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7744831 上传时间:2024-06-2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9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中区“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吴中区“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吴中区“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中区“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docx(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吴中区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2022年5月(四)强化重点疾病防控体系建设 17-二、不断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切实提升防控救治能力 18-(一)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18-(二)建设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19-(三)健全应急救治保障体系 21-三、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23-(一)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 23-(二)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23-(三)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升级转型 24-四、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事业发展动力 25-(一)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区级统筹管理 25-(二)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26-(三)深化建设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26-(四

2、)持续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 27-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卫战略,建立高质量卫生健康人才服务体系 27-(一)加快重点学科布局,科创平台全面升级 27-(二)加快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医教协同平台聚能升级 28-六、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30-(一)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30-(二)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30-(三)加强中医药学科人才建设 31-(四)促进中医药文化普及与传播 31-七、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提升智慧健康服务水平 32-(一)健全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 32-(二)加强卫生健康数据应用 32-(三)促进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 33-八、多维发力综合监管,实现

3、卫生健康治理能力现代化 34-(一)完善综合监督网络体系,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34-(二)完善分类监管、信用监管体系 34-(三)提高职业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 35-(四)推进“互联网+”智能监管 35-第五章 保障措施 37-一、加强组织领导 37-二、创新社会参与 37-、 强化监测评估 37-2“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健 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切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实施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健康吴中”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构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阶段。根据国家“十四五”卫生与 健康规划江苏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

4、划苏州市“十四五 卫生健康规划和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订本规划。第一章 “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十三五”时期,吴中区卫生健康事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 实国家和省、市、区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 市民健康为根本追求,以防治影响市民健康主要疾病和重大公共卫生 问题为导向,初步建立了以人为本的整合型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相继获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 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先进单位”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优 秀单位全国流动人

5、口动态监测调查优秀单位”江苏省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区”和“江苏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一、居民健康水平全面提升全区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达84.26岁,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 儿死亡率为1.6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3。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8.4%,建成江苏省健康镇3个、省级健康场所49个、市 1级健康场所86个。国家卫生镇实现区内全覆盖,农村无害化卫生户 厕普及率达到99.99%。登记备案托育机构3家,其中1家被评为省 普惠托育机构。实行再生育“不见面审批”,打造流动人口健康驿站12 个,建成“连心家园”13家,实现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 医生签约、就医绿色通道“三个全覆盖”。获评

6、全省首个国家智慧健康 养老示范区,高新区、木渎镇、临湖镇、光福镇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镇,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0%以上。二、 公共卫生服务落实落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推进发热门诊(诊室)规范 化建设,完成吴中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楼改造,5家医疗卫生机构建 成规范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派出4批次13人的援鄂援疆援冀医疗队 支援抗疫。编制完成2个区级卫生应急总体预案,建成区卫生应急信 息化指挥中心,建立5类6支共130余人的卫生应急专业救援队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提高至人均85元,常住人口电子健康档 案建档率达90%以上,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为71.54%,2 型糖尿病患

7、者规范管理率为71.67%。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率达100%,各类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健康“531”系列行 动计划协同推进,建成市级疾病救治中心8个,居民健康综合管理平 台实现基层全覆盖。扎实推进妇幼健康工程、母婴阳光工程、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7家,数字化儿童保健门诊实现全覆盖。健全完善区、镇两级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建成三级心理平台165个,挂牌精神卫生康复2驿站14个,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3.08%。三、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全区登记注册医疗卫生机构327家。“十三五”期间,每千常住人 口医疗卫生机构床

8、位数增加2.12 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 师数增加0.42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增加0.39人、每万常住 人口全科医生数增加2.19 人。实施新、改(扩)建公立医疗机构8 家,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启动吴中人民医院新院区、太湖新城 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城南、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易地迁建与尹山湖 医院二期建设等医疗机构提档升级项目。采取设立分院、引进团队、 组建专科联盟、引入名医工作室等形式,加强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 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 新华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优质医疗机构合作,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出台吴

