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题库4套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题库4套 .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管理学原理题库(4套版)一、客观题(单选题)1、“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提出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A、法约尔 B、西蒙 C、孔茨 D、罗宾斯2、管理的归宿是(D)A、行使管理职能B、参与社会实践C、合理配置资源 D、实现组织目标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的二重性是(B)A、科学性与艺术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性与技术性 D、技术性和艺术性 4、在管理的实践中,强调管理的创造性和权宜应变,这是指管理的(C)A、科学性 B、技术性 C、艺术性 D、现实性5、在一个组织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行使管理职能的人是(C)A、领导者 B、组织
2、者 C、管理者 D、决策者6、按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来划分,大学组织属于(B)A、 简单稳定环境 B、 复杂稳定环境C、 简单动态环境D、复杂动态环境 7、在下列要素中,属于一般环境因素的是(A)A、技术因素 B、竞争者 C、顾客 D、资源供应者8、在下列要素中,属于具体环境因素的是(C)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顾客 D、技术因素9、组织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是(B)A、物质环境和政治环境 B、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C、物质环境和经济环境 D、物质环境和技术环境10、组织文化的核心要素是(A)A、 组织价值观B、 组织宗旨 C、 组织精神 D、 组织形象11、某企业明确纪律的要求是令行禁止
3、,服从命令。它表明该企业文化具有(C)A、凝聚功能B、导向功能C、约束功能D、激励功能12、首钢集团提出了“科技首钢”、“绿色首钢”和“人文首钢”的口号,这指的是(C)A、 企业价值观 B、 企业精神 C、 企业形象D、 企业规范13、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D)A、经济管理问题 B、企业管理问题 C、行政管理问题 D、一般管理问题14、从管理的学科性质来看,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具有很强的(B)A、综合性 B、实践性 C、一般性 D、社会性15、在管理思想史上,首先重视“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管理分离”的时期是(C)A、传统管理思想 B、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C、行为科学思想阶段 D、现代管理思想阶段
4、16、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A)A、解决分工与协作的问题 B、处理人际关系 C、作好经营计划 D、提高劳动生产率 17、法约尔认为企业经营活动的类型是(B)A、技术活动和商业活动 B、财务活动与安全活动 C、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 D、A.B和C 18、法约尔提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五大职能,这是指(D)A、技术活动 B、商业活动 C、管理活动 D、财会活动 19、韦伯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D)A、一般管理理论 B、科学管理理论C、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20、在韦伯看来,涉及到行政组织基础的权力是(C)A、理性的、法定的权力 B、传统的权力 C、现代的权力 D、超凡的
5、权力21、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成果,认为企业存在着(C)A、团队 B、群体 C、正式组织 D、非正式组织2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提出“管理理论丛林”现象的管理学家是(A)A、巴纳德 B、孔茨 C、卡斯特 D、德鲁克 23、西蒙“令人满意准则”的提出,是基于(D)观点A、有限理性 B、绝对理性 C、有限感性 D、绝对感性 24、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B)A、开放系统 B、封闭系统 C、合作系统 D、独立系统 25、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代表者是(B)A、彼得圣吉 B、迈克尔哈默 C、德鲁克 D、戴明 26、五项修炼的核心与基石是(A)A、系统思考 B、自我超越 C、团队学习 D、改善心智模式 E
6、、建立共同愿景 27、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实体,为迅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一定时间内结成的动态联盟。这指的是(A)A、虚拟组织 B、再造组织 C、学习型组织 D、核心组织 28、企业再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A、彼得圣吉 B、迈克尔哈默 C、德鲁克 D、戴明 29、构成系统的基本成分是(A)A、要素 B、联系 C、结构 D、功能 E、环境30、系统具有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从系统的特征来看,这是指(A)A、整体性 B、层次性 C、目的性 D、适应性31、人本原理讲求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是(B)A、人的主动性 B、人的创造性 C、人的积极性 D、A,B和C 32、以情感和文
7、化为基础,运用尊重、激励、引导和启迪等方式进行管理,是指(A)A、动力管理 B、人才管理 C、能级管理 D、柔性管理 33、从创新的管理体系来看,组织的生命之源是(D)A、观念创新 B、技术创新 C、制度创新 D、管理创新 34、特定的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与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率。这是指(D)A、效益 B、效率 C、效果 D、效能35、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必须共同遵循的最高道德准则是维护(D)A、个人利益 B、集体利益 C、国家利益 D、顾客利益 36、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因为负责任的行为才是所要做的正确的事情。这个观点阐述的角度是(A)A、公众期望 B、长期利润 C、道德义务 D、股东利益
