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复习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规划复习 .doc(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土地利用规划导学教案 第1讲:绪论一、土地的基本概念(重点)。 1、经济学上是一种特殊商品。土地作为特殊商品的原因: (1)土地具有非劳动产品与劳动产品的二重性。 (2)土地的价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价格,另一方面是作为开发的土地价值的价格。 2、农学有关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劳动资料,土地又是劳动对象.。 土地包含土壤 2、地学有关土地的概念: 多数地学研究者认为,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地貌、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一个自然综合体。 土地分为三层:以地球风化壳和地下水为主的地下层,以生物圈和土壤为主的地表层,以近地面气候为主的地上层。 3、生态学有关土地的概念: 从生
2、态学观点看,土地是一个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劳动的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是其能量流、物质流的载体、储存库和供应站。土地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农地生态系统、林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居住地生态系统等。 4、工程技术有关土地的概念从工程建设角度看,工程师们描述的土地是起承载作用的固体物质,土地可理解为基地、场所或物料。城乡居民点、工矿、交通运输及水利等各项建设项目都需附着于土地上。他们关心的是土地的抗压强度及稳定性。土地的质量和位置都与能否发挥好“基地”的作用有直接关系。5、社会学有关土地的概念:土地构成了社会生产的物质要素,是社会财富。总之:土地是:特殊商品、生产基地、自然
3、综合体、生态系统、基地场所、社会财富。二、土地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一般)1、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概念区别 土地资源是在现在和不远的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能直接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土地。 土地资源的概念比土地的概念包涵了更多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意义,即土地资源既包括了土地本身的自然属性,也包含了人类对其进行利用改造的社会经济属性。 2、土地与国土的概念区别 所谓国土系归某一国家主权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的概念。 战争,土地,财富。 日本在海焦石上编号 3、土地与土壤的概念区别 (1)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
4、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但当土壤一旦被利用,即作为基本生产资料时,则它同时与气候、地形、水文等土地诸组成要素共同起作用,这时土壤实际上已经以土地的形式发生作用,这也是土壤与土地两个概念经常混用的原因之一。 (2)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是肥力,即为植物提供生长条件的能力。土地生产力既受土壤的综合肥力或广义肥力的控制,也和土壤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地形部位有关。 (3)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地是由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组成的一个立体空间。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由处在地球风化壳的最表层的腐殖质表层、心土层和风化母质层三个土壤发生层组成。 (4) 土壤作为自然物是可以搬动的,比如可以取土
5、,而土地是不能移动的。 三、土地资源的特性、功能(重点) 1、特性:、面积的有限性; 、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 、整体性; 、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 、多用途性; 、社会性。上、下游开发关系。 2、功能: 、植物生产功能; 、土地的建设承载功能; 、土地的生态功能。 四、土地资源利用 一是指人类根据土地质量特性开发利用土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二是指利用土地,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土地利用途径古今中外无非有两条:一是土地利用广度的扩展,不断扩大土地利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可利用面积土地总面积);二是向土地利用深度挖潜,增加劳动投入,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6、程度,提高土地产出率(产量或产值或能量单位土地面积)。五、土地保护与土地开发(重点) 相结合,不吃祖宗饭1、土地保护(1)人口快速增长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 为了满足食物需求,人类不断地“开荒造田”。这些耕地都是由林地、草地、湿地等其他覆盖绿色植被的土地转变而来的。由于开发利用不合理,已有相当多的耕地弃耕成为不毛之地。 大面积的肥沃良田, 正在被快速吞食转化为非农业用地,这种速度在缺粮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尤其迅速。我国也是世界上耕地减少最快最多的国家之一。 (2) 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土地资源退化是指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渍化、酸化、贫瘠化、污染等造成的土地生物生产潜力的降低