9、中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公立医院制定 医院章程,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健全医院决策机制, 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实施吴中区紧密型区域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试 行),组建东、西片两个医联体,以“一院一品”专科建设为抓手, 实现管理、人才、技术、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区级远程心电、影像诊 断中心,实现检验检查结果实时查阅、互认互享。依托健康吴中行 App 和移动家庭医生助诊系统,创新实施家庭医生“网格化”健康管理“521”方案。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耗材实施政府集中采购,3网上采购率达95%以上。五、卫生人才培养卓有成效出台东吴卫生人才计划实施细则(2019-2021 年)改革完 善

10、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强吴中区基层卫生 人才队伍建设的激励办法等系列政策。科教兴卫专项资金投入额度 逐年递增。建成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 个、市级重点学(专)科 13个。引进10个“临床医学专家团队”,柔性引进姑苏卫生高层次人 才2名。孵育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卫生人才7名。培养“全 国导师制”青年骨干人才18名,姑苏卫生重点人才1名、青年拔尖人 才2名,东吴卫生领军人才7名、青年领军人才5名、重点人才23 名、优秀实用型人才31名,省基层卫生骨干人才85名。联合上海交 通大学举办“吴中区卫健系统卫生管理人才启航班”,对42名青年骨干医务人员进行为期2年的系统培训。

11、六、 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再续新篇拥有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个,新增市中医重点专科3个, 国家级中医人才3名、省级优秀中医人才3名、省名中医1名。成立 士材学派传承工作室,开展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基层医疗机构 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全覆盖。95%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4大类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七、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日趋完善启动数字化健康服务示范区建设,开展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发健康吴中行 App, 整合推进7个大项424个子项“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吴中人民医院完成互联网医院建 设。吴中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过国家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五级乙等测评

12、。八、 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不断健全出台吴中区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 落实卫生监督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卫生健康信用监管, 落实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施不良执业行为信用记分管理办法。“健 康卫士531”在线监测与信息平台全面运行,实现全区医疗废物在线 监测、医疗辐射在线监测、游泳池水与生活饮用水在线监测全覆盖。 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专项调查、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职业人群健康管理工作,实施尘毒危害专项治理等职业病防治专项整治。5第二章 面临形势与挑战一、应对公共卫生安全挑战,需强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传染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威 胁。特别是随着长三

13、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交通的日益便捷、人员交 往的增多,城市公共安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然而吴中区公共卫生 机构建设相对薄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 能力相对不足,医防协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十四五”期间,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二、 围绕天堂苏州最美吴中发展愿景,要打造“健康中国”吴中典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 设健康中国,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 的重大战略任务。苏州市提出以建设“健康中国典范城市”为目标,不 断提升健康城市发展水平,争当全

14、省卫生健康事业的先行军和排头 兵。吴中人民健康素养水平相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健康战略要求还 有一定差距,健康融万策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十四五”期间,要制 定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战略,全面提升人口主动健康意 识和健康素养,切实夯实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打造健康中国”吴中典范。6三、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就医需求,需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纵深推进,沪苏同城化、市域统筹 协调发展等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吴中区发展迎来新的“窗口期”。但人 口老龄化及少子化加剧,全面三孩政策实施,妇幼保健、老年人医疗、 康复、护理以及托育等刚性需求加快增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 方

15、重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等疾病趋势日益明显和严重,多重疾病负担 并存的复杂局面将长期存在。然而吴中区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充 分,康复、妇幼、肿瘤等专科医院发展相对缓慢,基层儿科、妇幼保 健资源相对不足。“十四五”期间,吴中区需不断深化长三角一体化交流合作,加快医疗卫生资源扩容提质,全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四、助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应加强卫生科技创新和智慧健康赋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到来,生命技术和生物科学不断 取得新突破并加快应用转化,新的临床诊疗、诊断技术不断呈现,创 新药物和新型医疗器械不断面世,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 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然而吴中区卫生信息化存

