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复习资料 .doc

上传人:yy****2 文档编号:97454202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复习资料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复习资料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复习资料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复习资料 .doc(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a.生理上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b.病理上 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 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c.临床意义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治疗局部病变时,也必须从整体出发。 2、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a.气候 b.昼夜变化: 白昼为阳,夜晚为阴,人体也是早晨阳气初生,中午

2、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 许多疾病的发病时间及引起死亡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c.地域差异 地域的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因此每个地区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 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比如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 辨证论治: 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证”与“症”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

3、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性质(如寒、热等),以及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症,患者因疾病而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及症候(症候-是由若干症状综合构成的,可以说是症状的复合)例如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是一种外感表症的症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病与辩证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

4、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阴阳五行学说 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体会到自然界中

5、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相互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的特性相

6、关性:阴阳分析的对象是同一范畴.层面,相关联的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否则无意义普遍性相对性:阴阳的可分性.相互转化,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前提或条件改变时,事物的阴阳属性也会改变等方面。规定性:事物阴阳的不可反称性;将人体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和功能规定为阳,将具有滋润、凝聚、抑制作用的物质和功能为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互根互用: 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互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属阳的事物不

7、是纯阳无阴(所含属阳的成分多而属阴的成分少),而是根据其所蕴涵属阴或属阳成分的比例大小而定的。 阴阳互根 阴阳互用 阴阳消长平衡: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 此长彼消:是以制约太过的长为主要过程 此消彼长:是以制约不足的消为主要过程 此长彼长:阳长阴亦长,阴长阳亦长(补气生血、补血养气、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此消彼消:阳消阴亦消,阴消阳亦消(气虚致血虚、津亏致气虚、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阴阳相互转化: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可以说,

8、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五脏阴阳属性的划分:心肺居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居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至阴,肾为阴中之阴。)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人体的物质基础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属阳,二者互相依存。如果人体的阴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的生命就会中

9、止)及病理变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这一过程可以用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作以概括性的解释。)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诊断疾病首先要分清阴阳,既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证型,又可以用阴阳来分析四诊。如望诊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声音洪亮者属阳,语声低微者属阴;脉诊脉象浮、数、洪大者属阳,沉、迟、细小者属阴等等。从证型来看,病位在表属阳,实证属阳,热证属阳;而病位在里属阴,虚证属阴,寒证属阴等。 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中医学也是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的。如对于阳邪过盛所致的实热证,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对于阴盛所致的实寒证,

10、则应以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温热药来祛寒。而对于阴虚所致的虚热证,要以滋阴药以补虚;对于阳虚引起的虚寒证,则要以温阳药以补阳。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就必须阴阳两补。 阴阳学说还可用来概括中药的性味酸苦甘辛咸淡涩(酸、苦、咸、涩属阴,甘、辛、淡属阳,并用以指导临床使用。 在临床用药时,应当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决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五行特性

11、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爰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五行的归类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按照五行学说,自然界及人体等可分类如下:自然界五行人体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六腑五官五体五华五志五神五液五本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爪怒魂泪罴极之本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面喜神汗生之本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唇思意涎后天之本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魄涕气之本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发恐志唾先天之本 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

12、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以维持事物间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制,是五行的生与克之间的制约关系。化,即生化指事物的正常状态。 五行相乘相侮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 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

13、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 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母子相犯(及):是五行之间正常的相生关系遭到破坏后所产生的异常变化。母及于子:是指母的一方异常时波及到子的一方,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其顺序和方向于正常调节中相生关系一致子及于母:反之则可。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中医在五脏配五行的基础上,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五行,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联系五脏支配

14、的五体、所主的五官,以及五华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结构系统。) 人体的生理功能( 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 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火克金。),说明机体病理变化(人体在病理情况下的改变,也是可以用五行学说来说明的。由于脏腑分属五行,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依据五行

