 为骨干、常规公交 为主体、旅游公交为亮点、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城市客运体系。 市区公交线路开通 101 条,其中 BRT 线路 11 条, “ 十三五” 期间 新增公交线路 37 条,运营总里程达到 2461 公里,城市公交出行 分担率达到 29.3% ,城市万人公共交通车
17、辆拥有量 15.5 标台, 镇村公交开通率 100% , 市直、东海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 5A 级, 江苏交通“ 一卡通” 实现县区全覆盖。货运方面, 连云港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 新亚 欧大陆桥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荣获“ 国家首批多式联运示范 工程”称号,国家级甩挂运输试点中韩- 中哈- 苏北集装箱跨境甩 挂运输项目通过部级验收。形成“ 连新亚” 等中欧(亚)班列品 牌线路, 2020 年共开行 554 列,占全省开行总量的 39.7% ,较 2015 年增长 50.1% , 东西向班列对流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重箱 满载率达到 100%。连云港港国际集装箱近远洋航线加快拓
18、展,完成国际集装箱吞吐量 265 万 TEU,较 2015 年增长 7.0% 。运输 8 结构调整有序推进, “ 公转铁 ”“ 公转水 ” 不断上量, 港口铁路集 疏运量达 4973 万吨。多式联运量不断增长,2020 年集装箱铁水 联运量 62.8 万标箱、海河联运量 5.58 万标箱。全市邮政快递网 点覆盖率提前达到 100% , 灌云县被列入全省农村物流示范县创 建名单。 2020 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 2.58 亿件, 较 2015 年增长 396% , 实现快递业务量从全省末位到全省第 6 位的“ 弯道超车” 。2020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比率为 15.0%左右
19、, 较 2015 年降低 1.4 个百分点。3、智慧绿色平安交通加快发展智慧交通发展取得突破。连云港港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 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集成海关、国检等通关信息及银 行支付业务, 在全国率先实现港口与铁路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信 息全面交换。主持制修订了全国首批海铁联运信息化行业标 准。开发蓝宝星球货运交易平台, 构建中哈陆海联运电子数据 交换通道,为货主提供“ 门到门 ”全程物流服务,建成智慧信息 化航道管理体系, 实现水上ETC100%覆盖。建成BRT 智能调度 中心、市级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中心, 有效支撑交通运行监 测、管理水平提升。初步建立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交通综合 指
20、挥中心软件二期项目通过验收, 为数字化行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绿色交通发展扎实推进。印发实施“ 十三五 ” 交通运输节能环保规划, 在推进用能结构优化、绿色交通工程建设等领域开 9 展绿色交通建设。印发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建立联席会议 制度,制定 5 项任务指标和7 个行动计划, 给予港口控股集团 1000 万元专项补贴。以创建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为抓手, 制 定公交成本规制办法和运营服务质量考核办法, “ 十三五” 期间 共新辟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9条, 2020年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 交车占比98.68% , 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出租车占比 100% ,2020年 成功申报省级绿色出行示范城市
21、。全面推进普通国省道、高速 公路、港口、航道、铁路等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 完成 省级“ 五项行动”考核验收。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新苏港码头获评2019年“ 亚太绿色港口和2020年度江苏省五星级绿色港口”。平安交通发展不断深化。全面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 体责任, 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专项行动, 有效防范了交通运 输领域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开展“ 两客一危”挂靠车辆清理、 危货运输排查治理等专项活动,对企业深入开展“ 一查三督” 等 专项行动,广泛开展“ 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建立依法治理常态机制, 开展营运车辆联网联控考核。4、交通行业治理能力不断
22、提高法治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加快推进“ 互联网+监管” 系统落实 使用, 积极开展 “ 双随机一公开 ” 工作。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 系, 做好对规范性文件制定、修改和清理。开展执法专项整治活动, 做好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双公示 ” 工作, “ 十三五 ” 期间 10 累计公示行政许可办件5648件,行政处罚案件7961件。市、县 两级水上交通综合指挥体系基本建成, 实现通过水上指挥中心平台,对全市辖区渡口渡船全方位覆盖监控。公路治超持续强化。加强对重点区域和省际交界管控, 积 极推动县区运政稽查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执法, 加强源头治理 和全面落实超限车辆“ 一超四罚 ” 职责, 严查“ 百吨王
