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莲都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莲都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目 录一、规划背景1(一)发展基础1(二)面临形势4二、总体思路6(一)指导思想6(二)基本原则6(三)总体目标7三、主要任务10(一)高品质全面推进健康莲都建设10(二)高站位构建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12(三)高标准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5(四)高规格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16(五)高效率深化医疗卫生集成改革19(六)高水准优化卫生健康服务品质21(七)高要求创建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25(八)高质量实施老年健康服务行动27(九)高起点建设育儿友好型社会28(十)高层次提升人才科技数字化支撑力30四、保障措施32(一)强化组织领导32(二)
2、强化经费保障33(三)强化督查评估33附件:莲都区卫生健康基本建设重点项目表35根据丽水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丽水市莲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区卫生健康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推进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制定公共健康政策、安排重大投资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医疗健康服务业的重要依据。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增加卫生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如期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1.健康莲都建设稳步推进。区委、区政府出台健康莲都2030实施纲要
3、,健康莲都建设框架基本形成,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区。积极参与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普及行动,成功创建健康社区(村)84个、健康促进机关72家、健康促进学校26所。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日益完善,建成健康主题公园(步道)7个,健康小屋15个。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全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81.5岁,比2015年增长2.17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超过国际“高寿城市”标准。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0/10万和2.50,人群主要健康指标接近或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基本医疗卫生
4、制度更加完善,“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有序开展,居民就医负担逐步减轻。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服务对象个人共同分担的签约服务筹资机制基本成型,10+1签约服务包、家庭病床等服务取得新进展,服务项目和价格收费逐步规范。“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14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即时检验工作,有效改变基层医生诊疗无设备、无手段的现状,实现诊、检、疗一站式的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全市率先开通以“带药入村随访”“巡回医疗车”为载体的互联网医疗,实现医疗一网通。区人民医院开通门诊、病房智慧结算,启用电子票据、“云影像”“云胶片”等。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双向转诊和预
5、约功能,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号源接入丽水掌上健康平台。积极引进社会第三方检验机构,增强基层医疗单位检验能力。稳步有序推进曳岭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试点工作。3.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快速落实省市一级响应布署,有序实施“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机制,实现患者高治愈率、医务人员零感染,交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硬、两战赢”高分报表。区疾控中心正式成立,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酷考验。基本公卫、妇幼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高。2019年依托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成立莲都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启动建设。免疫规划工作持续保持较高水平,重点传染
6、病得到有效控制。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不断优化,成功创成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全省平均水平,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6.0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发展,规范签约率达34.73%,重点人群签约率80.06%。卫生法治水平不断提升,二孩生育政策有序实施。4.医疗卫生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完成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新建和4家卫生院改造任务;区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和丽云中心卫生院迁建PPP项目与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提升工程有序推进,累计投资2.4亿元。卫生技术队伍不断壮大,新增紧缺人才59人,安排定向委培49人。完成13个建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积极承接市级优质医疗资
7、源精准下沉,市区“医联体”建设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依托市中医医院成立区中医医院,建成中医馆19家,万象、岩泉、太平、白云4家被评为市级示范中医馆。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4%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74.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我区率先建设中医中药一网通,推进“中医云药房”,开展中药饮片代煎配送到家服务。康养事业对外合作初见成效,投资50亿元的灵康杏福康旅小镇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健康扶贫相关任务顺利完成。“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5年数值2020年目标值2020年完成值健康素质1人均期望寿命岁79.33
8、79.881.5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788.5以下4.583孕产妇死亡率/10万09.5以下0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440.13人口发展5计划生育率%93.119594.916出生人口性别比/105.47107106.87出生缺陷发生率39.42降低49.358免费计划生育服务覆盖率%10095100资源配置9每千人床位数张65.649.6710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人1.163.55.4111每千人注册护士数人0.863.96.7212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人224.4913县域范围内就诊率%909091.33服务保障14责任医生规范签约服务率%16.515034.7315区域医学共享中心