8、37、管理的首要职能是(A)A、计划 B、组织 C 、领导 D、控制38、计划工作的起点是(A)A、估量机会 B、确定目标 C、确定前提条件 D、确定方案 39、目标责任制的理论就是建立在目标具有(B)这一特点基础之上的A、综合性 B、层次性 C、多样性 D、网络化40、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是(B)A、执行目标、确定目标、成果评价B、确定目标、执行目标、成果评价C、成果评价、确定目标、执行目标D、确定目标、成果评价、执行目标 41、组织表示其活动的总计划是(C)A、宗旨 B、目标 C、战略 D、目的42、战略管理的起点是(A)A、组织宗旨和目标的确定 B、环境分析 C、战略制定 D、战略实施 4
9、3、对一定事物的动态及其发展趋向进行探索,并事先作出估计和评价。这是指(C)A、计划 B、目标 C、预测 D、决策44、预测的结果与将来的实际情况总会存在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前或后的偏差,它表明预测具有(C)特点。A、不确定性 B、科学性 C、近似性 D、局限性 45、一般来说,下列哪项是在非正式组织中不能得到满足只有在正式组织中才能得到满足的(B)A、情感交流 B、晋升需要 C、社会交往需要 D、心理需要 46、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的组织结构形式是(C)A、直线式组织 B、事业部制 C、矩阵式组织 D、职能式组织 47、下级机构或人员接受每个分担专业职能的上级发出的指令,这是(D)的特
10、点A、直线式组织 B、事业部制 C、矩阵式组织 D、职能式组织 48、下面哪一种组织形态是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结构形式(B)A、直线式组织 B、团队组织 C、矩阵式组织 D、职能组织 49、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是(A)A、扁平式结构 B、高耸式结构 C、科层式结构 D、网络式结构 50、强调团结协作精神,具有独立作战的组织是(A)A、团队组织 B、学习型组织 C、虚拟组织 D、矩阵式组织 51、我们把从目标、任务出发设置机构的程序,叫做(A)A、因事设职 B、因职配人 C、因人设事 D、因人配职 52、一个组织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指挥的人员的数量叫做(D)A、指挥权力 B、管理
11、能力 C、管理层次 D、管理幅度53、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B)A、成正比 B、成反比 C、曲线相关 D、不相关 54、把决策权集中在组织领导层,下级的一切行动听从上级指挥,这是(A)A、集权 B、分权 C、授权 D、擅权55、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是(B)A、才能 B、职位 C、知识 D、品格56、按双因素理论的观点,即使满意了也不能使人产生满足感的因素属于(B)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辅助因素 D、外在因素 57、在组织规模较大时,相对而言,反应速度快、时滞短的控制方式是(B)A、集中控制 B、分散控制 C、分层控制 D、反馈控制 58、进行控制的
12、首要步骤是(A)A、确立控制目标 B、衡量实际业绩 C、进行差异分析 D、采取纠偏措施 59、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对下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思想教育手段具有(B)特征A、目的性 B、激发性 C、长期性 D、灵活性60、管理者运用表扬、奖励、晋升或者是批评、记过、降级、撤职等方法来保证命令的执行,这是指行政手段(B)A.权威性 B、强制性 C、垂直性 D、稳定性二、简答题1、管理的内涵和性质是什么?管理就是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依靠组织内的全体成员的活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有效和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的性质有:(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
13、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具有二重性。具体具体来讲,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2)管理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2、管理的外部环境对组织有何影响?外部环境是指能够对组织绩效造成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力量,其构成要素是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一般环境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它只是以间接作用的方式影响社会某一特定的管理组织,但是这些起间接作用的变量因素将最终决定着组织的长远发展。具体环境由资源供应者、竞争者、服务对象(顾客)、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构成。它是对某一组织的目标实现产生直接影响的要素。具体环
14、境对每一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它同一般环境相比,对组织的影响要更为直接和具体些。3、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继梅奥之后,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其基本观点是: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士气。继梅奥之后,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1) 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问题;(2) 同企业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3)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4) 企业中领导方式的问题。 4、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西蒙提出“令人满意准则”的依据是什么?