23、” 车辆, 有 效压降超限率至省控目标2.5% 以内, 超限治理成果在全省位居前列。交通建设市场监管进一步增强。全面开展建设市场督查检 查,积极做好招投标监管工作,完成编制项目建设程序推进一览 表。持续推进品质工程创建, 开展市级品质工程评价。建立健全 交通运输系统决策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强化。搭建集电视媒体、报纸媒体、自 有传媒及舆情监控于一体的大宣传平台体系, “ 雷锋车” 等全国 性行业品牌效应持续扩大,交通行业内 1个单位通过全国文明单 位复评、局本级和24个单位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 多个集体获 得部省先进称号, 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
24、支撑和保障。信用交通体系加快构建。强化信用交通制度体系建设, 持 续开展信用宣传培训、信息归集共享工作。积极落实交通建设、交通运输、港口经营者市场和过闸船只的信用评价要求, 11 持续推进信用查询、信用承诺、信用分级监管、联合奖惩工作,加速全行业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转型。行业党建工作稳步推进。印发加强市交通运输系统党支 部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不断提升市交通运输系统基层党组织 规范化水平, 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持续推进各级党组织品牌 创建创优, 进一步擦亮“ 公路先锋”“ 陆地共建”2个党建品牌。定 期编发交通党建工作, 广泛宣传在党建工作方面的有效做法和创新载体,营造学习浓厚氛围。5、支
25、撑重大战略实施成效显著“ 一带一路” 交通标杆和示范项目建设任务稳步落实。 “ 一体 两翼”组合大港加速成型, 连云港区30 万吨级航道建成通航, 近 远洋航线通达 150 多个国家地区,成为国际枢纽海港。高质量推 进“ 两基地、 一班列”提档升级。中哈、上合两基地承载能力不 断提升, 2020年中哈物流集装箱进出量 17.7 万标箱, 霍尔果斯 东门无水港集装箱换装量22.9 万标箱, 上合物流园物流量突破 1800 万吨。形成“ 连新亚” 、“ 连新欧” 等中欧(亚) 班列品牌线 路, “ 连新亚 ” 完成运量居全国首位。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集装 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入选全国多式联运示范项目,
26、 以连云港港 为支撑的亚欧陆海联运出海口地位和功能不断巩固和拓展, 支撑江苏“ 一带一路” 交汇点建设, 增强东西双向开放能力。支撑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进一步夯实。连云港港区码头设施、进港航道、疏港铁路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 12 快, “ 一体两翼 ” 沿海港区建设发展全面铺开,协同提升长三角 “ 北翼” 港口群整体竞争力。直连长三角核心区的沿海、宁连等 综合运输通道能级显著提升, 支撑引领新一轮沿海开发, 促进 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核心区, 提升连云港与上海以及苏南地 区的交通联系水平。青盐铁路全线贯通运营、连淮扬镇铁路建 成通车,与南京、上海分别实现2.5小时和3.5小时连通。高
27、速公 路网实现了连云港市与长三角地区及周边其他城市“5 小时交通 圈” (至南京 4小时、上海5小时) 。围绕提升长三角航空枢纽功 能和国际竞争力, 推进连云港花果山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设, 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协同作用, 推动形成错位发展、良性互动的格局。服务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的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 连云港位于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北部淮海经济区, 初步形成以高 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干线航道为主的连云港多向联通淮海经济 区核心城市的对外运输通道和综合交通网络。连徐高铁建成通 车后将进一步缩短连云港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 并且有效提升连云港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出海口和物流基地对 整个淮
28、海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 六纵七横 ” 普通国省干线公 路网有效支撑了与临沂、徐州等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跨省际 毗邻公交运输服务取得新突破, 淮海经济区毗邻城市间公共交 通互联互通不断推进, 连云港至徐州等多条定制客运线路投入运营,交通一卡通与徐州、宿迁等城市实现优惠互享。 13 交通运输有力支撑和保障连云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盛 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的30 万吨级级原油码头建成投用, 中石 化30 万吨级原油码头取得交通部岸线批复, 支撑保障连云港打 造国家级石化基地和国家级原油储备基地建设, 高效服务工业 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实施。 204 国道市区至灌南段、海滨大道 跨海大桥、徐新公路
