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海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临海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临海在高水平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根据“十四五”时期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对气象事业高质量发 展提出的新要求,认真谋划气象发展思路,丰富气象发展内涵, 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谱写临海气象现代化新篇章。做好“十四五”时期临海市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生态气候安全保障、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事关临海经济 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委政府
2、的决策部署。编制好临海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增强气象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浙江省气 象条例、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全国气象发展“十四 五”规划、浙江省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台州市气象 发展“十四五”规划、临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等,特制定临海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一、发展现状及形势(一)“十三五”期间临海气象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在临海市委市政府和台州市气象局的领导下,临海气象事业快速发展,在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2务、生态气候安全保障、气象监测预报预警、
3、提高气象信息化 水平等发展领域均取得长足进步,气象保障临海经济社会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显著效益。1. 气象监测预报能力稳步提升。 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更加合理,全市共建成区域自动气象站55个,气象监测站网密度6.3公里,对全市局地性、突发性气象灾害形成有效监测。气象灾 害监测设施种类较为齐全,建有X 波段地波雷达1部、天气感 知系统13套、能见度监测设施7套、雪深自动观测设备6套、 大气电场仪3套、称重降水仪、雨滴谱仪、灰霾观测系统、辐 射观测系统、负氧离子监测各1套。应用省级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实现灾害性天气的分灾种、分区域、分级别预报预警,预报预警的精准度和提前量逐年提升。24小时天气预报准确率提
4、 升到88%,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缩小到61 千米,暴雨预警 平均时效提前97分钟,突发强对流天气预警平均时效提前31分钟,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精准化水平稳步提升。2.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日益完善。 建立完善应急、水利、海 洋、农林、环保、旅游、民防等部门应急联动响应机制,落实 乡镇(街道)气象灾害防御管理职能,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 先导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共建成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188个,农村文化礼堂气象科普点6个。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城乡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职能纳入全科网格员工作职责。建
5、成“火箭3机动、烟炉定点”互补的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作业模式,建成 I 级流动标准化人工增雨作业点3个。建立气象科普宣传长效机 制,深入推进气象科普“六进”活动,增强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3. 气象服务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深入挖掘临海气候生态旅游资源,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羊岩山茶文化园入选首批 “浙江省避暑气候胜地”,括苍山被评为“浙江十佳网红避暑胜 地”。依托临海气象微信打造“旅游气象”特色栏目,提供全市 1 2 家A 级以上景区实时监测、预报和特色气象景观概率预报, 搭建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平台,将景观推介与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结合,开展括苍山、羊岩山观星胜地、观云胜地评估,开
6、发南黄古道枫叶最佳观赏期预报,利用“气象大数据”带动 旅游经济发展。发展“互联网+”气象服务,临海气象信息纳入 融媒体传播矩阵,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提高到93%。继续深化气 象为农服务,“直通式”服务覆盖临海所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2019年“利奇马”台风影响及灾后自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金融保险气象服务,开展杨梅降雨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 2019年我市首批承保农户获赔123.96万元。实施气象证明服务“零次跑”改革,实现气象证明变“群众跑”为“数据跑”。4. 气象科技创新水平再上台阶。 贯彻落实省市气象局人才 科技新政落地,通过组建团队、岗位交流、预报竞赛等方式积 极培养气象科技人才和业务