15、决策理论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吸收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程序等学科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和马奇等人,决策理论学派认为:(1) 管理就是决策。(2) 决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3) 提出“令人满意”的准则。西蒙提出的“令人满意”的准则的依据是“有限理性”。5、什么是五项修炼,五项修炼的核心是什么?彼得圣吉认为,企业唯一持久的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要建立成功的学习型组织,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与之紧密相关的五项修炼:(1)
16、自我超越;(2) 改善心智模式 ;(3) 建立共同愿景;(4) 团队学习;(5) 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与基石,它要求人们用系统的观点对待组织的发展。6、组织管理者在实践中如何贯彻系统原理?用系统原理指导组织的管理工作,组织管理者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树立组织的整体系统观。(2)掌握组织的系统分析方法。对一个组织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了解系统的要素;研究系统的联系;把握系统的功能;弄清系统的历史;研究系统的改进。(3)贯彻组织的整分合原则,即:整体把握、科学分解和组织综合。7、什么是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实现的方式有哪些类型?人是管理系统中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17、和最为活跃的因素。作好了人的工作,管理就抓住了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的人本原理,就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应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管理原理。人本原理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动力管理;柔性管理;人才管理。8、组织为什么要构建创新体系,创新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组织的发展的是一个动态过程。要使这个过程不断地持续下去,组织就不能停止创新。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组织的发展与竞争优势更取决于组织的创新能力,可以讲不创新,就意味着灭亡,创新已成为组织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实行创新管理是组织竞争的取胜之道。而构
18、建创新管理体系,则是保证创新管理有效进行的前提。创新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9、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认真考虑企业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体现有:(1) 公平竞争的责任;(2) 保护环境的责任;(3) 保护员工的责任;(4) 保护顾客的责任;(5) 保护投资者的利益;(6) 保护社区的责任。10、什么是战略,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战略管理的过程又是什么?战略是组织表示其活动的总计划,以及为实现总体目标而作的重点部署和资源安排。其构成要素有: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战略管理是一个关于战略从
19、形成到贯彻的过程。战略管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的宗旨和目标的确定;(2) 环境分析;(3) 战略制定;(4) 战略实施。11、怎样理解预测和决策的关系?预测是对一定事物的动态及其发展趋向进行探索,并事先作出估计和评价。决策就是为解决面临的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而制定与选择活动方案的过程。预测与决策的联系:预测对管理决策的直接作用在于它一方面通过揭示事物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为创造出实现决策目标所必需的条件作准备;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决策提供多种方案或方法,扩大可供选择的范围,为最后选择满意方案作准备。预测与决策的区别:一是预测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决策侧重于对有利时机的科学选
20、择;二是预测要提供多种可能的方案,决策则主要是从多种可能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三是预测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决策是预测的服务对象。12、简述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关系?正式组织,是为了达到目标而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职责范围的组织体系。非正式组织,不是经官方规定,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是一种非正式的联合体。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有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两点:(1)标准不同。在正式组织中是以效率为重要标准的,在非正式组织中则是以感情为重要标准的。(2)组织的结构和稳定性存在差异。在正式组织中有完备的组织章程和制度,有明确的组织原则,有固定的组织成员,且组织成员有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其结构严密和