16、在标准不统一导 致的数据孤岛、烟囱等现象,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的有效利用不 充分。“十四五”期间,吴中区需在三级医院基础上建设临床试验基地, 助力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卫生健康服务和管理模式转变,加快卫生健康领域智慧化进程。7第三章 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的十 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苏州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紧密结合苏州建设“健康中国典范城市”发展目标,全 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推进吴中卫生健康事

17、业高质量发 展,打造整合型、智慧化、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方位、全 周期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围绕“天堂苏州最美吴中”发展愿景贡献更大的力量。二、 实施原则(一)健康至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健康吴中建设,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放在优 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着力推动卫生健康 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切实落实健康 “531”系列行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要求和高品质健康需求。(二)区域一体,坚持政府主导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健康吴中建设工作机 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长三角一体化机

18、遇,积极融入对接上海,有效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康吴8中建设。强化个人健康责任,形成全社会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坚持全体居民人人参与、区域一体。(三)协同发展,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向基层倾斜,基本实现健康服务和健康管理均等化。构建整合型、智 慧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带动作用,实现医疗机 构、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共享、联动发展。扩大健康村镇覆盖面,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四)创新驱动,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区域发展中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健康 吴中的建设策略、方法。顺应科学技术发展、产业

19、结构调整,加强医 疗卫生事业与生命健康产业联动发展,促进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 的快速转化利用,推动医疗、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大力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五)完善体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 和救治能力,织好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健康。三、 规划目标建设与区域发展定位相匹配、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整合型、智慧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目标、问题、需求为导向,创新健康治理9体系,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全力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医疗服务 水平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使系统资源

20、配置公平可及、服务利用合理高效以及运行管理科学规范。(一)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健康为中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大健康治理格局。居 民健康素养水平继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持续提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发达国家水平。(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在慢性病、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老年健康、卫生健康监督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等建设上达到省级领先水平,重大疫情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建立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居民健康为中心,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三)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引导居民 合理、有序就医。打造智慧健康服务模式

21、,基本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健康吴中建设各要素协调发展。(四)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全面提升医院发展能力,大力提升临床 服务能力。坚持以教学相长、医教协同建立内生动力机制的高质量发 展,卫生健康专门人才的质量和学科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积极配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10(五)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卫生健康行业管理法治化、标准化、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初 步建成覆盖全行业、全要素、全流程的监管体系,推进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卫生健康服务整体效能明显提高。“十四五”卫生健康主要发展指标领域序号主要指标单位2025年目标值(区)性质健康 水平1人

22、均预期寿命岁85左右预期性2健康预期寿命岁同比例提高预期性3孕产妇死亡率/10万7预期性4婴儿死亡率%4预期性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预期性6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9.2预期性健康 生活7居民健康素养水平%40预期性8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0预期性9国家卫生乡镇数量占比%100预期性健康 服务10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7.6预期性11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3.9预期性12每千常住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人0.57预期性13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4.5预期性14每千常住人口药师(士)数人0.54预期性 11领域序号主要指标单位2025年目标值(区)性质15每万常住人口全

23、科医师数人4.5约束性16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在2020年基础 上增长50%预期性17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4.5左右预期性18全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5预期性1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86预期性2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60预期性21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85约束性22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推荐标准比例%50预期性 12第四章 “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任务一、深入推进健康吴中建设,全面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一)建设高质量健康吴中完善健康吴中建设工作机制。将健康吴中建设列入国民经济

24、和社 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考核评价机制,主要健康指标纳入 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完善党政主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的大健 康格局。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持续开展健康支 持性环境和健康场所建设,推进健康社区(村)、健康学校、健康医 院、健康机关、健康企业、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筑牢健康吴中建设的微观基础。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健康教育队伍能力建设,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完善科普知 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问题干预,建立医疗机 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广泛开展健 康

