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期末冲刺】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精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期末冲刺】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精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4【期末冲刺】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精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洪武二年)三月癸卯,常遇春、冯宗异等帅师发陕西,进克凤翔。初,李思齐之奔凤翔也,上以书谕之曰:“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大丈夫当磊磊落落,岂以小嫌介意哉!朕知足下凤翔不守,则必深入沙漠,以图后举。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倘中原相从之众,以塞地荒凉,一旦变生肘腋,妻孥不能相保矣。且足下本汝南之英,祖宗坟墓所在,深思远虑,独不及此乎?”思齐得书,有降意。丁丑,冯宗异师至临洮,李思齐穷迫,举城降。临洮捷奏至,上览毕,即遣使谕徐达曰:“李思齐既降,宜进攻庆阳、宁
2、夏。张思道兄弟多诈,若来降,当审处之,勿堕其计也。”辛丑,元将张良臣以庆阳降。初,张思道在庆阳,闻王师克临洮,惧走宁夏,而使其弟张良臣、平章姚晖守庆阳。思道至宁夏,与金牌张等俱为扩廓帖木儿所执。良臣以其兄被执,遂以城降。戊申,良臣复据庆阳叛。达闻,语诸将曰:“帝明见万里外,今日之事,果如前言。然良臣之叛,祗取灭亡耳,当与诸公戮力剪之。”秋七月辛亥,宗异复与徐达谋曰:“今大军围庆阳,张良臣虽困,未能遽下。王保保欲为良臣声援,故令札儿攻原州,欲以救庆阳。请得移军逼关,以扼原州,彼无所施矣。”达然之,宗异遂以其军西临驿马关,去庆阳三十里而军。八月癸未,徐达克庆阳,良臣父子俱投井中,引出斩之。(节选自
3、明史纪事本末略定秦晋)文本二谷应泰曰:高帝起淮右布衣,定鼎金陵,削平吴汉,奄有荆楚。固已志清中原之民,气吞大河之北矣。盖论事者动言高皇之英武,而不知平生之谨慎也。(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北伐中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B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C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D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
4、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帅师发陕西”的“发”是进发,与赤壁怀古中“雄姿英发”的“发”意思不同。B“足下”,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高帝在信中用“足下”表达了对李思齐的尊重。C“遣使谕徐达”的“谕”指皇帝对下告知,和诏、诰、敕等均特指皇帝的命令。D“当审处之”的“审”指审慎,与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之易安”的“审”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思齐逃奔到凤翔后,皇上写书信对其进行晓谕,李思齐得到书信后,产生了投降的念头。B张思道逃往宁夏后,被扩廓帖木儿逮捕,张良臣因此献城投降,但是不久便据城发动叛乱。C冯宗异认为,庆阳城不能在短时间内攻克,为了阻止元廷
5、进行救援,应当转移军队扼守原州。D谷应泰认为高帝英明神武,具有安定中原百姓的志向,吞并黄河以北的恢弘气势。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达然之,宗异遂以其军西临驿马关,去庆阳三十里而军。(2)高帝起淮右布衣,定鼎金陵,削平吴汉,奄有荆楚。14文本二中,谷应泰评价高帝“平生”“谨慎”,“高帝”即文本一中的“上”,请结合文本一中的一处事例分析高帝的这一特点。【答案】10B 11D 12D 13(1)徐达认为冯宗异的意见正确,冯宗异便率领他的军队向西临近驿马关,距离庆阳三十里驻军。(2)高帝自淮西以平民身份起事,在金陵定都建国,平定吴汉地区,占领荆楚全部的土地。 14高帝具有先见之明,
6、事先预见张思道兄弟叛乱,可见思虑之谨慎。【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前些时候,我派遣使者互通音讯,使者至今也没有回来。难道是我所派遣的人靠不住,忤逆了您而被您扣留了下来?还是恰逢元的使者也到来了,您没有办法隐匿他而把他杀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也是根据当时情势的正常做法。“至今”作“未还”的时间状语,“至今未还”是偏正结构,中间不断开,排除AD;“元使适至”是主谓结构,中间不断开,排除C。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和理解古代文化常识、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第一个“发”,进发;第二个“发”,勃发。句意:率领军队向陕西进发。/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B.正确。C.正确。句意:派遣