21、稳定。而非正式组织由于具有很大的自发性,非正式组织的内聚力主要依赖于情趣相投和心理相容,一旦成员间发生兴趣变化、观念相异、意见相左、利益相背或人际关系的不和谐,都能引起非正式组织的聚散或重新组合。因而非正式组织的成员、结构、活动方式以及行为规范容易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变异性和不稳定性。13、什么是组织设计,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哪些?组织设计,就是对构成组织的各个要素、各个部门进行总体的规划,以保证这些要素和部门所组成的组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协调地运作。组织设计是组织实体的建构过程,主要集中在对组织结构的设计、调整和安排上。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组织环境;组织战略;组织规模;权力体制
22、。14、设计组织结构应遵循哪些原则?组织的管理者必须重视组织设计的工作,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地对组织进行调整。要对组织进行合理的设计,必须遵循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设计的原则有:(1) 有效性原则;(2) 部门化原则;(3) 管理幅度原则;(4) 权责对等原则;(5) 统一指挥原则;(6) 协调一致原则。15、简述分权与授权的关系。所谓制度分权是在组织设计时,考虑到组织规模和组织活动的特征,在工作分析、部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各管理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规定必要的职责和权限。而授权则是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领导者为利用专门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或出现新增业务的情况下,将部分解决问题、处理新增业务的权力委
23、任给某个下属。两者的联系是:组织设计中的权力分配(制度分权)与主管人员在工作中的授权都属于权力的分散化,其结果是使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行使较多的决策权。两者的区别是:(1) 制度分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授权具有很大的随机性。(2) 制度分权将权力分配给某一个职位,而授权是将权力委任给某个下属。(3) 制度分权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授权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临时的。(4) 制度分权是一项组织工作的原则,而授权主要是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的艺术。16、什么是人员配备,实行人员配备的条件和原则是什么?人员配备就是把适当的人员安排到适当的位置上的过程。实行人员配备,需要二个基本的条件:(1) 有合理的组织结构以
24、及要求明确具体的各种职位。(2) 有可供选择的、适应不同职位需要的各类人员。实行人员配备的原则有:(1) 因事择人原则。(2) 选贤任能原则。(3) 因材使用原则。(4) 群体相容原则。(5) 动态平衡原则。17、领导与管理的区别是什么?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主要有:(1) 领导是管理的一种手段,它的重点则集中在制定大针方针上面,进行战略指导的综合性工作;管理是根据确定的目标,进行战术运行的职能性工作,实施具体的计划、组织、控制。(2) 领导对管理有统率性,要为管理指明战略性的方向、目标和路线;管理对领导具有执行性,注重系统内人、财、物的配置,要为领导落实已经提出的战术性的方式、途径和措施。 (3)
25、 领导强调总揽全局,协调整个组织的统一;管理侧重于内部秩序的维持和完善。(4) 领导致力于提高整个组织的效益;管理侧重于具体工作的效率和效果。(5) 领导的实践活动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管理的实践活动是科学与技术的统一。(6) 领导具有导向性,注重思想、威信、榜样的力量,主要依靠领导者的影响力、感染力与感召力,使被领导者自愿服从;管理具有强制性,注重权力、法律、制度的力量,主要依靠约束力和人们的被迫服从。18、什么是正式沟通,它有哪些方式及形态?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按照信息的流向,正式沟通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与斜向沟通。正式沟通的形态有:链式沟通、
26、环式沟通、Y式沟通、轮式沟通和全通道沟通。19、什么是领导艺术,它有哪些基本类型?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和直觉,迅速及时、随机应变而又准确有效地处理问题的技巧和能力。领导艺术的类型有:(1) 多谋善断的艺术;(2) 善于用人的艺术;(3) 人际协调的艺术;(4) 解决冲突的艺术。 20、控制过程包括哪些内容,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控制?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管理者要进行有效控制,必须把握住控制过程:首先,明确标准。标准分为有形标准和无形标准,其中有形标准包括数量标准、质量标准、成本标准和时间标准。在确定标准时应注意:标准要有合理的稳定性;标准要有普遍
27、的适应性;标准要明确和具体。标准要具有可行性。其次,衡量成效。管理者应搜集反映实际成效的信息;比较实际成效与标准,找出差距。再次,纠正偏差。管理者一方面要对偏差进行评价,即:分析偏差的原因;查明偏差的结果;弄清偏差的范围。另一方面要对偏差进行纠正,应注意提高纠偏的效率,加强纠偏的措施。21、什么是绩效评价,它有哪些种类,绩效评价是定期考察和评价组织、管理者、员工等的行为状态和行为结果的活动或过程。绩效评价的种类有:(1) 以评价的客体为标准可以将绩效评价为组织绩效评价和个人绩效评价。(2) 以评价主体为标准可以将绩效评价分为1度绩效评价、90度绩效评价、180度绩效评价和360度评价。(3)
28、以评价目的与内容为标准可以将绩效评价分为业绩评价、能力评价、态度评价、潜力评价和适应性评价等。(4) 以评价方法为标准可以将绩效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三、论述题1、试述管理是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管理的科学性,是指一种系统化的管理知识体系。管理的科学理论对管理人员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人员只有掌握了这种经过系统化的管理知识体系,才可以避免单纯凭经验、直观和靠运气的方法,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设想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管理的科学性表明:管理只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方法,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进行运作,是能够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性的。管理的技术性,是指把系统化的管理知识体系转化为能够进行操作