9、覆盖率%808510016智慧医疗覆盖率%8080100(二)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后,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大幅提升,健康越来越成为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福祉问题、社会关注的重点产业投资领域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卫生健康领域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2021年5月20日),浙江省政府发布关于新时期支持浙西南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年8月6日),浙江省丽水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
10、方案(2022-2024 年)及区委、区政府把加快卫生健康现代化作为加快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的重要内容,卫生健康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凸显,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进入新发展阶段,丽水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 “一带三区”联动发展,构筑市区“一脉三城”发展格局,并赋予我区“当头雁、作表率”“努力为全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的新使命。我区主城区人口集聚加速、人员流动加剧、碧湖新城建设加快、人口老龄化加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传统和新发传染病疫情相互叠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一老一小”等多重健康需求迸发的严峻态势。另一方面城乡居民对看好病、少生病、
11、不生病需求日益增强,创建老年宜居城市,发展候鸟式养老、短期养老服务,我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卫生健康服务供给等面临新的挑战。“十四五”时期是我区与全省同步迈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时期,也是奋力推进高品质健康莲都建设、开启卫生健康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时期卫生健康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抢抓重要机遇,补齐发展短板,勇扛使命、勇闯新路、勇当先锋,走好赶考路、奋进新征程。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方式,准确把握卫生健康现代化发
12、展规律,创新山区区域卫生健康现代化发展模式。围绕“勇当丽水发展头雁、创新标兵、实干先锋”的要求,全面厉行“丽水之干”,持续深化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大力发展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加快推动区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医养健康产业,全面提升区域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公平便捷、经济有效、连续综合的全人群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为实现我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卫生健康领域标志性成果。(二)基本原则 1.党政主导,多元共建。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责任,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营造平等参与、公平开放的发展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强化个体健康第一责任人作用,形成政府、市
13、场、社会和个人共同推进的“大卫生”“大健康”发展格局。2.以人为本,健康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将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推动卫生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市民充分享受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成果。3.系统集成,均衡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促进均衡,着力解决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重点加强群众迫切需求的重点领域服务供给,统筹中医和西医协同,注重预防、治疗和康复结合,实现发展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4.数字赋能,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的牵引和支撑作
14、用,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推进政策协同和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化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加快实现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健康莲都,发展均衡、服务优质、创新引领、整体智治的卫生健康发展格局基本确立,市区卫生健康共建共享机制更加成熟,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跨上新高度,银发经济持续发展,“中国长寿之乡”品牌内涵更加丰富,城乡居民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综合连续、经济有效的全方位全周期优质健康服务,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全面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部分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区域卫生健康发
15、展走在全省山区26县前列,为我区与全省同步迈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卫生健康基础。到2035年,建成高品质健康莲都,居民健康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具体目标高品质健康莲都建设深入开展。健康优先政策体系基本成型,健康行为全面普及,居民传统就医习惯不断改变,重点疾病防控成效显著,慢病患病增长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人群健康需求基本满足,健康莲都发展指数稳步提升,健康细胞建设达到新高度。现代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专业化、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基层“网底”更加稳固,预警响应和精密智控机制更加完善,市区两级医防协同更加高效,疫情防控和救治
16、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勇做浙西南县域公共卫生模范生。特色化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发展。区域卫生发展基础显著增强,城市医联体可持续发展机制逐步完善。主城区健康守门人服务网点布局实行家庭全覆盖。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得到普及,社区卫生服务形成莲都特色,基层卫生发展走在全市前列。高标准人才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卫生人才发展的政策制度更加完善,卫生人才结构更加优化,卫生基础人才倍增,基层高层次人才水平明显提高。建成掌上服务新生态、数字监管新模式、智能医疗新示范。“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指标类别序号指 标 名 称单位2020年数值2025年目标健康水平指标1人
17、均期望寿命岁81.582.252婴儿死亡率2.755以下3孕产妇死亡率1/10万07以下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40.1340.55健康浙江发展指数%-85服务体系指标6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人5.415.87每千人注册护士数人6.7278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张9.67129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人4.14.510疾控机构标准化率%-10011每千人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个2.494.5服务效能指标12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10010013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6514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8.0810以下15县域就诊率%91.3390以上保障水平指标16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
