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黄河颂 教学设计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黄河颂 教学设计 (2).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案名称:5黄河颂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I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 5黄河颂计划讲课时 间:第一课时学情分析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 民族感情,强化爱国热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黄河颂是一首诗歌,一方面“情感是诗歌飞翔的翅膀”,另一方面按文学 史的观点,它还是一首“思想大于艺术,情感多于形象”的“广场诗歌”,所 以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 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学工具1 .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 黄河颂配乐.mp3 黄河颂朗读.mp3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本文是诗歌,
2、易于朗诵,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不宜过多讲解。知识能力目标: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 歌。过程和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 动学生心灵。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关键词 句,深入理解诗歌。情感目标: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爱国 情怀。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难点:把握诗歌语言特点,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教学方法1、诵读2、品读3、赏析教学过程黄河颂教学过程一、导读,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黄河景观图片,播放黄河大合唱的背景 音乐,创设情境,诗情导入)
3、同学们,黄河,被誉为“母亲河”。她滋润了一片黄颜色的肥沃土地,哺育了 一个黄皮肤的伟大民族。古往今来,众多的英雄豪杰,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到 黄河之边,站在高山之巅,歌唱着黄河,赞叹着黄河。当狼烟四起、抗战爆发 之时,诗人向着黄河母亲,唱出豪迈的颂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 颂,读一读、品一品,感受黄河的无穷魅力,学习黄河的不朽精神!二、初读,预习感知(一)预习内容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黄河、黄河大合唱材料,挑选出优秀 的。2、全班交流各小组优秀材料。(让学生对黄河及黄河大合唱有充分的了 解,不仅为学习诗歌做好铺垫,也为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打下基础。)3、老师介绍作品及作者。
4、(光未然、冼星海)(二)预习效果展示1、学生在黑板上展示“预习诊断”的内容,学生互相纠错,老师点拨疑点内 容。2、展示诗歌的朗读先由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再指个人读(两三个学生)。由学生评价朗读效果。(要求:先指出读音和断句上的错误,再评价朗读的 情况,指出朗读的优点和不足。)全班齐读第一遍。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三)学习目标确定根据学生在预习交流、展示以及质疑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确立本课的学习目标。三、研读,精讲点拨(一)研读重点一一体会诗歌情感,理清诗歌思路1、结合历史背景朗读。朗读指导: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 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
5、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 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通过自己创 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因此,朗读时要读得 热情悲壮,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同仇敌性,伟 大而又坚强的精神。同学们自由朗读,同桌互读,小组讨论,共同交流,读出感情。2、聆听名家朗读。再次体会诗歌的情感,听清诗歌的停顿。(引进名家朗诵, 一是为了巩固情感体会的成果;二是为了在教学重难点之间巧妙过渡,并相应 降低“理清诗歌思路”的坡度和难度。) 3、质疑探究朗读。在朗读诗歌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课文的第一节是朗诵词,是作品的序曲部分,课文的第二节是全诗
6、的主体部 分,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 情?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怎样的作用?学生讨论交流,老师点拨,归纳: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点以及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三个方面 赞美。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 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 卫黄河,保卫祖国。“啊!黄河! ”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 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 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大地,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儿女。4、全班齐
7、读第二遍。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有层次地朗读诗歌。(二)研读难点一一师生合作互动,品析诗歌语言1、朗读诗歌,提出质疑:“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劈成”改成“分成”行不行?为什 么?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 膀”?2、师生共同品读诗歌,抓关键语句,讨论交流并归纳:不行。“劈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劈”字雄健有力,写出了黄 河波涛滚滚,横贯中华的雄伟气势。用“分成”就不能表达这种意境。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暗喻),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 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
8、障”(暗喻),因为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 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万里长城。这是从黄河对 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的;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 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这是从 表面上理解。从深层理解,黄河如一个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 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3、全班齐读第三遍。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有层次、有节奏地朗读诗 歌。(配乐)(诗歌讲究语言的凝练、生动、传神,所以千百年诗人们都很讲 究“炼字”、“炼句”。对这样的雅词佳句,我们要仔细品,用心读。)(三)研读
9、拓展点一一丰富知识积累,提升朗读能力1、请大家将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诗篇朗读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看谁读 得好,读得多。2、自主朗读黄河之水天上来(下发材料),并和课文进行比较。(文艺学 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学起源于游戏”,中国古代文人就有“饮酒作诗对对子” 的传统。这样的小游戏,学生的心情是放松的,闲适的,愉悦的,这有利于激 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对精短诗文来说,联读也能丰富学生的积 累,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四、通读,达标测评1、背诵诗歌,自由畅谈学习这首诗歌的收获。2、达标测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阅,老师分层次批阅。教学反思这堂课,我以朗读为主线,以线带面,层层推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 验。激发学生热爱黄河、保护母亲河的情感;结合历史背景,倾听名家诵读; 学生自由诵读的情感体验无不在潜移默化之中给学生以情感熏陶。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关 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 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学生对“摇篮”“屏 障”“臂膀”等关键词的理解与分析是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这种交流,有利 于师生间语文知识的积累及语感的迁移,并形成一种共有的语言文化心理,有 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