29、的方法和技巧,是管理科学应用于管理实践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管理技术反映了管理理论,它是从管理经验和管理技能中提炼发展而来的。目前,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的实践,是达到某种所需要的具体结果的“诀窍”。它强调管理的创造性和权宜应变。管理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管理者在理论的运用中应该注意二点:一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二是既不能生搬硬套地滥用管理理论,又不能随心所欲地驾驭一切。从科学性来讲,不能用一个不适应实情的原理去改善管理者所面对的现实。不论是理论家还是实践家,试图把一种理论生硬地搬用于不能由它来阐明的那种情况,那是不适宜的。从技术性来讲,管理者应该正确运用管理技术中的预算编制、决策
30、技术、目标管理以及各种控制技术等等,以便有效地开展管理活动。从艺术性来讲,管理的艺术性应局限在管理制度失效的领域,也就是说需要靠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灵感与创新,去完善管理制度。但在管理制度规定到的地方,是不可以假管理艺术之名违反管理制度的。如果管理制度本身不合理,那么就需要修订管理制度,而不是以管理艺术去代替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讲,建设管理制度,需要把握科学性和技术性;完善管理制度,需要运用艺术性。2、试析人本管理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人是管理系统中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最为活跃的因素。作好了人的工作,管理就抓住了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的人本原理,就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应以调动和
31、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管理原理。将人本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管理者就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组织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从这个定义来看,它包含有三层意思:组织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价值观;组织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精神;组织文化的体现是组织形象。管理者进行组织文化建设,必须有效地发挥组织文化的功能,而这有赖于人本管理。因为:以人为本,可以培育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成员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组织有
32、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以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为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从而顺利地实现了组织文化的凝聚功能。以人为本,可以引导企业成员的行为心理,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自愿地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来实现的,从而有效地发挥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以人为本,可以通过信任鼓励、关心鼓励、奖励激励、宣泄激励的方式来体现组织文化的激励功能。以人为本,实行的是柔性管理,使组织成员能够更为有效地接受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影响作用,发挥出组织文化的约束功能。(学生可以适当地举例加以说明)3、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企业构建创新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及其对策。企业的发展的
33、是一个动态过程。要使这个过程不断地持续下去,企业就不能停止创新。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企业的发展与竞争优势更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讲不创新,就意味着灭亡,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实行创新管理是组织竞争的取胜之道。而构建创新管理体系,则是保证创新管理有效进行的前提。创新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我国企业要构建创新管理体系,其对策是:(1)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如:海尔企业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使其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为“中国造”的代名词。其创新意识主要有:一是形成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的品牌意识;二是树立有缺
34、陷的产品等于废品的质量意识;三是强调用户永远是对的与星级服务的服务意识等。(2)强调技术创新,实行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无数实践证明:“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创新策略,是许多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法宝。一般而言,产品创新的基础是市场和工艺设备,市场需求是产品创新的起因,产品的生命周期对于产品创新具有较大的刺激作用,而研究开发,实行技术创新则是产品创新的的关键。显然,企业要实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就必须依赖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因此,需要实行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完善人才的开发机制。(3)重视制度创新,推动组织的发展。创新是制度发展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要求,任何一个组织的制度规
