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1.1 设计背景:1.1.1 为了让幼儿对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我们设计了这个“会唱歌的瓶子”的科学教案。1.1.2 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能够感知到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1.1.3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对科学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二、知识点讲解2.1 声音的产生:2.1.1 向幼儿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会消失。2.1.2 通过举例,如敲击瓶子、拨动弦等,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振动与声音的关系。2.1.3 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如吹
2、气球、拍皮球等,加深他们对声音产生的理解。三、教学内容3.1 活动过程:3.1.1 准备不同材质和容量的瓶子,如塑料瓶、玻璃瓶、纸杯等,以及一些水、米等填充物。3.1.2 让幼儿观察瓶子的外观,感受瓶子的质地。3.1.3 指导幼儿用手指敲击瓶子,观察瓶子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尝试记录下来。3.1.4 引导幼儿探索为什么同一个瓶子,装上不同容量的水或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会有所不同。3.1.5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让幼儿知道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4.1.1 让幼儿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4.1.2 让幼儿能够感知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
3、4.1.3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4.2 技能目标:4.2.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让他们能够观察到不同瓶子发出的声音特点。4.2.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己尝试制作不同的声音。4.2.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探索。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重点:5.1.1 让幼儿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5.1.2 让幼儿能够感知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5.1.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5.2 难点:5.2.1 让幼儿能够理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的关系。5.2.2 让幼儿能够在探索中自己发
4、现不同瓶子发出的声音特点。5.2.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探索。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准备不同材质和容量的瓶子,如塑料瓶、玻璃瓶、纸杯等。6.1.2 准备一些水、米等填充物,用于填充瓶子。6.1.3 准备一块木板或桌面,用于放置瓶子进行敲击。6.1.4 准备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幼儿敲击瓶子发出的声音。6.2 学具:6.2.1 每个幼儿准备一套相同的瓶子和填充物,以便他们自己动手操作。6.2.2 准备一些纸和笔,供幼儿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6.2.3 准备一些彩色贴纸或标记笔,供幼儿在瓶子上做标记。七、教学过程7.1 导入:7.1.1 让幼儿
5、坐在桌前,向他们展示一个空瓶子,并提出问题:“你们猜猜,如果我们敲击这个瓶子,它会发出什么声音呢?”7.1.2 邀请幼儿自己尝试敲击瓶子,并倾听发出的声音。7.1.3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敲击瓶子时的感受,如声音的高低、响亮程度等。7.2 探索声音的产生:7.2.1 向幼儿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会消失。7.2.2 展示不同材质和容量的瓶子,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差异。7.2.3 指导幼儿用手指敲击瓶子,观察瓶子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尝试记录下来。7.3 探索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7.3.1 向幼儿讲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7.3.2 指导幼儿装上不同
6、容量的水或米,敲击瓶子,观察声音的高低变化。7.3.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让幼儿知道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八、板书设计8.1 板书“会唱歌的瓶子”8.1.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瓶子的简图,标出不同部位的名称,如瓶口、瓶身等。8.1.2 在瓶子图旁边写上“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等关键词。8.2 板书记录幼儿的发现:8.2.1 在黑板上写下幼儿探索过程中发现的声音特点,如“振动快声音高”等。8.2.2 在旁边写下幼儿的实验结果,如不同材质和容量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九、作业设计9.1 作业内容:9.1.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里的瓶子,尝试敲击并记录发出的声音
7、。9.1.2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填充物,如水、米、沙子等,观察声音的变化。9.1.3 请幼儿将实验结果和感受画下来,并在第二天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反思:10.1.1 回顾教学过程,思考幼儿对声音产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10.1.2 分析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意识,以及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10.1.3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10.2 拓展延伸:10.2.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实验,一起探索不同瓶子发出的声音。10.2.2 让幼儿尝试制作自己的音乐乐器,如打击乐器、弦乐器等,展示他们的创作能力。10.2
8、.3 引导幼儿探索声音的其他特点,如声音的响亮程度、音色等,培养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环节关注1.1 教学内容的探索声音的产生:1.1.1 在这个环节中,让幼儿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是重点。这个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是抽象的,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帮助他们理解。1.1.2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材质和容量的瓶子,让幼儿亲身体验敲击瓶子并倾听发出的声音,以此来观察和感受振动与声音的关系。1.1.3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实验,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声音的特点,以此来加深他们对声音产生的理解。1.2 教学过程的探索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1.2.1 这个环节
9、的重点是让幼儿感知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幼儿装上不同容量的水或米,敲击瓶子,观察声音的高低变化来帮助他们理解这个概念。1.2.2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不同瓶子发出的声音,并尝试找出声音高低变化的原因。1.2.3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以此来加深他们对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关系的理解。二、难点环节解析2.1 教学难点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2.1.1 对于幼儿来说,理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的关系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们可能无法直观地感知到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直接联系。2.1.2 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和观
10、察,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振动情况下声音的变化,以此来帮助他们理解这个概念。2.1.3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以此来加深他们对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关系的理解。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文针对“会唱歌的瓶子”这个中班科学教案,重点关注了教学内容的探索声音的产生和教学过程的探索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两个环节,并对每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同时,对教学难点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进行了解析。全文围绕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关系这两个重点和难点,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表达,以此来加深他们对声音产生的理解和感知。通过这个教案,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