7、或生物产品质量的降低。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土地可塑性很小,生态平衡表现出很大的脆弱性,人类对土地资源的扰动很容易造成土地退化。 在人多地少,耕地质量不高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通过复种、间作、套种、精耕细作,投入大量劳动和化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绿色革命加上施肥、灌溉和其他投入的耕作模式, 可以继续获得可观的成功。但这种成功的生态环境成本也将越来越高。 (3)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993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发表的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中指出, 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同时考虑: 保持和提高生产力; 降低生产风险;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 经
8、济上可行; 社会可以接受。这五个目标构成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框架;而且可以以这五点来评价、检验和监测土地开发利用活动是否是可持续的。 2、正确处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 当今世界一切土地资源退化问题都起因于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不当。 人地系统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开放系统,其核心是人类通过生产过程影响地球表层系统中各个组成要素,反过来地球表层系统的变化又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问题是如何在开发利用土地时,遵循自然规律,采取合理的利用方式,在打破旧的自然生态系统时,不引起土地资源的破坏或者至少是使之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不影响到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立人工干预下更为有效的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
9、生态系统。 如防治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治理盐碱地和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水盐管理方法,以及防治土壤酸化和土壤污染的措施等等。六、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与特性、任务与内容(重点) 1、概念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 2、土地利用规划的特性 (1)政策性, (2)整体性, (3)兼容性 (4)折中性, (5)动态性。 3、任务 (1)土地供需综合平衡:在协调土地的供给与需求使之达到综合平衡时,必须遵从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使土
10、地利用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的总体最优。 (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土地利用结构的实质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面积的数量比例关系。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在不增加土地投入的条件下,实现土地产出增长以获得结构效应的有效途径。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土地利用结构。 (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 土地利用的宏观布局和合理配置,就是要最终确定何时、何地和何种部门的土地使用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结合土地的质量和环境条件加以区位选择,最终将各业用地落实于土地之上。 (4)土地利用微观设计: 宏观布局主要解决的是用地的数量和位置,微观设计则要在此基础上合理组织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
11、产出率和利用率,降低其占地率。 4、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1)包括区域全部土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区域内各类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2)耕地、草地、林地等单一土地利用系统的详细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各类用地的内部土地利用组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3)为了解决特定土地利用问题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其内容包括防止土地退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的土地开发规划,以及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等。3作业讲解:第2讲: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和保护(上)1教学要求:1. 了解土地的各个自然组成要素的特点和它们对土地特性的影响
12、, 包括气候要素、土壤要素、地形地貌要素、地质要素、水文要素等;2. 掌握土地与土地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包括气候条件对土地特性的影响、地形地貌对土地类型的控制、岩石和矿物组成对土地特性的影响、水文条件对土地特性的影响。同时, 掌握与此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包括光照、热量、降水、地形与地貌、 岩石与矿物、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资源量与质、土壤质地与肥力、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地的中域分布、土地的微域分布;3. 重点掌握土地特性与气候和地形地貌的关系、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以及土地特性分析方法。2讲解要点:一、太阳辐射与作物生长1、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和活动的源泉。从太阳方向直接投射