25、科普进村镇、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倡 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实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积极开展无烟 环境建设,加强监督执法力度,推行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实施健康吴中“531”系列行动计划。 全面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 三个层面,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不断丰富系列健康“531”行动计划体系内涵,完善健康市民、健康卫士、健康城市、健康场所“531”行动13计划。提升新时代卫生健康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断深化医防 融合,全面构建“急病要急、慢病要准、无病要防”的全方位、全周期以人为本整合型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新和完善爱国

26、卫生工作方式方法,健全爱国卫生组织体系,推 进多部门协作,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 会管理转变,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镇规划、建设、管理 全过程各环节。巩固卫生镇村创建成果,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对 卫生镇村建设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提升创建工作水平。推进健康镇 村(社区)和健康细胞建设,不断提升建设水平。持续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全面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力度。(三)完善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体系完善老龄健康服务体系。 全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 略,把握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机遇,以维护老年人健康权益为中心, 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按照“健康引领、

27、全程服务,兜底保障、公平可及,政策支持、激发活力,统筹资源、 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全面加强预防保健、有 效提升疾病诊治能力、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着力完善康复和护理 服务、深入推进长期照护服务、探索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着力构建包 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 在内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社会环境,健康老龄化水平明显提高。 14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妇幼领域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以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为抓手,提升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的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改善服务环境。强化母婴

28、安 全管理,优化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协同救治网络,提升危急重症救治 能力,全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低位水平。完善全生命 周期健康管理模式,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 措施,规范产后康复服务,做好基本避孕服务,完善官颈癌和乳腺癌 综合防治体系,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减 少严重多发致残出生缺陷发生。加强儿童健康管理。推动中医药在妇 幼健康领域的应用,加强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大力发展3岁以下 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建成一批有示范效应的普惠托育机构,加强监督管理,实现普惠托育

29、服务提质扩面。加强学校卫生和青少年健康管理。 提高学校卫生健康工作能力, 推进学生健康促进行动,创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式,培养师生健 康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学生因病缺课长期追踪系统,掌握主要 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协助教育部门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和学生体质健 康监测制度。围绕近视、龋齿、脊柱侧弯、肥胖等主要健康问题,持 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实施儿童肥胖控制行动,探索开展 学校结核病防控、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青少年口腔卫生综合防控行动等健康管理项目。加强人口家庭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落实 15生育登记制度,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证材料,大力推进网上办事。 加强人口监测和

30、出生性别比综合治理,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高 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队伍能力。全面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 策,进一步完善政策兑现长效管理和动态增长机制。加大计划生育特 殊家庭扶助关怀力度,关注重点困难对象,深入实施计划生育特殊家 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就医绿色通道“三个全覆盖”,完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帮扶体系。专栏1:重点人群健康促进工程老年健康促进工程:到2025年,全区建成3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 型社区,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符合标准的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 85%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康复、护理床位占比达35%;老年 友善医疗机构实现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

31、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全覆盖;区域健康服务机构合理配置率98%,健康老龄化服务覆盖率 100%,医康融合率、医养结合率99%,镇(街道)机构家庭病床开设 率92%。依托科研教育、疾控保健、老年医院、二级综合医院专科等机 构,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实施预约门诊与 上门服务相结合,提供医疗+保健+康复+养老综合健康服务,区域 医联(共)体建成率100%,规范运行率95%,线上线下同步健康服务率98%。妇幼健康服务工程:强化母婴安全管理,优化危重孕产妇、新生儿 协同救治网络。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完善产前诊断(筛查)、新生 儿疾病筛查网络。到2025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

32、分别控制在7/10 万、4.0及以下。产前筛查率、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新生儿 听力筛查率、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分别达到95%及以上,严重多 发致残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建立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16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到2025年,以普惠为导向的多元化、多样化、 覆盖城乡的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区建成具有带动效应、承担一定 指导功能的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5家,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 儿托位数达到4.5个左右,全区每个镇(街道)至少建成1家普惠性托育 机构。中小学生健康促进工程: 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

