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对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难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94例慢性盆腔难受患者随机分为比照组和试验组,比照组47例患者行西医治疗,试验组47例患者行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74%,比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60%,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比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比照组行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口服替硝唑,每次0.5g,一天2次,口服左氧氟沙星,一次0.2g,一天2次,一个疗程10天,持续3个疗程。 试验组依据患者病程不同实行相应的中医
2、方法进行治疗: 气滞血瘀症:患者表现为一侧难受或小腹胀痛,中医方剂构成为:牡丹皮10g、当归10g、乌药10g、香附10g、赤芍10g、桃仁10g、五灵脂10g、延胡索10g、枳壳10g、甘草5g,以水煎服,一天1剂。外治方法:以细辛2g、五灵脂6g、两面针15g、桃仁5g,研细末,再取少量放于患者肚脐的位置,再外贴活血止痛膏。 气滞血瘀证:患者表现为小腹空坠隐痛,且伴有经多质稀色淡,中药方剂构成为:白芍19g、生姜15g、延胡索19g、桂枝10g、蒲黄10g、黄芪15g、大枣15g、饴糖15g、五灵脂10g、炙甘草5g,经水煎服,一天1剂。外治方法:艾炙足三里、双阴交,一日1次,一次30分钟
3、。 湿热瘀结症:患者表现为阴部坠胀、带下增多黄稠,中药方剂构成为:黄连5g、蒲黄10g、黄芩15g、葛根20g、五灵脂10g、炙甘草5g、延胡索10g,经水煎服,一日一剂。外治方法:取泽兰15g、芒硝15g、桃仁10g、大黄粉20g,打碎,以布包袱敷于下腹部,一天1次;取三棱10g、白花蛇舌草30g、蒲公英30g、莪术10g、十大功劳30g、薏苡仁20g、延胡索10g,浓煎101mL,经直肠点滴,一天1次。 中气下陷症:患者表现为精神不振、小腹坠痛,中药方剂构成为:党参15g、菟丝子10g、淫羊藿10g、续断10g、黄芪15g、炙甘草5g、仙茅10g、白术10g、陈皮5g、升麻6g、益母草15
4、g。经水煎服,一日一剂。外治方法:取柴胡15g、升麻15g、黄芪15g、枳壳15g、党参15g,研磨细末,以醋调和,敷于脐窝,再加以覆盖固定,3天换一次;艾炙一百零一会穴,一次30分钟,一日1次。 1.3疗效评价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探讨指导原则3将治疗效果分为:痊愈:自觉症状消逝,盆腔子宫附件等没有触痛、异样,经B超显示子宫大小正常,双附件正常;显效:自觉难受减弱或消逝,白带、月经得到改善,盆腔子宫附件压痛较轻或不存在压痛,经B超检查子宫正常或略微增大,双附件正常;无效:症状无明显缓解,盆腔子宫附件存在明显压痛,B超检查子宫增大,附件存在混合性包块。治疗有效率=/小组人数。 1.4统计学处理 对
5、所得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比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3探讨 慢性盆腔难受为育龄妇女的常见和多发疾病,会对卵巢、输卵管、子宫腹膜、盆腹腔及四周的结缔组织造成影响4。发病缘由主要有性传播疾病导致的感染、产后感染、流产及妇科手术后细菌感染。患者在发病时会在一个部位、多个部位出现慢性持续性钝痛,患者简单出现疲惫易困乏、月经加剧、下腹坠胀、隐痛、腰骶部坠胀隐痛5。 临床上目前对于该病多采
6、纳镇痛药物进行对症止痛结合精神神经药物及心理学治疗等6。西医治疗的费用高、损伤大,不利于长期治疗。中医治疗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费用经济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医治疗该病时采纳辨证治疗方法:阳虚内寒及寒湿凝滞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小腹冷痛、经少色黯、得热舒减,前者腹痛喜按,治疗时应相宜暖宫温经,后者脉象沉紧、舌苔白腻、腹痛拒按,治疗时应化瘀除湿、温经散寒;气滞血瘀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未小腹胀痛、拒按,多伴有舌紫黯、痛经、胸肋及乳房胀痛,治疗时应以化瘀理气止痛方法治疗;气血虚弱者多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粘连等症状,临床表现有经少色淡、小腹隐痛、舌淡脉弱、神疲乏力等,治疗时应采纳益气补血
7、的方法;湿热下注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小腹难受,拒按、腰骶部难受、舌红、苔黄且腻,应以化瘀止痛、清热除湿的方法进行治疗;肝肾虚损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经少暗淡、腰部酸胀,多伴有苔薄脉弱、耳鸣等,应以益肾养肝的方法进行治疗。 本探讨中,采纳中医治疗的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采纳西医治疗的比照组,表明中医辨证治疗是慢性盆腔难受的有效治疗方法。慢性盆腔难受的中医病机为肝郁气滞血瘀、正虚邪实,针对患者肝郁气滞血瘀、脾肾亏虚邪实等特点本探讨主要通过疏肝解郁、扶正祛邪的方法治疗,再联合心情及心理治疗,从而起到根治慢性盆腔难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艳云.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难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探讨
8、.2022.4:91-92 2许薇.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难受症78例临床效果视察J.中医中药.2022.5:175-177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探讨指导原则M.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3-106 4林玉山.慢性盆腔难受综合征的发病特点试验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4:20-21 5苗英.浅谈中西医整体化治疗妇科慢性盆腔难受的临床阅历J.亚太传统医药.2022.8:195-196 6王小云,许英,秦梨花.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慢性盆腔它让你痛的现状分析与临床运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2022:8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