13、来的辐射,称之为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接受太阳直接辐射的多少,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太阳直接辐射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的吸收、散射和反射而被减弱。大气透明度和云的年变化对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的年变化有很大影响。投射到水平面上的天空散射辐射来自整个天空。碧空条件下,水平面上的天空散射辐射强度,主要决定于太阳高度和大气透明系数,云对天空散射辐射强度的影响也很大。太阳直接辐射与天空散射辐射之和称之为太阳总辐射,或简称总辐射。在碧空条件下,水平面上太阳直接辐射强度随太阳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即使在有云时,总辐射强度主要地也是决定于太阳高度。因此,太阳总辐射强度的日、年变化,均表现与太阳高度角变化的一致。太阳辐射总
14、量是指某一接受表面,在一日、一月、一年或任一时段内,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它可以分别指太阳直接辐射总量、天空散射辐射总量或太阳总辐射总量。2、绿色植物对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对绿色植物生长发育有作用的辐射波长范围大致在300750纳米以内,这一部分辐射,称之为生理辐射。太阳辐射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很大,因而对作物植株生长量和经济产量都有很大影响,此外,对作物的品质和发育也有影响。3、光饱和点因作物种类、生育时期以及某些农业气象条件而不同。例如,喜阳植物和在太阳直射光下生长的叶片,光饱和点较高。尤其是荒漠植物和高山植物,甚至在中午太阳直接辐射照射下也不会达到饱和点。一些耐荫植物和生长在散射光下的叶片
15、,往往在中午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的十分之一或更低的强度下,便达到了光饱和状态。作物光补偿点随作物种类、作物生育期以及某些农业气象条件而变动。阳生植物光补偿点可达太阳辐射常数值的5%,而荫生植物可降到0.3%。强光有利于作物繁殖器官的发育,相对的弱光却有利于营养生长。4、阳辐射强度还对作物品质有影响。植物对昼夜长短的反应,统称为光周期现象。目前,光能利用率是很低的。亩产500公斤的水稻,按经济产量计算其太阳总辐射能利用率只有0.5%;如按生物学产量计算其生理辐射能利用率,也不过2%。因此,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5、日照条件对人的居住环影响很大。在规划设计中应很好地应用日照原理,合理地确
16、定建筑的朝向、间距以及研究房屋体形和房屋阴影造成的影响,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日照条件。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称为日照间距。 辐射差额:一个地区接受太阳辐射收入与支出之差值二、温度条件与土地利用植物在整个生命期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生化作用,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从低纬到高纬,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相应地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需要热量多、不耐寒的植物分布在较低的纬度和低海拔处;需要热量较少、比较耐寒的植物分布在较高的纬度和高海拔处。1、在时间上,气温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除了这些周期性的变化外,还有非周期性的变化。2、气温日变化的特点是具有一个最
17、高值和一个最低值。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3、气温年变化受纬度、距海远近、云量和雨季等因子的影响。4、在50米以下的近地气层中,温度的垂直分布有很明显的日变化。气温垂直梯度是指高度每变化100米时,气温的变化数值。5、当土壤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土壤中水分结成冰。冰固结了土粒,使土壤变得非常坚硬,这就是土壤冻结。冻结后的土壤称为冻土。土壤冻结时,冰晶体扩大能使土 粒破裂,空隙增大。解冻后,土壤变得比较疏松,将有利于土壤中空气流通和提高水分渗透性。6、土壤解冻时不单是由上而下一个方向进行,往往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两方面同时进行。这是由于土壤深层热量上传使冻土层底部也开始
18、解冻。在土壤刚开始解冻时,由于土壤还未化通,上面化冻后的水分不能下渗而造成地面泥泞,通常称之为返浆,返浆时很多田间作业 无法进行。7、对于植物的每一个生命过程来说,都有三个基点温度: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一般来说,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的范围内,温度每上升10,合成干物质的速率增长一倍。实践证明,同样的温度条件下,不同作物的干物质增长量是不一致的。8、对农业生产有指示或临界意义的温度,称为农业指标温度或界限温度。该温度的出现日期、持续日数和持续时期中积温的多少,对一个地方的作物布局、耕作制度、品种搭配和季节安排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农业气象工作中,重要的界限温度(按日平均温度)有
19、0农耕期、5作物生长期、10生长活跃期和15(喜温作物)等。9、当温度累积到一定的总和时,才能完成作物的发育周期。这一温度总和称为积温,它表明作物在其全生长期或某一发育期内对热量的总要求。以0为起点温度,0以上温度的总和称为正积温,0以下温度的总和称为负积温。10、积温有两种,一是活动积温,一是有效积温。这两种积温的计算都用生物学零度为生物学下限温度,是指作物有效生长的下限温度。11、以温度为指标,可把全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带,在不同的气候带,植被类型、土壤和适种作物不同。三、降水与土地利用和保护, 水量、水质、保证率。 三要素1、表示降水特征的变量有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平距和降水变率。2、蒸