33、综合防治行动,推进 近视综合干预,开展儿童青少年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的监测与干预, 构建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到2025年,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 下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有所下降。(四)强化重点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健全传染病防控体系。 继续做好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以镇(街道) 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持续推进地 方扩大免疫规划项目,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免疫策略,开展疫苗应 用和接种政策的效果(影响)评估评价。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实施重点传染病监测与防控工作。持续巩固血吸虫病、疟疾消除效果。

34、实施并拓展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建立健全结核病耐药监测体系。积极创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实施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加强慢性病监测与管理。 完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体系,强 化慢性病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针对性地开展早诊早治工作,推动由 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加大慢性病防控技术研发力度,重点做好 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队列研究项目,强化慢性病及高危人群 多途径筛查与管理,实施重大慢性病综合干预,开展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综合防治。通过“互联网+”信息 17化平台进行智能化管理,建设慢性病数据管理平台,提升慢性病治疗管理效果。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综合管理。 贯

35、彻落实苏州精神卫生条 例,持续推进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试点工作。完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协调机制,探索建立精神卫生工作 政府领导与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总结固化工作模式。在吴中人民医 院设立精神科,探索建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 织、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条块 结合、以块为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创新 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开展全区域、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心理服务,全面促进市民心理健康。二、 不断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切实提升防控救治能力(一)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

36、件、突发化学 中毒等各类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推进应急响应精细化管理, 明确突发事件应对的责任体系、现场指挥体系、工作流程和处置措施, 进一步建立完善各类应急处置方案和执行程序。顺畅各级各类应急预 案之间的衔接,推进应急预案的数字化、流程化建设,增强预案的针 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并注重向基层单位、重点部位延伸,加强 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评估工作,及时总结应急处置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明确政府和部 18门职责,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紧密结合。健全完善统一领导、综 合协调、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37、二级以上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明确卫生 应急工作机构和人员。建立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推动一 体化区域卫生应急平台建设,推进省、市、区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互联互通。建立完善信息整合机制,发挥平时监测预警、信息报送、 风险评估、应急值守、培训演练和相关资源管理等效用,实现战时远 程视频会商、数据传输和展示、资源统筹调度、辅助决策、关键指令实时下达等功能,提升卫生应急决策指挥效率和快速有效应对能力。巩固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完善分工合作、信息共享和交换、 应急预案衔接等工作机制,规范和完善管理协调机制,推进联防联控 机制制度化、常态化,强化联合监测预警、信息沟通、技术支持和应 急资

38、源共享,形成多层次的应急联动机制。强化镇(区、街道)和村 (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职责,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镇(区、街道)的协同联动机制,为基层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健全卫生应急社会动员机制,逐步将社区、企业、社会力量纳入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全社会协同联动机制。创新卫生应急宣传方式,提高全社会的危机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二)建设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 按照国家、省、市、区有关改革要 求,稳妥推进疾控体系体制改革;重构疾病控制机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机构职能定位,细化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19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

39、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 指导“七大职能”,强调履行职责。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体系 架构,构建区、片和镇(街道)三级疾控管理架构,探索分片区成立 疾控分中心,实施片区网格化管理,负责片区日常工作督导指导、质 量控制、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和疾控项目组织管理,强化疾控机构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指导、质量控制和督导评价。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关于印发江苏省各级疾 病公共卫生中心机构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苏编办发2017 26号)和关于补齐短板按标准做好市县疾控机构编制配备工作的通 知(苏编办发202018号)及关于同意