7、使者晓谕徐达。D.“意思相同”错误,意思不同,“当审处之”中的“审”是审慎,“审容膝之易安”中的“审”是深知。所以,二者意思不同。句意:应当审慎处理。/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谷应泰认为高帝英明神武”错误,文本二是“盖论事者动言高皇之英武”,所以,说高帝英明神武的,是那些议论政事的人。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然”,认为正确;“以”,率领;“去”,距离;第二个“军”,名词作动词,驻军。(2)“起”,起事;“定鼎”,新王朝定都建国;“削平”,平定;“奄”,覆盖、占领。1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
8、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到文本一中找到“上”“平生”“谨慎”的事件,然后进行概括。文本一“临洮捷奏至,上览毕,即遣使谕徐达曰:李思齐既降,宜进攻庆阳、宁夏。张思道兄弟多诈,若来降,当审处之,勿堕其计也”,高帝事先预见张思道兄弟叛乱,可见其思虑之谨慎,具有先见之明。参考译文:文本一(洪武二年)三月的癸卯日,常遇春、冯宗异等率领军队向陕西进发,攻破凤翔。当初,李思齐逃奔到凤翔,皇上写书信晓谕他说:“前些时候,我派遣使者互通音讯,使者至今也没有回来。难道是我所派遣的人靠不住,忤逆了您而被您扣留了下来?还是恰逢元的使者也到来了,您没有办法隐匿他而把他杀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也是根据当时情势的正常做法。大
9、丈夫应当胸怀坦荡分明,哪里会将小嫌弃放在心上呢!我知道您若不能守卫凤翔,就一定会向北深入沙漠地带,(投靠元廷),来谋划以后的行动。然而,不是我们同族的人,他们必定不与我们同一条心。倘若中原跟随您前往的部众,因为塞北地区荒芜凄凉,某天变乱突然在身边发生,连妻子儿女都不能保护了。况且您本来是汝南的英杰,祖宗的坟墓也在那儿,谋划周密,考虑长远,难道就没有想到这里吗?”李思齐得到书信后,产生了投降的念头。(三月)丁丑日,冯宗异的军队到达临洮,李思齐穷困窘迫,献城投降。临洮获捷的奏疏到来,皇上看完以后,随即派遣使者晓谕徐达说:“李思齐投降以后,应当进而攻取庆阳和宁夏。张思道兄弟多行欺诈,如果来投降,应当
10、审慎处理,不要陷入他们的奸计。”(三月)辛丑日,元廷将领张良臣率领庆阳城军民投降。当初,张思道在庆阳时,听说天子的军队攻取了临洮,内心惧怕,逃往宁夏,让他的弟弟张良臣和平章姚晖守卫庆阳。张思道逃至宁夏后,与金牌张等人一起被扩廓帖木儿逮捕。张良臣因为他的兄长被抓捕,于是献城投降。戊申日,张良臣再次据守庆阳发动叛乱。徐达听说这件事以后,对众将说:“皇帝陛下(预见深远)对于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今天发生的事,果真像皇帝以前所说的那样。然而张良臣发动叛乱,只是自取灭亡罢了,我应当与大家全力剪除消灭他。”这年秋季七月的辛亥日,冯宗异又和徐达商量说:“现在我们的大军围困庆阳,张良臣虽然困窘,但庆阳城也不
11、能立即被攻克。王保保想为张良臣遍作支援,所以让札儿进攻原州,打算借以援救庆阳。请允许我让我能够转移军队迫近驿马关,从而扼守原州,对方的伎俩就没有办法施展了。”徐达同意了冯宗异的意见,冯宗异便率领他的军队向西临近驿马关,距离庆阳三十里驻军。八月癸未日,徐达攻取庆阳,张良臣父子都跳进井中,徐达命人将他们从井中拖拽出来,杀了他们。文本二谷应泰说:高皇帝自淮西以平民身份起事,在金陵定都建国,平定吴汉地区,占领荆楚全部土地。他真是具有安定中原百姓的志向,吞并黄河以北的气势啊。议论政事的人动不动就说高皇帝英明神武,然而不知道他生平十分严谨慎重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太宗以英武定天下
12、,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刑肃天下者,魏征以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然尝谓群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改。(节选自新唐书刑法志)材料二: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
13、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
14、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节选自欧阳修纵囚论)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罪大恶A极B诚C小人矣D及施恩德E以临之F可使G变H而为君子。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录囚徒,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讯察复核囚徒的罪状,以平反冤案、疏理滞狱。B. 苟,苟且,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终苟免而不怀