29、等一大批关注度高、事关民生的重点工程 相继建成通车, 城市动车开通运营, 有效改善城乡功能, 进 一 步促进生产要素快速流动, 保障城市内部循环高效。积极推进 落实交通帮扶创新举措, 石梁河水库、沂河淌等重点贫困片区 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较大发展和提升, 均已实现行政 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和镇村公交全覆盖, 为促进全市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切实保障。表2. 连云港“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类别序号指标项目2015 年2020 年基础设施公路1公路总里程(公里)1200712105(1)干线公路里程(含高速)11471215(2)农村公路改扩建里程/22792国省公路优良路率(%)
30、9196.633农村公路优良路率(%)70.589.78基础设施水运4沿海港口综合通过能力(亿吨)1.701.80(1)集装箱综合通过能力(万标箱)3093095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2.12.5(1)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5014806三级干线航道里程(公里)1181477内河港口设计吞吐能力(吨)28502084.4铁路8干线铁路里程(公里)99.9330航空9旅客吞吐能力(万人次)150150 14 类别序号指标项目2015 年2020 年10国际航线数量(条)1 条3 条11国内航线数量(条)19 条48 条枢纽 场站12综合客运枢纽(个)0413交通物流基地(个)26运输服务公众
31、 出行14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2329.315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9.515.516镇村公交开通率(%)48100货运 物流17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16.415 左右18集装箱车、厢式货车、专用货车占比(%)445019邮政快递网点覆盖率(%)/10020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万标箱)25.762.8行业治理智慧 交通21内河干线航道船闸 ETC 覆盖率(%)010022城市公交“一卡通”省内联通率(%)010023城市公交来车信息预报服务在城市建成区 覆盖率(%)/100绿色 交通24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占比(%)24.298.425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出租车占比(
32、%)45.2100法治 交通26行政执法机构标准化率(%)208027执法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例(%)98.2100平安 交通28交通事故死亡率比 2015 下降率(%)/1029公路应急响应启动时间(小时)1.21人才 队伍30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 (%)11.2123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2028与此同时, 与建设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的发展定位相 比、与建设“ 一带一路” 强支点、交通强国的目标要求以及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 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是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有待提升。沿海港口的服 务能力和区域竞争力仍显不足, 港产联
33、动仍需加强。新机场需 结合设施容量尽快考虑扩容改造。铁路枢纽地区需要尽快完善城市综合换乘功能。二是城市内部交通网络有待完善。港口和 15 机场集疏运路网仍需加快完善。服务产业发展的运输通道需要 加快建设。过境交通、疏港交通、危化品运输等对城市居民生 活出行存在干扰, 需要进一步构建绕城公路网络、完善货运交 通组织,有序实现“ 客货分离 ” 。三是对外交通出行条件有待改 善。需要进一步打通与宿迁、淮安、南京方向高速公路和一级 公路通道。需要进一步向上争取沿海方向、鲁南方向的高速铁 路及货运铁路规划建设。四是综合运输竞争力有待提升。国际 物流服务能力与国家战略定位相比仍有差距, 近远洋航线有待 拓
34、展, 中欧(亚) 班列竞争力有待增强, 运输结构调整需加快 推进。五是交通可持续发展要素亟需保障。国土空间资源要素 趋紧, 项目审批难度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力度加大, 公益 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难度进一步加大。六是行业治 理能力有待提升。智慧交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疫情防控和安 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能力有待提高, 以信用、法治为基础的管理体系仍待完善。(二)形势要求1、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好先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 列 ” 的新使命新要求,其中包括“ 在率先实现
35、社会主义现代化上 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十四五”规划要着眼长远、把握 大势, 开门问策、集思广益, 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要 16 求, 认真做好“ 十四五 ” 规划编制工作。 “ 十四五 ” 时期是连云港 “ 后发先至” 的关键时期。连云港交通应全面对标建设现代化新 征程的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要系统、科学谋划“ 十四五” 时期交通运输发展路径, 研究提出连云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内 涵、阶段性目标和路径, 找准参照系、想好关键处、绘好路线图,为新时代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贡献连云港力量。2、为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保