20、发包括水面蒸发和土壤蒸发。水面蒸发速度和蒸发面上的水气压有关。蒸发速度还因温度的增加而增加。3、土壤表面的蒸发,与水面蒸发情况不同。它与土壤的结构和土壤水分含量有关。土壤水分的蒸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蒸发发生于土表,第二阶段,土表开始变干,蒸发速度减慢,第三阶段,蒸发发生于较深的土层中。4、有植物覆盖的土表,因植物遮荫,白天土表温度较低,土壤蒸发比裸露土壤小。但是,土壤水分为植物根系吸收,然后通过植物的蒸腾转变为水气进入空气中,故土壤水分的总散失量比裸地多。5、通过植物体表蒸发水分的过程称为蒸腾。植物通过根毛吸进水分,然后经输导组织到达叶片及其它器官,再经气孔及植物体表面蒸发到空气中。
21、6、植物的地面覆盖密度、根密度和深度的增加,都可使蒸腾速度加大。7、植物的需水量,指植物蒸腾和植被下土壤表面蒸发的总耗水量,即农田总蒸发量。8、水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从城市分布看,城市往往临近河流或地下水丰富的区域。目前,水资源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城市给水水源可分为地下水源及地表水源两大类。地表水是城市主要的水源。城市给水水源保护:应从区域着手,在区域的开发规划中考虑。要对河流、地下水进行常年的监测;对开采是否过量,水质是否污染,进行观测与报告;对流域进行水土保护工作;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时,对与水资源有污染的企业的布置及污水处理的措施严格审批控制。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区域范围较大
22、的市域规划中应划定水源的保护地及保护范围。保护区可以分一级、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取水点周围要禁止捕捞、泊船、游泳等。取水点上游100m以内不得有工业及生活污水排入。9、地表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冰川积雪等。就人类可以利用的地下水资源来说,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水资源,但一般可以水量、水质和水的保证率来表示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这三个要素也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一个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与管理,受当地水资源总量的制约。仅有水资源总量还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状况,水量的年际与年内分布的均匀程度是衡量水
23、资源状况的重要变量,也制约着土地利用方式与管理。水质关系到水资源可被利用的程度和用途。对于饮用水水质标准,应该是不含传染病菌和有毒物质或这些有害物质的浓度不至于致病,再就是水中溶解的化学元素不损害身体健康,最好是含对人体健康有利的矿质元素。对于灌溉用水的水质,应符合作物正常生长,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保证农产品品质。四、风对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影响1、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风经过地表,将颗粒大小和质量不同的沙粒吹离地表以悬移、跃移和推移三种方式进入气流,称为风蚀。悬移:是指土粒在风力作用下,以悬浮状态在空气中的移动。沙尘暴就是呈悬浮状态的微细土粒,在风的作用下移动很远的距离。跃移:是指土粒在风力作用
24、下,以跳跃形式在空气中的移动。跃移是主要的土粒移动方式。推移:是指在风力推动作用下,土粒沿地面以滚动方式进行的移动。悬移的土粒细,其沉积物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黄土。跃移或推移的一般是沙粒。由沙粒沉积形成的沙丘、沙垄等各种地貌形态称为风沙地,风沙地上的土壤称为风沙土。2、风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在气候因素中当属风速和风向对城市规划与布局的影响最大。风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如防风、通风、工程的抗风设计等。在城市规划布局中,为了减轻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对居住区的危害,一般工业区应按当地盛行风向位于居住区下风向,盛行风向是按照城市不同风向的最大频率来确定的。为了有利于城市的自然通风,在城市布局,道路
25、走向和绿地分布等方面,考虑与城市盛行风向的关系,而留出楔形绿地、风道等开敞空间。实验表明,建筑物高度越高,深度越小,长度越大时,背面漩涡区就越大,对建筑的通风有利,但对其背后的房屋通风不利。居住区的自然通风,由于与气候情况、地形地貌、建筑的组合以及其他地面设施的相互影响,情况复杂多变,在规划设计中要分清情况。实验表明,建筑间距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好。为了提高自然通风的效果,还必须选择建筑合适的朝向。首先应使建筑朝向夏季的主导风向。五、岩石、矿物的风化物质和土地特性 土壤的母亲1、岩石矿物风化残积物的土地特性残积物是指在山地和丘陵区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的物质,因此,这种风化物的性质与其原生的岩石的
26、矿物性状关系密切。第一,这类物质一般分布在丘陵山区,地面起伏,具有坡度,易发生水土流失。第二,残积物的性质较多地继承了其下伏母岩的矿物学性质,可以按岩石类型把山地分成“石灰岩山区”、“花岗岩山区”、“紫色砂页岩山区”、“玄武岩山区”等等,因地制宜,栽培不同作物。2、沉积物与土地特性沉积物包括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风积物等。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都经受了一定的搬运,物质疏松深厚。由于这些运积物被分选的程度不一样,从坡积物到洪积物,到冲积物,到风积物,物质的分选程度越来越高,物质的均匀程度增加。根据物质组成,这些运积物可被分为沙质运积物、壤质运积物和粘质运积物。沙质运积物一般分布在河流故道和风沙区
27、,易随风流动,漏水漏肥,保蓄能力差。壤质运积物一般分布在广大的冲积平原和黄土高原,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质,通气透水,且具有一定的保蓄能力。粘质运积物一般分布在河间洼地、扇缘洼地或湖积平原,物质粘重,耕性差,虽然保肥保水能力强,但通透性差,易滞水积涝。相对来说,运积物比残积物的地面坡度较小,所以一般不存在水土流失问题;运积物一般土层深厚,也不存在土层浅薄的限制问题。沙性运积物通气透水性好,春天土温上升快,可栽培对积温要求较高的作物,如棉花;沙性运积物的热容量小,昼夜温差大,栽种瓜果有利于糖分积累;沙性运积物土质疏松,适宜于栽培花生、甘薯和马铃薯等块根作物。粘质运积物质地粘重,土壤的通透性差,不适宜于