7、骨干,激发科技创新能力。“气象科技与减灾”列入临海市“山海计划”农业科技项目申报指南。“十4三五”期间,实施县处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开展自研项目1 项,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达100%。发表核心期刊2篇,省级以上交流论文14篇,获优秀论文3篇。5. 气象社会管理转型优化。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顺利完成气象、建设部门的防雷许可调整交接,完善防雷安全归口管理和分工负责机制,落实防雷 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监管、 谁委托,谁委托、谁付费”的管理模式,将图审费用和防雷装 置检测费用纳入政府购买服务,依托“互联网+图审”、“互联 网+审批”、“互联网+监管
8、”手段,完成数字化转型,形成成熟的“服务+监管”闭环体系,取得气象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成果。6. 气象保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2017年11月,临海市编 委同意在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增挂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牌子,增核编制2名。增核后,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共4名。 2020年3月,临海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临海市突发事件 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临海市防雷设施监测站整合组建临海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挂临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牌子,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明确股级职数1名。气象公共财政 保障实现标准化,职工工资和养老、医疗、住房等津补贴及气象灾
9、害监测经费全部列入综合预算体系,完成了公车使用制度改革。5(二)“十四五”期间气象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 汇期,是深化气象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临海气象实现数 字赋能、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期,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谋划,全面发展。1. 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气象发展 指明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 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求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 服务精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临 海气象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奋斗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任务,必须把握其重大战略意义和深刻内涵,以人民为中心,
10、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充分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积极助力打造美好生活。2.推进新时代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为气象发展提供内生 动力。 “十四五”时期是临海气象事业从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到全面建成气象现代化体系的关键时期,要对标“现代化气象强国”要求,紧扣气象事业总体发展脉搏,直面气象服务供给不 充分、不平衡和不适应问题,保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 潮头的战略定力,聚焦重大灾害、重大战略、重要活动,大力发展气象科技,深度破题,推动临海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3.临海市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板,对气象发展提出更 高要求。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县级样板, 共建经济高质高效、生活富裕
11、富足、环境宜居宜业、精神自信自强、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幸福美好新家园。要走深走实“九富”发展路径,把共同富裕摆在突出的战略位6置,深化跨地区、跨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面向行业发展 找准服务切入点,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气象 服务供给和需求同步迭代、联动提升的良性循环模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智慧气象建设,为临海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板贡献气象力量。4.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给气象发展带来 重大机遇。 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 5G 综合应用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断成熟,数字化、智能化、 无人化和跨领域协作等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应
12、用不断深化。新 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为气象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 为实现快速发展、获得革命性突破创造了可能。临海气象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以科技创新催生气象新发展动能,迫切需要在气象新型技术应用、预报预警智能化、服务模式创新等方 面取得新突破,通过现代科技引领和“互联网+气象”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智慧气象”向现代化更高水平迈进。(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气象综合监测能力有待提升。 临海市地形地貌复杂,局 地小尺度强天气频繁,灾害易发区和地形复杂区地面气象监测站网密度仍有不足;立体综合监测站网还不完善
