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文言文考点整理(《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三峡》《答谢中书书》《陋室铭》《马说》).doc

上传人:鹿哥 文档编号:97483668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文言文考点整理(《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三峡》《答谢中书书》《陋室铭》《马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文言文考点整理(《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三峡》《答谢中书书》《陋室铭》《马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文言文考点整理(《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三峡》《答谢中书书》《陋室铭》《马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文言文考点整理(《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三峡》《答谢中书书》《陋室铭》《马说》).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考文言文考点1.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桃花源记写于元熙二年。在当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这些晋朝的社会现实激起了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但陶渊明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在桃花源记中,作者以时间为顺序,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讲述了渔人“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故事,通过对桃花源自然环境及社会的描绘,展现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

2、安宁、自由平等的世外桃源,从而抒发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考点整理】1、文中向我们描绘桃花林的美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突出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内容)渲染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效果)为下文渔人探访桃花源做铺垫。(结构)2、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桃花源的?(变式提问:“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自然环境: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社会环境:民风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生活状况:人人安居乐业,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3、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为什么“皆叹惋”?感叹桃源人与世隔绝时间之长,不知世

3、界变化如此之大。惋惜桃源外的人们遭遇的不幸与生活的痛苦,不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最后却“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给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5、文章寄寓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如何评价这一理想?文中描写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定,人人平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考虑社会和人民两方面)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是一种幻想。6、桃花源记中的“世

4、外桃源”与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古人对理想(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7、“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花源中什么心理?有什么作用?表现了桃花源人非常珍惜自己的美好生活,不希望外界破坏打扰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为后人寻找桃花源,但不复得路,桃花源终不可寻的结局埋下伏笔。8、本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结局出人意料,文中多次运用伏笔对故事情节起到提示作用,请找出文中运用伏笔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第一段中“忘路之远近”中的“忘”为后人考证难以按图索骥埋下伏笔。第二段中“山有小口”中“小口”为后文渔人的“不复得路”埋下伏笔。第三段中的“不足为外人道也”为渔人出而复寻但“不复得路”一事埋下伏

5、笔,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9、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桃花源虽然美好,也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云霓气象。文章首尾设计的两位人物,都似真实可信。6、对比阅读(一)对比两者寄寓的的社会理想或生活图景(为何令人神往)考虑:社会 人民 自然环境(二)评价陶渊明考虑:品格高尚、厌恶官场、不满现实,希望归隐,出世思想。11、成语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优雅,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来探求尝试。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也比喻突然悟出了一个道

6、理。怡然自乐:形容喜悦高兴而满足。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与世隔绝:形容隐居或人迹罕至的极偏僻的地方。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12、默写填空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刚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明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说明桃

7、花源人长期与世隔绝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中用:“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一句,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2.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等。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那时,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受到监视,近乎流放,心中忧郁。但他仍有进取之心,月夜游承天寺正是这种心情的释放。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通过对月下庭中景物的描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

8、似幻的美妙境界。接着议论抒怀,月下感叹,寥寥数语,意味隽永,既有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与朋友一起月下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考点整理】1、文中“怀民亦未寝”中“亦”字暗含着作者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暗含着作者的欣喜。作者找怀民赏月,怀民果然也没有睡,似乎正在等着作者,确实有知音相见之欣喜。2、请自选角度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角度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空明澄澈的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空灵皎洁、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

9、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角度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积水空明”从正面写出月光的澄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从侧面表现月光的清澈透明,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角度3:动静结合,“积水空明”是静态描写,给人以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动态之美。动静结合,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3、“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中,如何理解其中的“闲人”?指清闲的人,指二人被贬谪,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有自嘲之意。具

10、有闲情雅致的人,指夜游时的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有自许之意。4、本文的主旨句是“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变式提问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表达出作者复杂的情感:既有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与朋友一起月下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也透露出作者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5、记承天寺夜游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均为苏轼政治失意时期所作,但抒发的感情各有不同,请你简要分析。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借与张怀民赏月,抒发了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闲都在其中。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借咏月怀亲之语,传达出苏轼乐观旷