18、务经费元65达省标准创新发展指标17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综合指数-90三、主要任务(一)高品质全面推进健康莲都建设继续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实施健康莲都27项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提高全区健康水平。1.完善健康莲都管理机制。健全各级党委政府健康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强化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的健康管理职能。进一步形成党委政府高位推进、政府职能部门责任清单明确、多部门协同联动常态化、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健康莲都考核机制,开展健康发展指数评价,提升区域健康发展整体水平。2.大力推进健康莲都行动。完善健康莲都行动的统筹实施与协调工作,落实相关要素保障。以健康莲都27项专项行动为
19、抓手,推进“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干预、持续改善健康环境、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提升公共卫生应急水平、发展健康产业”等七大方面的多方联动。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健康莲都行动的宣传推广、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3.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建立长效管理和动态监督考核机制。继续开展国家卫生乡镇创建。持续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与防制,推进开展以灭蚊、灭蝇为重点的除四害村建设。继续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推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及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到2025年,建成以灭蚊、灭蝇为重点的除四害村12个;机关事业单位创建无烟单位达100%,实现
20、公共场所全面禁烟,15岁以上居民吸烟率降低到20%以内。4.实施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行动。进一步巩固全国健康促进区建设成果,启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牢固树立健康优先的发展理念,完善健康影响评价制度。完善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体系,全面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构建健康促进型社会。到2025年,全国健康促进区水平进一步提升,健康乡镇建设达标率达30%;建成健康体验馆1家,区机关事业单位创建健康单位比率逐年增加,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率达到100%,健康促进医院(医疗单位)建设率达到100%,健康家庭3000家,健康村(健康社区)覆盖率40%。专栏1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计划构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
21、会网络,夯实健康教育的支持性环境基础。持续推进健康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构筑健康教育与促进服务平台,完善健康科普“两库两机制”,健全健康指导师(员)网络,开发与运用健康教育传播平台和智慧健康干预工具,探索“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整合市区媒体资源,链接国内健康教育官方权威平台资源库。专栏2 健康生活方式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丽水市健康单位建设规范,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推动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健康管理职责,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健康档案,逐步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企业、健康一条街、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载体,广泛营造健康生活
22、方式氛围。开展以不同高危因素为主题的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活动,推进“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二)高站位构建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完善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县乡村三级网络,加快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建成专业化、数字化、现代化、多部门协同化、效率最优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1.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区、乡、村成立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完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加强乡镇(街道)公共卫生专干队伍力量,每个乡镇(街道)公共卫生专干配备不少于2名。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首席专家制度,组建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应急管理、公安司法等多学科专家智库,邀请专家参与相关政策制定。区级建立
23、不少于5支流调队伍,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不少于3人的卫生应急小分队。完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预案培训、演练和修订。建立与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物资贮备制度,依托区疾控中心和区人民医院,设立两个区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规范运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平急一体区级指挥长制度,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着力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2.强化重大传染病救治体系。依托市级资源,建立市、区、乡(街道、镇)三级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丽水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丽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建设独立的感染楼或传染病院区,具备传染病常规筛查、实验室及影像检查、病人留观和住院、重症救治(ICU)、手术
24、、医务人员隔离(生活)等功能,承担市内重大疫情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和医护人员培训任务。建设区人民医院传染病病区,完成传染病病床基本设置要求,按编制床位3%设置重症监护床位,至少设置1个负压单元,配置呼吸机等必要设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医务室、个体诊所等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置预检分诊场所。建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发热诊室(传染性疾病专用诊室)。专栏3 公共卫生基础建设计划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区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用房达7100M2 、配置检验检测设备,按照国家、省相关文件规定核定工作人员编制,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低于85