40、调整区卫健委下属部分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吴编委202056号)要求,通过招录、 聘用、培养、引进等方式,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按辖区常住人口万分之 1.19逐步配备到位。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 通过进修、培训等形式,加强对疾控专业青年骨干人员的培养,不断 优化疾控队伍结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疾控 人才激励机制,确保疾控机构人员收入不低于同级医疗机构待遇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推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区公共卫生中心建 设,升级相关配套设施设备,提升疾病预防控制研究能力。完善等级 生物安全等实验室网络体系,推进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毒物、环

41、境卫生应急检测等实验室软件和硬件建设,区疾控中心高标准20建设P2实验室,鼓励建设第三方实验室,提升实验室快速准确检测、筛查和鉴定能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 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强化各级医 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职责,推进二级及 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和相关科室公共卫生岗位的设立。研究制 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人 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机制,搭建学科和科研、 技术培训、检验检测、信息共享等协作平台。强化基层疾病预防控制 职责,完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

42、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功能,将预 检分诊、筛查哨点、计划免疫、隔离观察、心理健康等纳入标准化建设范畴。(三)健全应急救治保障体系健全院前急救转运体系。 完善急救站点布局,推进急救分站标准 化建设,逐步建立软硬件配置国内领先、急救指挥-院前急救-急诊抢 救-重症监护-专科救治”五位一体的院前院内急救网络。在重点区域探 索搭建水上和空中急救平台,逐步建立水、陆、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 援网络,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加强院前急救机构卫生应急系统化 建设,融入市智慧急救信息化平台,推进院前急救与卫生行业、相关 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推进区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与市急救中心120 系统互联互通,重点做好院前急救、

43、伤员转运、院内救治等方面的衔接,全面提升紧急医学救援实战能力。21完善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体系。 加强分级、分层、分流的应急医疗 救治体系建设,配合完善“省、市、区三级区域救治中心基层医疗 机构应急医疗救治布局,建成中毒、创伤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推进吴中人民医院新院区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的建设,建成规范化的发 热门诊、隔离病房和负压病房,提升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能力。加强隔 离留观区氧疗、监护、重症、抢救等仪器设备的配置,提高突发急性 传染病重症病例综合救治能力。加强疾病大流行时病人激增的医疗应 对准备,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基于平战结合机制,推进建设可转 换病区,扩增重症监护病区床位,发生重大疫情时

44、可立即转换。合理 遴选若干重大公共空间设施,作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站(点),确保具备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隔离场所的基本条件。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修订完善各级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目 录,科学规划应急物资储备布局,试点分级分类建立集中规范的卫生 应急基本物资储备库。建立物资常态化储备机制,按照急性烈性传染 病防控要求,常态化储备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隔离衣等应急物资, 储备量不少于30天最大使用量。加强卫生应急队伍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队伍常态运转经费保障制度。专栏2: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升工程区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区公卫中心项目包括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 所、妇幼保健所、卫生应急指

45、挥中心、卫生信息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 指导中心等6大功能,选址于吴中区越溪街道城市副中心西南角,龙翔 路东侧,滨溪路北侧,占地面积15748平方米,规划设计总建筑面积约33000平方米。建设一个规范、安全并且具有较高质量管理、综合协调和22信息化水平的区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建立“水-陆-空”立体化救援体系: 在太湖生态岛(西山岛)及三山岛 内建立起“水-陆-空”全方位立体化的卫生救援体系,实现应急救援24小 时不间断运转;对生态岛内各旅游景点及大中型民宿点配备AED。 建立 水上应急救援队伍,重点强化水上救援能力。探索与第三方公司合作, 引进直升机等空间救援设施设备,填补空间应急救援空白。将应急救援 培训指导相关职能划入吴中区“网格化”健康管理范畴,由“网格”团队成员 负责“格”旅游景点、民宿等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及居民的卫生应急培训,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医疗应急救治能力提升工程: 完善急救站点布局,新增浦庄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120急救站点。到2025年,全区120急救站点达8家,并实 现所有站点24小时响应机制。推进吴中人民医院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