11、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亲人及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6、读完本文,你也许会想到这些词语:愉悦、孤独、沉醉、悠闲请你任选一个词语,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示例一:“愉悦”,“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中“欣然”二字真情流露,能感受到作者兴奋喜悦之情。示例二:“孤独”,“念无与为乐者”中“无与”表现出作者的孤独与落寞之情。示例三:“沉醉”,“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写意描述中,能感受到作者对月色的沉醉与喜爱之情。示例四:“悠闲”,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逆境中旷达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坚守。7、默写填空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月光清澈透亮、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的句

12、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都包含其中。3.三峡三峡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选自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本文先总写三峡概貌,又抓住季节的特点依次写夏、春冬、秋不同季节的景象,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考点整理】1、三峡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借三峡两岸山势连绵、高峻的特点和四季江水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热爱之情。2、作者是按什么

13、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顺序: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然后具体描绘四季之景。好处:(1)作者没有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来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一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2)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一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3、作者在写三峡的山时,主要突出了三峡山的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来表

14、现这一特点的?主要突出了三峡山的连绵不断,高大雄伟。正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从正面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则从正面写出山的高峻挺拔。侧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从侧面来烘托山的高大雄伟。4、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夏天:水势浩大,水流湍急。展现奔放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夸张)春冬:水缓潭清,沉静优美。展现清幽美。(动静结合,俯视仰视)秋天:清寒肃杀,凄清哀婉。展现凄凉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引用)5、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何作用?侧面描写,引用渔歌,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烘托游者哀愁的心

15、情。6、第三段描写春冬之时,运用怎样的手法?按照怎样的角度来写?有何作用?答:第3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按照从俯视到仰视的角度来写。动静结合的作用:通过对“素湍、回清、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和“绿潭、倒影、绝巘、怪柏”的静景进行描写,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富有画面感,富有情态美。同时“素湍、绿潭”两种颜色、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展现了春冬季节的清幽美。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中哪个字用词精炼?为什么?“素湍”:能突出水流的湍急,也表现了浪花的颜色,符合春天江水的特点。“绿”:形容潭水,既写出潭水之深,又写出潭水之静。“绝”:写出山之高、山之险、山之陡峭。8、你从文中的“良多趣味

16、”一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对三峡春冬季景物的喜爱之情。9、默写填空三峡中,郦道元仅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三峡两岸山势高峻的特点。三峡中,用“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夏季江水满溢,漫上山陵,航道阻断的景象,体现了水势极大,水流湍急的特点。三峡中,用江船的日行千里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中运用对比、夸张手法表现江流之急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中高度概括春冬景色特点及感受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中,

17、从正面描写三峡秋天景色凄凉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4.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南朝齐梁的陶弘景。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以写景,可以抒情,也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作者给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以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18、有能与其奇者。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坠落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考点整理】1.文章开头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什么作用?答: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对山川之美的具体描绘,与下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形成对比;“共谈者”指的是有高雅情趣之人,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先贤的追慕,以及与先贤比肩的自得之情(期望

19、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2.作者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山川之美”?请简要分析。答案山川相映之美。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选择意象,构成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色彩配合之美。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多彩的气象。晨昏变化之美。选择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中的生物活动,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动静相衬之美。高峰、石壁等为静景,猿鸟、沉鳞等为动景,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静景和动景各自跃然在目。3.请从加点字的角度赏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所描写的景物特征。岩壁五色交辉,“交”字更显出色彩丰富;竹树青翠欲滴,“俱字表现出终年常绿的特点。体现了景色绚烂多彩的特点。4

20、.请从用词、修辞、感官中任选一个角度提示角度,对“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进行赏析。答案用词示例:“将”“欲”二字,赋景物以动态,动中自然有静;“乱”“竞”极写动态,打破清晨、傍晚的宁静,使得景物极具生命力。修辞示例: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朝夕生物活动,而且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感官示例:前句运用视觉与听觉描写,将早晨薄雾消散,猿鸟争鸣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后句运用视觉描写,极写夕阳下鱼儿争跃的画面。5.本文写景的语言精炼且生动,试以“猿鸟乱鸣”为例,说说该句是如何体现此特点的。答:“乱”即“纷乱”,仅一字却生动地展现了“鸣”的状态