15、学说的规律的。如木乘土;土侮木;木郁土虚或土雍木郁。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依靠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归属,据此,可以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还可以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和推测疾病的预后归转。 五行“相生”规律应用 中医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提出子虚则补其母,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1. 补母(子虚),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虚证,可以补其所属的母经或母穴,如治疗肝虚证时,选取肾经合穴阴谷。此即虚则补其母,补母则子安。 2. 泻子(母实),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实证,可泻其所属的子经或子穴。如肝实证可取心经荥穴少府,

16、或本经荧穴行间治疗。此即实则泻其子,泻子则母安。 根据补母泄子的治则,提出以下治法: 1.滋水涵木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导致的肝阴不足之证。 2.益火补土法,适用于心阳衰微而导致的脾阳不振之证。3.金水相生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4.培土生金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而致肺虚脾弱之证。 五行“相克”规律应用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提出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 根据治则提出治法: 1.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2.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之证。 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

17、之证。 4佐金平木法,适用于肺失清肃,肝火偏盛之证。 藏象学说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它以脏腑为基础(尤其是五脏)。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 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其共同特点:化生和储藏精气精、气、血、津液等一切精微物质。藏而不泄,满而不能实,多虚证。 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

18、谷,排泄糟粕。泄而不能藏,实而不能满,多实证以降为顺,以通为用。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在功能上储藏精气而似脏,在形态上多中空有腔而似腑。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五脏(常用气、血、阴、阳解释)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肝气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功能)和藏血(储藏血液、调节血流量、防止出血),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将军之官。 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心的生

19、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主血:生血和运血、主脉:心气调控脉道舒缩),二是主藏神(心脏主宰人脏腑组织的一切生理活动、人体的心理活动),并与舌、面等有联系。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脾具有消化饮食物,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升(升清:脾气将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从中焦上输于心肺及头面五官,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为气血,营养全身;升举:脾气升托内脏,是指维持相对恒定位置而不游移或下垂脾升胃降)和统血(是指脾气具有控制血液在血脉内流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脾和胃相为表里。两者均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人出生后其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

20、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脾为生痰之源,喜燥恶湿。 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藏”,相傅之官。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肺主气(主呼吸之气、主管气的生成、调节全身气机)、宣发肃降(肺气具有向上的升宣和外周布散的作用;具有向下、内、清肃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清洁的作用),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血脉而聚会于肺,经过肺的吸清呼浊,气体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

21、至全身的功能)。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为储痰之器。 肾位于腰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先天之官。肾在五行属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生理功能主藏精(主管生长发育、主管生殖繁衍:天癸促进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精微物质)、主水液(肾中阳气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功能、肾是水液代谢的重要环节)和主纳气(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协助肺完成呼吸的功能)。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肝肾同源、精血同源或乙癸同源 六腑 胆居六腑之首,又属于奇恒之腑。素问本输称“胆者,中精之

22、府”,中正之官。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 胃,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功能),水谷气血之海,喜润恶燥。胃以降为和。胃气:脾胃对饮食物消化吸收功能产生的物质基础。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要保护好胃气。若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减退,则表现为纳呆、厌食、胃脘胀满等症;若其功能亢进,则可表现为多食善饥等症。 小肠位居腹中,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主液:将胃下降的食糜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分化为水谷精微包含大量水液和食物残渣两部)利小便而实大便,受盛之官。 大肠居于下腹中,其主要生理功能传道之官吸收饮食残渣中的水分和排泄

23、糟粕,大肠主津吸收食物残渣中部分水分的功能 膀胱位于小腹中,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州都之官。 尿液为津液所化,即津液之浊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膀胱。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决渡之官。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 气、血、津液、精学说 气、血、津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 中医认为,气是构

24、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均可以用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 气的生成(三大精气通过肺、脾胃、肾等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而成) 1.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精气; 2.水谷之精气(谷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3.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元气 2.温煦作用:气的运动变化能够产生热量,温煦人体即是说气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依靠气的温煦来维持相应的体温卫气、元气 3.防御作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有密切的关系卫气 4.固摄作用:主要是指其对血、津等液态物质具有