25、%,卫生技术人员不低于70%,增加职业健康、流行病统计监测、实验室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处置、健康危险因素干预适宜技术能力建设。健全现场调查处置、健康教育、实验室基本检验检测和对基层的技术指导等功能。完成P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建立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新入职专业人员实行公共卫生规范培训,在职专业人员实施定期培训制度。50岁以下人员每年至少参加3天以上的封闭式培训1次,培训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有计划派送专业人员到省疾控中心或省外专业机构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专业进修,进修经历作为职称评定要求之一。成立区公共卫生技术培训中
26、心(挂靠区疾控中心),开展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培训,规范公共卫生技术培训流程,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技术培训教学质量。3.完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以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为重点,构建哨点布局合理、检测数据集成、多点快速触发的监测预警体系。健全区、乡镇(街道)、村三级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区人民医院优化发热门诊设置和运行机制,规范基层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场所设置,优化传染性疾病监测哨点布局,所有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基层哨点。健全突发公共卫生有关信息调查核实和报告机制。深化“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加强多部门数据共享和场景化业务协同,实现重大疫
27、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精密智控。建立疫情、舆情、社区联判联动工作机制。4.优化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健全区、乡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深入推进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以“双随机一公开”为主,风险监管、信用监管、联合监管为辅,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和公共场所、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为重点的监督执法,切实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水平。推动“互联网+监管”的应用和创新,加大综合监管力度,提升执法效能。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执业,加快实现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全覆盖。(三)高标准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发展基础,推动基层
28、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构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办医差异发展、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新格局。1.实施基层医疗卫生强基行动。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区块人口聚集趋势,完成岩泉、联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新)建项目;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规划枫树湾、水东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建项目;推进万象、白云和紫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改扩)建项目。完成丽云、曳岭、高溪、峰源、西溪和丽新等卫生院新(拆改)建项目。2.实施农村卫生服务补网计划。推进偏远山区“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巩固“智慧流动医院”服务成果,确保流动医院服务未设卫生室的村(自然村)全覆盖。扩大遍远山区带药下乡覆盖面。3.实施碧湖新城区域医疗服务项目建
29、设计划。推动完成区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及应急医疗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建设。瞄准碧湖新城发展定位,高标准开展碧湖新城区域医疗服务项目建设,对标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及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比标准,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快谋划800张床位、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的丽水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丽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项目的建设。4.推动社会办医规范发展。进一步落实社会办医扶持政策,优化社会力量办医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在儿科、康复、护理等短缺专科领域举办医疗机构,增加特需服务产品数量,发展高端医疗。积极引导骨伤科医院、健康管理机构等向医养结合、康复、专特需服务、健康管理及社区慢病管理等方向发展。依法开展社会办医监管工作,将社会办
30、医纳入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及评价体系,促进社会办医医疗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强化民营医院行业自律,加强民营医院“诚信医疗”建设。(四)高规格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基本服务功能,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1.实施区人民医院能力提升计划。以浙江省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为契机,围绕“33428”,准确谋划区人民医院发展目标,实现一年大变样、两年有高度、三年大提升。通过市中心医院全面托管,全面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升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等能力。依托市中心医院的技术帮扶,提升莲都区域影像、病理、检验等共享中心
31、水平。强化医技科室建设,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完善护理支持系统,夯实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落实整体护理,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建设智慧医院系统,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全面普及在线预约、智能分诊、诊间结算等线上服务,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以内。完善卫生技术“引、培、留、用”机制,实施卫生技术人员培养计划。依托市中心医院学科优势,重点帮扶学科建立一对一导师制,建设学科团队,强化业务骨干和学科后备人才培养。到2025年,基本达到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水平,群众就医满意度达95%以上。专栏4 专科专病建设计划推进莲都区人民医院胸痛、卒中、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建立“院前急救体系-莲都区人民医院-