21、,形象地写出了猿、鸟叫声此起彼伏,写出了晨景热烈欢跃的气氛;体现出猿鸟的自由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美景赞叹和喜悦之情。6.请从视角转换的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写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看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而后写“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互相映衬,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7.文末“实是欲界之仙都”有什么作用?答:用夸张的手法,总结全文,并且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将此地山水比作人间天堂,极力赞美此地风光,表达了亲近自然的喜悦之情以及归隐山林的高洁志趣。8.“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

22、奇者”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结构上:总结前文,首尾呼应,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内容上:是作者对美好的景物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突出山水之奇绝。情感上:包含了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以及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9.默写填空答谢中书书中,写山之高,水之净,山水相衬之美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中“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两句描写了傍晚时的景象,画面灵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答谢中书书中用“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陶弘景对谢灵运的钦慕,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以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

23、得之情。5.陋室铭陋室铭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面对权贵,他没有屈服,而是以文明志。陋室铭就是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陋室来抒写自己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也可以看出刘禹锡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24、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德行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浏览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文书劳神伤身。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考点整理】1.文章的标题是“陋室铭”,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山水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变式提问

2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中的作用。)开头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说明陋室也可借高尚之士散发芬芳,也为后面赞美陋室埋下了伏笔。2.文章从哪几方面表现“陋至不陋”?居住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简要分析。苔痕能“上”阶,草色能“入”帘,一“绿”一“青”,色彩清丽,生机盎然。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优美、清幽宁静的特点。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恬淡中充满生机的生活状态。4、文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

26、耳,无案牍之劳形”,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前边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指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俗务缠身。5、作者为什么写诸葛庐和子云亭?运用类比手法,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突出“德馨”,表明陋室不陋。6、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或深意?(原句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内容上: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表明陋室因主人德馨而不陋,暗含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突出中心。结构上:巧妙地照应开头“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的关键在于“惟吾德馨”。7.甲文段作者开头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陋与“不陋”是否矛盾?为什么?请做简要分析。不矛盾。“陋”是说居

27、室简陋,而“何陋之有”与前文“惟吾德馨”相呼应,意在表明因为“我”品德好,所以“我”不觉得居室简陋。前者“陋”说环境,后者“不陋”是内心所想,故不矛盾。8、本文主要采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借陋室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写陋室居住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以及生活情趣的高雅,表明“陋室不陋”的特点,表现出作者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9.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如何看待作者说的“惟吾德馨”?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忽视美好的品行,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也要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追名逐利、不与世俗同

28、流合污。10.请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探究陋室铭在内容上的创新之处。链接材料:铭,名也,记名 其功也。又:述其功美,使可称名也。(铭)多警 自我,述功德。清代李扶九评解陋室铭一文曰:“小小短章,无法不备。凡铭多自警,此却自得自夸,体格稍变。”(创编自康熙字典古文笔法百篇等)【注】味记名:记述。称名:扬名。警:警诫。铭文多用于警诫自己、称述功德,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则通过对陋室清幽环境和高雅生活的描写,突出自己德行的美好,表达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有自得自夸之意,与一般的铭文内容不同。11.默写填空人以德立身。无论身处何境,只要德行美好,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斯是陋室

29、,惟吾德馨”。(陋室铭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在陋室铭中,作者借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两句,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表现陋室主人超尘绝俗、不受世俗羁绊的胸襟。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人物不俗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6.爱莲说爱莲说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周敦颐。 周敦颐,字茂叔。人品高尚,胸怀洒落,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已值暮年(55

30、岁),又抱病在身的周敦颐任南康知军。喜爱莲花的周敦颐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好友,在池畔赏花品茗。周敦颐尤其爱莲花之高洁,又感当时官场的混沌,就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作者以莲自况,抒发了内心的真实情感。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31、;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艳丽。(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洁净地竖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赏啊。我认为菊是花中隐居避世者,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应当的人很多了。【考点整理】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体现了莲的哪些君子品质