15、仁”中的“苟”意思相同。C. 贼,伤害,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贼其君者也”的“贼”意思相同。D. 乌,文中作疑问词,何,哪里,与成语“乌合之众”中的“乌”意义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太宗认同魏征的王政理念,宽厚仁慈,使用刑罚格外慎重,因此出现了贞观四年极少人被判处死刑和贞观六年纵囚返家的佳话。B. 视死如归是连恪守信义的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但那些被判处死刑的小人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欧阳修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合人情的。C. 材料二认为,虽然太宗施政六年没能使恶人不犯重罪,但纵囚之举却感化了他们,使他们重拾信义,此举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D. 对于纵而复归的
16、囚犯,偶尔赦免一次可以彰显皇帝的恩德,但如果多次这样做,就会使杀人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违背圣人常法。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2)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14. 对“太宗纵囚”一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态度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答案】10. BDF11. C 12. C 13. (1)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2)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14. 不同。材
17、料一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太宗宽仁治天下的典型事例。材料二持批判态度,认为这是太宗求取美名的手段,不合圣人常法。【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有人说:罪大恶极的人,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来统治他,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恶极”与“罪大”结构相同,为并列成分,在此处作主语,为强调主语的特殊地位,在主语后停顿,故在B处断开。“小人”是句子的宾语,故与“诚”之间不能断开;“矣”,句末语气词,表判断。故在D处断开。“以”,表目的,“临之”是“施恩德”的目的,“以”字连接,中间不能断开;“可使”后省略宾语“他”,与下句语义关联,应断在下句。故在F处断开。故选BDF。【
18、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句意:不愿苟且偷生。/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C. “意思相同”错误。贼,文中用作动词,引申为窥测。/伤害。句意: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D.正确。乌,哪里。/像乌鸦一样。句意: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像乌鸦一样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此举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错误。根据材料二“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
19、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意为这是用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希望最坏的小人一定做到。那些囚犯到了期限,最终自己回来,竟没有一个晚回的。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这难道是近于人情的吗?故“虽然太宗施政六年没能使恶人不犯重罪,但纵囚之举却感化了他们,使他们重拾信义”是作者所批驳的荒谬之处,而非“此举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期”,期限;“诣”,到;“后”,晚到、晚回;“嘉”,赞扬,赞赏。(2)“是以”,因此、所以;“本”,依据;“逆”,违背;“干”,求取、钓取、沽取。【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