32、丽水市中心医院”市区一体化的急救体系,提升碧湖新城区域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和抢救成功率。优先发展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专科、急救创伤科、中医治疫病、康复医学、老年病医学等重点培育专科(学科)。重点探索两慢病专项门诊规范建设。力争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学科1-2个、重点专科3个。2.深化城市医联体建设。完善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协调机制,构建共建共享机制。切实在“市区同体”上保持高度一致,在“区级主体”上扛起责任担当,推进莲都区医疗卫生机构与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共建网格化城市医联体。优化三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对接机制,创新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
33、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3.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计划和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计划。规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用房配置,推动白云、岩泉、联城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社区医院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妥善解决卫生技术人员和工作用房配置困难。深化“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着力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功能,提高健康问题个体诊断、家庭诊断、社区诊断等能力。逐步开展家庭病床、精神疾病社区疗护、医养健康、心理咨询等服务。建立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整合现有信息系统,
34、实现各系统间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建立远程医疗工作机制,依托互联网医院、医联体等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基层患者在线就诊-检查-药物配送全程服务。到2025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率达100%,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4.提高区域医疗急救能力。建设4个急救站(点),分别挂靠区人民医院、曳岭中心卫生院、丽云中心卫生院、雅溪中心卫生院,其余区域依托市级急救站(点)辐射,实现市区全域院前急救全覆盖。加强急救站(点)挂靠单位急诊科建设,提高急诊处置水平。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站(点)信息化建设。配备5辆院前救护车辆(其中负压救护车3辆)。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大型企业、工业园区、基层医疗机
35、构、景区民宿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加强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和救护员队伍建设。建设“五分钟社会应急救护圈”,提高紧急医疗救护应急响应能力。到2023年底,全面建成区级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实现市、区、乡(镇)三级急救网络全覆盖。(五)高效率深化医疗卫生集成改革持续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改革,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卫生健康治理现代化。1.推动区人民医院综合改革。强化公立医院公益属性,推动医院发展方式转变,推行精细化管理和创新发展。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权责明确、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管理科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及其配套制度
36、,健全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加强高知群体政治引领吸纳,高知党员占高知群体数量比例达到45%。深化医德医风教育,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健全医院质量与安全三级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充分运用医疗质量的管理工具,实现医院质量与安全的科学化管理。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年门诊和住院均次费用年均增幅控制在5%以内。加快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力争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达到45左右。专栏5 莲都区人民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计划运营增效计划:对接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推进改革力度,实现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小于 5%,公立医院医
37、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25年达到 30%。人才引进计划:着力提升医学人才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到 2025年,招录和培养卫生类硕士研究生 20名、紧缺人才30 名。智慧医院建设计划:落实丽水市智慧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聚力打造“健康大脑+”体系,建设医检互认、救在丽水、育在丽水 3 个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到 2024 年,力争达到电子病历应用 4 级、互联互通 4 乙、医院智慧服务 2 级,医院智慧管理2 级水平,并通过相应等级评测;建成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系统,参与同级检查结果互认。2.建立健全医防
38、融合机制。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和相关补偿机制,明确任务清单,增强人员配备。区人民医院设立公共卫生中心,并纳入医院一级职能科室管理,配置预防医学专业人员。依托市中心医院临床诊疗中心,提升区人民医院慢病防治、健康教育水平。加强发热门诊、传染病房以及平战转换公共卫生设施标准化建设,切实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制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督查与指导办法,优化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推进疾病三级预防和连续管理。实行市、区级医疗机构年度公共卫生考核机制,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市、区医疗机构年度专项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市、区卫健部门对医院年度考核的关键指标。健全区人民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和管理
39、制度,建立院感事先介入机制,按200-250 张实际使用病床至少配备1名院感管理专职人员。3.创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稳定全科医生队伍,健全全科医疗服务运行机制。整合财政支付的公共卫生服务、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经费,建立预防保健工作经费。制定有利于落实基层首诊及转诊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以健康价值为导向的全科医生考核评价体系,客观、公正评估全科医生工作绩效。根据山区、平原、城区、农村等维度,制定加权等级绩效奖励考核办法,鼓励卫技人员到偏远山区及农村工作。调整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实施方案及指标体系。(六)高水准优化卫生健康服务品质立足居民健康需求,围绕
40、城乡居民重点健康问题与危险因素,加强防控力度,强化人文关怀,优化生命全周期服务质量,提供更有温度的卫生健康服务。1.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扩面。着力保障城乡居民均等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等化,持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优化全专融合型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全专联合”组合式服务,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基地。到2025年家庭医生签约率达5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0%,签约对象在签约机构就诊率逐年提高。优化城乡居民健康体检优化居民健康体检制度,实施城乡同质同标的居民健康体检制度。体检项目逐年优化,群众参检率和获得感逐年提高。保持高水平的常规免疫接种率
