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ppt(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提纲n一、一、健康与心理健康健康与心理健康n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概念和意义n三、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发展n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目标、任务和内容n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原则、途径和方法一、健康与心理健康(一)什么是健康(一)什么是健康 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n(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2)处世乐
2、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二)(二)什么是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心理卫生卫生大会n春秋战国管仲管子内业中指出,理想的心理状态要具备“五心”:善心定心全心
3、大心n三国嵇康认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精散此五难也比尔斯比尔斯于于1908年年5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机构,即卫生机构,即“康奈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康奈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1909年成立了年成立了“美国心理卫生委员会美国心理卫生委员会”。美。美国其它各州相继成立了州的国其它各州相继成立了州的“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卫生协会”。1936年年4月在南京召开了月在南京召开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成立大会。的成立大会。建国后,建国后,1985年年9月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了中月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了中国心理
4、卫生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心理健康标准三原则(王效道)心理健康标准三原则(王效道)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原则 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原则 人格的稳定性原则。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正常的智力 正确的自我认识 稳定的情绪 适度的反应 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水平的四个等级心理健康水平的四个等级 区域区域服务服务纯白区纯白区浅灰区浅灰区深灰区深灰区纯黑区纯黑区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完全健康完全健康各种生活压力引各种生活压力引起的心理冲突与起的心理冲突与障碍障碍各种人格各种人格 异常异常精神
5、病精神病服务人员服务人员心理辅导者心理辅导者心理医生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病医生精神病医生服务方式服务方式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医学)(医学)无需服务无需服务n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又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激阶段,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n其临床症状为:浑身无力,容易疲倦,思浑身无力,容易疲倦,思维紊乱,心烦意乱,头痛,睡眠不良,便维紊乱,心烦意乱,头痛,睡眠不良,便秘。秘。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6、 标准的相对性 整体协调性 标准的多元性(三)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三)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 人格倾向性心理特征导引系统导引系统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兴趣兴趣.需要需要理想理想.信念信念.世界观世界观胆汁质胆汁质.多血质多血质黏液质黏液质.抑郁质抑郁质 气气质质能 力性 格认知认知.情感情感.意志意志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本我“快乐原则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道德原则”(三)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三)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 人格倾向性心理特征导引系统导引系统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兴趣兴趣.需要需要理想理想.信念信念.世界观世界观胆汁质胆汁质.多血质多血质黏液质黏液质.抑郁质抑郁质 气气质质能
7、力性 格认知认知.情感情感.意志意志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尊重需要尊重需要爱和归属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生理需要(三)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三)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 人格倾向性心理特征导引系统导引系统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兴趣兴趣.需要需要理想理想.信念信念.世界观世界观胆汁质胆汁质.多血质多血质黏液质黏液质.抑郁质抑郁质 气气质质能 力性 格认知认知.情感情感.意志意志气质气质类型类型胆汁质胆汁质多血质多血质黏液质黏液质抑郁质抑郁质气质类型气质类型n胆汁质胆汁质n多血质多血质强型强型n黏液质黏液质n抑郁质抑郁质弱型弱型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二、
8、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包括积极心理的教育和消极心理的预防两种形式。教育部在1999年8月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二)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二)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n1.人的心理发展阶段n2.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关系;n3.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五育的关系人心理发展成熟的六个时期n乳儿期(01岁
9、)n婴儿期(13岁)n幼儿期(36、7岁)n童年期(6、711、12岁)n少年期(11、1214、15岁)n青年初期(14、1517、18岁)年龄年龄内容内容品质品质02岁岁信任感对怀疑感信任感对怀疑感希望希望24岁岁自主感与羞怯或疑虑自主感与羞怯或疑虑自我控制自我控制47岁岁主动性与退却内疚主动性与退却内疚生活目的生活目的712岁岁勤奋进取对自贬自率勤奋进取对自贬自率能力能力1218岁岁同性对角色混乱同性对角色混乱忠诚忠诚1825岁岁亲密感对孤独感亲密感对孤独感爱爱2565岁岁 繁衍与停滞阶段繁衍与停滞阶段关心他人关心他人老年期老年期完善感对悲观失望完善感对悲观失望智慧智慧艾里克森艾里克森心
10、理发展的矛盾性心理发展的矛盾性:危机与转机并存危机与转机并存心心理理社社会会发发展展八八个个阶阶段段理理论论发发 补补展展 救救性性 性性心理教育心理教育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 学校教育领域学校教育领域 精神卫生领域精神卫生领域 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辅导与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辅导与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目标目标正常、自我实现正常、自我实现合格、高尚合格、高尚过程过程由内到外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由外到内问题问题成长问题成长问题人生观问题人生观问题内容内容了解自我及成长过程了解自我及成长过程了
11、解社会了解社会关系关系朋友式朋友式权威式权威式保密保密严格保密严格保密不严格不严格(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n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n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n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n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n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n促进教师的心理素质;促进教师的心理素质;三、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三、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n三个阶段三个阶段n四个问题四个问题n五点成绩五点成绩n六个趋势六个趋势(一)