25、固护统摄和控制,防止无故流失的功能。气的固摄作用和气的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 5.气化作用: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促进精、气、血、津各自的新城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例如气、血、津的生成,都需要将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气,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等。气化就是体内物质的新城代谢、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转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6. 营养作用:水谷精气(营气)和清气 气的运动 气机:气的运动(升、降、出、入),运动是气存在的关键。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 气的分类 1.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

26、不断补充和培养,所以元气的盛衰既取决于先天禀赋又与后天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的功能密切相关。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循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元气的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2.宗气:宗气即积于胸中之气,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所以肺和脾胃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宗气的盛衰。宗气的功能:上走息道以行呼吸(呼吸的强弱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贯注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功能、心搏的强弱及节律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3.营气:营气即运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又

27、称荣气),与卫气相对其性属阴,故称营阴。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营气的功能表现为注入血脉、化生血液及循脉上下、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4.卫气:卫气即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与营气一样,也主要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与营气相对,故称卫阳。卫气的功能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卫气是热量的主要来源);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影响睡眠。营卫和调。 还有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都是人身之气的一部分,因为分布部位不同而名称不同罢了。 血 血是流行于脉管之中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脉作为血液的循行通道,被称为血之府

28、。 血的组成 血主要是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其主要来源是摄入的饮食物。此外,精血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因此,精气是血化生的另一个来源。 血的功能 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滋润全身。血循行于脉中,内达脏腑,外至肌肉、皮肤、筋骨,不断地为全身各脏腑器官提供营养,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人的精神、神志、感觉、活动均有赖于血液的营养和滋润。 血的运行三个条件:1. 血液充盈,寒温适度2. 脉管系统通畅完好3. 心、肺、肝、脾等功能正常。 精 即精气,分为广义(泛指一切与生俱来的生命物质和后天获得的对人体有用的精粹物质气、血、津、髓和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等一切精微物质)和狭义(肾中所藏的具有生殖功能的

29、精微物质即肾精。中医学的精,即有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又有后天之精。 精的生成 从来源来分: 先天之精:包括生殖之精和来源于父母的水谷之精,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肾中先天之本。 后天之精:水谷之精(谷气)和清气。由水谷化生、输布于五脏六腑的组织器官,最后归藏于肾中。所以人体的精主要藏于肾(五脏也要储藏精),以先天之精为本,并得以后天之精的不断冲养,先、后天之精相互依存、为用,先天之精必须依赖于水谷之精的充养,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不然就是饿死水谷之精、津皆耗尽故。 精的主要功能 1.生殖繁衍:生殖之精不仅产生生命(肾精充盛而产生天癸),而且是维系生命与健康活动的原动力(禁欲养生) 2.促进生长发育:人的生

30、长发育都是既以精为物质基础,又以精为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 3.生髓充脑、养骨、化血:髓有骨髓、脑髓、延髓之分,都由肾精所化。水谷之精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而化生为血液;肾精在肝的配合下化生骨髓后而生成血液。 4.滋养濡润:精是人体脏腑组织赖以滋润濡养的精华。饮食入胃,经脾胃消化吸收转化为水谷之精,供给全身,剩余的水谷之精归藏于肾。肾中之精一方面不断储藏,另一方面不断向全身输布。 5.防御卫外:精足则正气旺,抗病能力强,不易受外邪的侵袭。 津液 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与气、血一样,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液的生成 津液