13、,西部山区还存在中低层雷达监测盲区,高空垂直自动化探测数据不足;监测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气象大数据的开发应用能力还较为薄弱。2. 气象预报预警能力有待加强。 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落区、时效等方面仍有差距;气象预报7预测预警关键技术支撑能力和核心业务科技水平不足,智能网 格预报订正能力不强,应用及服务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人工 智能、双偏振雷达等新技术、新资料在强对流天气预报、短临预警中的应用不够;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3.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 决策气象服务智慧化、信 息化水平不够高,与政府数字化转型、精密智控的要求仍有差 距;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常态化
14、运行机制不健全,作用 发挥不明显;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不足,部门间信息共享和 应急联动仍需深化,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尚未完全实现;基 层气象防灾减灾队伍长效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社会公众气象防灾自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4. 气象科技人才支撑能力有待加强。 气象高层次人才培养 滞后,拔尖人才紧缺,基层人才队伍综合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科技与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开放合作缺乏平台支撑;创新 团队总体能力不足,科技创新成果层次不高,在成果转化及应用上与省内先进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二、 发展思路与目标(一)指导思想“十四五”时期,临海气象发展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
15、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充分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 气象局共同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和“第一道防线”示范省建 设要求,深化气象改革创新,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气象更高水平现代化建设,为高水平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8建设“重要窗口”作出更大的气象贡献。(二)基本原则需求牵引,服务为本。 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 策,以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重大战略、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活动保障为重点,努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 制约气象服务发展
16、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科研业务深度融 合,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营造有 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升科技对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贡献度。数字赋能,智慧转型。 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新 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以推进实时、历史各类气象数据融合、挖 掘及提升智慧气象服务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新信息技术业态下的气象大数据服务能力及气象业务治理能力,构建共享普惠、安全可控、业务协同、服务提升的气象信息化业务发展新格局。深化改革,开放合作。 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深化 气象科技“放管服”改革,努力破除制约气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完善局校、局企合作模
17、式,建立气象社会化多元服务机制,形成气象科技发展和业务应用更加协同、气象人才交流互动更加便利、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气象发展模式。(三)发展目标9到2025年,全市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的智慧 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平安临海、美丽临海、乡村振兴、 海洋强市等富民强市行动的贡献更有成效,气象科技创新和人 才队伍更具活力,初步建成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综合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临海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序 号目 标主要指标2020年基值2025年目标1监 测 精 密气象观测站网平均间距(公里)6.115.02
18、雷达监测空间分辨率(米)1000303垂直气象廓线设备无2套4灾害性天气监测率88%95%5气象信息化水平85%95%6预 报 精 准突发强天气有效预警时间30分钟60分钟7台风路径24小时预报误差70公里60公里8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83%88%924小时气温预报准确率76%82%10服 务 精气象高影响行业服务覆盖率50%80%11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成率30%75%12人工影响天气高水平作业保障区域覆盖率30%60% 1013细气象科普场馆无3个14防雷安全智慧化监管水平30%80%三、 主要任务“十四五”期间,临海气象事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