20、的能力。材料一选自新唐书,根据“然其天姿仁恕”“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可知,本段内容是对太宗用宽和仁厚治理天下的治国理念的称颂,本段借“纵囚”一事,是为了表现唐太宗的仁爱宽容。根据材料二第三段“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意为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可知,欧阳修对于“纵囚”一事持批判态度,认为“纵囚”不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不符合圣人治理理念,是太宗
21、用来求取美名的手段。参考译文:材料一:唐太宗凭借英勇神武平定天下,但他天性仁爱宽容。刚即皇帝位时,有人劝他用严厉的刑法整肃天下,魏征认为不可以,趁机向太宗上奏王道应以仁爱恩德为根本,太宗欣然采纳了他的谏言,于是用宽和仁厚来治理天下,在刑法方面格外慎重。贞观四年,天下被判处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太宗亲自讯察囚犯,同情犯了死罪的囚犯三百九十人,放他们回家,约定第二年秋天回来接受刑罚;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然而太宗曾经对群臣说:“我听古语说:一年中两次赦免犯人,好人不再发表意见。我拥有天下之后不曾多次赦免罪犯,是不想诱
22、导人们对犯法免罪心存侥幸啊。”自从房玄龄等人修订律、令、格、式后,整个太宗年间,一直沿用没有什么变更修改。材料二:对君子讲信义,对小人施刑罚。刑罚定成死罪,是罪恶大到极点,这又是小人中最严重的了。宁可为了信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像回家一般,这又是君子特别难以做到的。当唐太宗贞观六年的时候,讯察犯死罪的囚犯三百多人,释放他们让他们回家,并约定时间叫他们自己回来接受死刑。这是用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希望最坏的小人一定做到。那些囚犯到了期限,最终自己回来,竟没有一个晚回的。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这难道是近于人情的吗?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统治
23、他,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因为恩德进入人心很深,能很快改变人,所以出现了像这样的情况。我说:“唐太宗这样做,是他用来求得这种声誉的手段啊。”哪里知道放囚犯回去,不是预料他们一定会再回来以希望赦免,所以才释放他们呢?又哪里知道被释放回去的囚犯,不是预料自己回来一定能够获得赦免,所以才再回来的呢?料想囚犯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料想上面一定赦免他们才再回来,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我只见上面和下面互相揣摩来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唐太宗向天下布施恩德,到这时已经六年了,还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恶极的事;然而一天的恩德,却能使他们视死如归,保存
24、信义,这又是讲不通的理论啊。既然这样,那么怎样做才好呢?我说:释放后又回来的,把他们杀掉而不赦免;然后再释放一批,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能知道是布施恩德所造成的。然而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啊。至于释放了能够自动回来再加以赦免,只能够偶然试一试罢了。如果屡次这样做,那么杀人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出饯,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女聘大中孙。旗尉屡趣行,顺昌瞋目
25、曰:“若不知世间有不畏死男子耶?归语忠贤,我故吏部郎周顺昌也。”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曹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
26、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节选自明史周顺昌传)材料二:五人者,盖当周公(周顺昌)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基之门,以旌其所为。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一鹭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日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保然在基者也。五人之当刑也