31、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的初步消化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上输于脾而完成的。脾一方面将津液输布到全身以滋润和灌溉各组织器官,另一方面将津液上输入肺,再由肺进一步宣发,将津液经过气化形成汗液排出体外(津汗同源)。或经肺的肃降作用,将津液输送到肾和膀胱,经肾的气化作用变为尿液排出 津液的功能 津液有滋润、濡养的作用 津液可以化生血液 津液的代谢还有助于体温的恒定及体内废物的排出。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阳,血属阴,气的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血的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气血之间存在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关系。 气为血帅 1.气能生血:血的化生过程离不开气化(心肺)。 2.气能行血:血液在脉中的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

32、3.气能统血:气对血液具有统摄作用,使之循行于脉中,而不致外溢。主要为脾气,故称脾统血 血为气母: 1.血能化气 2.血能载气 血是气的载体,同时也是气的营养来源。因此,气不可能在没有血的情况下独自存在。临床上血虚会使气的营养无源,导致气亦虚;血脱则使气无所依附,从而气也随之而脱。 气和津液的关系 中医认为,津血同源,因为血和津液都是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而来的,全身组织中的津液渗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血液如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病理上,血液和津液相互影响。 气与津液的关系同气与血的关系很相似,主要表现: 1.气能生津 2.气能行津 3.气能摄津 4.津能载气 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

33、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脉 络脉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五络脉 浮络 孙络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感应传导 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解释病

34、理变化 协助疾病诊断 指导临床治疗 第六章病因 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致病因素。古代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四种: 1.外感病因:六淫、疫气 2.内伤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 3.病理产物性病因:痰饮、淤血、结石 4.其它病因:外伤、寄生虫以及先天、医源、药邪因素 六淫致病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对人体是无害的。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

35、六淫致病特点 1.外感性:六淫之邪来源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六淫致病的初期阶段: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要临床表证。表证不除,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传变。 2.季节性: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3.环境性: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多热病、湿病。 4.相兼性: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又可两种以上邪气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风热感冒、风寒湿痹、寒湿困脾。 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侯的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风、暑、火属阳邪,寒、湿属阴邪。内生五邪:在疾病边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类似于风、寒、暑、湿、燥、火致病特点的五种病理变化

36、,但不是外来之邪,为病自生。包括: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 风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当其太过、不及时,四季均可使人患病。且寒、湿、燥、暑、热等外邪,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故中医认为,风邪实为外感病证的先导,因而素问骨空论有“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等生动的理论概括。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性质: 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多兼他邪 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风邪善行数变 3.风性主动 寒 寒为冬季的主气,也可见于其它季节。寒邪致病有内寒、外寒之别。外寒指外感寒邪而言:伤于肌表者,名“伤寒”;直中脏腑者,名“中寒”。内寒是人体机能衰退,阳气虚弱所致。

37、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性质: 寒凉、凝滞、收引 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主痛 3.寒性收引 暑 暑为夏季之主气。暑病轻者谓伤暑,重者谓中暑、暑湿。暑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性质:炎热、升散、协湿 特点:1.暑为阳邪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3.暑多挟湿 湿 湿为长夏的主气。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性质:重浊、黏滞、趋下 特点: 1.湿性重浊 2.湿性粘滞 3.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

38、气 燥 燥为秋季的主气,有内燥和外燥之分。人体感受自然界燥气而发病,为外燥,多见于秋天,故又名“秋燥”。秋燥分温、凉两类:初秋尚热,易感温燥;深秋气凉,易感凉燥。内燥是疾病病理过程中因津液或精血亏损而形成的。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性质:干燥、涩滞 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火 火为热之极。火邪有内火、外火之分。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而致,或自风、暑、湿、燥、寒五气转化而来。内火是疾病变化的产物,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或情志过激而致。如肾水不足,心火上炎;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思虑劳心,引动心火等。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性质:燔灼、炎上、急迫 特点: 1.火性上炎 2.伤津、动血、生风 疫气 疫气,即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在中医文献中,又有“瘟疫”、“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 疫气致病,具有发病急聚、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疫疠的发生与流行的因素1.气候因素2.环境和饮食3.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4.社会因素影响 内伤病因 七情内伤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当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