36、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 国 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格局深刻调整。开放型经济 面临全球产业回流与分流的重大挑战, 国际贸易不确定因素显 著变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十四五” 期,我 省将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重要战略支点作用, 在国内国际双循 环中发挥重要战略枢纽作用, 高水平扩内需、促开放、畅循 环, 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面对国内循环, 连 云港是沿海地区仍是我省乃至东部沿海的一块洼地, 在进一步 承接产业转移, 实现后发先至方面有巨大潜力。要更加突出高 水平对外开放, 进一
37、步完善与周边区域交通的高效衔接和互联 互通, 向西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西部地区的联系, 向 南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地区衔接, 向北加强与京津冀、环渤 海地区的联通。面向国际循环, 连云港要以中国(江苏) 自由 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获批为契机, 进一步强化并充分发挥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功能, 用好自贸区平台, 加快外向型经济 17 发展,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间的国际综合运输联系, 重点建设东西双向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3、为牢牢抓住国省重大战略叠加新机遇强化支撑连云港是“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 重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叠加区。省委省政府对连云港发展高度重 视, 提
38、出要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用好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 势, 加快建设国家级石化基地和山海相拥的现代化美丽港城。 与此同时, 沿海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 总书记要求加快建设世 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省委省政府要 求系统谋划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 实现发展大跨越、实力 大提升, 成为支撑我省高质量发展和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 板块, 有序引导沿江钢铁、石化等产业向沿海相关产业基地转 移升级。连云港作为“ 一带一路 ” 战略支点,要深入贯彻新发展 理念, 与徐州陆港、淮安空港实现联动发展, 全面支撑苏北物 流“ 金三角” ,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实现绿色发展,在加 快融入长三角
39、一体化发展中谋求新突破。同时积极策应沿海高 质量发展新要求, 连云港将做好发展海港经济、对外开放、产 业转型的文章, 突出沿海深水大港建设, 提升国际运输能力, 建设国家级大通道, 提升区域运输能力, 形成以连云港港为支撑的陆海联运出海口,服务临港产业,支撑港产城融合发展。4、为实力打造美丽江苏新愿景增添效能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美丽中 18 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 行动。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高起点推进美丽江苏建设, 打造美丽 中国的现实样板, 并把建设美丽江苏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 要抓手, 要求把沿海地区打造成为集中展现美丽江苏建设成效
40、 的重要窗口和标杆示范, 提出要深化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港 产城融合发展, 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态风光带、人海和谐的蓝色 经济带。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美丽连云港建 设的实施意见, 提出把连云港打造成为美丽江苏建设的连云 港样板。 “ 十四五” 时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美 丽江苏、美丽连云港建设力度将不断加大,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 三大能源消耗及碳排放源之 一 , 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需要承担艰巨的减排任务。要更加突出绿色发展理念, 注重国 土空间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 做好交通运输治污、添绿文章, 更好发挥水运优势, 打造绿色港口、美丽航道, 把综合交通大通道和“ 四好
41、农村路” 打造成为生态绿色景观廊道。5、为奋力加快新时代的“后发先至”展现作为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 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 展的战略目标。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 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要 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当前, 连云港“ 后发先至” 来 到了新起点, 新时代的“ 后发先至” 既要速度, 更重质量。市委市政府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推进“ 工业立市、产业强 19 市、以港兴市” 三大核心战略, 更加强化互联互通, 以东方大港 为龙头, 加快打造综合交通“ 新枢纽” ,进一步提升交通能级, 形 成大交通格局。对照至