27、,意气扬扬,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节选自五人基碑记)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顺昌好A为德B于乡C有冤抑D及郡中E大利害F辄为所司G陈说H以故士民I德顺昌甚。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趣,指催促,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的“趣”词义不相同,B.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等,长官为吏部尚书。C.前,指走上前,与石钟山记“舟行适临汝”的“舟”用法相同。
28、D.私人,文中指因私利相依附的人,所指就是材料一中的一鹭等人。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顺昌瞪着眼睛责问旗尉:“难道你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不怕死的男子吗?”,并要求旗尉回去向魏忠贤直言通报自己的姓名。B.旗尉高声叫嚷“东厂拿人”,并把铁锁往地上一扔,哗啦啦地作响,没想到更加激怒群众,众人穷追猛打,打死、重伤旗尉。C.五人抗议周顺昌被捕,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之时,本郡的士大夫们就向当局请求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D.五人临刑的时候,慷慨自若,谈笑着死去。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有人把他们的头买下,才与身体合葬。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29、成现代汉语。(8分)(1)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出钱,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女聘大中孙。(4分)(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4分)14.两则材料记述了同一个事件,但写作目的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3分)【答案】10.C F H【解析】译文:周顺昌喜欢在地方上做些好事。遇到民众受冤屈压迫以及有关吴县重大利害问题,就向主管官吏陈述,因此地方民众很感戴顺昌。顺昌喜欢在地方上做些好事,“于乡”,在乡里,此处应断开。辄为所思,辄是总是的意思,一般用在句首,此处应断开。“以故”是因此的意思,一般用在句首,应该断开。11.C “舟行适临汝”中舟是名词作状语,乘船。因此是不相同的,故选
30、C。12.C 原文:五人者,盖当周公(周顺昌)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至于今,意思是到现在。因此C项里表述为被正义激励而死时是错误的。故选C。13.(1)魏大中被逮捕,经过吴县城门,周顺昌为他饯行,三天中和他同睡同起,答应把女儿许配给魏大中孙子。 得分点一个1分:道,取道,经过;同卧起,同睡同起;聘,许配,嫁给。整体句意1分。 (2)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 得分点一个1分:行为,品行成为、品行作为;先,表率,榜样;声,宣扬,伸张;赀,同“资”,钱财。14.材料一是为突出周顺昌品德高尚
31、受民众拥戴。材料二是为突出五人英勇就义的过程。评分标准: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顺昌为人刚正耿介,嫉恶如仇。魏大中被逮捕,经过吴县城门,周顺昌为他饯行,三天中和他同睡同起,答应把女儿许配给魏大中孙子。旗尉多次催促上路,周顺昌瞪着眼睛说:“你不知世上有不怕死的男子吗?回去告诉魏忠贤,我是以前故吏部郎周顺昌。”周顺昌喜欢在地方上做些好事。遇到民众受冤屈压迫以及有关吴县重大利害问题,就向主管官吏陈述,因此地方民众很感戴顺昌。等到听说逮捕他的差役到了,群众都非常气愤,为周公喊冤的充满了道路。到了宣判那天,几万人不约而同地集会到府城来,大家都手持香火替周吏部请命。县学的生员文震
32、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求见巡抚毛一鹭和巡按御史徐吉,要求他们将群众的意见上报朝廷。一个旗尉恶声恶气地说:“东厂捕人,这些小子们竟敢这样捣乱!”大声叫嚷:“犯人在哪儿?”于是把铁锁往地上一扔,哗啦啦地作响。群众一看,更气愤了,一齐说道:“起初我们还以为是皇帝的命令呢,原来是东厂啊!”大伙儿一拥上前,愤怒地高呼,形势紧张严重。旗尉们吓得东逃西窜,群众就跟着追打,结果打死一个旗尉,其余的带着伤跳墙跑了。巡抚毛一鹭发出紧急文书向朝廷报告这次事变。东厂的特务诬蔑苏州人民都反了,企图截断水道,抢劫水运船只,宦官魏忠贤非常害怕。过了些时候,毛一鹭说逮捕了带头闹事的人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