19、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坚持趋利避害并举,在临海防灾减灾、经济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一)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1. 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立“网格化管理、直通式服务、多元化参与”的气象防灾减 灾救灾基层网格化组织体系,深化实施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 ” 和“六个能力提升”强基行动。参与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 建设,继续推进基层村(社区)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健全分灾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推进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向村(社区)延伸和普及,规范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 在教育、旅游、交
20、通等领域进一步推动落实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2. 构建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 风险普查,建立区域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数据库,全面掌握常见 气象灾害风险空间分布,形成临海市数字化气象灾害风险地图。 加强定量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模型应用,提高气象灾害风险实时动态研判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城市运行和生产活动 11等领域的数据共享和预报预警信息服务,加强中小河流洪水、 山洪、地质灾害、内涝等灾害以及交通、旅游等行业的气象风 险预警部门联动,为防汛防台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及时、科学、高效的气象服务支撑。3. 增强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能力。 优化临海市突发事件预 警
21、信息发布平台,做好与浙江省突发事件预警发布平台的系统 对接,推进预警信息向乡镇、村(社区)延伸,实现与现有显 示屏、大喇叭、应急广播等传播系统无缝对接,并做好平台网 络安全防护。深入推进“网格+气象”工作,基本建成预警信息 从气象台到网格“一键直达、随时处置、及时反馈”机制,预警信息15分钟直达网格传播率90%以上。深化与新闻广电、移动通信运营部门间合作,推动预警信息发布融入政府公共信息 发布体系。整合社会传播资源,创新融媒体应用,提升气象信 息快速、广泛发布能力。开展基于位置的气象服务信息靶向推送技术应用,实现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产品向敏感地区、行业、人群用户的靶向发布和传播,着力提升
22、特殊行业、特殊群体、偏远地区气象预警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及时性。4. 优化面向决策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建立“风险提示、 警戒提醒、靶向预警、跟踪叫应、实况通报”的“梯次化”滚动预报预警服务模式。完善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实现决策服务信息3-5分钟内直达应急责任人。更新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一 张图”,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汇总展示气象预警、风险信息和基础信息,深度融入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综合风险分析与决策12参谋。建立台风、暴雨等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案例库和决策 气象服务基础数据产品库。针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实现决策 服务要素信息的自动监测、统计、分析,基于政务平台推进决策服务智能推送,提升决策服务信
23、息化水平。5. 健全气象科普宣传教育体系。 构建社会化气象科普宣传 工作体系,将气象科普融入核心业务中,打造大宣传大科普格 局。构建现代化气象科普场馆,将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 实等信息技术应用到气象科普载体建设,设立百年气象台站史 展馆、括苍山气象历史陈列馆,弘扬气象历史文化。加强气象 科普队伍建设,推动气象科普社会化建设,培育创建全国和省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推进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示范点、农村文化礼堂气象科普点和气象科普“示范村”建设。(二)细化立体广覆盖精密气象观测网络1. 健全立体化气象观测站网。 加密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地面自动气象站网,4要素及以上站点的平均站间距达到5公里以内,灾害高
24、发易发区行政村温雨站全覆盖,2要素及以上站点的 平均站间距达到3公里以内,实现气象监测基本无盲区。区域自动站网升级改造,优化观测要素,改良地面观测设备布局,实现分钟级测量传输。推进立体化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在中东部山区建设X 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1部,融入台州市气象雷达 协同监测网,国家站补充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风雷达、云雷达等高空垂直廓线监测设施,建设天空状况智能识别观测网,构 13建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精细化三维立体协同观测网络,实现全时、全域、多要素的气象综合观测。2. 完善广覆盖应用气象观测站网。围绕精细化农业气象服 务需求,完善农田小气候监测网,推进柑橘、杨梅、茶叶、西 兰花等四
25、大农业“金名片”的梯度观测及实景观测。围绕生态 文明气象保障服务需求,着力推进生态气象观测功能站网建设,建设括苍山温室气体本底观测站。继续完善渔港、交通、旅游气象监测网。3. 提升观测装备运维保障水平。 依托神经网络、深度学习、 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应用全自动化、高智能化的气象观测设备,实现气象要素远程观测、天气实景视频直播实时回传共享和天气现象智能判别等功能,提高气象观测的技术装 备水平。2022年前完成省级监测装备运维监控和指挥系统的本 地化部署,优化观测装备电子信息化管理,实现对主要观测设备运行状况、主要观测数据质量及装备检定信息等的全周期监控 。(三)发展无缝精准的气象预报业务