28、栽培果树、瓜以及花生、甘薯和马铃薯等块根作物;但它的保蓄能力强,养分含量较多,有后劲,所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谷类作物还是比较适宜的。壤质运积物质地适中,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蓄性能都较好,适宜于各种作物的栽培。3作业分析:第3讲: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和保护(下) 六、地形与土地利用地形通过对地面物质与能量的空间再分配,而间接地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差异。1、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热条件再分布方面。由于海拔高度变化引起区域水热条件的再分布,导致不同海拔高度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对农业生产上的作物布局以及耕作制度等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增加,积温减少,生长期相应缩短。由于随
29、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自然环境恶化的可能性增大,人类的活动必然减少。 2、坡度: 坡度大小也影响着土地的生产力。坡地上的物质在重力影响下有向下移动的趋势。降水会造成坡面的水土流失。 坡度的陡缓不仅直接制约着水土流失的强度,也影响着农业机械化和农田基本建设。 对于建设用地,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工程土方量少,则可节省开发投资;当坡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要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如挖土填方,平整场地,修建护坡工程等),则工程投资必然增大。 3、坡向: 不同坡向接受太阳辐射的情形不一样,不同坡向的土地的光温生产力不同。 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南坡因接受较多的太阳辐射,温度较高,因而土地的光温生产力高。但由于光温条
30、件高,蒸发较强烈,土壤水分条件一般较差,水热耦合结果反而使土地的生产力不高。阴坡因为光热条件较差,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土地的生产力反而较高。 对于人类居住,因为阳坡光照好、温暖而成为建房筑屋的良好场所,阴坡因光照差、气温低、阴湿,不适于居住。 七、地貌类型与土地特性 1、山地丘陵区山地与丘陵(相对高差500米)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在利用上首要的是水土保持措施。山地丘陵土壤还具有土层薄、肥力低、土壤粗骨性的特点。土层浅薄,坚硬的基岩埋藏浅,从而限制植物的扎根,土壤的水肥贮藏容量低。土壤含有大量岩屑砾石,漏水漏肥,保蓄能力低,易遭干旱。石质山地一般还有大量岩石露头,影响耕作,因此,一般不宜种植
31、需要耕作的作物,而宜于林业或牧业。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决策应当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坡度因素,坡度直接决定了土地资源质量等级和土地利用的方式选择,而且也与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密切相关;二是山区土地资源的垂直分布规律,由于分布具有一定的立体性,类型丰富多样,在土地资源开发时,要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和山地立体生态经济系统;三是一般山地丘陵地区存在缺水问题,应根据水资源分布特点,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方式和开发治理途径。2、平原平原的共同特点是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因此,平原区的土地肥沃,农田基本建设方便,是良好的发展农业的地区。平原交通方便,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投入较少,也是建设用地
32、的良好场所。平原可分为山前扇形平原、冲积平原、滨海平原等。这些平原又各有其特点。山前平原的物质组成及其特征一般是:出山口的扇顶物质较粗,坡度大,到扇的中、下部物质逐渐变细,坡度逐渐变小,面积逐渐变大,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逐渐由山前平原向冲积平原过渡。山前平原一般地面平缓,具有一定的坡降,故地面排水良好,既有丰富的地表水,又有水量丰富、埋藏不深而便于开采的地下水资源,发展农业的水土条件均较为优越,故常为农业集约化生产基地。冲积平原:当河流到达中、下游地区之后,由于坡度变小,河水中所携带的悬浮物质进一步沉积,形成了广大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松嫩平原、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由
33、于冲积平原的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故均为我国的主要农业区和耕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在地质构造的沉降低洼区,由于降水补给而形成湖泊,湖水携带的细泥物质经静水沉积而形成湖积平原。淡水湖泊在我国多为良好的渔业、农业和牧区。如南方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以及北方的白洋淀、微山湖等。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水产品生产基地;而西北干旱的内陆湖泊由于有盐化特征,因此多用于牧业,或因含盐量过高而成为非农业利用的土地资源。滨海平原一般均分布于沉降性海岸,包括河流三角洲与海积平原两种。河流三角洲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出海口附近沉积而成,在我国南方降水量丰富的三角洲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由于降水充沛,
34、淡水资源丰富,土壤自然脱盐良好,且肥力较高,故多为良好的农业垦殖区与海产品养殖区;而北方地区(如黄河的现代三角洲等),由于降水量少,土壤脱盐较差,且淡水资源有限,故其农业开发利用常受到一定限制。滨海平原的开发利用除用于海水养殖以外,主要视其淡水资源和面积等因素而定,一般淡水资源丰富、面积较大的滨海平原,适宜于围垦农用。由于滨海平原往往靠近大城市和工业区,特别是靠近沿海开发区,其开发效益相对较高。因此,对滨海平原、尤其是河流三角洲的土地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与战略意义。 八、土壤性质与土地利用和保护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对土壤性状如养分含量、通气透水性、保水保肥性以及耕作性状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土壤