33、变乱平定了,魏忠贤才放了心。不过从这次事变以后,东厂的缇骑们就不敢再出京城了。材料二:(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丁卯年农历三月十五。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缇骑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担任苏州一带巡抚的是魏忠
34、贤的党羽,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上的神情一点也没改变。一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棺材收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公往来塞下,勤苦忘寝食,期有以报上。出按屯至泾原,闻元昊乞和,公谕诸将
35、曰:“无约而降者,谋也。宜益备不可懈弛。”遽调兵瓦亭。兵未集,贼果犯山外。公指图授诸将曰:“山间狭隘可守,过此必有伏,或致师以怒我,为饵以诱我。皆无得,辄出。待其归且惰也,邀击之。”而裨将任福、王仲保狃小胜,数违制度。公遣府吏耿传就诘责,不从,则又檄福曰:“违节度,有功亦斩。”任福犹进兵,遇伏,遂战死。嫉公者乞置公大罪,后大帅使收余兵,得檄福衣带间,封上之。安抚使王公尧臣亦以实奏朝廷,知罪在诸将,止。(节选自韩忠献公琦行状)材料二: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尹洙为判官,同诣阙献入攻元昊之策。时吕夷简居上弼,天下之务一断于己。吕因谓人曰:“自刘平败覆以来,言羌事者人人震怯,今韩、尹健果如此,岂可沮
36、之也?”然吕不计事之可否,而但持此说,识者非之。韩、尹既遂请,即驰驲而西。自畿甸近郡,道路拥塞,晓夜不绝。其诸用度尽于关中括取,州县不胜其扰。范仲淹虽与琦同副帅任,已专守延安,不预此议。及师举有期,仲淹固执不可。洙径走延安见仲淹,图为协力,仲淹终不从。元昊遂并兵来寇,欲逆折官军之锋。琦谓诸将曰今勇将锐师悉萃于此而贼辄来犯其胜必矣。将佐皆庸人无谋虑,贼又羸形诱之,时委老弱牛畜令官军俘获,众益喜,贪功不可遏。琦在壁中,左右争请行,亦有不白而去者,追奔逐北惟恐后。时任福辈竟至好水川,贼所伏劲兵由四山而下,不可胜数。烟尘坌合,前后相失,官军围蹙其中,无复行阵。流矢如雨,杀声震地,任福而下将佐死者五十余
37、人。(节选自儒林公议)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琦谓A诸将曰B今勇将C锐师悉萃D于此E而贼辄来F犯G其胜H必矣。11. 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邀,文中指阻拦、截击,与琵琶行中“移船相近邀相见”的“邀”意思不同。B. 檄,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用于书写重要文书的较长竹木简,文中此处特指信函。C. 诣阙,指赴朝堂或京都。阙,本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D. 逆折,指摧折、挫折,与蜀道难中“冲波逆折之回川”的“逆折”意思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8、韩琦在出外巡察时听到了元昊求和的消息,认为这是阴谋,应当加强自身防务,结果军队尚未集合,敌兵就从山外发动了袭击B. 裨将任福遇伏战死,有人请求从重处置韩琦,后在任福衣带里发现了证据,王尧臣也将此据实上奏朝廷,韩琦才得以洗清罪名。C. 在吕夷简同意了进攻元昊的请求之后,韩琦、尹洙开始采取行动,军队的各种开支完全从关中搜刮,州县不能承受他们的骚扰。D. 范仲淹虽然参与了进攻元昊的军事行动,但是他专守延安,即使尹洙径直到延安拜见他,希望他能够协同助力,他也没有听从。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间狭隘可守,过此必有伏,或致师以怒我,为饵以诱我。(2)自刘平败覆以来,言羌事者人人
39、震怯,今韩、尹健果如此,岂可沮之也?14. 从材料二看,韩琦入攻元昊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0. BEG 11. B 12. D 13. (1)山间狭窄之处可以防守,经过此处必有埋伏,或者挑战来激怒我军,设置诱饵用来诱骗我军。(2)自从刘平败亡倾覆以来,谈论羌族事务的人个个惊惧胆怯,现在韩琦、尹洙如此勇猛果敢,怎么能阻止他们呢?14. 韩琦骄慢轻敌;韩琦部将贪功冒进;元昊示弱设诱,伏兵围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韩琦对众将说:“如今英勇之将、精锐之师都聚集在这里,如果贼人立即前来侵犯,那胜利是必然的。”“诸将”是“谓”的对象,不能断开,“曰”后B处需要断