26、1. 健全高精度气象网格预报业务体系。 加强与国家、省、 台州市预报业务协同,结合临海市下垫面、气象要素时空特点, 基于数值预报模式和智能网格业务应用研发临海市智能网格预 报本地化订正技术,完善0-15天客观集成预报产品。细化预报 空间颗粒度,发展高分辨率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的本地化释用技术,到2022年,实现72小时时效内2.5公里网格3小时分辨 14率预报,到2025年,实现72小时内1公里网格1小时分辨率 预报,逐步构建从分钟到中长期的无缝隙智能数字预报体系。 建立临海长序列高时空分辨率网格化历史气候监测数据集,拓 展从次季节到年际的气候预报业务,提升台风、暴雨、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水
27、平。2. 强化以突发强天气预警为重点的短临预报业务。 基于自 动站、雷达、卫星、实景监控等实况产品和智能网格产品,建 立多维度气象监测报警分析系统。完善多类短临数值预报模式 的本地化订正技术,强对流重点区域短临预报客观产品实现逐 10分钟滚动更新,空间加密到百米级。开展地形敏感性试验,提升风雨增减幅预报预警能力,提高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和提前时效。发展极端暴雨等多灾种对承灾体的精细化、针对性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四)优化气象服务有效供给1. 发展个性智慧的气象精细服务能力。 建设面向民生的公共气象智慧综合应用,采集气象用户特征、行为习惯数据,利 用用户行为分析和感知、场景构建、信息精准
28、推送等技术,开 展认识用户一分析用户一服务用户的气象服务模式应用,研发基于场景的图形、图像、智能交互气象服务产品,实现用户行为自动感知、基于位置和场景、按需生产、智能制作、精准推 送的分众化气象服务。加强气象与海洋、交通、能源、旅游、物流、健康等领域数据的深度融合,推进“天气罗盘”本地化 15并融入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敏感行业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2. 建设融入共享的气象数据支撑系统。 优化气象移动通信 网,推动窄带物联网、5G 等技术在气象通信中的应用,提高气 象数据带宽,保障气象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构建气象数据、行 业数据以及社会化等数据资源标准化规范体系,推进气象信息 资源跨地区、跨层
29、级、跨部门共享和对接。推进各类气象数据 融合发展,综合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等各类气象资料融合,开展高频次更新、高时空分辨率、多圈层多要素协调的高质量实况数据业务,提高气象融合数据的数据质量、时空分辨率,增强气象网格化实时动态数据的开放共享支撑能力建设。开展气象数据与其它各类社会数据关联度分析,促进气象与行业数据互动融合,提升气象服务相关部门及行业的支撑能力。3. 提高城市运行及智慧城市气象保障。 加快推进智慧气象融入“城市大脑”,建设具有临海特色的数字气象服务系统,提升覆盖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场景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估能力。 加强与综合行政执法、建设、供水、供电、供气和交通等部门 信息共享与交互,
30、实现气象服务与城市安全运行保障体系基于 大数据深度融合的动态分析、实时调整、精准靶向的服务,不 断提升服务智慧化和集约化水平。加强城市气象服务设施共建 共享,强化主要街区、交通枢纽、公交地铁等人员密集场所气 象灾害信息传播。开展城市规划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综合应用城市热岛、暴雨强度公式、风玫瑰图等城 16市气候专项规划成果,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城镇化规模结构和重大基础设施规划。4. 发挥专业气象服务敏感行业减灾增收效益。瞄准气象敏 感行业的服务需求,提升海洋、交通、能源、旅游、物流、健康等领域的气象监测服务能力,加强“气象+行业”数据融合。建立基于影响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气象服务
31、指标库和知识库, 建设可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平台,研发分众化行业服务产 品体系,开展不同场景气象数据增值性和创新应用开发,促进 服务产品对气象敏感行业的有效供给,推进基于5G 的定制化气象服务,充分发挥气象数据面向行业的减灾增效、趋利避害效益 。(五)提升服务重大战略部署的气象保障1. 提升“乡村振兴”气象服务能力。 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 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覆盖关键农事活动的全程跟踪服务机制,开发基于智能网格的精细化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加强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等数字化农业气象服务保障, 健全农业四张“金名片”和水稻粮食作物的全产业链农业气象 灾害智能预报预警服务体系。推进农旅
32、融合气象服务,优化旅游气象应用,探索气象特色景观、气候、节气与休闲旅游发展相融合,实现智能化、个性化线路气象服务定制。完善优质农 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指标,推进优质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推进巨灾保险、特色农产品气象 17指数、民宿气象灾害保险等涉农保险产品的研发及推广,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2. 推进“美丽临海”建设气象保障。 因地制宜践行习近平 总书记“两山理论”,积极申报“中国天然氧吧”等国家级生 态气象服务品牌,开展特色乡村生态气候资源评估,研发生态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推动气象生态价值转换,助推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全域美丽经济发展。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评 估,推动
33、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乡镇规划设计和管理体系。开展温室气体监测评估,提升应对气候变化、 “碳达峰” “碳中和”等气象科技支撑能力。科学稳步推进人工影响天气“耕云”行动计划实施,高标准建设火箭增雨作业基地,建设智慧化安防系统、 一体化指挥平台,常态化开展以植被修复、林火预防、 水库增蓄水等为目标的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增强生态治理气象保障服务能力。3. 提升“海洋强市”气象服务能力。 针对港口运营、海洋渔业、海上搜救、海水养殖、海岛旅游等服务需求,完善岸、 海、空基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强化海洋气象灾害资料收集,加 强海洋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和应用,实现海洋气象要素实时 监测和海域实时观测。建设沿