32、,请具体分析。“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于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2、文中的菊、牡丹、莲各有什么象征意义?菊象征隐居避世者;牡丹象征追求功名利禄者;莲象征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者。3、文中三次写到菊和牡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表现手法: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来正面衬托莲花;用“牡丹”来反面衬托莲花。作用:第一次表明自己爱好的与众不同;第二次突出了莲的“君子”形象;第三次讽刺了追名逐利的世态,赞美了如

33、莲一般洁身自好的君子。4、简要分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含义。作者感慨世上像自己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进一步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明了自己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品德的人生态度。5、如何理解作者在篇末做出的评价:“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里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6、本文使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歌颂了莲花什么样的品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本文使用了托物言志,通过对莲花的

34、描写与赞美,歌颂了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7、(开放性)“出淤泥而不染”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环境对人影响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示例一:我赞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观点。这句话隐喻了做人要保持自我,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生活中,无论环境怎样,只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我们都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示例二:我赞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这句话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如果经常和爱学习的人在一起,

35、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不知不觉地提升;如果我们经常和沉迷于游戏的同学在一起,我们就很容易受到游戏的干扰,影响学习和生活。8、朗读课文,说说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9、默写填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了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爱莲说中,写莲如君子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马说马说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36、韩愈。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说明事物,都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见解,说明一种道理。马说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不得重用的遭遇;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人不幸的处境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之情。河南中招:2016年与汉书节选(同写人才问题)比较考查。备用题2008年与材论节选(同写)才问题)比较考查。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

37、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8、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用马鞭驱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考点整理】1、“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写法来表明作者怎样的见解?本文主要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来喻指贤才难遇明主。对当时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愚妄浅薄的统

39、治者的控诉和批判。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够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才能。2、本文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感情?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寄寓的感情: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和激愤之情.对被埋没人才的同情和痛惜之情。对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愚妄浅薄的统治者的控诉和批判。希望统治者能够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才能。3、文章揭露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揭示了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4、谈谈文中“千里马”“食马者”“伯乐”各喻指什么

40、。以“千里马”喻人才。以“食马者”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愚妄浅薄的统治者。以“伯乐”喻善于识别、重视、任用人才的人。以“千里马”难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5、请分别概括千里马、食马者的形象特点。千里马:遭遇悲惨、怀才不遇。食马者:专横残暴、无知狂妄。6、简要说说“食马者“应该怎样对待“千里马”?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驾驭;按照喂养千里马的标准来喂养;通晓“千里马”叫的意思,让“千里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7、这篇短文仅 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干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

41、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这些句子中的“其”“是”“之”等都是代词,指称千里马,表意简洁含蓄。8、本文中的五个“也”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各不相同,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不以千里称也”中的“也”,暗含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是马也”中的“也”,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造成的难堪的后果。“安求其能千里也”中的“也”,不仅凝聚着作

42、者强烈的愤怒谴责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其真不知马也”中的“也”,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9、人才如何才能不埋没?要有机遇,有赏识并重用人才的伯乐。自己要有真本领,要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必要时要学会毛遂自荐。10、(开放性)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只有遇到伯乐,才能才会施展出来。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答案示例一:我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如果有才能,总会有机会施展,得到别人的肯定,正如“是金子,不论在哪儿都会发光”的道理一样。示例二:我认为千里马只有遇到伯乐,才能才会施展出来。如果身边

43、没有慧眼识才的人,才能只能被埋没。如果身边有“伯乐”,才能很快就会被发现。11、对比阅读对比统治者:本文食马者代表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愚妄浅薄的统治者。同是论述人才问题,对比对人才看法的异同:本文认为世上不缺人才,只是缺少伯乐,所以呼吁要善于识别人才、重视人才、爱惜人才。对比千里马的命运本文千里马不遇伯乐赏识,被摧残,被埋没,终其一生不以千里称也。对比表达的情感对比写法: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对比写作目的:本文表达了,希望统治者能对比选拔人才的方法:本文通过伯乐来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对比对人才的态度:本文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12、默写填空: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中的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命运取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中描绘千里马不遇伯乐,终身不幸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中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和愤世嫉俗之意的句子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表现食马者浅薄无知的一组排比句式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文章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