35、中各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占土壤质量的百分数叫做土壤质地(也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1975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总结我国群众经验的基础上,拟订出了中国土壤质地分类的暂行方案,共划分3类11级。土壤质地不同,对土壤的各种性状影响较大。土壤的农业生产性状包括土壤的肥力性状、耕作性状和作物反应的综合反应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性状的表现程度都与土壤质地密切相关。现将砂质土类、壤质土类和粘质土类三大类土壤质地分述如下。(1)砂质土类的农业生产性状这类土壤泛指与砂土性状相近的一类土壤,物理粘粒含量45者,质地细(粘重),包括粘土以及和类似粘土性质的重壤土和部分中壤土。粘质土类土壤性状
36、:通透性差,排水不畅,容易造成地表积水、滞水和内涝;保蓄性强,吸水、持水、保水、保肥性能好,但肥效缓慢;养分含量丰富,但养分转化速度慢;土温变幅小,地温上升下降均缓慢,尤其在早春,气温低、土温不易回升,故常把粘质土称为冷性土;耕性差,土壤的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湿涨性强,耕作阻力大,耕作质量差,易起土坷垃或土垡,宜耕期短;有毒物质多,危害作物的根系;发老苗不发小苗。 粘质土壤的水分管理也不宜大水漫灌,采取喷、滴灌是最好的。(3)壤质土类的农业生产性状这类土壤在北方又称为二合土。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松辽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河间平原以及河间冲积平原上。壤土由于砂粒、粉粒和
37、粘粒含量比例较适宜,故它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克服了二者的不足。其性状表现均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的要求,是农业上较为理想的土壤质地。由于壤质土砂粘适中,大小孔隙比例分配较合理,保水保肥,养分含量充足,有机质转化也快,耕性好,土壤中水肥气热以及扎根条件协调,发小苗又发老苗,适应性较广。 2、不良质地土壤的农业利用与改良 (1)掺砂掺粘,客土调剂, (2)翻淤压砂或翻砂压淤, (3)引洪漫淤或引洪漫砂, (4)增施有机肥,改良土性, (5)种树种草,培肥改土, (6)因土制宜,加强管理。 3、几种软土地基及工程处理措施(1)沙土地基:沙土地基抗液化的工程措施有: 打桩基; 采用深基础,即基础底
38、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 挖除全部液化土层。(2)软土地基:可采用桩基、地基加固处理或进行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措施。(3)沼泽淤泥地基:不适宜于选作建筑用地;若迫不得已选用,就要排出积水,进行地基处理,或打桩或挖出淤泥直到稳固的地基基底。(4)膨胀土地基:建筑在这样的地基上的房屋和道路有被拉裂的危险,埋设在这种地基内的上下水系统,也有被拉开跑水的危险。九、土壤构型与土地利用管理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土体中的物质不断发生移动和淀积。引起土体内部物质的分异,逐渐形成了发生层次,不同的发生层次组合便构成了土壤剖面,一般分为表土层(A)、心土层(B)、底土层(C)。土壤剖面是土壤最典型、最综合的特征
39、之一,它可以反映土壤形成环境的特征、土壤类型的特征以及土壤前发育程度等,对土壤的水分、温度以及肥力状况等均有显著影响。形成土壤剖面层次性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1)母质本身原有的层次性,(2)成土过程中形成的层次性,(3)长期耕作形成的层次性。 十、土体构型评价 在生产实践中评价土壤质地好坏,除了强调表层质地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表层以下心土层和底土层的质地状况,有无阻碍植物扎根和水分渗透的的障碍层次(如砾石层,砂姜层、粘土层、铁磐层、石膏层等)以及它们出现的深度和厚度。2、不同作物品种对土壤质地的适应性不同,大多数作物适合表层为轻壤土,其厚度不少于1520cm,能达到30cm更好。
40、下层质地为中壤至重壤,以4050cm为佳。 3、土壤所处的环境条件。4、要注意水地、旱地的差别。5、土体构型,特别是粘土层的厚薄与层位,对土壤水盐运动有重要影响。十一、土壤可溶盐含量和pH值与土地利用管理 1、土壤中可溶盐对作物的危害造成作物生理干旱、破坏养分均衡、直接毒害作用 2、土壤pH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般pH值在6.0-8.5的土壤对大多数作物生长都是适宜的。但也有些喜酸性或喜碱性的作物例外。比如,茶树要在酸性(pH6.0-5.0)土壤上才能生长好,板栗适宜于在微酸性(pH7.0-6.0)土壤上生长。土壤的pH值影响土壤中的某些养分元素的有效性,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土地管理上,对于酸性土壤
41、可以通过施用石灰中和酸性,对于碱性土壤要改碱洗盐;或者是选择耐酸、耐碱品种;施用肥料也要注意pH 值对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十二、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与土地利用管理 1、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来源及其组成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动、植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合成的产物。 肥料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很大。如草原草地土壤的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6%,砂质土不足1.0%,热带土壤则更小一些。在我国耕地土壤表层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2.0%。在土壤学中,一般把有机质含量高达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20%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耕作土壤含有机质常