34、海测雾观测站网,建设头门港区 船舶进出港精细化服务产品体系,开展港航物流气象保障服务, 助力港航业发展。完善航线精细化天气预报和高影响天气预报 预警服务,结合在航时间、船只抗风等级、管制信息等航线信息,建立大风、低能见度客观化预警产品,提高海上交通监管 18联动决策支撑能力。升级完善海洋气象风险等级监测预报预警 系统,提高渔场以及捕捞作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精细化程度。 开展“物联网+”海水养殖智慧气象服务,开发海水养殖适宜度、 海水养殖气象风险预警、水体生态环境监测等产品,开展海水养殖种苗放养期、培育期、捕捞期等全流程气象服务,探索海水养殖气象指数保险。挖掘东矶海岛公园、头门港区气候资源和特色气
35、象景观,打造海港旅游气象服务精品示范。(六)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1.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完善以产品成果和应用实绩 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统筹科研项目和人才资源,以业务需求主导凝练重点气象科研项目,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发展专家型业务骨干,“十四五”期间争 取培养省气象局“双百工程”人才1-2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3名。引进高层次气象人才,增加雷达监测、数据分析等人员编制1-2名。主动融入省市级台风、暴雨、强对流等创 新团队,加强与上海台风研究所、省市级业务单位以及高校等合作,推动基层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2. 发展研究型业务创新体系。 聚焦重点领
36、域推动研究型业务技术攻坚,在省级网格化产品基础上,加强本地精细化天气气候过程演变规律研究,完善各类网格预报产品的精细化检验 评估和订正,开展对模式不确定性的分析、评估和订正。加强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重点推动在气象智能探测、智慧气象服务等方面 19的创新。深化台风、暴雨、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的致灾条件和机理研究,提升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定量评估能力。(七)构建规范有序的现代气象治理体系1. 强化依法行政提升气象社会治理能力。依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求,适应部门管理方式转变。加强气象行政许可管理与气象行业管理,严格依法履行气象社会管理
37、职能。进一步明确气象行政执法权限与责任,加强执法人员培 训和执法队伍建设,探索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等机制,推进气 象执法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气象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做好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工作,完善行政监管与纠错问责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2. 深化重点领域气象管理改革与发展。 深化气象“最多跑 一次”、数字化转型等改革,落实“一网通办、 一窗受理、全城通办、掌上移动办”等改革举措,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与“互联网+监管”。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依托浙 江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开展防雷项目审批与监管。开展 “标准地”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38、服务。深化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乡镇(街道)防雷安全属地监管职能。加强安全生产社会监督管理,推行“防雷安全码”等管理方式,提高对 重点单位安全生产气象风险和重点行业领域经济运行安全气象 风险管控,定期开展对易燃易爆等企业“双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依托“浙政钉 掌上执法”平台完成气象行政检查事项数20字化全覆盖。协同做好浙江省气象部门管理数字化改革和临海 市数字化改革工作。开展基于“浙政钉”的气象决策服务、行 政管理、业务管理等微应用建设,探索多领域政务服务气象信息免证明,着力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八)强化党建引领完善气象管理体制机制1. 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39、 紧扣“围绕 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机关党建核心任务,以党的政治 建设为统领,以党建强业为目标,加强党的建设、强化理论武 装、夯实基层基础、提升作风效能、狠抓纪律建设,为推进临 海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进一步完善“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扎实推进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切实做到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 署、同推进、同考核,实现体制融合、机制融合、制度融合和工作融合。进一步创新融合载体,开展清廉部门建设、模范机关创建等行动计划。2. 强化廉政建设和执纪监督。 坚持不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