12、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三阶段三阶段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致可分为“自发探索”、“积累成果”和“推广普及”三个阶段。n自发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n积累成果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n推广普及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策和文件政策和文件n1999年8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n2002年8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n2001年2月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n2002年4月浙江省教育厅颁发了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试行)和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职责(试行
13、)n2003年,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n2009年,市教育局联合人事局和温州医学院发文关于加强温州市中小学校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二)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取得的五点成绩五点成绩n1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学校心育活动的组织领导n2各地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校心育活动n3注重学校心育的理论和实验研究n4加强了学校心育师资的培训工作n5编撰出版了一批学校心育读物(三)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四个问题n1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n2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n3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匮乏;(三)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存在
14、的四个问题四个问题n4实践中存在的诸多不良倾向。实践中存在的诸多不良倾向。n(1)形式化倾向;n(2)片面化倾向;n(3)医学化倾向;n(4)课程化倾向;n(5)德育化倾向;n(6)孤立化倾向。(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六个趋势六个趋势n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要求;n2.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从兼职为主转变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六个趋势六个趋势n3.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扩大:从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对象看,从以学生为主转变为同时关注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学校环境;从
15、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领域看,从人格辅导扩展到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看,从心理适应教育扩展为潜能开发。(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六个趋势六个趋势n4.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从个别辅导为主转变为团体辅导训练为主的模式;n5.建立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技术系统;n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技化程度将迅速提升。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目标、任务和内容务和内容(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v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
16、展。认识自我,悦纳自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我。v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少数有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忧忧郁郁总觉得苦闷、无精打采、提不起劲儿总觉得苦闷、无精打采、提不起劲儿焦焦虑虑感到莫名其妙的紧张、坐力不按心情烦燥、感到莫名
17、其妙的紧张、坐力不按心情烦燥、不塌实。不塌实。人际关系敏感人际关系敏感总感觉到别人对自己不好,不理解、不同总感觉到别人对自己不好,不理解、不同情自己;与异性在一起时感到不自在。情自己;与异性在一起时感到不自在。情绪不稳定情绪不稳定心情时好时坏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同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同伴、家长和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伴、家长和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心理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如如果果同同学学比比自自己己成成绩绩好好,比比自自己己有有钱钱或或穿穿的好就不舒服,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公平。的好就不舒服,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公平。(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适应不
18、良适应不良对学校的各种课都不喜欢,对学校生活对学校的各种课都不喜欢,对学校生活不适应,学习困难不适应,学习困难。强迫症状强迫症状总总在在想想一一些些没没有有必必要要的的事事情情,如如果果要要考考不不好好该该怎怎么么办办、说说错错了了话话该该怎怎么么办办;女女生总担心自己服装不整洁,爱照镜子等。生总担心自己服装不整洁,爱照镜子等。对抗倾向对抗倾向常常发发脾脾气气、摔摔东东西西、大大喊喊大大叫叫、爱爱抬抬杠杠、有有理理不不让让人人,没没理理搅搅三三分分,控控制制不不住住自自己。己。(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n1.生活问题辅导n2.学习问题辅导n3.生涯问题辅导1.生活问题辅导生活问题辅导n自我意
19、识辅导n情绪辅导n社交辅导n休闲辅导n性心理辅导2.学习问题辅导学习问题辅导n学习动机的辅导n学习策略辅导n考试心理辅导3.生涯问题辅导生涯问题辅导n升学和择业问题辅导 帮助选择职业、准备职业、安置职业,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测验和鉴定、信息服务、咨询。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原则、途径和方法途径和方法(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n教育性原则n全体性原则n差异性原则n主体性原则n整体性原则n保密性原则(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n开设心理辅导讲座开设心理辅导讲座n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n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设心理
20、辅导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设心理辅导n学科教学渗透心理辅导学科教学渗透心理辅导n小组辅导小组辅导n个别辅导个别辅导n家庭辅导家庭辅导(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n1.关注:对任何学生都无条件地关注n2.反馈: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认识自我n3.阅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书刊,从而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n4.改变认知:通过暗示、说服等方法,促使行为的改变n5.行为训练:通过布置一定的作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n6.角色扮演:在自然、自发的气氛下,演出希望的、害怕的角色行为,促进个人的心理成长n7.示范作用:教师在每一个活动之先首先做示范n8.同伴互助:学生带学生,弥补教师力量的不足n9.家庭会议: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共同制定计划,帮助解决问题n10.自我管理:让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自我指导,以达到自立自助的目的最近有关新闻最近有关新闻2009年提倡慢生活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