42、“ 十四五” 末, “ 高质发展更加强劲, 综合 实力明显提升”“ 社会民生更加优化, 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的经济社 会发展目标, 连云港交通要进一步聚力突出“ 后发先至” 的战略引 领,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 加突出共享发展, 注重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做好交通运输保畅 通、保安全, 强服务等各项工作,为连云港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 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更加优质的交通供给支撑人民群众更高水平 的生产生活, 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的后发先至开辟新境界、展现作为。、为坚定落实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新使命输出智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安全、便捷、高 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
43、通体系, 建成人民满意、保障 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 中央 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这是指导国家未来 三十年综合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 将连云港列入为全国 11 个沿海国际枢纽海港之一。江苏被交通运输部列入全国第一批 试点省份,交通强国江苏方案由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 先 后5次直接点到连云港, 提出要着力打造连云港全国性综合交通 枢纽, 加快形成以连云港港为支撑的陆海联运出海口, 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加大海铁联运国际班列开行密度, 强化中哈物 20 流合作基地和上合组织(连云港) 国际物流园建设。与此同 时, 新技术快速崛起, 推动交通组织模式不断创
44、新, 赋予行业 发展新动能。连云港要抓住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和国家“ 新基建” 快速推进机遇,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作为发展“ 先行官” 的支撑和 引领作用, 全面提升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消除瓶颈、优 化网络, 完善多式联运公共服务设施和对外集疏运通道, 强化 各种运输方式的顺畅衔接, 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 注重交通运 输创新驱动和智慧发展, 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新兴事物, 抢 占创新发展 “ 制高点 ” , 加快智慧港口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 TOCC 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管理平台整合, 为交通强国、强省建设输出连云港智慧。(三)需求特征预计“ 十四五 ” 期间, 连云港全市进入经济发展加速期和转 型
45、升级关键期,地区生产总值跨越2个千亿元台阶、达5000亿元 规模,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 带动全社会客货运输需求 持续增长, 运输结构深刻变化。 客运方面, 居民收入稳定增 长, 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带动出行高品质、多样化、 个性化特征更加凸显, 私家车、高铁客运占比持续提升, 民航 客运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增速有所回落。连淮扬镇、连徐 高铁相继开通运营将带动出行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 与淮海经 济区、长三角城市群等区域客运联系更加紧密。水路客运持续升级, 水上观光、远洋游轮等新模式新业态持续丰富, 成为水 21 路客运新增长点。 货运方面, “ 一带一路 ” 建设、长三角一体
46、 化、东中西合作等国家战略机遇叠加, 沿海高质量发展推动连 云港临港钢铁、石化产业落地, 全市货运需求仍将处于高位, 陆海联运、海河联运持续还将持续增长。运输结构调整政策带 动大宗物资铁路和水运承担比重进一 步提升。 自贸区新兴产业 的落地及居民消费升级将推动公路货运小批量、多批次、高时 效特征更加凸显, 对集装箱、城市物流、城乡配送专业化、可靠性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受营业性公路客运向铁路出行、私人出行转移影响, 预计 到2025年, 全市营业性客运总量接近4000 万人次, 较“ 十三五” 末增加约600 万人次。私人出行依然旺盛,预计私家车客运量年 均增速接近 10% , 铁路客运发送量较快增长, 接近 1000万人 次, 年均增速超过20% , 占比由2020年的 10.1%提升至25.3%; 航空客运发送量恢复到 125 万人次, 年均增速21.1% , 占比由现状的 1.5%提升至3.2%。货运方面, 预计到2025 年, 全市公铁水空货运总量达到 2.62 亿吨, 是 2020 年的 1.33 倍左右, “ 十四五 ” 期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