42、在5%以下。 2、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提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增强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如在一定浓度下,腐殖酸能促进微生物和植物的生理活性,减少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量和重金属的毒害等。土壤有机质不但是植物养分供给的源泉之一,而且它也是保持土壤良好的物理性质的物质。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可作为土壤综合肥力的一项重要标志。3、土壤养分的作用植物从土壤中获得三大营养因素:N、P、K;同时,也从土壤中获取Zn、Mn、Cu、Fe、B等微量营养因素。因此,土壤中这些速效养分的含量影响着植物生长,是土壤肥力水平或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耕地生产力的指标。
43、3作业分析:第4讲:第二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教学要求:1. 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需求分析和预测、土地利用分区的作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技术规程以及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中的作用。2. 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专项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掌握土地规划方案编制和土地利用结构平衡的基本方法。3. 重点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内容、目的、规划的原则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论证程序和保证实施措施;重点掌握基本农田保护的内容。2.讲解要点: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在1998年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中,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定义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
44、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规划的目的:“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土地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基础,同时亦为实行用地分区和用地审批相结合的土地管理制度提供依据。规划的特点:具有战略性、地域性、政策性、综合性、动态性,也兼有近期实施的可操作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法定的最权威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的总纲,对城市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等专业、专项规划的规模和布局起控制和指导作用。二、土地利
45、用总体规划的性质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资源配置的战略性规划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社会总体利益的要求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调自上而下,逐级控制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是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能不同,地域空间尺度不同,各级政府负责编制和实施本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也不尽相同。总的来看,国家、省、市、县、乡五级规划体系中,从上至下,规划任务和内容由宏观逐渐向中观,进而向微观转变。1、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国家和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高层次的政策性规划,主要起宏观调控作用。2、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作为省级规划的依
46、据。3、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地区(市)级规划是由由省级规划向县级规划过渡的中间层次,其中,市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仍属于政策性规划的范畴,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属于管理型规划。 根据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地区土地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确定土地利用目标和方向; 根据本地区土地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布局进行地域分区,确定各地域土地利用方向和管理措施; 研究分析土地的供需情况,综合研究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确定本地区与周边地区在中心城市职能、产业结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的分工与协作关系,确定中心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处理好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的关系,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点地区,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及土地开发、整治和保护的重点地区,并将耕地等重要土地资源的控制指标分解到县级政府; 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4、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管理型规划,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