40、开;“勇将锐师”并列短语,不需断开,“今勇将锐师悉萃于此”状语后置句,结构完整,“此”后E处要断开;“而贼辄来犯”,是假设情况,“其胜必矣”是预判的结果,中间G处要断开。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A.正确。“邀”:阻拦、截击。句意:截击他们。/“邀”:邀请。句意: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B.“文中此处特指信函”错误,此处是动词,指“用檄文晓谕或声讨”或“下文书”。C.正确。D.正确。“逆折”:摧折、挫败。句意:想要挫败官军的锋锐。/“逆折”:水流回旋。句意: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41、范仲淹虽然参与了进攻元昊的军事行动”错误,原文是“不预此议”,即范仲淹坚持认为不行。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狭隘”,狭窄之处;“致师”,派来军队;“怒”,激怒,使动用法;“为饵”,设置诱饵。(2)“败覆”,倾覆;“震怯”,惊惧胆怯;“健果”,勇猛果敢;“沮”,通“阻”,阻止。【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琦谓诸将曰:今勇将锐师悉萃于此,而贼辄来犯,其胜必矣”可知,韩琦骄慢轻敌;从材料一“裨将任福、王仲保狃小胜,数违制度”和材料二“众益喜,贪功不可遏。琦在壁中,左右争请行,亦有不白而去者,追奔逐北惟恐后”
42、可知,韩琦部将贪功冒进;从材料一“任福犹进兵,遇伏,遂战死”和材料二“贼又羸形诱之,时委老弱牛畜令官军俘获”“贼所伏劲兵由四山而下,不可胜数。烟尘坌合,前后相失,官军围蹙其中,无复行阵”可知,元昊示弱设诱,伏兵围攻。参考译文:材料一:韩琦往来边塞,勤勉辛劳,废寝忘食,希望能够报答皇恩。出外巡察,驻兵防守到了泾原,听闻元昊求和,韩琦告诉众将说:“没有和约而投降的,是阴谋。应当更加防备,不能懈怠松弛。”立刻调兵到瓦亭。军队尚未集合,贼人果然从山外袭击。韩琦指着地图,命令众将说:“山间狭窄之处可以防守,经过此处必有埋伏,或者挑战来激怒我军,设置诱饵用来诱骗我军。如果都没有成功,敌军就会出动。等到他们
43、撤退并且懈怠的时候,截击他们。”但是副将任福、王仲保贪图小的胜利,多次违反规定。韩琦派属官耿传前去问责,他们没有听从,于是韩琦又下文书给任福说:“违反了节制调度,即使有功也要问斩。”任福还是进兵,遇到埋伏,就战死了。嫉恨韩琦的人请求以大罪处置韩琦,后来大帅派人收集残兵,在任福衣带里找到了文书,封存文书并上报了此事。安抚使王尧臣也据实上奏朝廷,朝廷知道罪责在于众将,于是停止了调查。材料二:韩琦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尹洙担任判官,两人一起到朝廷进献攻打元昊的策略。当时吕夷简辅佐政事,天下之事全由自己决断。吕夷简于是对人说:“自从刘平败亡倾覆以来,谈论羌族事务的人个个惊惧胆怯,现在韩琦、尹洙如此勇猛
44、果敢,怎么能阻止他们呢?”然而吕夷简不考虑事情是否可行,而只是主张这一观点,有见识的人非议这件事。韩琦、尹洙的请求已经实现,立即驾乘驿马向西疾行。从京城地区邻近的郡县开始,道路拥挤堵塞,日夜不停。军队的各种开支完全从关中搜刮,州县不能承受他们的骚扰。范仲淹虽然与韩琦共同担任副帅的职务,自己专守延安,不去参与这项计划。等到军队出动定下日期,范仲淹坚持认为不行。尹洙径直跑到延安拜见范仲淹,希望他能够协同助力,但是范仲淹最终也没有听从。元昊于是聚合兵力前来进犯,想要挫败官军的锋锐。韩琦对众将说:“如今英勇之将、精锐之师都聚集在这里,如果贼人立即前来侵犯,那胜利是必然的。”将领佐吏都是没有谋略的庸人,
45、贼人又以羸弱之形诱骗他们,不时丢下老弱之人和牛羊牲畜让官军俘获,众人更加高兴,贪图功劳不能遏制。韩琦在军营之中,身边的将领争着请求出战,也有没有禀告就离开的,追亡逐北,争先恐后。当时任福等人最终到了好水川,贼人埋伏的精锐士兵从四面的山上冲下来,不可胜数。烟尘聚合,前后离散,官军被包围逼迫到中间,不再有军队行列。流箭如雨,杀声震天,任福以下战死的将领佐吏有五十多人。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
46、,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节选自管子治国,有删改)材料二: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抬不盛者终必衰。河间献王曰:“管子称
47、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晋文公见咎季,其庙博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公出而告之仆,仆顿首于轸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节选自说苑建本,有删改)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今为A末作奇巧B者C一日作而五D日食E农夫终岁之F作G不足以H自食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动词,称王,与鸿门宴“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思相同。B. “务”意为致力于,与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中的“务”意思相同。C. “而”同“尔”,与种树郭橐驼传中“早缫而绪,早织而缕”中的“而”用法相同。D. “顿首”在古代拜礼中是地位相等或平辈相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