41、,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90以上。2.推进重点疾病早筛早诊早治。加强六大防办建设,健全糖尿病、高血压、癌症、帕金森病等重点疾病治疗和防控业务工作体系,力促医防融合。持续规范开展低保人群胃癌筛查、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慢阻肺筛查、高危人群艾滋病抗体检测、妇女“两癌”筛查等疾病早筛项目;优化开展老年人自愿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推动人乳头瘤(HPV)疫苗接种等宫颈癌综合防治。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定期开展城乡妇女妇科病普查,扩大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的覆盖面。3.提高重点疾病防控效果。做好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加大鼠疫历史疫源地及麻风病低流行区的监测,加强疟疾、登革热等输入性传染病监
42、测,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有效应对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重点和新发传染病疫情。实施结核病防控专项计划。强化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与干预,减缓慢性病发病率增长势头,有效遏制糖尿病年发病率上升趋势,有效提升肿瘤五年生存率。到2025年,力争创建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全省平均水平,结核病年发病率明显下降。专栏6 重点疾病防控计划结核病防控:加大学生、老年人、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的肺结核筛查力度,开展定期筛查,提高结核病发现率。规范管理,实施传染期结核病患者严格隔离制度。加强规律服药管理,强化结核病耐药性监测。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结核病门诊工作,强化耐药性监测。艾滋病防控:综合提高预防
43、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针对性,规范艾滋病感染者监测管理,加强高危人群筛查、监测、分类干预,提高检测咨询的可及性和随访服务的规范性。糖尿病防控:扩大糖尿病筛查,开展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筛查项目,落实35岁以上首诊免费测血糖制度。县级医院设立糖尿病专科门诊及专科病区。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开展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精准化非药物干预技术应用。推进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常态化团体干预活动。定期开展干预效果评估。高血压防控:推进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技术应用,完善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加强基层高血压规范用药技术培训,提升家庭签约医生高血压随访管理能力。县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
44、构共同建立高血压社区技术管理团队,有效实施社区高血压营养、运动、心理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推进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常态化团体干预活动。定期开展干预效果评估,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健康管理专项。肿瘤防治专项行动:规范ICD-O-3编码肿瘤登记点工作,定期开展肿瘤流行病学大数据调查分析,建立肺癌、胃癌、大肠癌等重点癌症高危人群早筛项目常态化机制,加强对基层肿瘤康复适宜技术应用培训,推进癌症患者康复自我管理组织建设。慢性呼吸病防控:有序推进慢性呼吸病筛查工作,以市级慢性呼吸病防治专家团队为技术支撑,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将慢性呼吸病健康管理充实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专栏7 青少年明眸晧齿
45、工程实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干预。持续扎实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不断完善机制,压实责任,明确分工,确保各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落地落细,针对0-6岁儿童开展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建立视力健康管理档案。开展教室采光、课桌椅常态化卫生学监测,改善教学用眼环境。力争全区儿童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个百分点以上。实施儿童口腔健康干预:扎实推进儿童窝沟封闭项目,为适龄儿童提供窝沟封闭服务,做好应查尽查,应封尽封,持续提高窝沟封闭质量,对接受干预的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建立口腔档案。通过干预将防龋关口前移,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4.提升精神卫生服务水平。依托市第二人民医院指导社区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
46、者规范管理,定期开展社区严重精神障碍随访业务培训。推动社区开展精神科执业培训与注册,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症状监测与预警。加强精神疾病的监测与干预。开展重点人群抑郁症等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筛查与干预。进一步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随访工作,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指导患者坚持服药,降低治疗脱落率。2025年完成1所社区严重精神患者工疗站康复试点。(七)高要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完善中医药工作政策制度,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丰富中医药服务内涵,提升区域中医药服务的普及率和服务水平。到2024年,力争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1.构建高效的创建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法等中
47、医药法律规章,依法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与投入保障机制。推动中医药纳入莲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政府工作计划,出台更加优惠的中医药支持政策,落实政府部门责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依托城市医联体,健全市级中医药学科资源下沉机制。营造更加浓郁的中医药发展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组织推动中医药知识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活动。2.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强化区中医院指导引领功能,组建区域共享中药房、智能会诊等平台,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鼓励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中医阁”,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力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鼓励乡镇卫生院将发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有机结合,开展社区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创新。组织基层卫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