35、定要反映制度对象变化的新内容,随其变化而得到不断地更新和发展。通过随时跟踪对象,对那些过时的、不适应对象的制度安排要进行变革和重新设计,而这些需要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来完成。就企业制度创新来讲,它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企业领导制度创新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制度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追寻和探究。(4)实行管理创新,有效整合组织资源。管理创新是创新活动的综合体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取决于管理创新。管理创新要求管理者改变重维持、轻创新的观念,在管理活动中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制度规范与现存社会生活的最佳配合。通过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促使技术人
36、员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方法。4、联系实际,谈谈企业管理者追求组织长期稳定高效益的途径。所有的管理都是致力于提高效益,但并不是所有的管理都是有效的。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效益的提高,涉及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环境和管理措施等等,这些因素对管理效益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像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能够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并对管理效益产生着直接的作用。因此,管理者要追求组织长期稳定高效益的途径有:(1)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企业管理者应将可持续性发展与效益原理结合起来,就是要兼顾需要与可能,在讲究经济效率的同时,保持与生态环
37、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间接效益和直接效益等方面的关系,把过程与结果、动机与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废气,污染周围环境。(2)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管理的有效性,应是管理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统一。其实现的重要途径是要确立有效管理的评价体系。一是在评价标准上要注意直接的成果和价值的实现。二是在评价内容上应以工作绩效为主,以贡献为主,并分清主客观条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3)不断追求组织长期稳定的高效益。管理者要追求组织长期稳定的高效益,一方面,不仅要“正确地做事”,更为重要的是要“做正确的事”。这是因为
38、效益与组织的目标方向紧密相联:如果目标方向正确,工作效率越高,获得的效益越大;如果目标方向完全错误,工作效益越高,反而效益会出现负值。因此,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首要的问题是确定正确的目标方向,搞好组织的战略管理,并在此前提下讲究工作的高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组织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如企业管理者不能只满足眼前的经济效益水平,而应该居安思危,不断地推行新产品,以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去迎接市场的挑战。只有不断地积极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人才开发,才能保证企业有长期稳定的较高的经济效益。5、运用系统原理,谈谈组织管理者如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决策
39、就是为解决面临的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而制定与选择活动方案的过程。在管理的一切领域,无论是管理中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还是管理中的指挥、协调和控制都离不开决策,可以讲,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组织管理者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必须运用系统原理,对决策对象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把握住决策对象的每一个要素及要素间的联系,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具体来讲:一是建立决策体制。决策体制是科学决策的组织保障和运行机制。它是决策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的总和。管理者必须明确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即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和决策系统。充分发挥决策体制构成要素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利用其特点,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二是明确决策程序。一般来说,决策