40、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自查自纠,持之以恒纠“四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深化运用“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 不想腐。扎实推进清廉部门建设,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部门形象。3. 加强气象文化发展与建设。 打造气象文化阵地,形成团21结奋进、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建成具有时代特征、 部门特点、地域特色,满足临海气象事业发展需要,与临海气 象现代化相适应的临海气象文化体系。加强思想建设,巩固气 象职工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气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 断丰富气象文化载体;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部门文明创建水平;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气象创新
41、文化建设;坚持服务为本,加强气象服务文化建设。四、 重点工程在国家级、省级、台州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总体框 架下,结合临海实际,实施四大工程: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海洋气象灾害探测服务保障工程、乡村振兴战略气象服务工程、基础设施改善和气象科普场馆建设工程。(一)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本工程通过构建立体化、高密度、连续性气象监测网络,构建精准化、细颗粒、针对性预报服务业务,构建快速、广覆盖、靶向式预警发布渠道,构建安全、稳定、可靠的信息网络支撑系统,不断推进气象更高水平现代化建设,实现气象监测更加精密,预报预警更加精准,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全面提升临海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专栏4. 1气象监
42、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任务1.构建立体化、高密度、连续性气象监测网络自动监测站网加密升级。根据浙江省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临海市气象监测要素布局,加密增建4要素以上自动气象观测站7个,2要素以上自动气象观测站28个,布设全天空观测仪20套,国家站配备北斗通信终端,增强应急通讯能力;升级改造现自动气象站网,现行58套区域站的采集、通信、供电系统和风塔风杆及各要素传感器逐年迭代升级,确保观测22设施稳定安全运行。自动气象站实现分钟级传输。建成高空垂直廓线探测。根据全省高空垂直廓线探测网的总体规划,部署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风雷达、毫米波云雷达,实现高空垂直廓线自动化探测,组网形
43、成由新一代天气雷达、X波段天气雷达和垂直廓线站组成的全省高空协同观测网,全面提升对强对流的监测能力。布设相控阵技术雷达观测。与台州市新一代天气雷达协同观测,在临海东部桐峙山区建设1部X波段相控阵雷达,体扫时间最小缩短到12秒,探测空间分辨率达到30米,并与黄岩、天台、仙居等地组网运行,提升临海全域尤其是西部、北部山区、桐峙山等气象灾害高风险区的1.5km以下低空盲区的探测覆盖面 和精细化水平,弥补现有气象雷达对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探测的时空精度不足。建设移动气象应急通信指挥平台。为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等应急保障气象服务,建设完善由气象观测系统、3G/4G通信系统、音视频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网
44、络系统、供电系统组成的移动气象应急指挥车,配备1套便携式自动气象监测设备、2架无人机,满足远程指挥、视频会议、气象数据采集、无人机图像拍摄传输、数据传输、互联互通等功能。2.构建精准化、细颗粒、针对性预报预警应用建设强对流智能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建设集地面探测数据、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X波段相控阵雷达、风廓线等垂直探空以及雷电等多源数据资料于一体的强对流(台风海洋)智能监测预警发布平台,推进中国气象局“天衍”系统本地化应用,由原始观测数据延伸推演出空间分辨率更为精细、要素更为多样的网格化数据产品以及能见度、雷电判识、台风定位、雨滴谱等多类精细化特色产品,构建临海高分辨率的四维风场、温度场、湿
45、度场等立体动态可视化模型,实 现从“CT级”到“全息级”观测,实现对冰雹、雷暴、大风、强降水等天气过程的实时精准监测和研判分析。提高短临预警业务技术支撑,强化实况资料、预报产品的分析应用能力,完善“梯次化预报预警业务流程,形成风险提示(24小时)、警戒提醒(3-6小时)、靶向预警(0-3小时)、跟踪叫应(橙色及以上级别预警信号)、实况通报的滚动预报预警服务模式。释用最高分辨率为1公里的0-3小时短临预警产品,短时临近网格预报颗粒度精细到村。优化突发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完善临海市突发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发布渠道,实现与省级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无缝对接,探索预警信息接入浙政钉、浙里办,深入融入
46、政府公共信息发布体系和融媒体应用,预警信息3-5分钟直达应急责任人,15分钟内直达公众传播率90%以上,推进突发预警发布系统向乡镇延伸。实现分区分级预警,智能判别自动站要素实况、雷达监测指标临界,23根据地图选择发布预警的类型和量级,自动生成预警用语,通过人机交互订正快速完成定点、定区域、 “一键式”靶向分发预警提醒,精准叫应下游敏感地区,行业、人群防灾减灾。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普查临海历史台风、暴雨、高温、干旱、低 温雨雪冰冻和雷电等气象灾害,开展致灾调查与评估,建立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 基础数据库和灾害风险管理数据库,编制1:5万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区划图件 评估各类承载体遭受气象灾害的风险水平,全面掌握常见气象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编制各类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方案,形成临海市数字化气象灾害风险地图。建设流域洪水和城市内涝气象风险评估应用场景。基于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 果,在流域附近、积涝地段、山地迎风坡等地增设10个暴雨监测点,综合括苍山区、桐峙山区等特殊地形和水系分布分析研究灵江、永安溪、始丰溪三大重要流域和其他中小流域洪水、城市积涝的气象致灾因子阈值,加强定量化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模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