40、程序有:(1) 发现问题。决策的一开始就是问题识别、分析。它是对问题作系统诊断,明确问题的性质、范围和产生问题的关键所在。管理者应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入手,找出问题。(2) 明确决策目标。决策目标是决策的出发点,也是决策的归宿点。某一决策问题的决策目标确定好了,下面的决策工作内容就有一个可靠、扎实的基础。(3) 拟定方案。管理者应注意: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能力,设计出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以备决策方案的选择;所拟定的方案只可相互排斥或相互替代,不可相互包容或相互涵盖;明确列出各方案的限制因素;方案要有创造性。(4) 评估方案。管理者应注意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客观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确定决策方案的
41、评价标准。(5) 选择方案。在方案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统筹兼顾;要注意不同意见,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要有决断能力。决策者要在充分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组织任务的理解和形势的判断,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作出决断。(6) 执行方案。管理者应注意做好方案实施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使组织成员都了解决策方案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同时要建立适当的组织机构,建立信息反馈和控制系统。(7) 评价决策效果。对决策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估,就是要对决策方案进行审视,以确认方案实施是否已经解决了问题。三是正确运用决策的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决策的定性方法侧重于对于决策行动进行分析和规范
42、,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决策的定量方法大多用数学模拟分析,以求作出数量化决策。比较常用的有决策树、非确定性决策法等。组织管理者应灵活运用不同的决策方法,加强决策的科学性。6、根据激励理论,归纳在现实工作中激发和鼓励员工积极性的基本方法。在行为科学研究领域,人们在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去探讨如何激发人的动机、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有关激励方面的理论。激励理论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激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和波特,劳勒模式等。根据这些理论,可以归纳出激发和鼓励员工积极性的方法:(1) 层次
43、激励法。这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而进行的激励方法。马斯洛认为当低一级需要满足之后,就不再成为激励人们行动的动力了。此时,只有满足高一级需要,才能进一步提高人的积极性。领导者的任务就在于帮助下属达到需求水平,只有满足这种需求,就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层次激励法是根据人的需求层次而有针对性地激励人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加强激励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举措。(2) 关怀式激励法。这种激励法就是要求领导者时刻把握职工的情绪,使职工体会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这种方法一方面要求领导者在情感方面与职工进行融通,具体的途径可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另一方面就是信息方面的沟通。因为领导只有体察到下属的所做所想、才华
44、和能力,才会知人善任;领导只有体察到民情,才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关怀。而下属只有得到领导的关心,才能忘我地工作。(3) 强化式激励法。强化是心理学术语。人们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使这个行为得到巩固和保持,就叫做“正强化”;而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或惩罚,使之逐渐减弱、消退,叫做“负强化”。管理者应注意处理批评和表扬的关系,实行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策略。领导者在使用这一方法时,态度要真诚,做法要及时,内容要具体,方式要多样。(4) 榜样式激励法。一方面是领导者通过树立鲜明、生动、具体、形象的学习榜样,来激发下属的上进心和荣誉感;另一方面是以领导者自身的模范作用来激发下属积极性。(学生可列举其它的方法
45、)7、试述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者的影响力有两类:(1)权力性的影响力权力性的影响力是由合法权力带来的,它的特点是对别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有以下几点:传统因素。这是指人们对领导者的一种传统观念,总认为领导者有权、有才干,比普通人更强些,这些观念逐渐形成某种形式的社会规定,产生了对领导者的服从感。职位因素。这是指个人在组织中的职务和职位会使其下级产生畏惧感。领导者职位越高,权力越大,下级对他的畏惧感就越强。领导者的影响力与本人素质无关,纯粹是社会组织赋予的力量。资历因素。领导者的资格和经历也是领导影响力的构成因素。资历是历史性的,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过去的情况。人们对于资深的领导者是较敬重的。(2)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既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没有上下授予形式,更多的表现为下属对上级的顺从和依赖关系。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有以下几种:品格因素。领导者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和作风等,它反映在领导者的言行之中。领导者具有优秀的品格,可以使人产生敬爱感,并给领导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才能因素。领导者的才能不仅能反映自身能否胜任工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工作的结果是否成功。具有才能的领导者,能够实行有效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